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我的情境教育探索之路(1)

李吉林[1]

苦难的岁月

我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父亲很早病逝,母亲独自撑起了这个家。在我的记忆中,童年是灰暗的,没有色彩,没有欢笑,甚至连一张照片也没留下。

贫穷催逼着穷孩子快快长大。春天是野菜长势最盛的季节,放学回来,我常常提着小篮子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河边、田埂挖野菜。小小年纪,我已经知道枸杞新冒出来的头最嫩,而荠菜开出了小白花就老了;马兰头一长一大片,不必一根一根地摘,可以一把一把地采;野苋菜则要小心地一片一片地摘,要不就被尖尖的刺划着手……大自然成了我的第一位老师。

母亲年轻守寡,含辛茹苦,但她从不絮叨。母亲的几次谈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我人格的形成起着打根基的影响:“孩子,人穷志不穷,就是人家有座金山,不是你的,千万别去碰。”天长日久,穷孩子的自尊,在心中渐渐形成。母亲还说:“天底下有三种人:上等人,不教自成人;中等人,一教就成人;下等人,教死了也不成人!”我心想,上等人当不了,因为我不可能不教即成人;下等人则不能当,怎能教死了也不成人呢!我只能是教了就成人。于是,一种自我向上的力在心中孕育起来。

1956年,我师范毕业了。那年师范生可以报考大学。我作为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又何尝不想迈进大学的门槛呢?但是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在大学与小学之间,我选择了小学。

那年初秋,我走进小学,走到了孩子们的中间。

终于挣钱了。能养活母亲了!我体验到了作为女儿履行责任的一种快慰。

认认真真当了8年老师。想不到1966年,一场浩劫开始了。那年我28岁,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年教师,一夜间成了“修正主义黑苗子”。无情的打击接踵而来,大字报,批判,围攻,抄家……我不得不忍痛把备课笔记和公开课教案一把火点着了,泪汪汪的双眼看着那些凝聚着8年心血,凝聚着一个小学老师对孩子、对小学语文教学真挚情感的文字,在火光中变成灰色的蝴蝶,化成灰烬,我的泪水簌簌而下。

[1]李吉林:《我的情境教育探索之路》,载《基础教育》,2005(7~8):105~111

外语情境教学的启示

1976年,我已近不惑之年。阴霾已散,雨后天晴,小鸟又能展翅。我真没想到,我还可以重新无拘无束地走上讲台。我贪婪地呼吸着暴风雨后清新的空气,仿佛重生了一般!

我开始了突破传统的条条框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求索。

就在我苦苦探索寻觅时,一次偶然的谈话,引发了让我为之奉献终身的课题。

那是1979年“五一”前夕,我巧遇初中时的外语老师蒋兆一先生。我问他:“蒋老师,外语里面有没有什么方法汉语教学里可以用呢?”他思索了一下说:“现在有一种方法叫情境教学。最近一期《中小学外语教学》杂志作了介绍,你可以看看。”

我迫不及待地把杂志借来,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读完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在外语教学里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孩子学习词汇、进行句式训练,变得生动有趣,非常轻松,而我们汉语教学却是呆板而抽象。于是我想:能不能把外语的情境教学,移植到汉语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来?

我联想到在具体生活中,不管是中国孩子还是外国孩子,他们都是在一种情境中开始学习语言的。孩子的第一声“妈妈”,是“妈妈”的这个形象多少次出现在他面前,然后大人再教他“妈妈”的发音,他才渐渐学会了叫“妈妈”。推而论之,所有的语言都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的。我想,这就是两者的相通之处,这是它们的工具性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的。既然外语、汉语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那么情境教学就可以为我所用。

精心准备之后,我开始做局部的尝试。那是在阅读课上留下5分钟进行片断的语言训练。课文是《小马过河》,一篇童话,里面有几个角色:老马、小马、松鼠、老牛,课文生动地描写了它们的对话和说话时的神情动作。我想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描述中运用提示语。那天我班刚巧获得卫生红旗。我请班上年龄最小的吴洲表演。

我对吴洲说:“吴洲,今天班上得红旗,你高兴吗?”他点点头,我又接着说:“那你就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蹦蹦跳跳地跑进教室,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最好说两遍,好吗?”

可爱的小吴洲跑着,笑着,报告好消息。我要孩子们把吴洲的神情、动作、报告的内容说一说。结果看了吴洲的表演,大家开心得不得了。因为那时语文课堂上有这样的表演,还是十分新鲜的事!孩子兴奋不已,纷纷举手,争相发言,他们说:

“吴洲连蹦带跳地说:‘我们班上得红旗了!’”

