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辉煌与苦难:伊拉克6000年(好望角丛书)
更新时间:2024-09-05 17:54:40 最新章节:索引
书籍简介
一部人类核心文明的延续史,英国知名历史学家约翰·罗伯逊代表作,英国《今日历史》年度十大好书。本书是国内当前全面讲述伊拉克历史的唯一版本,完整地记录了伊拉克境内各民族起源,发展,鼎盛,衰落的历史,将一个从公元前4000年就屹立在东方的神秘古国的面纱揭开,各种传说、各段历史讲得精彩、透彻。如今被称为伊拉克、位于两河流域的广阔土地,曾是古代世界的中心。它见证了王朝的更替——从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到古巴比伦王国的辉煌,从亚述帝国的崛起到新巴比伦王国的繁荣。它是东方与西方各种文化的交汇点,孕育了无数伟大的哲学家、诗人和科学家;它是人类的乐土,一个个勇敢善良的民族在这里安居、融合;它更以富饶的石油资源著称于世,聚集了巨大的财富。近代到现代的几百年中,它却经历了国家的动荡、战火的燃烧,国民颠沛流离。进入21世纪,它终于走上了正轨,摆脱蒙昧,迈入现代化进程。这片土地何以会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在这里繁衍民族凭借什么建立了一个个璀璨的王朝?这里随处可见的石油究竟是天赐的富贵还是祸根?几千年的争端、征服、掠夺和如今的和平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逻辑?约翰·罗伯逊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考证,梳理出一条完整的伊拉克历史的脉络,以翔实的史料和细致的叙述,展示了伊拉克古代文明的兴起,各个王朝的建立与覆灭,进入近代后遭受战火荼毒的苦难,现代化改革历程的艰辛,全面、深入地介绍了伊拉克的过去、现在,并展望了未来,为读者奉献出一部充满趣味又引发思考的历史巨著。
品牌:浙江人民
译者:刘胜
上架时间:2024-07-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江人民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约翰·罗伯逊
最新上架
- 会员《阿拉伯研究论丛》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主办的关于阿拉伯研究的集刊,内容聚焦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外交等方面的研究。本刊以阿拉伯研究论坛为依托,选取学者于论坛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编选成册,以有益于国内阿拉伯研究的积淀。历史17.4万字
- 会员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欧美近现代史学科2016—2017年在国内完成的成果汇集。本书为系列文集的第2辑,共收入12篇文章,基本上是已发表过的。这些文章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或属于国内前沿问题,或是涉及国计民生的热门课题,或在传统研究领域内有所突破。这些成果,既是对过去研究的一种思考与总结,也有利于推动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继续研究。历史17.5万字
- 会员《阿拉伯研究论丛》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主办的关于阿拉伯研究的集刊,内容聚焦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外交等方面。本刊以阿拉伯研究论坛为依托,选取学者于论坛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编选成册,以有益于国内阿拉伯研究的积淀。历史12.1万字
- 会员《韩国研究论丛》为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创刊于1995年,一直秉承“前沿、首创、权威”的宗旨,致力于朝鲜半岛问题研究,发表文章涉及朝鲜半岛问题研究的各个领域。全书设有政治、外交与安全;历史、哲学与文化;社会、经济与管理三个专题。历史20.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韩国研究论丛》为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创刊于1995年,一直秉承“前沿、首创、权威”的宗旨,致力于朝鲜半岛问题研究,发表文章涉及朝鲜半岛问题研究的各个领域。全书设有政治、外交与安全;历史、哲学与文化;社会、经济与管理三个专题。世界史20.1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国情纵览、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和双边关系四篇,分别介绍了印度尼西亚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风俗习惯、政治体制、司法环境、政策导向、资源状况、外国企业、金融市场、经贸关系、华人华侨等方面,附录还给出了该国在世界银行发布的各国营商环境排行榜中的排名,以及我国驻外使领馆的联系方式。世界史4万字
- 会员《阿拉伯研究论丛》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主办的关于阿拉伯研究的集刊,内容聚焦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外交等方面的研究。本刊以阿拉伯研究论坛为依托,选取学者于论坛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编选成册,以有益于国内阿拉伯研究的积淀。世界史17.4万字
- 会员本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文化学、政治学、传播学、文艺学等理论引入俄国史研究中,使用档案、报刊、回忆录、文艺作品、影像史料等多样化文献,综合俄文、中文和英文等多语种材料,对俄罗斯的“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进行历时态和共时态的考察。纵观俄罗斯自公元862年诺夫哥罗德建立以来至今的1100余年历史,帝国的诉求贯穿始终,帝国的影子伴随左右,帝国的形象毁誉并存。世界史31.4万字
- 会员拉萨具有1300多年建城历史,在市区或市郊有许多古地名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这些地名也可以看出拉萨城市的变迁。书中每一个地名之由来、位置、含义、藏文写法及词义、汉语拼写等,作者都一一作了考证,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作者走访了不少专家、老僧人和民间人士,请他们讲述当地风俗、地名由来等。另外,作者还查找文献记录和老照片,将原来地方的风貌展现给读者,利用走访之机,将地方现状拍摄了照片,使本书图文并茂,更世界史13.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