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铭记--一位热爱生活的女人1952-2009(1)

在辽阔的冀中平原,有一座于喧哗世界中独具安静质朴的小城,她土地平坦,四季分明,自然气候条件优越,因所辖地域盛产设施葡萄、无公害蔬菜,而被称为“京南第一大菜园”,这就是河北省饶阳县。发源于山西泰戏山下的滹沱河,曾经宛若一条蓝色的绸带欢歌奔来,自西向东从饶阳县中部穿过,又缓缓向东而去。在饶阳县城东南方向20余里、滹沱河南岸10里远的地方,坐落着一处从空中俯瞰下去四四方方的小村庄;村子不大,时至今日人口也没有过千,但她却恬静而祥和、闲适而又充满活力;村子的周围长满了高耸入云的白杨树,有风吹过时,人若是站在村中央红砖铺就的街道上,便能听到树叶沙沙响、鸟儿啾啾叫的自然之音,使人恍若来到了世外净土,顿感神清气爽、耳聪目明--这座小小的村庄,叫做团里。

时光荏苒,当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到如火如荼之时,整个饶阳县也已今非昔比,逐渐富饶起来,小小的团里村也展露出了新的面貌。但村子依旧是那个村子,颜色依旧是以往的颜色,除了大多数村民的房舍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漂亮外,团里村的概貌没有多大变化--人却是变了,衣着鲜亮了、气色红润了;曾经奔水滔滔的滹沱河,蜿蜒到这里时,也只剩下了深深的河床,有的地方已然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

看沧海桑田云卷云舒,望逝水流年花开花落;变与不变,似乎只在一瞬间,这总是让人叹息世事蹉跎的。

然而,倘若岁月退回去几十年,回到公元1952年,那时的滹沱河不仅有水,而且水流湍急,加之防洪设施尚不健全,导致团里村几乎每年一小涝、数年一大涝,村里的土坯房,十有八九被洪水冲垮过。因此,当时的人们始终过着一种勉强度日的生活,即便脸上有笑,也是那种略显疲惫、稍带沧桑的笑。好在,无奈的生活中也会有惊喜,使人们在疲惫与沧桑之余,时不时能感受到天地的恩赐,享受着平淡中的幸福。

日子像一位下地归来的老农,嗅着团里村家家户户屋顶上的袅袅炊烟,不紧不慢地踱到了7月13日。这一天,村东头一户人家院中的那棵大梧桐树上,突然有两只花喜鹊从天际间闪出,扑棱棱落到枝繁叶茂的树冠之中,随即叽叽喳喳地叫了起来,声音很大,似乎在宣告着什么特大的喜讯!事实也正如此,对于这个玉米杆扎成的栅栏小院里的顶梁柱李铁益来讲,今天的确是个令人欣喜的日子--他的妻子贺云淑给家里再添人丁,而且是个女婴。李铁益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如今又来了一个闺女,喜鹊登枝、龙凤呈祥,这让他尽管感到生活的压力又增了一分,但心里还是很甜蜜的。

李家新添的这个女婴,就是本书的主人公李宗蕊。

1952年7月13日,普普通通的一个日子(据说这个日子也不普通,是西方三圣中大势至菩萨的生日),成了李宗蕊平凡而又瑰丽的人生的起点。

一、百善孝为先

李宗蕊的父亲李铁益是一位工作勤恳的公社干部,每个月仅有三十多元工资的微薄收入,因其是非农业户口,而当时粮食是按各家各户的工分分配的,李家人多劳力少,所以家里的口粮总是不够吃。在这种生活背景下,李宗蕊来到这个虽欢乐却艰辛的家庭,而且几年之后又添了妹妹和弟弟,加上爷爷奶奶,组成这个九口之家,与村里其他父老乡亲一样,生活都只能用“艰苦”两个字形容。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的贫困,在某种程度上,又以另一种方式回报了人们。李宗蕊打很小起就开始帮家里干活,去村外拾柴、打草、挖野菜,在家里帮母亲贺云淑烧火做饭、扫地搞卫生、带弟弟妹妹,一个小姑娘早早地承担起协助父母的重任,却每天笑呵呵的很是乐观。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包括左邻右舍,都很喜欢这个阳光灿烂的小姑娘。