“吴洲跑进教室,欢天喜地地说:‘我们班上得红旗了!’”

“吴洲连声喊:‘我们班上得红旗了!我们班上得红旗了!’”

“吴洲兴高采烈地大声喊:‘我们班上得红旗了!’”

……

描写吴洲动态的词语,像炒豆子似的从孩子们嘴里蹦跳而出。孩子们的兴奋感染了我,我即兴地创设了一个情境:

“现在你们看李老师,”我望着孩子,笑嘻嘻地对大家说,“小朋友们好!”随即要求:“你们能描述一下李老师刚才说的话和脸上的神情吗?”

孩子们更兴奋了,纷纷举起了手,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

“李老师微笑地说:‘小朋友们好!’”

“李老师满面笑容地说:‘小朋友们好!’”

“李老师亲切地说:‘小朋友们好!’”

我真想不到,孩子们对创设的情境是这么欢迎。语言活动热烈地进行着,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我真是开心呀!那天,听课的老师都说:“李吉林,你今天这个办法好。”

第一次的成功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认真思考怎么把它继续往下做。第二课、第三课我从创设一个情境说一句话,到创设几个情境说几句话,到创设连贯的情境,说一小段话。有时我甚至和学生一起分角色进行表演。

情境的创设为儿童提供了鲜明的感知材料,激起了孩子热烈的情绪和强烈的表达欲望,而且师生关系也变得十分融洽。我开始意识到儿童语言的学习必须借助于特定的情境。

我思忖着,我创设的情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一是创设的情境是儿童生活中经历过的,他们觉得特别亲切;二是创设的情境与课文语言是有联系的,他们就有词儿去描绘,这就非常顺当而且很自然地促使儿童运用课文语言。

我感觉我找到了一条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光明大道。

用情境教学法改革作文教学

中国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我们古代的诗人为什么能够写出这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呢?我以为首先是因为诗人在情境中萌发了情感,境中生情,情动而辞发,使诗人写下了动人的诗篇。这就是刘勰所说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尽管小学生写作文不是诗人做诗,作家写文。但是,它同样需要情感。何况我们的儿童又是富有激情呢!于是我想通过创设情境,突破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

我首先选择了大自然。

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亲近自然。大自然中那青山绿水,绿树红花,小桥流水,鸟叫蝉鸣,都是可以和孩子对话的。那初升的朝阳,落日的余晖,璀璨的明星,蒙蒙的细雨,飘飞的雪花,都是令人神思飞扬、流连忘返的。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教科书。所以我引导学生从观察大自然开始,从这么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里,去获取丰富的作文素材。

记得那是春天的一天,风和日丽,我带孩子来到了公园。我事先安排好观察顺序:走到公园桥上,我让他们停下来,凭着桥栏杆看桥下的流水。“大家看河水是什么样的呢?”我问。

“冰雪消融了。”(他们刚刚在课本上学到的词句)

“小河水在轻轻地流着。”

在这有意观察中,孩子觉得周围世界特别的新奇,唤起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关注。我们继续往前走,放眼望去,“春风怎样拂起了岸边的柳枝?”

“柳枝在春风中荡漾。”

“柳树已经萌发了新的绿芽!”

后来有不少同学写了柳树日记,吴洲就连续写了5篇。

我们来到草地上,围坐在水池边,望着喷泉回忆课文中的句子:“泉水在歌唱,小鸟在歌唱,小朋友也在歌唱。”大家一起进人了春的情境中。有孩子惊喜地说:

“李老师你看,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了!”一个“钻”字用得多传神!这句话到现在我还清清楚楚记得,还感觉这就是诗的语言。路过动物园时,恰巧孔雀开屏,有孩子说:“孔雀开屏了,它要和春姑娘比美呢!”这么美的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情境里才能自然生发出来。

……

每次孩子观察之前,我都要先实地优选场景。从学校北边的田野到城南的公园桥畔,直至滚河岸边……都留下了我的足迹。

有一次为了寻找“秋天田野”的典型场景,我一个人来到城南郊外,搜索着相关的景物。猛然间我看到了在大桥旁边有一大片扁豆棚和丝瓜棚。丝瓜开了小喇叭似的黄花:棚下结了丝瓜,有的就像小朋友指头那么大,有的像手臂那么粗,得意地挂在棚下。还有扁豆花,一串一串的,紫里间白,在棚上翘首张望;有些刚谢的花已结了像蟹脚一样的小豆……这些色彩丰富、果实各异的瓜豆是多么适宜培养学生精细的观察力啊。从花到果实,从小果到大果,又是多么易于激起学生的想象啊!而隔河呢,就是一片开着毛茸茸白花的芦苇,在秋风中自在地摇曳着,真是诗情画意。再往远处看便是稻田和棉田,真是金黄的稻田和雪白的棉海。这是最能显示秋天收获季节特征的。我终于找到理想的秋天田野典型的场景。当时我恨不得马上找一个人,把我找到典型场景的热烈情绪向他报告:我找到了!明天成了!

