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绿竹猗猗:安守廉教授与中国法学界交流纪念文集
更新时间:2019-10-25 16:39:38 最新章节:融合与包容——从“医疗模式”到“社会模式”的残障视角转变
书籍简介
本书收录了三十年来中国诸多法律学者访问哈佛法学院、特别是与哈佛大学东亚法研究中心安守廉教授交往的见闻感受与学术成果,是中美法学交流与中国法学发展的一份重要剪影。安守廉教授是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在促进中国法学界了解美国法律教育和美国法律制度的特点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书上卷包括王利明、王振民、李曙光、张保生、张骐、於兴中、郭锐、韩大元等学者对安教授和哈佛大学访学经历的回忆,其间我们可见中美法学互动的珍贵史料和大洋两岸学人的真挚交往。下卷为学术论文,王轶、王振民、刘仁文、何海波、汪庆华、赵小砚、郭雳、郭锐、聂鑫、程雷、缪因知、熊丙万等贤达纵论法理、司法、法学教育及人工智能等前沿课题。这些智慧成果均为作者的精心之作,亦非随机排出,其主题、构思、取材多源于他们在庞德楼的初撰,在兰戴尔图书馆的覃思。一管窥豹,可见哈佛大学访学经历对学林贤达们的助益。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9-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郭锐 缪因知
最新上架
- 会员《法律与伦理》定位在法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上,以问题为导向,秉持兼容并包的原则,开拓一片法学家与伦理学家自由交流的学术空间,构筑有助于互相理解、凝聚基本共识的思想论坛。本书是第三期,重点关注的是法治与德治如何结合,涉及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信任伦理、环境伦理、医患纠纷、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以及增值税等相关问题。法律17.6万字
- 会员本书是“犯罪参与:模式、形态与挑战”,来自中德等国的刑法学者分别就“犯罪参与模式”“间接正犯”“中立帮助行为”“帮助自杀/安乐死”“参与理论面临的新挑战——数字化与互联网”等展开了讨论。法律20.6万字
- 会员本书由江苏省首批重点新型高端智库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组织编撰,是专注于新时代中国法治现代化领域重要问题的连续性研究报告。全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重点围绕法治中国发展战略、科学民主立法、法治政府建设、司法体制改革、法治社会建设、区域法治发展、中国法治国情调研等方面展开研究。问题导向、实证分析和咨政建言是本书的鲜明特点。法律30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以数据隐私、平等权和生命健康权的保护为视角,探讨了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基本权利保护现状,试图为中国提供一份可能的域外智识参照;并指出选择性吸收美国经验中的积极优势,提高个人的基本素养,增加公众参与途径,扩容行业自我监管的空间,促成三方协作下的全程权利保护,可能是我国未来基本权利保护的方向选择。法律23.4万字
- 会员本书以“药家鑫案”“许霆案”“黄碟案”等曾引发社会广泛争议的案例为研究“标本”,以法学家的理性、敏锐和洞察力,从那些被人们、甚至法律人有意遗忘、主动省略或懒得验证的但却至关重要的情节和事实入手,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思考和结论,极具启发意义。法律35.4万字
- 会员本书共有两篇九章,此外还包括第一部分“导论”和最后一部分“附录”。上篇“传统证据变革篇”主要回应了传统证据法制度在大数据时代的变革发展,主要论述“证据的大证据学基础”“证人制度的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时代的技术侦查证据”和“大数据时代网络犯罪的印证证明”。下篇“新兴证据变革篇”主要研究大数据数字技术所生成的新证据种类及其适用机制,主要包括“大数据证据的事实认定体系”“算法证据及其适用规则”“区块链证法律18.7万字
- 会员本书从刑法立法、刑法基础理论、刑法各论、外向型刑法等领域对高铭暄教授的刑法思想进行专题研究,以梳理新中国刑法学的自主理论之理性建构,发挥荟萃、传承、弘扬其学术思想精华之功效。法律30.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