• 会员
    《烧掉数学书》是一本全新概念的数学科普。这本书的一大特点是抛开传统晦涩的数学符号和讲述方式,另起炉灶,从零开始,用年轻人易于接受的语言阐释高深的数学知识和概念。这本书打破了数学教育界认为在讲授微积分之前必须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微积分的严格化基础的惯例,从理解微积分本身的用途和方法着手,反过来再提出微积分基础严格化的问题,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极限和逼近等概念。这种方法更符合人们的学习和认知规律,让人能
    数学21.7万字
    7.4万人气
  • 会员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一部不朽之作,集整个古希腊数学的成果与精神于一身。既是数学巨著,也是哲学巨著,并且第一次完成了人类对空间的认识。该书自问世之日起,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历经多次翻译和修订,自1482年第一个印刷本出版,至今已有一千多种不同版本。除《圣经》之外,没有任何其他著作的研究、使用和传播之广泛能够与《几何原本》相比。
    数学35.8万字
    7.1万人气
  • 会员
    凯文·凯利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科技观。他认为,作为整体,科技不是由线路和金属构成的一团乱麻,而是有生命力的自然形成的系统,它的起源完全可以回溯到生命的初始时期。正如生物进化呈现出无意识的趋势,科技也是如此。通过追踪这些长期趋势,我们可以对“科技想要什么”有所理解。
    科技史24.2万字
    7万人气
  • 会员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大到宇宙,小到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这样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绝不是一朝一夕建立的,物理学在伽利略、牛顿前的时代已经有了很长一段历史,那么牛顿等物理学家是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的?《物理学简史》讲述了物理学的发展史,从巴比伦人到埃及人的物理发现讲起,一直到20世纪。详细讲述了物理学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和成就,包括力学、光学、热学、电学和磁学、声学等物理学分支,以及各个时
    物理学22.6万字
    6.8万人气
  • 会员
    “现在”的概念看似简单,实则玄之又玄,难以捉摸。爱因斯坦指出,时间的流动会受到速度和引力这两者的影响,但他本人也无力解释“现在”的含义,并为此而灰心。一些物理学家干脆放弃理解“现在”的尝试,把时间的流动称为一种幻觉。要想理解“现在”,需要了解相对论、熵、量子物理学、反物质、时间反向旅行、量子纠缠、宇宙大爆炸和暗能量。本书的目标是把基本的物理学,就像拼图一样拼起来,直到有关“现在”的清晰的图片出现。
    物理学18.3万字
    6.8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按照教育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基本要求,充分吸取当前高等数学教材的精华,并结合同济大学数学系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当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习惯特点而编写的。全书分为上、下两册。本书为下册,是多元函数微积分部分,共四章,主要内容包括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无穷级数。每节前面配有课前导读,核心知识点配备微课,每章后面附有章节测试和拓展阅读。本书注重知识点的引入
    数学8.6万字
    6.7万人气
  • 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曾说:“双缝实验包含了量子世界的全部奥秘。”我们在中学物理课都会学到,一道光穿过两道狭缝后将会发生干涉形成明暗条纹,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双缝实验。如果只让单个光子进入设备,光子竟然也会自己与自己发生干涉,在多次实验后同样形成明暗条纹。更神奇的是,一旦研究者试图探测光子到底通过了哪道狭缝,干涉条纹即刻就消失了,仿佛能感知到我们的意识一般。托马斯·杨在19世纪早期设计
    物理学14.2万字
    6.6万人气
  • 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到数学问题,多数人却又对之心存畏惧。在《数学》这本极为易读又充满趣味的小书中,蒂莫西·高尔斯解释了高等数学与我们在中小学所学的数学知识之间的一些最为根本的、主要是哲学性的区别,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那些听起来带有悖论的概念,比如“无限”“弯曲空间”“虚数”等。从基本的观念,到哲学探究,再到与数学共同体相关的一般社会学问题,本书揭开了空间和数的神秘面纱之一角。
    数学6.9万字
    6.6万人气
  • 从宇宙大爆炸到宇宙的未来,从量子物理学的困惑到力与粒子的大统一,物理学家与宇宙学家面前的一切难题,归根结底的关键问题都是:时间。那么,时间是什么?物理学发展史上,诸多物理学家、宇宙学家、思想家,包括伽利略、柏拉图、牛顿、爱因斯坦等,都认为时间不过是一个终极假象;他们的理论也多是独立于时间的。在《时间重生》中作者斯莫林教授认为,在量子力学的诠释中,在量子力学与时空、引力与宇宙学的终极大统一中,时间发
    天文学20万字
    6.5万人气
  • 世界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的?我们为什么存在?凡事皆有因还是一切皆偶然?哲学家和神学家为此争论了上千年。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一系列出人意料的科学发现表明,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偶然”塑造的世界中。偶然性是如何塑造这个世界和人类自身的?在《进化的偶然》一书中,进化生物学家肖恩·卡罗尔从古生物学、地质学、进化生物学、基因科学等众多领域的全新发现入手,结合宏大至小行星撞击地球,微小至基因突变的众多妙趣横生的实证
    生物科学274万字
    6.5万人气
  • 会员
