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在线阅读
会员

《当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

武兆雨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0.6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9 20:07:57 最新章节:附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以《当代》杂志为研究对象,在对《当代》个案进行微观研究的同时,目光扩大至对整个当代文学的分析和考察。在研究过程中既关注《当代》与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之间的互文性关系,通过《当代》辨明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构成和嬗变过程,同时又将《当代》放在社会和历史的角度加以阐释,考察文学生产制度内部的权力构成。本书通过文学期刊透视一个阶段文学史生成的复杂面貌,在梳理其演变过程的同时实现对当代文学历史进程的观照。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武兆雨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学术论文集,所探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文学经典的文本间性、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的会通研究。本书所收论文选题新颖别致,视角独特犀利,研究对象涉及文学与宗教学、地理学、民俗学、历史学、民族性、伦理学、科举制度、音景文化、媒介生态、传记研究、西域文化等领域之间的关系,或发覆尘封,或考镜源流,或阐幽抉微,凸现了文本互文性的深层文化结构,会通了文学经典内在的立体性、多元性和自洽性,解决了文学经典阅读
    张同胜文学20.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生态伦理为切入角度,以“儿童本位”的儿童观为基础,从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中生态伦理意识的确立、表现以及发挥的作用等方面展开,结合具体文本对这一时期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一次专题性归纳。传达了新时期儿童文学对儿童与自然的关系、生命在自然规律的探索,以及对其中所呈现出的生存状态、简约、环保的生活理念和儿童“自然感性”生活回归等关系的生态思考,就新时期儿童文学如何更好地担当起肩负的使命进行深入思
    田媛文学18.8万字
  • 会员
    作为非洲首位“诺奖”获得者以及“非洲的莎士比亚”、“英语非洲戏剧之父”,尼日利亚作家沃勒·索因卡的写作具有典型的后殖民文化特征。他的“黑皮肤、白面具”症候表现为他既植根于非洲本土的文化资源,也融合了古希腊以来的欧洲文学传统,以“文化混杂”的身份反抗殖民主义权威。索因卡从本民族宗教神话资源中构建了“约鲁巴神话世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神话美学”,并创造性地开创了一种“仪式戏剧”的新形式。索因卡同时是
    宋志明文学16.7万字
  • 会员
    “二战”前夕,在德奥犹太难民无处避难的情况下,中国向他们伸出援手。在流亡中国期间,犹太流亡者真正接触到了中国的风土人情,打破了原有的刻板印象,产生了新的更真切的认识。他们在上海及中国其他地区开展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如文学创作、创办刊物、演出戏剧,不仅团结了在华犹太流亡者,帮助其融入中国社会,而且也为当地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本书搜集翻译了犹太流亡报刊(如《上海犹太纪事报》《八点钟晚报》《犹太信息报》
    綦甲福 徐冠群主编文学10.2万字
  • 会员
    本論文集收錄了作者三十多年来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單篇論文,其範圍上至先秦,下至明清及近代,而以唐宋文學研究為中心。論文集的內容大致可分稳兩大類型,一是文學現象和文學作品的討黹,如初唐四傑、元祐文人、江西詩派等文人集團和流派,以及歌行體、六言詩、演雅詩、詠馬詩、白戰體等等;二是文學理論舆詩學理論的研究,如“以意逆志”、“文無隱言”、“奪胎换骨”、“自持與自適”等等。論文涉及詩、詞、文、賦多種文學樣式,
    周裕锴文学33万字
  • 会员
    形式主义莎评是20世纪莎学最具活力的部分。形式主义莎评提倡文学批评的独立自主性,借助反讽、隐喻、意象、象征、原型、解构、细读等概念进行研究,在文学作品内部作了理论化尝试。本书将形式主义莎评分为新批评莎评、意象莎评、象征莎评、原型批评莎评、解构主义莎评、细读式莎评等六个流派,从每一个流派中选取经典莎评著作进行深度解读,揭示其特点,以点带面,以期对诗学建构有所启示。语言之美、结构之美、人物之美是莎士比
    许勤超 刘昱君文学22.7万字
  • 会员
    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促进了庶族地主阶层的兴起,百姓的地位悄然改变,进入“平民发展”的时代。普通百姓的民俗生活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民俗诗歌兴盛于宋成为一个突出的文学现象。而在古代文学研究中,文学与民俗的交叉则是一个具有诱人发展空间的研究视角。民俗学研究者往往用民俗学的眼光去观照诗歌中呈现出的民俗事象、民俗观念等。本书不同于这类研究方式,而是以文学为本位,研究宋代民俗诗歌自身的特点以及宋代诗人自己如何以所
    李黎文学26.8万字
  • 会员
    “讽喻”是欧美文学史上最具原创性、整体性和延续性的核心概念之一,至今仍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与研究。讽喻传统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彰显着欧美文学的文化底蕴、艺术创新和语言特征。本书系统考察讽喻传统的孕育与起源、发展与兴盛、衰落与复兴,细读《伊利亚特》《奥德赛》《神曲》《鲁滨孙飘流记》《红字》《序曲》《都柏林人》《拍卖第四十九批》等16部经典作品,阐释斐洛、奥古斯丁、柯勒律治、本雅明、保罗·德曼、詹姆逊等
    刘林文学38.9万字
  • 会员
    当代西方文论有效性辨识问题是近年来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集中讨论的问题,也是影响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发展与理论建构的重要问题。该著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对西方文论话语反思与中国当代文论若干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研究的问题、当代西方文论反思研究的知识论路径与方法论立场问题、文论“失语症”与当代中国文论的价值重估、原创推动问题、中国当代文论中的后现代主义话语批判问题、“中国
    段吉方文学2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