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承嗣赵简子出题|

赵简子是春秋末期晋国的大臣,他膝下有很多儿子。公元前500年(晋定公十二年)的一天,有个叫姑布子卿的人登门拜访赵简子。因此人善于相面,赵简子便把所有儿子叫来,请他给儿子们相面,看看谁更适合继承自己的爵位。

姑布子卿仔细看过赵简子所有的儿子后摇摇头,对赵简子说:“您的这些儿子都没有福分继承您的大业。”赵简子听后十分沮丧,连忙反问道:“那你的意思是,我赵家注定是要衰亡了吗?”姑布子卿忽然眼前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说:“刚才我在来的路上,碰到一个孩子。我看他的模样与您十分相像,大概是您的儿子。请把他叫来,我给他相一面,或许还有希望。”赵简子四下一瞧,发现确实还有一个叫毋恤的儿子没来。

毋恤的母亲是位异族婢女,身份卑微,赵府所有人都看不起她。毋恤也颇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庶子庶子:本指妾所生之子,也指正妻所生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而且长相普通,不得父亲欢心。因此,他沉默寡言,独来独往,以至于赵简子都忘记有这么一个儿子。

赵简子忙派人叫来赵毋恤。姑布子卿仔细一相面,不禁拍案而起,高兴地说:“恭喜!恭喜!此子就是能继承您大业的人选!”赵简子一听,不仅没有一点喜悦之情,反而冷淡地说:“这孩子的母亲地位卑贱,是个洗衣做饭的奴婢。他又生得貌不惊人,你是如何判定他就是继承我大业的最佳人选的呢?”姑布子卿微微一笑说:“这是上天安排好的。他的母亲虽然地位卑贱,但他终有一天会富贵的。”

送走姑布子卿后,赵简子想了半天,对姑布子卿的话依然半信半疑。当时,赵简子已经立伯鲁为太子,他相信自己绝对不会看错人。一天,赵简子把所有儿子叫来,向他们提了几个问题。伯鲁和其他儿子唯唯诺诺,语无伦次地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唯独毋恤喜欢独立思考,又善于观察,说起来头头是道,很圆满地回答了赵简子提出的所有问题。从此,赵简子开始关注毋恤的一举一动。

又有一天,赵简子在两块木简上写了同样内容的训诫之辞,分别交给伯鲁和毋恤,要求他们牢牢记住。此后,赵简子对木简之事只字不提。三年后,赵简子突然让伯鲁背诵木简上的训诫之辞。而伯鲁早把木简不知丢到哪里去了,更别说记得上面的训诫之辞,只是站在那里一脸茫然。而毋恤倒是个有心之人,他知道父亲此举必有深意,得到父亲所赐的木简后便将上面的训诫之辞背得滚瓜烂熟。所以当父亲提问时,他能一字不漏地背出并将珍藏了三年的木简呈上。赵简子非常高兴,从此对毋恤刮目相看。

经过思考,赵简子决定再次考察伯鲁和毋恤的才能,获胜者将继承他的大业。他把伯鲁、毋恤和其他儿子叫到一块,对他们说:“我在常山常山:今北岳恒山,在山西省浑源县境内。山顶上藏了一道宝符,你们去寻找吧。谁最先找到,我重重有赏。”众子一听,个个兴奋异常,欢呼雀跃,各自骑马向常山奔去。看着兄弟们四处乱窜寻找宝符,毋恤暗想:常山又高又大,假如藏一件东西,是很难找到的,父亲为什么要把宝符藏在常山而不是其他地方呢?猛然间,他忽然意识到这是父亲在考验他们。

伯鲁和他的兄弟们最终空手而归,纷纷向赵简子述说寻找宝符的艰辛。毋恤看见赵简子一脸失望,便知道自己猜对了,他走上前来说:“父亲,孩儿已找到宝符。”赵简子急切地催促说:“快把宝符拿出来给我看看。”毋恤说:“从常山的山顶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代国与赵国紧挨着。我们完全可以占据有利地形,一举攻破代国。父亲让我们去常山的目的并不是寻找什么宝符,而是让我们到那观察地形,为以后攻取代国做准备。”

经过三次考察,赵简子觉得毋恤才智出众,就废除了原立的太子伯鲁,改立毋恤为太子,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赵襄子。赵襄子掌握赵家的政权后,毫不犹豫地灭了代国。之后,他又联合魏桓子、韩康子共同消灭了强敌智伯。赵、韩、魏三家分晋,春秋时期从此结束,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

【故纸挥尘】

知人,就是了解一个人的长处和秉性;善任,就是善于量才使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知人不善任,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结果必然会流失掉一部分人才;知人乱任,就会导致其在位而不谋其政,结果会更加严重。赵简子因毋恤的母亲出身卑微,就断言他不会有出息,甚至忘记他的存在。但经过别人的一番提醒后,赵简子对毋恤进行了三次考察,最后决定废伯鲁而立毋恤,这说明赵简子具有很高的知人善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