第二天,我兴致勃勃地把孩子带到这里来观察。孩子们果真挽起衣袖和丝瓜比粗细……

我优选了场景和观察对象,也优选时间,优选观察程序。

我一大早把孩子带到野外,因为只有此时能观察到平常难得一见的露珠。果然,面对野花上晶莹的露珠,孩子们十分惊喜,纷纷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小露珠给野花戴上了珍珠项链,在阳光下闪亮而圆润。”“小露珠像大自然的眼睛……”兴之所至,我和孩子一起背诵起课文“野花是很多的,野花是很小的,野花是很美的……”“假如广漠的田野没有这些野花夹杂在芦苇中,微笑在田边地头,又将是何等的单调与寂寞?”

我招呼着孩子:“那我们去寻找吧。野花是大地的孩子,你们可以采集。”

孩子们像蜂蝶似的飞向野花丛中,兴致勃勃地采集野花。不多会儿,他们又跑回我面前,要我告诉他们野花的名字。

“李老师,这开着小白花的野花叫什么名字?”

“这是荠菜花儿。”

“这野花开着蓝色的花朵,像一个个小铃铛,叫什么名字?”

“它有一个很有趣的名字,叫婆婆纳。”

“这种野花呢?”

“这花儿粉红粉红的,它的叶边、叶茎都是紫红的,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紫薇。”

几个孩子齐声重复着我的话:“哦,紫薇,真怪好听的!”

孩子接二连三拿来野花,我真有点答不上来了。

学生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他们必须学会观察社会。因此,我在中高年级便引导孩子去观察社会生活的场景和人物的活动。这与今天“课标”中要求低年段观察大自然,中年段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的要求相符合。

记得在学生上三年级学到建筑物这个单元时,我让学生观察了新建的汽车站,又去观察市图书馆。我设计四个程序,以促使学生渐入佳境:

第一,在图书馆门口看整个建筑的全貌,然后看进出图书馆的读者,尤其注意借到书的人迫不及待地边走边看的形象。

第二,参观书库藏书。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孩子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情不自禁地小声惊叹:“真是知识的海洋啊!”我特别让孩子注意《马克思全集》《鲁迅全集》,孩子为一个人一生能写这么多书而惊叹不已。再来到古籍书库,他们又因为看到一本本线装书而好奇,再听管理员介绍《全唐诗》,孩子们由衷地说:“我们背的一点古诗真是个小数点。”民族文化的丰厚震撼着幼小的心灵。

第三,参观阅览室。我让孩子在门口停留片刻,注视一下门旁马克思的一段语录:“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大道的,只有在崎岖小路上不断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孩子们读着,有所领悟地点着头。

然后我提醒他们:“阅览室里的读者正在崎岖的小路上攀登,你们千万别打扰他们。”孩子们会意地掂起脚步,蹑手蹑脚地走进阅览室。

在那静谧的阅览室里,面对读者专心致志研读的情景,孩子们十分惊讶,他们第一次看到大人读书原来这样专心。不多一会儿,在我的示意下,孩子们蹑手蹑脚走出阅览室,他们惊喜地告诉我:“李老师,这些叔叔阿姨真是太专心了,我走过他们身边,他们连眼皮都不抬一下。”“我站在一位叔叔背后,看他在看什么书,然后我又弯下腰,想看看书名,他竟然没有发觉。”

我深感这既是观察,更是人文精神的熏陶,同样是榜样的暗示。鲜活美好的生活画面镶入了儿童精神世界的屏幕上,无疑会影响他们的心灵,影响他们的兴趣,影响他们的追求。

最后我让孩子体验一次在图书馆当小读者的乐趣。他们兴奋得欢呼起来。一走进儿童阅读室,大家就安静地各自选了图书,有滋有味地读了起来……

这样一番参观考察结束之后,在作文课上写《参观图书馆》,孩子们文思泉涌,写得轻松而愉快。作文的精彩自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