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怎么办?(第二版)在线阅读
会员

建筑节能:怎么办?(第二版)

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等编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建筑建筑科学17.6万字

更新时间:2024-04-17 15:37:17 最新章节:文后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从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气候冬寒夏热以及建筑用能浪费严重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插图,阐明建筑节能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建筑节能的意义、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性、建筑节能的政策和法规、建筑节能计划安排、建筑节能管理、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建筑墙体和屋面的节能、建筑门窗的节能、建筑采暖系统的节能、建筑供热体制改革、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建筑物的冬暖夏凉、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建筑节能检测技术以及建筑节能的一些名词解释等。书中系统地列出了260多个建筑节能中的问题,做出了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解说。
品牌:中国计划出版社有限公司
上架时间:2002-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计划出版社有限公司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购物中心的动线设计是整个商业建筑规划设计的灵魂和纽带。本书以多家优秀的国内外购物中心为蓝本,选取有特色的和整体表现力强的购物中心动线设计作范例,结合地块特点和商业规划特征,归纳与总结动线设计的类别、主要原则,解剖优秀动线设计的典型特征。
    张璋编著建筑0字
  • 会员
    本书探讨了城市地下空间(以下简称“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规律及理论含义,主要结合城市规划与城市问题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及交叉学科发展前沿——城市规划、建筑科学及城市气候学的研究成果,将城市微气候问题引入地下空间学科领域,实现了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的量化研究的突破,目的在于以城市微气候指标作为量化参数,探索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机理、影响因素与影响规律。
    杨晓彬 赵子维 马林建建筑6.6万字
  • 会员
    本书借鉴多学科的思想观点对当代建筑中自然元素的引入手法进行深入研究与剖析,归纳出在设计中“非常规”运用自然元素的基本手法。它们分别是对自然规律非常规运用、对自然过程的非常规表现,对自然意向的非常规联想。
    宫新编建筑0字
  • 会员
    本书为建筑学专业教辅图书,介绍了近些年来具有创意的日本优秀建筑设计作品,通过案例分析做出详细的归纳与总结。本书内容上根据日本新锐建筑师作品中呈现的新特点分为四部分:一、通过“复杂性”消解内外的空间界面。第二部分:通过“尺度变化”呈现动态空间距离。第三部分:通过“确定性”元素创造不确定关系。第四部分:“非建筑”引发建筑新的空间审美。
    李倩编建筑0字
  • 会员
    本书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钢筋与混凝土技术、模板脚手架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钢结构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绿色施工技术、防水技术、抗震与加固技术等。
    张建新 薛建华 项钰主编建筑0字
  • 会员
    本书为建筑学专业教辅图书,介绍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建筑材料上具有创意的优秀设计作品,通过案例分析做出详细的归纳与总结。本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的常规材料主要包括混凝土、石材、木材、金属、玻璃等。对于这几种材料,主要探讨这几种材料特殊的使用方式。第二部分主要以高分子材料、自然材料、废旧材料、媒体材料等四种非常规材料为主展开论述。
    于钦博编建筑0字
  • 会员
    本书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指出的“我国18~44岁男性、女性平均身高”为我国人体工程学准则而编著。住宅空间人体工程学是一门基于人的身体、认知和文化的特征,通过合理的空间功能布局,实用的居住、生活环境来提高人类生活的便捷性、安性、效率性和感性的应用学科,人体工程学也被称为人为因素学。若在居住场所的设计阶段没有系统地考虑人为因素,将可能导致生活使用上
    HJSJ华建环境设计研究所编著建筑0字
  • 会员
    本书作为针对建筑设计从业者及专业学生的读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建筑设计的分析和表达图式”进行梳理。首先,强调了设计图式表达的重要性及其适用的方式、方法,通过细致的分类整理(按照设计阶段及设计及表达内容分为两类),借助相关设计案例,着重阐释了图形和图像如何作为有效的思考手段,帮助方案过程的推敲及最终成果的表达,及不同类型设计图式表达的重点。其次,进行分类讲解和剖析各种表达图式的同时,试图区别于传
    周忠凯 赵继龙建筑0字
  • 会员
    本书以功能组织相关领域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当代功能组织方式创新的案例进行分析,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这些功能组织方式的“非常规”的特征,归纳和提炼出非常规功能组织的一些基本手段,它们分别是:调整功能的空间格局、异化功能的流线模式、打破功能的固有界限、重构功能的层级关系以及强调功能的多元复合。本文进一步提出了这些非常规功能组织方式的适用领域以及现实意义,为我们审视当今建筑创作的创新机制和预测未来建筑功能
    李涛编建筑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