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蛰伏入贡 从肃慎到靺鞨(5)

恰在此时,营州都督赵文翙刚愎自用,依仗权势对这里的少数民族专横跋扈,激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五月,与营州相邻的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与归诚州刺史孙万荣等联合举兵反唐。

《旧唐书·北狄·契丹传》在记载李尽忠叛乱的原因时称,唐授右玉钤卫将军、归诚州刺史,封永乐县公的契丹某部酋长万荣,与其妹婿唐授松漠都督李尽忠,因被安置在营州旁,受营州都督赵文翙的侵侮,举兵杀赵文翙而叛唐。

营州叛乱时,当地的靺鞨及高句丽遗民显然也参与了反叛的军事行动。营州之乱给粟末靺鞨上层分子摆脱唐朝的统治、重返故土并建立政权提供了契机。

为镇压叛乱,武则天派曹仁师统率大军前往营州,而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和另外一位首领乞四比羽各率所部渡过辽水(今辽河)东逃。武周为瓦解少数民族联盟,一面围剿契丹,一面招抚粟末靺鞨各部。武则天还封靺鞨白山部酋长乞四比羽为许国公,封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赦其罪”。但乞四比羽“不受命”,拒绝封赦。武则天又命契丹降将李楷固(时任玉钤卫大将军)和中郎将索仇“击斩之”,最终乞四比羽被斩杀。此时乞乞仲象在奔亡中病故,大祚荣便代父率靺鞨部众及部分高句丽遗民继续往东北奔逃。李楷固在后面紧追不舍,到达天门岭(今吉林省境内哈达岭)时,大祚荣借助这里的复杂地形,“合高丽、靺鞨之众以拒楷固”,大败唐军。

唐圣历元年(698年),大祚荣在长白山北麓的奥娄河(牡丹江)上游“据东牟山筑城以居之”,也就是在今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建国称王,以武则天封其父为震国公之“震国”为国号,自称“震国王”,国号“靺鞨”。

应该说,渤海政权的建立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唐朝之前曾征讨黑水靺鞨并取得胜利,遏制了黑水靺鞨南下扩张的进程。唐军与黑水靺鞨的较量对前者来说并不是特别大的军事行动,但对后者来说已经超过了其军事承受力的极限,这在客观上为渤海政权的建立清除了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营州之乱发生后,唐朝政府派大将军曹仁师、张玄遇等率兵平叛,李多祚率领的唐军也奉命撤离原驻防地,“与诸将进讨”契丹贵族,参与对营州之乱的平定,这样就使得东北腹地出现了政治和军事上的真空地带,在客观上又为渤海政权的建立和生存提供了空间。另外,后突厥汗国的短暂强大,为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政权赢得了喘息的机会。营州之乱发生后,后突厥可汗默啜曾帮助唐朝攻打契丹,随后与唐反目,“率众十余万”攻打唐朝在“靖难及平狄、清夷等军”。其后,后突厥汗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发展,势力更加强盛,东破奚、契丹,西破党项。同时,后突厥汗国不断地对唐朝内地用兵。公元698年,突厥“进寇妫、檀等州”并“寇蔚州,陷飞狐县”,“进攻定州”、“进逼赵州”,迫使契丹、奚等归附于突厥,辽西走廊被拦腰截断,唐朝通往东北的陆路阻绝,暂时无暇顾及也无力控制东北中部地区,这也促成了渤海政权的建立和顺利生存。

震国政权建立不久,唐中宗复位,鉴于突厥人屡次南犯,中宗意欲“旁结诸蕃”,于神龙三年(707年)派侍御史张行岌出使震国,招慰大祚荣。大祚荣接受了唐的招慰,派中子大门艺随张行岌朝唐,被留为宿卫。

713年,唐睿宗即位后,派郎将崔忻(《旧唐书》作“崔訢”)摄鸿胪卿以“持节宣劳靺羯使”的名义,拜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辖区置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亦称渤海都督,并以其嫡子大武艺为桂娄郡王。此后,大祚荣便“去靺鞨号,专称渤海”。“渤海”便作为国号和族称,见诸史书。

忽汗州都督府(渤海都督府)是唐朝在东北地区建置的政治、军事机构之一。当时,唐设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在全国先后存在856个。

大祚荣建国时,其子民包括隋末唐初先后迁居营州的两批粟末靺鞨人和部分“高句丽余种”。其后,高句丽的“逋残”,以及靺鞨伯咄、安车骨、号室等部遗民也归顺了大祚荣,逐渐凝聚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史称“渤海人”。渤海又武力征服了黑水靺鞨的虞娄、拂涅、铁利、越喜等部,但这些部族始终保持原有称号,直到渤海国灭亡,也没有成为渤海国民。

