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兰在线阅读
会员

刘胡兰

朱强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传记历史人物9.8万字

更新时间:2015-03-16 18:55:52 最新章节:第40章 光芒永在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朱强编著的《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讲述了刘胡兰生平事迹。
品牌:百花洲文艺
上架时间:2012-11-01 00:00:00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百花洲文艺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朱强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说起曹操,人们对他的评价总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治世能臣;有人说他是国贼大憝。端出阳光灿烂的一面,曹操是三国豪杰中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拿出电闪雷鸣的一面,曹操则是人皆可唾的“古往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依据,详细梳理三国时期的重要事件,精彩再现曹操的人生奋斗之路,深入剖析他在重大决策中的道义与权谋,带你拨开历史的毁誉争议,读懂多面曹操,身临其境感受群雄并起、逐鹿天下的巅峰
    章义和传记13.9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先是耗费较多笔墨于其成长历程,依托史料考据和遗址寻访,带着感情讲述他的家庭生活,尝试着从中分析他的性格底色。着重写了谭嗣同的治学,选取文本并加以分析,梳理出他求索学问的脉络,从科场失意到醉心佛学,从学习西学到创建仁学,透过作者的论述可以充分了解谭嗣同的思想演变,同时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养分。而本书之书名所以加上“和他的时代”,是因为在写到谭嗣同的维新活动时,作者采用群像式的描写,把当时活跃在历
    宗承灏传记23.9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扎实的史料,深入浅出的讲解,为读者娓娓讲述欧阳修的家世、为官、为文、治学等各个方面,充分展现了欧阳修跌宕起伏的一生,多维度透视他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让读者得以认识历史上真实的欧阳修和那个辉煌的时代。
    符海朝传记16.8万字
  • 会员
    狄仁杰是唐代卓越的政治家,从政期间他始终体恤百姓疾苦,严于执法,恪尽职守。狄仁杰的一生政绩颇丰,尽管曾几次被贬,但他极具政治智慧,不仅能够在政治变革中保全自身,还为武周的内政建设和边疆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北斗以南,一人而已”之誉。本书用狄仁杰人生中较为重要的事件串联起他的一生,为读者展现这位政治家的风骨、品格与智慧。
    杨献平传记5万字
  • 会员
    他在官商之间游刃有余,于清末风云跌宕的天下大势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富甲天下的商贾奇人,品尽了盛衰荣辱,尝尽了生死情义,他用一生的智慧书写了官道与商道的不尽传奇。
    陶涛编著传记7.8万字
  • 会员
    焦裕禄,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的名字背后,不仅记录了一段难以忘却的历史岁月,而且承载了一位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可歌可泣的成长历程。本书以宏大的视野、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思考,生动还原了有血有肉的焦裕禄形象,深刻揭示了焦裕禄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对广大青少年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争做新时代焦裕禄式好青年、好少年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
    陈广西编著传记11.9万字
  • 会员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作为文坛领袖,他“手持文柄,高视寰海”“三十余年,声名塞天”;作为理念先驱,他强调“仁义”,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人”,他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他的人格魅力深受后人敬仰。本书以丰沛的诗性和饱满的激情描写了中唐一代文学大家、被后人誉为“百代文宗”韩愈的传奇人生。通过对韩愈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的描述以及与作者穿越时空的对话和
    邢军纪传记30.7万字
  • 会员
    北宋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张载,创立了宋代理学重要分支“关学”。与程颢、程颐的“洛学”并称,是十一世纪后期影响力最大的学派之一。他提出“气化万物”“民吾同胞”等哲学观点,提倡社会改革,重视社会教育和家族组织,还观察自然现象,提出“月绕地,地绕日”等科学观点,比欧洲早数百年。苏轼、邵雍、司马光、朱熹、王阳明、王夫之、谭嗣同、钱穆等古今学者名人,都对张载有过极高的评价,甚至直接继承、发扬他的思想。通
    邹贺传记5.2万字
  • 会员
    苏东坡一生三次被贬,官场受尽排挤,差点冤死狱中···但他却越是困难越乐观,越是逆境越强大!44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穷得无米下锅。他就自己开荒地,挖野菜,把别人都嫌弃的猪肉做成软糯香浓的“东坡肉”,写下千古名篇《定风波》高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59岁因新旧党争被贬惠州,疾病缠身,爱侣去世。但他将人生磨难化为动力,四处奔走为百姓筹资造桥,在吃到美味的荔枝后更是痛快说道:日啖荔
    王这么传记2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