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黄沙下的世界:埃及学黄金时代的探险和考古
更新时间:2024-05-13 16:16:43 最新章节:插图
书籍简介
西方对古埃及的迷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而收藏埃及文物的做法早在古罗马就已相当普遍。没有什么能比在埃及的黄沙中挖掘法老时代的黄金宝藏更令人兴奋。几个世纪以来,尼罗河的文物一直是西方人想象力和灵感的源泉。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门真正的学科——埃及学。19世纪至20世纪初是埃及学的鼎盛时期,这一复杂年代见证了所有伟大的发现,促使西方反复出现“埃及热”。这一学术研究与探险故事的黄金时代以两个划时代的事件为始终:1822年商博良破译象形文字,以及整整100年后图坦卡蒙墓的发现。前者提供了解开法老文明之谜的钥匙,促使人们不顾一切地不断前往埃及寻找更多文物;后者展现了法老文明的繁荣和复杂,为西方在埃及的主导地位敲响了丧钟。剑桥埃及考古学家托比·威尔金森的《黄沙下的世界》以埃及学发展的时间线为主轴,对埃及学的产生及其黄金时代的探险和考古做了一次全方位的还原。他对埃及学的梳理,帮助我们逐渐看清一个真实的古埃及文明——从一个充满神秘感的智慧的源头,到《圣经》和古典文献框架中的异类,再到与古罗马帝国共享荣光的文明。《黄沙下的世界》在记录英、法、德、美四国为争夺古埃及文物而展开的宏大探险以及残醋竞争和掠夺的同时,也折射了被欧洲殖民侵略的埃及是如何一路坎坷走进现代化进程的。书中讲述了形形色色的人——不择手段的文物经销商、挑战新奇事物的探险家、投身学问的考古学家、老谋深算的外交官、执迷欧化的埃及统治者,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他们对古埃及文明的痴迷,改变了我们对尼罗河流域及其人民的认知,增进了我们对于当地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对埃及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无论出于何种动机,采用何种方法,他们历时一个多世纪的探险和考古,在一定程度上都对埃及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被埋在黄沙之下几个世纪的失落世界。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杜菁菁
上架时间:2024-04-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秦封泥是复原秦代职官制度、地理制度极为重要的出土文献。由于其多为盗掘出土,分散收藏于国内外公私藏家,陆续发表在各种图书、期刊、报纸、网页,造成学者利用的巨大困难。有鉴于此,《秦封泥集存》对已公布的秦封泥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并根据封泥拓片、照片等内容进行去重处理,以求获得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封泥品种、数量等信息,这将对秦的职官郡县构成、变化以及秦的历史研究等产生重要影响。历史18.1万字
- 会员盛世兴藏。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实力不断增强,建设文化强国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也逐渐受到各级政府及广大人民的重视,博物馆及历史名胜古迹成为游客最感兴趣的网红打卡地,文旅融合作为新时代的新业态一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文物及文物保护的更多思考和讨论。本书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文物保护中最基础、最典型的100个问题,是了解文物保护知识直接、有效的科普历史5.5万字
- 会员殷墟甲骨、司母戊大方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些中华文明的瑰宝,用它们斑驳的身躯,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和《兰亭序》……这些传世国宝的背后,流传着许多扑朔迷离的故事。鹤莲方壶、金缕玉衣和佛指舍利,神秘国宝,惊世再现……本书分为五章,国宝惊世再现,千秋不朽匠人心,辗转红尘漂泊路,往昔梦华多少,海内孤品、绝世遗珍,讲述了60个传奇的国宝故事。生动流畅的文字,辅以200余幅珍贵的文历史50字
- 会员本书从学科本质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艺术考古”的属性、方法、呈现、材料以及应用等理论问题,集中地回应了近年来的学术热点,回顾了考古界、艺术史界对于“艺术考古”的专业性质、方法论等问题的诸种看法,对其中较有争议的观点进行剖析,并分析了艺术考古研究近年发展的新趋势,讨论紧扣学术前沿,指出当代文化语境中,图像的呈现方法与材料的合理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历史12.5万字
- 会员山东作为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古代石刻数量大,分布广,时间跨度长,涵盖内容丰富,见证了山东古代社会的历史变迁,是一部镌刻于石的山东通史。本书主要依据具有代表性的曲阜儒家石刻、济宁汉代画像石、泰山封禅石刻、高密与淄川郑公祠石刻等,对孔子及后裔、汉代山东社会、唐玄宗与宋真宗泰山封禅、郑玄与范仲淹历史形象的演变等问题进行考察,从而让山东古代社会历史以更清晰、更完整、更真实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历史28万字
- 会员面对西北边郡少数民族的侵扰,汉王朝在西北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屯兵。汉代西北地区的军事发展水平,代表了汉代最先进的军事发展水平。汉代西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和军事水平,是军事学和社会学都关注的热点问题。《肩水金关汉简》是出土于西北边塞的汉简,是汉王朝在西北屯军留下的珍贵资料。这批汉简有不少军政文书,记录了大量军事内容。作为第一手资料,其信息量大,可信度高,利用出土于西北边塞的《肩水金关汉简》研究汉代西北屯军的历史26.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