随着年龄的增长,作为家中长女的李宗蕊,很快就承担了两个哥哥容易忽略的家庭事务,诸如爷爷奶奶年岁大了以后的洗洗刷刷、缝缝补补等,她都是一马当先、从没皱过一次眉头。生活的磨砺、天性的使然,让她早早就成为了一个孝顺老人、关爱弟妹的懂事女孩。

伴随着时代变迁的脚步,儿女们渐渐长大参加了工作,李家的生活水平和环境与村里的人们一样,逐渐得到提高和改善。那时,李铁益与妻子已经搬到了饶阳县城居住,生活在一个有着三间平房、两间厢房的小院子里。院子虽不大,却在李铁益的精心照料下,树木葱郁、花草飘香,很有一番别样的情致。这个小院子,成为李铁益老人和妻子养老的福地。老话讲“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李宗蕊每次回家看望二老,都会与丈夫王吉科一起大包小包地给父母买东西,从不吝啬钱财,甚至在自己小家庭还不怎么富裕的情况下,依然无怨无悔地践行着长女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女儿的孝顺,李铁益是心中有数的。老人有一本账簿,详细地记录了子女们行孝心的点点滴滴。这本厚厚的账簿,一方面透露出老人对子女们懂事孝顺的满意,另一方面也用白纸黑字验证了李宗蕊等五兄妹对二老的拳拳孝子之心。

据亲人们回忆,李宗蕊从很小年纪起,就对父母生活的艰辛很体谅,时时处处争着为大人减轻负担。当时整个社会的物质条件都很困难,李家也不例外,有时连做饭用的柴火都不够烧。但人总是要活下去的。于是,李宗蕊六七岁就开始帮母亲拾柴做饭、打草喂猪。稍大点后,除了上学时间外,更是像个小大人似的,一心一意帮母亲减轻生活的压力,任劳任怨地协助操持家务。1973年李宗蕊正式参加工作后,虽然那时的工资并不高,况且她个人也面临着诸多实际问题,但她几乎毫不犹豫地把所有收入都投到了家人身上,努力帮着亲人们改善生活。今天为父亲添置一件上衣、明天为母亲购买一条毛裤,基本上做到了面面俱到。在孝敬父母的同时,李宗蕊也没有忘记弟弟妹妹,每次回老家不是给妹妹买一件花衣裳,就是给弟弟买一兜玻璃弹球等小玩具,使她的每次休假回家,都成了弟弟妹妹的节日。

父母年岁渐渐大了以后,李宗蕊深深地明白“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道理,更是利用一切机会向父母尽孝心,唯恐哪一天会因为老人的逝去而让自己留下永久的遗憾。每次休假回老家,她都会亲自下厨为父母、兄长、弟妹做一桌丰盛的全家宴,而且绝大部分食材都是她和丈夫从石家庄带回来的。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过团圆饭,待兄弟们打牌的打牌、聊天的聊天之时,她又会悄悄地把父母的被褥拆洗晾晒,使二老晚上能够睡在散发着阳光味道和女儿孝心的床上,享受一个甜美的好觉。

如果说李宗蕊对父母的孝心,只是一种儿女对父母天然而成的亲情流露的话,那么,她对公公婆婆的孝顺,却实实在在体现了一个中国传统女性的道德美。

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中一本就叫“婆媳经”。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家庭矛盾的集中所在,两个女人基于不同年代的发展经历,不同的角色利益,以及不同的人生价值观,经常会体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立场,却又经常不得不同住一个屋檐下。在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明显和最常见的,是出现在婆媳关系上。婆媳不合,是使不少人提起就摇头叹息的问题。客观地讲,即使在今天,相处融洽的婆媳关系也并不十分普遍。

