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小康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察在线阅读
会员

后小康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察

叶裕民 唐杰 杨宝路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区域经济13.3万字

更新时间:2019-09-20 16:39:02 最新章节:三、首都后小康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目标与重点领域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可持续发展是永恒的历史课题。本书关注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北京市在完成了总体小康社会目标之后的后小康社会,如何完成包括外来常住人口在内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本书选取以人为本的研究视角,从总体上研究后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研究轨迹和指标体系,并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产业效率、城乡一体化、流动人口市民化、低碳首都等视角研究产业、空间、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后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北京市现有政策体系进行评价,并提出完善政策体系的相关建议。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4-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叶裕民 唐杰 杨宝路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从公平感知视角,将政策、产业、生计作为增收的重要渠道,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分层次对农牧民增收进行研究,从而深入探究公平视角下青海省农牧民增收的内在机理,逐层分析影响青海农牧民增收的各类因素,探究惠农惠牧政策、地区产业融合、农牧民个体生计对青海省农牧民收入的影响,探寻农牧民增收的具体路径,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青海农牧民可持续生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崔冀娜经济10.9万字
  • 会员
    本书旨在利用大数据技术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响应国家产业投资。阐述我国与“一带一路”倡议响应国家在产业政策方面给予的支持情况,并从产业投资分布情况、区域内的主要关注产业两方面研究分析区域产业投资特点并筛选出重点合作发展产业;利用统计数据与互联网文本数据,构建营商指数,量化评估各国营商环境。本研究之于政府,一方面从宏观层面了解企业产业投资需求,合理、有效地调整产业政策;另一方面,根据产业需求及相关统计
    姜玮 戴辉经济4.1万字
  • 会员
    《2024年重庆经济展望》是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经过深入仔细的调研分析,对2023年重庆经济运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且通过区县信息系统等交流渠道,邀请市内部分中心城市和经济开发区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组织市内外有关经济专家和学者展开研讨,将成果结集出版。本书是社会各界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把握重庆市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和行业发展动态的重要载体和窗口,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本书整体结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 重庆市经济信息中心 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中心编著经济59.9万字
  • 会员
    《三峡库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评价、影响机理及空间关联研究》一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流通理论、西方经济学流通理论和现代化理论对三峡库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行研究,评价了当前三峡库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分析了三峡库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影响机理与空间关联特征,对推进三峡库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书运用文献研究法、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三峡库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
    曾蓼经济10.4万字
  • 会员
    攀西民族地区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转变,作为全国脱贫主战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关系到构建融入新格局和现代化建设的进展与质量。本书首先阐释攀西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不仅是巩固扶贫成果的需要,实现民族大团结,也是民族人民享受中华大家庭发展的需要,接着,分析中国古代、马克思主义者、西方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理论,并对这些理论进行分析。本书的重点在
    胥刚 陈江经济24.4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济学、管理学相关理论,立足青海实际,对国内外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历程、模式和趋行了梳理,对青海农牧民专业合作济组织历程、发展条件及基础、发展类型及特点、基本模式和典型模行了研究,分析了青海农牧民专业合作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目标、路径及对策,这对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青海现代农牧业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蔡守琴经济12万字
  • 会员
    本书利用面向青海农牧民进行的调查问卷数据,基于“公平感知测度一公平感知对生计转型的影响一公平感知对生计选择意愿的影响一公平感知对生计选择行为的影响一评价公平感知对增收效果的影响”这一逻辑链条,系统考察了青海农牧民公平感知的现实状况与特征,在构建农牧民公平感知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公平感知特征的差异性,并实证检验农牧民公平感知对其生计策略选择意愿、行为与效果的影响。本书对实现农牧民公平感知与保证
    崔冀娜经济9.6万字
  • 会员
    实现资源在时空上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是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良性循环的基础。本书以河南省为例,以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生态水文学为理论基础,寻求适应区域域情发展的资源环境与生态安全格局的优化路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区域资源环境与生态安全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并分别从自然资源生态特征、资源利用与保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及驱动力、景观格局演变、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构建等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中原
    张鹏岩经济7.8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于数字科技与乡村振兴,从□□的城市战略定位出发,分析了数字科技促进北京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以及数字科技促进北京乡村振兴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北京市数字乡村建设特点、需求,提炼出适宜□□近郊发展的数字乡村建设模式;等等。针对北京市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需求及问题,搜集并整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案例,总结各地做法的同时借鉴其经验,提出了适用于北京地区的数字乡村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龚晶 李瑾等经济22.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