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27/38401527/b_38401527.jpg)
会员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1-06-03 13:39:27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农业新业态是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产业创新和产业融合而产生的不同于传统业态的农业新型产业形态。本文从理论的视角阐述了农业新业态的内涵、类型;分析了当前农业新业态发展的总体现状、生命周期阶段特征与地域特征;介绍和分析了当前主要农业新业态的发展实践与典型案例。要做好乡村振兴这一重要战略,关键是要发展乡村经济,而要发展乡村经济,就必须做好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一课题,这也是新形势下中国广大农村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2-28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慈 陈俊红 龚晶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人类已进入智能时代,同步叠加于老龄社会,出现了诸多不适应。如何借助不断进步的科技,发展智能经济、银发经济,佐以制度变迁,提振信心,助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下全球各国各地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此,信息社会50人论坛众位顶级专家学者,以新质生产力、智能经济、银发经济、制度变迁等四个维度,集各自长年的深入研究和深刻思考梳理出真知灼见,谨以此书与各界朋友笔谈,为更好地理解当今时代勾画路径,为能够做出经济21.2万字
- 会员受到资源、经济条件等约束,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小而分散的农户仍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同时,在我国也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程度高、特色明显的优势农业主产地。其中,以小农户地理集中生产为表现形式的专业村发展模式,或将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创新:依托以村为单元的规模化经营,可能成为中国特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种方式。本研究主要围绕专业村形成及效应的理论积淀,蔬菜产业格局的历史演变及现状,经济14万字
- 会员本书围绕“先进低碳能源技术的前沿追踪与预测研究”,依次开展“理论基础—方法框架—应用实践”的系统分析,通过全流程、递进式的研究,一步步精准识别低碳能源技术的研究前沿和发展方向,并将该理论方法应用于国家能源集团,服务于集团的低碳能源技术布局。系统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源技术追踪预测系统”关键技术,具体创新点体现在:①揭示了“先进低碳能源技术的前沿追踪与预测”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演变规律,研发了经济14.8万字
- 会员地球重力场模型通常用球谐函数进行表达,但由于球谐函数具有全局紧支撑特性,任何一个球谐系数的变化都会引起整个重力场的改变,不适用于局部重力场模型的精化。径向基函数——一种在空间域和频率域都具有良好局部化特性的函数,近些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径向基函数能够根据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频谱特性灵活地做出调整,并可以联合多种数据共同建模,在表示局部重力场方面展现出很大的优势。本书重点探索径向基函数在融合多经济8.1万字
- 会员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生产力。本书从数据的基础认知、数据圈的诞生和发展以及数据蕴含的未来等角度开始谈起,进一步讨论了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节点,以及企业数据应用和管理的难点与重点,最后从数据传统应用的不同领域进行解读分析,全面阐释了什么是数据、数据的应用以及数据的未来等内容。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感受到数据开启的美好新时代,也可以预期在各行各业中,数据拥有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超能力。经济17万字
- 会员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之一,在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风文明以及产业扶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在乡村振兴和旅游大发展背景下,从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等层面对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通过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牧区、科学持续提高牧民收入以及实现农牧民“幸福梦”具有现实意义和实际作用。经济11.6万字
- 会员创新之城,向“新”而兴。谁在引领强城时代?如何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本书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视角,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全球27个城市的创新画像,并立体化、多维度深度分析了中国创新第一城深圳的创新密码、创新生态与创新模式。围绕中国城市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创新中获得增长新动能,书中重点探讨了城市创新力之源何在,大学、资本如何激活城市的创新之力,以及如何打造城市的创新空间,用品质生活把人经济10.9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多中心、高集中度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更利于促进城市群内部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提升。针对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相应绿色经济效率相关性的研究是一个新的着眼点。本书在该视角下通过对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内部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加以验证,证明了绿色经济增长具有外部性,并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验证与补充。经济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