但李宗蕊却做到了与公婆一家人的和睦相处,这当然是出于她的真情付出。婚后,随着女儿的诞生以及工作职务的调整,李宗蕊越来越忙,而且她是个积极上进的人,还要参加各种辅导学习,因此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都是很疲惫的。然而,对于丈夫老家的事情,无论多忙多累,李宗蕊始终坚持做到第一时间去处理。每年,她都会给公公婆婆织几件毛衣,粗线的、细线的全有,不仅如此,每次要随丈夫回井陉公婆家之前,李宗蕊总是细心周到地为一家人准备礼物,给公公装上两瓶好酒,为婆婆购买几件新衣,至于王吉科的弟弟妹妹们,更是细心地为他们准备一些招人喜欢的小东西、实用的小物品。李宗蕊不仅在经济上经常补贴公婆家,而且每次去丈夫家里,从没有摆过城里来的媳妇的架子,一进家门就挽起袖口忙这忙那,有些洗洗涮涮的活,从没有拈轻怕重过。在处理与妯娌、姑嫂关系上,李宗蕊由于天性使然,往往以不计小嫌、胸怀大度来化解彼此的小矛盾、小误解,换来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公婆对她的喜爱甚至远远超过了对自己的亲生,逢人便讲自己的儿媳多好多好,常以自己有这样的好儿媳而骄傲,只要一提到大儿媳,老人们的脸上总会挂满笑,充满自豪。

2000年的农历二月初八,王吉科的老父亲得病住进了井陉县医院,病情十分严重。李宗蕊知道这个情况后,立即提出必须把老爷子接到石家庄来,这里的医疗条件好,人也熟悉,有利于老父亲的治疗。王吉科赶回井陉接父亲,李宗蕊就在石家庄安排好了床位、医生,老父亲一来就住了进去。几天过后,李宗蕊见老人病情未见好转,又及时给安排到了胸科医院。她的所作所为,让老父亲很是感动。老人曾含着泪对人说:“没有我儿媳妇,我哪能住这么好的医院啊!”由于那段时间李宗蕊很忙,待老父亲住下后,她跑前跑后地照顾了几天,就出差去了外地。在这期间,老父亲不幸去世。为了不影响李宗蕊的工作,王吉科没有立即通知妻子,直到把老人从医院拉回老家,才通知了她。李宗蕊急匆匆赶回来后,给老父亲买了一块手表、一块手帕,并且亲自给老人戴上新手表,把新手娟装到了老人的口袋里。在守灵期间,李宗蕊作为一位正县级干部,丝毫没有顾忌面子问题,披麻戴孝、下跪磕头,把一个儿媳妇的孝尽到了位。她的表现,让村里的父老们很受感动,说人家这么大的干部,还能做到对老人这么尊敬,真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啊……

李宗蕊作为一个女儿、妻子、儿媳,为整个大家庭做出的贡献,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亲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理所当然成为了这个大家庭最受欢迎的人。

二、姐姐之情深似海

在李家兄弟姐妹五人当中,李宗蕊与小自己六岁的妹妹李宗洁关系最为亲密无间。她与两个哥哥和弟弟李宗善的感情也很深,但大概只有这么一个妹妹的缘故,李宗蕊平时有什么心事,总是喜欢跟李宗洁讲,而李宗洁也成了姐姐的贴心小棉袄。

