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样设计与应用在线阅读
会员

纹样设计与应用

艺栢品牌管理组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艺术艺术理论1.2万字

更新时间:2024-05-17 17:48:16 最新章节:文后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的题材以新中式为基调,融合了未来流行趋势涉及的主流题材,有图腾、华夏魂、民族志、飞灵走兽、芳草佳木、靡理、浮想这七大主题,并且均有实物应用案例。本书所有图案都经过精心设计并采用手工绘制,助力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设计师可参考本书中纹样应用的案例,并加以创新,通过全新、时尚的方式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化探讨和设计,设计出更有影响力的作品。
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7-01 00:00:0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坚持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文化规范、意识形态以及民族心理结构等宏观视角探讨先秦乐教文献的生成规律,同时从微观层面来研究儒家士人的社会行为、文化人格甚至是个人职事对儒家乐教文献生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文献生成史与乐教思想发展史紧密结合起来,并从文献生成的角度去探讨中国先秦时代儒家乐教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深入考察儒家乐教的道德指向、审美关怀和伦理精神等,打破了传统文字文献的“静态”研究范式,呈现为
    雷永强艺术25.5万字
  • 会员
    这是一本十分实用的产品设计专用配色工具书,依据色调冷暖的过渡变化,系统地列举出一系列精彩的产品配色方案。每个方案均从黄金分割的比例出发,以60%主色、30%第二主色和10%点睛色的方式进行组织,同时每个配色均标注了PANTONE、RGB、CMYK等色值,读者使用起来特别方便。
    招霞艺术0字
  • 会员
    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学理基础、设计方法与案例分析。第一部分学理基础,从定义、发展历程、主要类型与发展趋势,对信息可视化设计展开系统介绍;同时,从信息传播、信息受众、信息表现三个层面,分析了信息可视化设计中的多学科理论基础,以强化读者的理论认知。第二部分设计方法,提出了“从思维、结构到视觉”的设计架构,以及实战“三步走”的设计流程。在反复实战训练中,引导读者建构系统完备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第
    周承君 姜朝阳 王之娇艺术7.6万字
  • 会员
    本书共7章,内容包括:神奇的色彩物语、配色设计必备的基本原理、打破设计平庸的配色诀窍、从色调出发寻找配色的灵感、惊艳的配色速查方案等。
    红糖美学艺术7字
  • 会员
    本书史论结合、以论为主,在叙述历史时着眼于历史过程所积淀的理论形态,围绕两条线索展开:一是按照艺术设计的历史流变考察其理论形态,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分述早期工业时期的艺术设计、现代派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对艺术设计特别是艺术设计教育起到重要作用的包豪斯学校、功能主义和样式主义、后现代艺术设计、波普设计和意大利的孟菲斯组织;二是根据“创作-作品-欣赏”的系统阐述艺术设计按其自身逻辑发展的理论,包
    凌继尧等艺术25.9万字
  • 会员
    这是一本关于当代杰出生活探索者的精彩故事集。书中介绍的20位探索者来自自然、人文、艺术、生活等不同行业或领域,他们拥有曲折或传奇的人生,却始终追求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在变动的社会中保持着独立思考,在复杂的世界中寻求本真与宁静。通过作者对他们每个人的深入访谈,本书不仅呈现出一幅当代生活探索者的多样画像,同时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风貌。希望本书能够为读者提供灵感和启示,让读者找到属于自己的热爱与追求
    陈荟茵艺术10.2万字
  • 会员
    《夏衍电影剧本创作论》主要探讨了夏衍的电影创作之路、电影创作观念的嬗变、电影的改编特色,夏衍修改电影剧本的心态、动因、策略,以及他对父亲形象、女性/母亲形象塑造的意义几个方面。作为中国电影的开山鼻祖与中国电影的实际领导者,夏衍的电影剧本创作一直引领着中国电影的发展。本书的研究成果对于当下的电影研究者、创作者都有着启发借鉴意义。
    王侠艺术22.8万字
  • 会员
    艺术家“大橘子”倾力打造,陈坤、罗永浩、李雪琴诚意推荐!用可爱的方式走近西方艺术史!“包子脸、绿豆眼、胖乎乎、圆滚滚……”,大橘子将画家和他们的名画卡通化,变成了富有情趣与思想、却又软萌可爱的形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硕士田橙撰写。文字内容参考硬核艺术史著作和艺术家传记,物料稀有真实全面。每个篇章精选一位艺术家的部分代表作,串起艺术家生平和艺术风格的特征与变化,让知识更有体系,更有故事感。本书精
    大橘子 田橙绘著艺术48字
  • 会员
    本书运用新材料和新方法,以当代视角对易卜生晚期戏剧进行“新探”与“新论”。作者基于中国文化立场和自身审美经验,与国内外众多易卜生研究专家进行学术对话,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本书用力之处主要有三:第一,发现并着重论述了易卜生晚期八剧贯穿始终的主轴,即“双重自审”(灵魂自审与艺术自审),由此阐释了易卜生晚期八剧的互文性与现代性;第二,提炼、抽绎出易卜生晚期戏剧隐含的“复象诗学”,由此阐释了易卜生晚期戏剧
    汪余礼艺术22.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