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死亡:医疗如何改变生命的终点在线阅读
会员

现代死亡:医疗如何改变生命的终点

(巴)海德·瓦莱奇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学17.8万字

更新时间:2022-12-27 15:55:10 最新章节:致谢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没有哪件事比死亡更古老、更神秘、更无解。它变幻莫测,蛰伏在美好生活的阴影之中。我们对其讳莫如深,仿佛只是触及一鳞半爪,都足以让它从黑暗中暴起伤人。可死亡从来不应是未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我们对死亡的疑问越来越多:生命为何有限?生死如何界定?死亡能否逆转?怎样超越死亡?我们是否拥有死亡权?安乐死何去何从?照护为何成为重负?如何商讨临终?谁才是有权拔下插头的那个人?网络社交怎样影响死亡……这些谜团困扰着每一个人,更在不经意间操控着人生决策,而你却对这一切懵懂无知。为此,瓦莱奇博士开启了一场消除未知、恐惧与焦虑的谈话,以亲身临床救治经历结合医学、进化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认知心理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观点,深入根源,直面“禁忌”话题,详述人类在死亡相关议题研究方面的点滴变化与前端进展。对于我们人生最后一段路的样貌如何被各种风潮和事件改变,这本书极尽所能提供了扎实、丰富、可靠的回答。
品牌:后浪出版
译者:陈靓羽
上架时间:2022-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后浪出版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巴)海德·瓦莱奇
主页
  • 会员
    疼痛是我们都很熟悉的感觉之一,但它比我们想象中更加复杂。除了身体症状本身,疼痛在不同情况下对我们还具有不同的意义。正是身体以外的因素加剧或减轻了我们的痛苦。在人类历史上,我们从未将疼痛视为纯粹的身体感觉,而是会赋予它精神上的分量。在本书中,海德·瓦莱奇对急性和慢性疼痛的解读使其超越了生理现象,上升为一种社会现象。他透过殖民、种族和性别的棱镜,将我们体验和表达疼痛的各种方式放入历史的语境,探讨了疼痛
    (巴)海德·瓦莱奇人类故事18.3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从整体史的视角,采用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重点在清代中央王朝对清水江流域乡村社会的管理与控制上,实施的政治、军事、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措施与制度,以及清水江流域乡村社会对这些措施与制度的反应。双方不仅仅只有单向的支配——服从关系,而是双向的、互动的、博弈的过程。关注清水江流域乡村社会的管理与控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国家政权在边疆治理方面“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
    张中奎社科19.2万字
  • 会员
    近些年来,婚姻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备受社会分层研究者的关注。本书运用社会排斥和社会结构化两个解释机制,探究了中国社会中的教育婚姻匹配对社会收入差距和社会分层结构开放性的影响。在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上,本书发现在市场转型与高等教育扩张的背景下,一方面教育同类婚分布结构呈现两极化趋势;另一方面教育婚姻匹配与收入婚姻匹配之间具有高度的同构性,从而导致收入等与教育相关的资源与机会在家庭层面出现了优势阶层的“强强联
    石磊社科17.5万字
  • 会员
    我国食品安全领域面临较严重的信任危机,本书用案例经验呈现以S市菜团为核心的安全食品行动如何通过结成团体建立了一套个体消费者、菜团、生产者、农夫市集四者环环相扣、由关系到网络结构的独特信任体系,从而获得值得信赖的产品。同时,对农夫市集、消费者团体、生产者的信任演化进行比较分析。书中安全食品行动的信任建构和演化经验显示了转型时期国人信任建构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既有传统人际信任发展的普遍特征,也有与西方学
    帅满社科18.2万字
  • 性别平等是平等理想的重要维度,在人类迈向平等社会的过程中,女性意识逐步觉醒。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对性别平等的理论进行了深入探索,也有许多女性为争取平等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本书回顾了西方思想史上的性别观念,聚焦启蒙以来的性别平等理论以及世界各国的女性运动,讨论社会契约与女性困境、社会主义与女性解放、家庭正义的可能性、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身份政治与女性认同、女性对自己身体的权利、
    李石社科23.2万字
  • 这本书认为,事物发展受偶然因素的驱动,尤其涉及改变个人生活和重塑世界的重大事件时。小到个人的职业发展、人际交往、人生选择、命运际遇,大到人类进化、国运兴衰、政治博弈、经济危机,偶然性都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作者通过复杂科学、混沌理论、量子力学、基因漂变、涌现现象、自组织临界现象、蝴蝶效应等自然科学的经典研究,对诸多历史大事件进行深度挖掘,细致地分析偶然性对人类历史、社会发展、个体命运的重大而
    (美)布赖恩·克拉斯社科17.3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北京牡丹集团关于AR/VR智慧工程中心规划方案中的若干问题的探讨。书中从多个角度讨论AR/VR智慧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包括AR/VR智慧工程建设背景,AR/VR智慧工程中心设计思想,AR/VR智慧工程中心建设模式,AR/VR智慧工程中心方案特点与创新以及AR/VR智慧工程中心建设条件分析,AR/VR智慧工程中心整体规划方案分析等,并对多地智慧中心行成产业新趋势进行了探讨。全书论证充分,论述全面
    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著社科16.4万字
  • 会员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是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海洋社会学学术理论集刊,集刊依托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在参会论文集中遴选优秀论文集结出版。本集刊办刊的宗旨是集中刊载、转载海洋社会学相关研究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学术性、前沿性的科研成果。本集刊作为我国海洋社会学的连续性集刊在国内学界属于首创,对我国海洋社会学研究有着开拓性意义。
    崔凤主编社科15.6万字
  • 会员
    《社会学刊》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刊登国内外社会学及相关领域最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研究述评、新书书评等。本书是第3期,以大数据与社会科学研究为题,或从大数据的角度,或利用大数据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社会学问题进行新方法、新形式的展现。内容涉及计算社会科学的机遇和挑战、民粹主义在欧美的发展动态及其社会基础、司法大数据视角下的涉性犯罪研究、社会公平观的研究等。
    刘欣主编社科12.7万字
  • 会员
    本书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农民工群体的历史、现状和前途,在劳动体制视角下分析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和制度逻辑,并通过农民工群体理解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本书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农民工群体呈现结构化特征,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农民工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占据着比较稳定的比例。农民工群体结构化的微观心理基础是他们的客观生活状态和主观动机态度的“互构”,而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动机态度又受到农村生产
    徐法寅社科15.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