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地方政府债务与企业财务行为:理论经验与实践证据
更新时间:2024-12-25 17:15:54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书籍简介
本书沿着“制度背景—理论回顾—国际经验—中国证据—实证检验”的逻辑展开研究,在明晰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产生和治理的宏观背景基础上,主要聚焦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试图从微观视角讨论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后果,期望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提供新的经验证据。本书基于理论建立了地方政府债务发行从动机到结果的逻辑关系,不仅厘清了地方政府债务影响企业财务行为的作用机制,为中国制度背景下研究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研究探索了道路,而且能够为地方政府、监管机构和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刘欢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从理论、主体、产业和区域4个方面探讨国内外产业科技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理论篇从系统观出发,提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多元创新主体的体系化运行,不同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存在差异,同时构建一套分析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主体篇深入分析产业科技创新体系4类创新主体,包括产业战略科技力量、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概念验证中心。产业篇关注不同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差异,具体分析汽车、人工智能和高铁等典型产业的科技创经济10.2万字
- 会员通过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综合研究,创造性地提出全新的碳排放责任机制CELM,提出全球碳中和的第三条道路——基于CELM的“11”全球碳中和解决方案,为人类解决气候问题进行全新的顶层设计,克服了当前国际社会碳税、碳排放权政策工具诸多问题,为国际社会提前实现IPCC控温目标带来希望,进而提出应对跨时空、超大规模复杂公共物品问题的新理论。经济34.7万字
- 会员本书从时序和空间的视角出发,对全国各省份2000—2019年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水平、农民福利进行测算与分析,并对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系统研究。首先,本文以金融资源论及福利经济理论为基石,以金融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系统耦合理论为支撑,构建本研究分析框架;其次,本文基于静态耦合协调度模型、动态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空间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全国各省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与农民福利的耦合协调水平,归纳总结近经济12.9万字
- 会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企业党的建设切实加强,国资监管体制得到系统性重塑,企业发展方式发生深刻转变,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约30万字,由主报告和20家中央企业分报告构成,遥相呼应、点面结合,全面展示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情况。分报告从多个角度展示中央企业近十年的成绩和发展,聚焦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产经济22.4万字
- 会员本书是《告别百年激进》的姊妹篇,温铁军向我们剖析了“现代化”的问题乃至造成的现实危害,将国内外的很多问题,比如国际上的南北差距、国内的城乡差距、贫困问题等都“归结”为是“成本转嫁”导致的。总之,“成本转嫁”在国内外是普遍广泛存在着的一种现象作者认为:是“现代化”造成了“成本转嫁论”,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要在推进现代化,“成本转嫁”就是客观普遍存在着的,跟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乃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差异经济21.5万字
- 会员本书深入探讨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并将其巧妙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叙事中,详细论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显著标志、独特特点、本质属性以及核心要素。通过深入分析国家政策导向、地方实践案例以及产业发展趋势,本书全面解读了新质生产力的历史背景、现实意义以及未来发展潜力。本书不仅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进行了系统梳理,更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数据,本书生动地展示经济23.1万字
- 会员在当前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数字经济能最大程度挖掘内需潜能,消化吸收现有产能,从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数字经济改变了企业的传统生产管理形式,使得产业结构的发展途径产生了深刻变革,成为新形势下扩大中国内需、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结构水平的新动能。本书系统梳理了数字经济的内涵和特征,揭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分析了数字经济所依托的新技术,并辅以数字经济转型较成功的典型企业案例,总结经济13万字
- 会员本书以改革开放为切入点,从1978年开始,每五年作为一个跨度,从不同的视角勾勒出了一个清晰的历史脉络,陈列了详尽的历史事件和数据,对改革工作做出了详尽的分析与客观的评价。希望通过本书,可以进一步地展现我们中国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直观地呈现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在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更好地推进未来的改革事业。本书不仅能引起参与改革的改革工作者的回忆与共鸣,同时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经济1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