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在线阅读
会员

“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

郑焕钊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17.7万字

更新时间:2019-02-19 10:18:34 最新章节:“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着重研究梁启超“新民”文学启蒙的理论和实践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之间的发生学关系。作者从梁启超政治启蒙的整体文化视野出发,探讨其以文学作为启蒙方式的话语逻辑、话语形态、话语内涵和话语价值导向,是如何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的,旨在揭示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内在的“教化”逻辑,并确认梁启超文学启蒙话语作为古典“诗教”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中介的重要意义。
上架时间:2017-12-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郑焕钊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是按照首字母顺序排列将教学和学习中常见的文学术语进行整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避免了连篇累牍的枯燥同时满足了文学爱好者的基本需求。该书得到了西北民族大学的大力支持,并得到犹他州立大学的吉姆·罗杰斯(JimRogers)教授的鼎力相助。但是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
    关桂云文学8.3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其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探讨”和“批评实践”两部分,涉及“文艺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两个学科。在“理论探讨”中,在借鉴以往文艺学、文学批评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学原理探索文学价值评估体系重建问题,提出了多元复合的“中国当代文学价值评估体系”以及各个构成要素;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价值立场、价值尺度、价值取向、文学性、文学价值、审美价值等问题进
    王卫平 王平 徐立平文学33万字
  • 会员
    本书在结构上分为上、下两编,各有三章。上编论司空图其人、其诗、其文及其与《诗品》的关系,主要内容是司空图的生平与诗文创作研究、司空图诗文创作及其与《诗品》的关联研究、司空图《诗品》探索与诗学发微。下编聚焦于司空图《诗品》的今译、英译、回译与海内外传播,包括《诗品》的注释、今译与英译,《诗品》的回译、今译与渗透,以及《诗品》的域内外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等内容。
    王宏印著译文学35.5万字
  • 会员
    本书在尽可能全面掌握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唐宋学术思想转型领域内前人关注较少或研究不足的重要问题,进行专题性的深入研究。内容包括中唐啖助、赵匡和陆淳的《春秋》学著作考辨及其《春秋》学转型意义,初唐道教重玄学与程朱理学的思想关联,晚唐五代文人小说中的“仙境”与道教“洞天福地”的关系,“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以及开新学风的士建中、刘敞等人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和学术地位,唐宋
    葛焕礼文学26.6万字
  • 会员
    本书力求重返当代诗歌成长的历史腹地,从诗歌资源的选择与重构,文化动员与诗歌阅读、传播的关联,诗歌论争与写作范式的重建,诗歌经典的打造和创作主体转型等方面,深入探究当代歌现象的独特性与复杂性。重点呈现当代诗人构建“新的人民的诗歌”诗学体系和诗歌形态,推动富有时代和民族特色的诗歌生产、传播与阅读,借助诗歌论争与经典化凝聚“共识”的复杂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在写作主体身上留下的深刻痕迹。
    巫洪亮文学28.5万字
  • 会员
    本书回溯了美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概括了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状况,回顾了为这一发展历程做出突出贡献的贝娄、辛格、马拉默德、罗斯等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四大奠基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特征,然后梳理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国内外研究状况。从认同、民族认同概念出发,分析了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建构美国民族认同的核心内容及其主要原因,美国犹太文学建构民族认同的相关举措,为学界开展其他国
    张军文学37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研究雪莱在中国现代文学不同时期的译介与接受,以1905年梁启超主持的《新小说》刊载的雪莱画像为起点,讨论雪莱在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译介者中所突出的特质和呈现的观点,以此考察其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及发展之关系。
    张静文学29.8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通过细读沃克、盖恩斯、米尔豪泽、多克托罗、萨尔兹曼、鲁宾逊、厄普代克、戈德斯坦等当代美国优秀作家的有关作品,试图描述后世俗美国小说在堕落的现实中重构心灵的艺术探索,重新思考何为后世俗等后世俗小说研究这一新兴领域里的基本问题。
    刘建华文学29.3万字
  • 会员
    本辑分为七个栏目,其中“文体研究”为本辑的重点,关注“早期书写”,并结合中国古代典籍与文献的生成方式、书写方式及其由不稳定向趋同的变化,引导问题讨论愈加客观深入;“大视野”指出史传中的史传文学兼具历史记录与文学艺术双重性质,梳理了史传文学对小说文体的影响;“散文研究文献考论”则是对当今古代散文研究领域正在进行的散文文献研究和整理工作而开展的背景设计;“桐城派研究专题”对此领域研究中的很多旧有成见开
    郭英德主编文学26.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