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无刷直流电动机是最具发展前途的机电一体化电机
1.2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技术优势
1.3 21世纪是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广泛推广应用的世纪
1.4 推动无刷直流电动机技术和市场蓬勃发展的主要因素
1.5 无刷直流电动机技术发展动向
1.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方波驱动与正弦波驱动的 原理和比较
2.1 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与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
2.2 方波驱动和正弦波驱动的转矩产生原理
2.3 无刷直流电动机与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和性能比较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绕组连接与 导通方式及其选择
3.1 常见绕组连接与导通方式
3.2 两相、三相和四相不同绕组联结和导通方式的分析比较
3.3 绕组利用率和最佳导通角的分析
3.4 桥式换相的三相绕组接法和接法的分析与选用
3.5 在相同铜损耗条件下几种不同相数、不同导通角电机转矩的比较
参考文献
第4章 无刷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 特性和参数
4.1 无刷直流电动机简化模型和基本特性
4.2 绕组电感对无刷直流电动机特性的影响
4.3 非桥式120°导通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非线性工作特性分析
4.4 计及绕组电感的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和基本特性
4.5 无刷直流电动机单回路等效电路与视在电阻Rs
4.6 功率和效率、铜损耗和电流有效值计算
4.7 绕组电阻和电感的计算
参考文献
第5章 无刷直流电动机分数槽绕组和 多相绕组
5.1 无刷直流电动机定子与绕组结构
5.2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分数槽绕组
5.3 分数槽集中绕组槽极数组合的选择与应用
5.4 分数槽绕组电动势相量图和绕组展开图
5.5 多相绕组
5.6 一种六相无刷直流电机绕组结构分析
5.7 多相绕组连接拓扑结构的探讨
5.8 定子铁心制造方法
参考文献
第6章 磁路与反电动势
6.1 转子磁路结构
6.2 常用永磁材料及其在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中的应用
6.3 气隙磁通密度的分析计算
6.4 反电动势波形和反电动势计算
6.5 一个计算例子
参考文献
第7章 转子位置传感器及其位置的 确定
7.1 转子位置传感器的分类和特点
7.2 霍尔集成电路的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7.3 位置传感器最少个数
7.4 位置传感器的安装方式
7.5 无刷电机霍尔传感器位置确定的原理
7.6 分数槽集中绕组无刷电机霍尔传感器位置的分布规律和确定方法
7.7 三相无刷直流电机分离型霍尔传感器位置的整定方法
7.8 适用于各类无刷直流电机确定霍尔传感器位置的通用方法
参考文献
第8章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电枢 反应
8.1 电枢反应磁动势分解为直轴和交轴分量的分析方法
8.2 基于直轴和交轴分量分析的传统观点
8.3 内置式转子结构电枢反应磁动势的影响
8.4 基于电枢反应磁动势分布图的电枢反应磁场与永磁磁场叠加的分析方法
8.5 电枢反应磁动势对最佳换相位置的影响和超前换相方法
8.6 电机设计时需考虑电枢反应的最大去磁作用
8.7 分数槽集中绕组电机的电枢反应
8.8 分数槽集中绕组电机转子永磁体内产生涡流损耗
8.9 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转矩 波动
9.1 产生转矩波动的原因
9.2 换相转矩波动分析
9.3 抑制换相转矩波动的控制方法
9.4 PWM控制方式对换相转矩波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10章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齿槽 转矩及其削弱方法
10.1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齿槽转矩
10.2 齿槽转矩的解析表达式
10.3 采用分数槽绕组
10.4 转子磁极极弧系数的选择
10.5 不等厚永磁体和不均匀气隙方法
10.6 定子斜槽、转子斜极或转子磁极分段错位方法
10.7 磁极偏移方法
10.8 定子铁心齿冠开辅助凹槽方法
10.9 槽口宽度的优化
10.10 降低齿槽转矩实例
10.11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 电机设计要素的选择与主要 尺寸的确定
11.1 设计技术要求与典型设计过程
11.2 无刷电机CAD软件简介
11.3 若干设计要素的选择
11.4 定子裂比的选择
11.5 由电磁负荷确定电机主要尺寸的方法
11.6 由黏性阻尼系数D确定电机主要尺寸的方法
11.7 一个电机主要尺寸计算例子
11.8 一个无刷直流伺服电机电磁设计实例
11.9 一个基于Ansoft的无刷直流电机设计实例
参考文献
第12章 无刷直流电动机基本控制 技术
12.1 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概述
12.2 起停控制和软起动
12.3 正反转方法和转向控制
12.4 制动控制
12.5 转速反馈信号的简易检出方法
12.6 无刷直流测速发电机
12.7 几种电压调节方法与PWM脉宽调制
12.8 保护电路和电流的采样
12.9 电流波形与提前关断技术
12.10 无刷直流电动机逆变器拓扑结构
12.11 六开关三相逆变器拓扑结构和栅极驱动
12.12 四开关三相逆变器的工作原理与控制
12.13 以绕组切换方式扩展转速范围
12.14 几种无刷直流电机实用控制电路例
参考文献
第13章 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位置 传感器控制
13.1 反电动势检测法
13.2 3次谐波反电动势检测法
13.3 定子电感法
13.4 G(θ)函数法
13.5 扩展卡尔曼滤波法
13.6 状态观测器法
13.7 利用微控制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无传感器控制
参考文献
第14章 无刷直流电动机低成本正弦 波驱动控制
14.1 低成本正弦波驱动控制的需求
14.2 利用线性霍尔元件作转子位置传感器的正弦波驱动
14.3 利用开关型霍尔集成电路作转子位置传感器的正弦波驱动
14.4 无传感器技术在正弦波驱动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5章 单相无刷直流电动机与 控制
15.1 单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15.2 四种不对称气隙结构的转矩分析比较
15.3 单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超前换相与滞后换相分析
15.4 单相无刷直流风机特性和基本换相电路
15.5 无刷直流风机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中使用的若干问题
15.6 用于光盘驱动器主轴中的单相无刷直流电动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作者已发表的相关文献
附录B 几种霍尔集成电路数据表
附录C 分数槽集中绕组系数表
附录D 平均电流比KA平均电磁转矩比Kτ和KT/KE比的函数表
附录E GB/T 21418—2008永磁无刷电动机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更新时间:2020-08-21 1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