    《自私的基因》出版之后,在社会各界引发了重大争议。本书为40周年精装增订版,在30周年版的基础上,新增道金斯对于这些争议的回应,共计6万余字,主要探讨了人们在基因决定论、基因选择论,以及基因适应性上存在的普遍误解,进而从基因的视角正确理解生命及其意义,更加完善了道金斯对于“自私的基因”的经典论述,形成这本特别的“延伸的”40周年精装增订版《自私的基因》。《自私的基因》40周年平装增订版已于2018
    生物科学34.8万字
    6.4万人气
  • 会员
    清华大学新生礼物,校长邱勇推荐!“大爆炸”理论推动者乔治·伽莫夫的顶级科普经典,风靡全球70余年,鼓舞一代代年轻人走上科学道路。在本书中,伽莫夫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自然科学领域中的重大进展。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先由漫谈基础数学知识入手,用丰富有趣的比喻阐明了时间、空间的相对性,讲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四维世界结构,*后全面讨论了人类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等方面的成就。伽莫夫行文
    物理学16.1万字
    6.3万人气
  • 其实,你我以及所有人正在经历的现实,可能正在其他很多宇宙中一遍又一遍地发生。每种历史都会无限次地频繁上演。但即便如此,生命和意识也终将化为乌有,一切创造都将消散于虚空。在这样的宇宙中,人类到底该怎样自处?演化带来秩序,熵使一切复归混沌,沉思宇宙万物之理多年的作者,就在这两种彼此纠缠的原则的指引下,综合多学科见解,以融合科学与人文的浪漫笔触,带我们从宇宙的诞生开始,一路见证宇宙中的结构体(包括恒星、
    物理学27.3万字
    6.3万人气
  • 会员
    《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内容简介:达尔文为什么没有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论述“人类的起源”?《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在论述人类起源和种族差异时,为什么要大谈“性选择”?在《物种起源》面世12年之后,《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惊世骇俗地宣告——人类并非神创而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进化论之争再掀狂澜……1974年,英国首相希思曾将《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英文版作为国礼赠送给毛泽东!
    生物科学44.2万字
    6.3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修订而成,内容包括随机事件与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随机变量序列的极限、现代概率论基础简介、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书中各章附有相当数量的习题,书末附有习题的参考答案,供读者查阅。本书在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紧扣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并以此规范概率统计中的术语与记号。
    数学9.3万字
    6.2万人气
  • 会员
    荣获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科普类推荐图书。50个突破性实验,纵览物理学2500年发展脉络,搭建物理学知识体系。本书从科学史的角度,依照时间序介绍了有史以来最具突破性的重大物理学实验,这些实验为物理学各领域奠定了扎实基础,也是人类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石,例如:牛顿的苹果到底是不是真的故事?人造云和粒子移动的轨迹有何关联?透过油滴要怎么测量电子的带电量?不论你感兴趣的是光学、力学、电子学还是天文学,这本书
    物理学7.8万字
    6.2万人气
  • 会员
    这本书分为四部分,让大家从四个角度了解那些我们原本好奇却难以查证的生命科学知识。思考生命发生的演化:可重温国宝熊猫“堕落”史,看看是什么基因作祟,让凶猛的上古神兽“沦为”呆萌系的代表;也可踏上大脑进阶之路,看人类如何借助大脑物质结构的演化,发起对理性的无尽追求。感受科学诠释的美丽:一场花丛中的《甄嬛传》将会上演,植物为传宗接代各显神通,其手段之丰富令人啧啧称奇;或者,莫以基因大小论英雄,看看是
    生物科学16.5万字
    6.2万人气
  • 会员
    不论是日月星辰、山川树木,还是风云雷电、虫鱼鸟兽,都是大自然的神奇产物。大自然用它灵巧的双手对自然界进行精雕细刻,留下了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传奇!才林主编的《自然百科全书》从神秘宁宙、地球家园、气象万千、植物王国等方面,栩栩如生地向孩子们展示了自然界的各种奇妙事物:缤纷的四季景象、百变的天气、波澜壮阔的大地景物、神秘的远方世界……同时,书中还配有大量精美的彩色照片,将自然的风貌演绎得真实而鲜活,
    总论6万字
    6.2万人气
  • 会员
    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是我们面向未来的重要工具和能力。但问题是,我们如何摆脱数学学习的枯燥甚至是畏难情绪,提升数学教育的质量,真正地享受数学,热爱数学,并愿意钻研数学。《数学的力量》以诚挚的语言告诉我们,学好数学实际上是人类的天性,只是很多人都被埋没了。数学中蕴含着意义、美、探索、自由、真理、奋斗等各种优秀的品格,和我们个体的内在追求是高度契合的。我们每个人实际上都可以发现数学之美,感受数学之乐
    数学15.1万字
    6.1万人气
  • 会员
    国家十五教材。该书分演绎及其证成,真理与悖论,意义与指称,存在、量化和本体论,休谟问题与归纳逻辑,共五个部分,对逻辑哲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概论,同时吸收了近几年国际逻辑哲学方面的最新进展,每一章后面的思考题和推荐阅读文献更是大大方便了教学和阅读。作者在国内长期教授逻辑课程,也曾经写作过逻辑学和逻辑哲学方面的著作,具有深厚的功底和丰富的经验。
    数学16.9万字
    6.1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