在大祚荣建国时的国号称谓到底是“震国”还是“靺鞨”这一问题上,一些历史学者曾有过争议。

有学者认为,之所以定国号为“震”,或取自《周易》中的震卦,但大祚荣是否真的熟知汉文经史,尚不得而知。而朝鲜学者朴时亨则认为“震”有“威震四方”之意,但这似乎不太可能,因为武则天封乞乞仲象为“震国公”,不可能涵盖此意,否则武周王朝情何以堪。还有学者从音韵学上考虑,认为“震”或为“靺鞨”的别称“肃慎”的谐音。

应该说,渤海国创建之初就是唐朝的藩属国,且始终与唐保持密切联系,其政权具有二重性。所以以后每代渤海王更迭,继位方式都是“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渤海王独揽大权,个人专断,而军政要职多由大、高、乌、杨、李等望族担任。但渤海王在继承王位之前必须上报唐廷,并得到皇帝的册封,否则只能称“权知国务”、“知国务”。不仅如此,在册封新继立国王的同时,唐廷还必须任命其为忽汗州都督府都督,要受唐边州都督或节度使的押领,唐朝还要派人任“长史”,负责监领渤海王。再者,渤海国必须向唐朝贡。据史书记载,渤海国存续期间,曾向唐朝贡一百四十多次,且朝贡后梁、后唐十次。

在独特的政治制度的影响下,渤海国的行政建制及职官,既有同于唐一般地方的府、州、县区划和相应的官吏设置,又有别于一般地方政权的相应机构,故称其“宪象中国”——比照唐中央政权机构,渤海国设三省、六部、十二司、一台、七寺、一院、一监、一局等。

三省即中台省(相当于唐中书省)、宣诏省(相当于唐门下省)、政堂省(相当于唐尚书省)。中台省负责起草、修订政令,其长官为正二品的右相,下设右平章政事,属官有内史、诏诰舍人;宣诏省负责审议由中台省提出的政令,其长官为正二品的左相,下设左平章政事,属官有侍中、左常侍、谏议;政堂省为政府首脑部门,负责执行政令,其长官为大内相,品级在正二品之上,另置左右司政作为助手,在左右平章事之下,属官有左右二允。

六部以儒家的忠、仁、义、礼、智、信命名,这在中国历史上的各地方民族政权、藩属政权当中是独一无二的:忠部(相当于唐吏部)负责文官的采用、考核、封赏等;仁部(相当于唐户部)负责土地、税收等;义部(相当于唐礼部)负责仪礼、祭祀、科举等;智部(相当于唐兵部)负责武官人事、地图绘制、车马武器的管理等;礼部(相当于唐刑部)负责司法、刑狱、审复等;信部(相当于唐工部)负责交通、水利、建筑等。

此外,在一些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要地,渤海国仿唐五京制设上、中、东、南、西五京,包括:都城上京龙泉府,位于今黑龙江省宁安东京城;东京龙原府,曾一度为王城,位于今吉林省珲春八面城;中京显德府,为早期渤海国都城所在地,位于今吉林省和龙西古城;西京鸭绿府,也就是朝贡道,在今吉林省临江帽儿山;南京南海府,位于今朝鲜咸镜北道镜城。其中,渤海国上京故城,也被称作忽汗城、火茸城、古大城、沙兰城、讷讷赫城、讷佛贺城等,地处牡丹江畔,四面环山,三面绕水,远山为屏,近水成堑。上京龙泉府作为渤海国都城,前后达一百六十年。

据考古发现,上京故城规模宏大,由外城(廓城)、内城(皇城)、宫城(紫禁城)及内苑等部分组成。城内残砖断瓦皆刻印着文字,有的琢磨着花纹,有的挂染着彩釉。

上京故城仿照唐都长安设计建造,外城垣周长十六千米,有十一道门,南三北四,东西各二门。呈长方形,东西宽,南北窄。城垣地基用大石,墙为夯土板筑。基宽7—10米,残高1—3.5米,墙外有护城河。有五条大街与外城九门直接相通,最宽的是贯穿南北的中央大街,长88米。朱雀大街为全城中轴线,全长2100米,街宽110米,把全城分为东西两城区。此外还有纵横交错的六条街道、五条大街,将城区分为若干区域,内有里坊(即居民区,约有八十二坊),每坊间有小路相通。外筑坊墙,内辟曲巷,修建院落。民居、寺院等建筑间杂其中。据清初史料载,其时尚见“城门石路车辙宛然”之情景。

