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艺术—政治的未来:雅克·朗西埃美学思想研究
更新时间:2022-07-22 11:13:20 最新章节:十一 占领
书籍简介
本书为作者最近五年对于法国哲学家朗西埃的艺术哲学研究的结晶。朗西埃对于审美—政治或者说艺术—政治的研究,在国际上极有影响,在哲学和当代艺术两个领域,有广泛的读者群。全书共22万字,从“艺术之政治”、“文学之政治”、“影像之政治”、“观众的解放”、“论正在到来的新审美共同体”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艺术哲学和美学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具体内容如下:1.艺术之政治:本章主要从审美政治与政治审美这个传统话题切入,来探讨朗西埃关于艺术是元政治这一立场:艺术大于政治;政治是发生于艺术所活动的感性领域之内的。2.文学之政治本章会围绕朗西埃就诗歌政治、小说现实主义和工人阶级文学意识等研究来展开讨论,探讨“文学”是如何与政治连成一体,并成为新政治的催化剂和母体的。3.影像之政治本章集中讨论朗西埃的电影理论,从他对戈达尔的近期研究入手,来探讨电影如何格式化新政治这一主题,以如何在我们时代里去拍摄正在到来的新主体比如说民工形象这一点来结束。4.观众的解放这一章将着手朗西埃的关于“平等”的政治哲学立场对于艺术的接受美学学的意义。5.论正在到来的新审美共同体本章主要讨论朗西埃关于我们时代的审美政治的特殊性,主要会探讨他的“感性分配”、“异感”、“共同体的集体感性”、“艺术家在正在到来的新政治共同体里将需要做什么?”等主题。
上架时间:2017-04-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陆兴华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围绕文化想象的主线重启对战时美学的研究,力图突破新启蒙主义的思想框架,正视战争状态下中国现代美学的新发展及其经由美学再造传统之努力。通过对朱光潜、宗白华、李长之三个代表性个案的分析,不仅旨在勾勒战时美学的文化想象在三人论著中的具体开展,更力图呈现其中的丰富性、复杂性及其所遭遇的难度与困境。哲学21.2万字
- 会员本书立足于我国当代各艺术门类领域中的作品、现象,通过研究中华美学精神的含义、现代性转化、与西方诸美学思想的比较等方面获得理论依据,聚焦当代具体艺术案例、热点现象进行分析论证,突出中华美学精神对当代文艺事业的针对性与现实性,同时兼顾理论性与传播性。哲学23.5万字
- 会员美学是个古老的概念,美学又是个形而上的学科。本书没有艰深生涩、佶屈聱牙的学术语言,而是从各种社会现象、热点话题中摘取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试图从美学的角度为年轻读者答疑解惑。本书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今的文化发展背景下,如何在分崩离析的知识体系中发现智慧的灵光,从看似专业化的分解中探寻超越其上的灵性、精神,为人类尊严奠立基座。美学智慧,能否担当这一使命?著名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骆冬青《美学智慧》课哲学19万字
- 会员本卷收入作者多年来发表在各种学术刊物上的美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为经过融会西方法及哲基础后加以整合审范畴、命题。具有鲜明独创性质如美感兴论化境观照构形能力等本卷中关于国学的研究文占有二分之一以上比重。作者其深厚哲基础,并西方法为参照系将中国美学的要命题予整合性建构如“透彻之悟”、自得兴象天机等,通过西会阐发使具有当代的美学理论价值。哲学60.8万字
- 会员本书以焦虑体验为研究对象,在现代文化转型的框架中集中探讨焦虑体验带给现代人审美现念的变化,挖掘焦虑体验作为一个现代美学问题的理论谱系和文化成因。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国现代文学表意实践文本和后现代媒介消费语境中,索解中西方焦虑体验的不同审美表征和文化意蕴,同时将焦虑放在不同审美范畴中考察,探寻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焦虑与传统审美范畴的关联性及其自身的独立性。本书从审美话语与审美表意实践的层面上,系统深哲学25.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