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红楼梦》士人礼法面面观
更新时间:2023-12-27 11:35:38 最新章节:索引
书籍简介
作为中国古典通俗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红楼梦》凭借恢宏的格局、精微的思想、广博的内容、鲜活的人物以及晓畅的语言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青睐。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漫长积累,“红学”研究已经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本书主要从“文学中的法律”这一交叉学科研究路径切入,围绕《红楼梦》中贾府的家庭生活与社会关系展开研究,旨在从清代士人阶层的具象生活中探明其礼法观念的内涵、特征、功能及形成和演变。全书以《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和家庭关系为中心,阐释了传统家庭中性别与等级观念建立的基础,探讨了士人阶层的理学观念随着时代发展遭遇的冲击及异化后果,分析了清代士人在家国治理中的多种价值取向及其对儒法思想的调和,揭示了君权日益集中背景下以抄家为标志的家族衰败对清代士人人格、心态与礼法观念造成的深刻影响。全书综合运用交叉学科多种研究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采用了“命题式”研究,研究范围涵盖叙事与非叙事作品,研究内容侧重对我国传统法律观念社会意义的挖掘,可为相关专业研究者对《红楼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也适合《红楼梦》爱好者们日常品读,以深化对这部经典著作的理解与认识。
上架时间:2024-01-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超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聚焦于种种古代世界的神奇造物与技术——有神话里的,也有现实中的。作者阿德里安娜·梅厄透过2500多年前的希腊神话,析出了“生命技艺”(通过工艺创造生命)的概念,而后以此为线索,沿着“神话叙事的庞大河网及其所有支流”探寻摸索,足迹遍布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乃至古代中国。在这些收集而来的精彩故事中,人造生命、自动机器、模拟生命、人工智能和人类增强技术等现代概念屡屡出现,仿佛是穿越回古代世界文化16.8万字
- 会员《人人都读得懂的〈易经〉》是一部通俗、系统诠释中国易经文化的著作,继承传播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易经》通俗化、大众化普及的优秀作品。刘祺庸认为,易经主要强调两个字:“道”和“德”。学习《易经》,要尊道崇德。“道”是规律,“德”就是按规律办事,并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基本要求是,思考问题动机纯正,行事态度端正,品性行为符合规律或原则,不主观妄断,随顺自然,戒慎恐惧。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就是加强道德文化12.1万字
- 会员什么是超艺术托马森?是附着于土地或建筑,且被保存得很美的无用之物,也是日复一日的熟悉街道中埋藏的独特趣味。本书为风靡日本、至今不衰的“路上观察学”“考现学”经典著作,目前依然常常杀入日本亚马逊社会学畅销榜前十。作者赤濑川原平在偶然散步于东京街头时,发现了一座不通往任何地方但被悉心保存的楼梯,至此开始了对整个都市的另类探索,掀起了一场观察街头和认识附近的运动,并于1986年与建筑家藤森照信、插画家南文化11.5万字
- 会员“古灵宝经”是指敦煌本陆修静《灵宝经目》所著录的一批早期道教灵宝经典,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道教研究最为集中的领域之一。本书对古灵宝经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更加专门也富有创见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古灵宝经的分类法和研究方法问题,并对如何进行该领域的学术创新和学术批评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文化3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