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成本与企业生产效率的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劳动力成本与企业生产效率的研究

杜鹏程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各部门经济9.4万字

更新时间:2021-09-10 18:43:40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利用微观数据考察了以最低工资实施为标志的劳动力成本上涨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在梳理国内外最低工资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的基础上,致力于从生产效率指标的构建、生产效率的动态变化和影响机制三个方面分析劳动力成本上涨所引致的经济后果,由此为进一步制定合理的劳动力政策、引导生产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出政策建议。总体来说,本书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方法,遵循了从制度考察到制度经济效应分析再到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杜鹏程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综合考虑成渝地区农业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和潜力,厘清成渝地区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现状,并对成渝地区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存在问题进行初步总结,然后基于理论研究现状调查与问题总结、实证研究、国内外案例与经验总结,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路径、对策、体制机制构建等进行研究,进而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走深、
    杨继瑞等经济17.9万字
  • 会员
    20世纪的上半期,在中国兴起了一场由知识分子主导的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事业,学术界称之为“乡村建设运动”。作为一种改良主义实验,它希望在维护既存社会制度的前提下,采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兴办教育、倡导合作、地方自治、公共服务和移风易俗等措施,拯救日趋衰弱的农村经济,刷新中国政冶,复兴中国文化,实现“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在实践层面,“乡村建设运动”的思想通常与国家发展的战略、政策、措施密切相关,并
    梁漱溟经济17.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集聚经济理论、生产型城市理论和消费型城市理论为编写依据,运用卫星灯光、遥感和高程图像、宏观年鉴数据和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模型和工具、统计分析方法及计量分析技术,重点介绍了城市空间形态的时空演变特征、城市空间形态与经济增长、城市空间形态与企业生产效率、城市空间形态与城镇居民消费、生产型城市和消费型城市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内容。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城市内部平均交通
    李春之经济10.2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班组的生产管理与技术管理,班组质量管理与控制,班组生产设备及工艺装备的管理,班组的物料管理,班组的经济核算,班组的基础管理工作,班组的安全生产与环境管理,班组长的培养与选拔。本书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际案例,可供企业生产一线的班组长自学阅读,又可作为企业培训班组长的参考教材。
    吴拓编著经济7.4万字
  • 会员
    《乡村建设运动》,由序言和八章组成,讨论了乡建运动的历史、模式、文化和途径,以及对乡建的批评等。《农村改进的理论与实际》收录作者关于农村改进的文章十三篇。
    陈序经 江恒源经济5.3万字
  • 会员
    本书为年度报告,系统总结我国2022—2023年产业基础发展的情况,分析重点领域产业基础发展情况,总结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领域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典型经验和做法,结合美国国家工业基础能力建设经验,研究提出在国际竞争新格局中产业基础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以及技术发展新趋势,分析提出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阶段目标任务,梳理近年来重点地区(上海市)开展产业基础高级化的进展和主要政策,最后为党中央国务院开展产业
    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编著经济12万字
  • 会员
    数字化时代引发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大变革—没有及时转型的传统企业可能被淘汰,一些新企业乘着数字化浪潮,获得迅猛发展。为了应对这场大变革,所有想“活”下来的企业都应该进行数字化转型,但很多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不够系统、深入,能够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希望本书能帮助企业顺利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数智经济与商业创新》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述了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方法,并
    刘飞经济9.5万字
  • 会员
    《中国合作问题研究》收录了《中国合作运动之路向》、《中国合作实施问题》、《丹麦的合作运动与土地政策》等论文、报告等13篇。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编经济10.2万字
  • 本书提出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是:为什么美国在与工人分享创新带来的收益方面落后于其他工业化国家?随着整体生产力稳步提高,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提高了高薪知识工作者的技能和薪水,然而大部分工人从这几十年的增长中受益甚微。本书以麻省理工学院未来工作工作组的多年研究结果为基础,揭示了技术进步的大部分收益主要集中在顶层收入群体,而普通劳动者只能从中获得微薄回报,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不平等。对此,作者们认为,技
    (美)戴维·奥托 (美)戴维·明德尔 (美)伊丽莎白·雷诺兹经济1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