由于父亲李铁益长年在外工作,基本上一个月才回一次团里村老家,母亲贺云淑既要照顾李宗蕊年迈的爷爷奶奶,又要操持几个幼子的家务,而且她还是村里的妇女主任,每次都要带头出工下地,因此很辛苦。家庭生活的艰辛,使李宗蕊小小年纪就十分懂事,总是自告奋勇地帮母亲多干点事,为她减轻肩上的重担。妹妹李宗洁出生后,没过多久,李宗蕊这个小姐姐就接过了照顾妹妹的担子。那时家里穷,没有什么玩具可以哄孩子,甚至有时连糊口的饭都无法保障,所以小孩子带起来很麻烦,常常哭闹。对此,李宗蕊的小姐姐风范十足,年纪不大办法不少,要么是把妹妹背在后背一个劲地颠,使小宗洁破涕而笑,要么就带着妹妹跑到街道上、村庄外,采朵野花啦、捉只蝴蝶啦,或者逮只蚂蚱拴一根细绳子,另一头系在妹妹的手上,让蚂蚱的蹦蹦跳跳逗她笑……

在那个年代,人们每天最大的需求是填饱肚子,小孩子更是如此。每当吃饭的时候,境况好一点还可以让几个孩子吃饱,虽然都是些棒子面饼子或者窝窝头--更多的时候,李家的几个孩子只能吃个半饱。为了让妹妹少点饿的感觉,李宗蕊常带着她去田野里找吃的东西,尤其是秋收过后的田地里,总会有一点落下的粮食,什么仁果(花生)呀、山药(红薯)等等,对于姐妹俩来讲,都是不可多得的美食。但由于那时可以进肚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人们不会让田野里遗漏太多果实的,而且由于力气小,李宗蕊拿不动铁锹,只得用小锄刀,所以往往忙活半天,也挖不到几颗仁果。倘若万一挖到了,她也舍不得自己吃,而是小心翼翼地剥开,塞进妹妹的嘴里。

有几年时间,因父亲工作的需要,李宗蕊和妹妹随父母搬到了距离团里村12里远的合方村,稍大点的两个哥哥随爷爷奶奶留在了老家。合方恰恰坐落在滹沱河的北岸,当时的防洪设施几乎为零,所以年年闹水灾。庄稼连年歉收,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更加艰难。粮食不够吃,好多人都得了水肿,李宗蕊也不例外。为了生存,人们开始吃仁果秧子、山药叶子,还把棒子轴(玉米骨)用石碾子轧碎,再用筛子筛出里面的细粉熬粥喝--虽然如此,当时的人们还很乐观,称其为“小豆腐”。但这样的“小豆腐”是没有营养的,常常是一碗这种东西下肚,维持不了多大一会。带着妹妹找吃的东西填饱肚子,成了小宗蕊的最大心愿。

常言道:“凡事有弊就有利”。滹沱河虽然河水肆虐时很让人们头疼,但也使村子周围的沟沟坎坎里蓄满了水,长了不少绿油油的水蓬。水蓬总比“观音土”强。于是,李宗蕊就经常跟小伙伴一起,去沟里采摘水蓬尖尖,回来做成饭供一家人食用。有一次,她和邻家小伙伴去寻找水蓬,见一条深沟里长了很多,高兴极了,也没考虑下去后能不能上来,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两个小伙伴一边哼着在学校里学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一边飞快地采摘水蓬尖。很快,两个人就采满了筐。可是下沟容易上沟难,那沟沿足有两米多高,而且坡面湿滑,两个小姑娘使出浑身力气,手脚并用也没能爬到坡顶。又一次从坡上滑下来后,李宗蕊的倔强脾气被激发了出来,她二目圆睁后退两步,挎紧了篮子,猛吸一口气,卯足了劲儿再一次向沟沿发起冲锋。当她一只手已经攥住沟沿上的野草时,脚下的一块湿滑的泥土却使了坏,把她一下子从沟沿上拽了下来,顿时有杂草划伤了她的皮肤。尽管被磨破的地方火辣辣的疼,李宗蕊也没让篮子里的水蓬撒出去一点点--那是家人的一顿饭啊,尤其是妹妹李宗洁,此刻一定在家里饿得哇哇哭,就等着姐姐回家带来吃的呢……

后来,李宗蕊和小伙伴一边继续往沟沿上奋力爬,一边扯着嗓子拼命呼喊,终于有大人闻声赶来,把两个小姑娘从沟底拉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