宫城在故城北部,平面呈规整的长方形,城垣周长2.5千米,墙用玄武岩砌筑,分东西中三区,中区有一座门址和五重殿址。宫城东侧有禁苑和离宫遗址。内城在宫城之南,其建制、布局与唐长安城和洛阳城中的皇城相似,故称皇城。宫城有南北两门,现存门楼柱石直径70余厘米。宫城内发现宫殿及其他建筑遗址37处,其中一座大的宫殿遗址东西长82米,宽28米。故都遗址的周边还有渤海国时期的桥址、窑址以及当时上京辖下的府、州城址和防御外敌的城墙址,以及由故都通向外城的驿站和道路遗址。

渤海国另有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县。在渤海国中央政权中,有王及文武百官之分,他们尊崇儒家思想,全盘接受汉族文化。

渤海建国之初就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后军事建制逐渐完善,且仍仿照唐十六卫制设左右猛贲卫、左右熊卫、左右罴卫、南左右卫、北左右卫等十卫。后期还有左右神策军、左右三军等编制。各卫设一名大将军、一名将军,若干都将、郎将、少将。全国各地设折冲府,隶属十卫之下。每个折冲府设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别将、兵曹、参军各一人,校尉五人。渤海国通过十卫及左右神策军、天门军等建制,先后分别统率了多达数十万的“胜兵”。此外,渤海国还设立府兵。据日本古籍记载,渤海首次聘日使团成员中有府兵官,即德周为果毅都尉,舍那娄为别将。唐大和六年(832年),唐朝册封渤海第十一世王大彝震的内养王宗禹从渤海返回,“言渤海置左右神策军、左右三军一百二十司,画图以进”。这或许是渤海国中后期所设的王廷常备军。

渤海政权独具品阶勋爵制度,等级森严:以品为秩,约有九秩;每秩分正从,共十八级。散官分文武:文散有紫缓大夫、青缓大夫、献可大夫等;武散有辅国大将军、慰军大将军等。史书仅载勋官有上柱将。日本古籍称其封爵有开国公、开国子、开国男。

渤海国是由原始氏族状态一跃而至封建专制模式,且远离都城的一些边境州县的部落统治形式仍影响其王权统治,这在渤海中央王族统治集团内有所表现。渤海国存世的229年时间里竟有三次迁都:渤海都城初为旧国(即今吉林敦化),至公元742年迁至中京显德府,755年迁至上京龙泉府,785年再迁至东京龙原府,其后,794年复迁回上京龙泉府。传国十五世,其中有三代不足一年的短命王。

由于渤海为古代东北除高句丽外较早建立的地方政权,所以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均远远高于同地区其他种族。此外,渤海成员构成复杂,不同地域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部落从事不同类型的生产,因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总体来说,以上京所在地区为界,以西、以南地区为夫余、高丽和沃沮故地及靺鞨族的南部,以农业为主,经济较发达;而上京东部及东北部地区,是被渤海兼并的黑水靺鞨虞娄、越喜、拂涅、铁利等部所在,尚处渔猎社会,经济欠发达。当然,这种经济发展不均衡,除生产方式的原因外,还与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有关。

由于政治清明,战争暂息,渤海国经济发展较快,种植业、畜牧业、手工业、纺织业的产品在中原都很有名气。《新唐书·渤海传》记载:“俗所贵者,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栅城之豉,扶余之鹿,郭领之豕,率宾之马,显州之布,沃州之绵,龙州之细,位城之铁,卢城之稻,湄沱湖之鲫。果有丸都之李,乐游之梨。”这些都是当时渤海各地的特产,可见当时渤海区域内生产门类齐全,渔猎、农业、手工业都有一定发展。

当时,渤海农业生产普遍使用铁制工具,包括铁镰、铁铧、铁锸、铁铲等。在上京龙泉府遗址出土了生铁铸造的铁铧,这说明渤海人已由靺鞨时代“田耦以耕”,发展为由牛马等畜力牵引耕田。渤海国故地的出土铁器中可见铧、铲、镰、刀、凿、刨、矛、剑、镞、盔、甲片、锅、盒、函、香炉、风铃、剪、钉、锁、佛像、门饰、户枢、铁权等。这些铁器品种繁多,质地良好,造型优美。农作物品种有粟、麦、穄、葵菜、水稻、豆类、荞麦、大麻、苘麻、大蒜等,同时也有李、梨等水果。

渤海人普遍饲养猪、马、牛等。其中,鄚颉(今黑龙江省阿城县一带)的猪、率宾(今绥芬河流域)的马最为名贵。渤海人常与中原进行马的交易。史书记载,当时的山东半岛地区,“货市渤海名马,岁岁不绝”。

渤海手工业相当发达。日后辽灭渤海后,改其地为东丹,每年要求其向辽贡十五万匹粗布,这足以说明当年渤海地区的纺织业之盛。渤海人以麻和蚕丝为原料,织出布、绵、?等产品。其他手工业还有铜铁冶炼、金银品制作、陶瓷烧制和造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