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姓起源很早,在黄帝时就有何姓,但关于何姓的起源,较流行的看法认为何姓源于韩姓,是从韩姓中分化而来的。周武王的弟弟叔虞的子孙受封于韩地,遂有韩姓。战国时期,秦国灭韩。此时,韩姓子孙纷纷离开今河南韩地,迁居各地。迁往长江和淮河流域一带的韩姓人,由于当地“韩”和“何”发音十分相近,常把“韩”读成“何”,而书写的人又从读音上把“韩”字写成“何”字,因此,这些地区的韩姓人开始以何为姓,这就是何姓的主要来源。

一、何姓迁变

何姓除了由江淮地区的“韩”——“何”衍变而来以外,另有不少是西北少数民族在同汉族的融合过程中改为“何”姓的,还有从冒姓和赐姓而来的,这些同样是何姓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秦朝在江淮地区繁衍生息以来,何姓在此后的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五次大的播迁,其中最主要的是隋唐五代时的南迁。

据史料记载,西汉武帝时,治粟都尉何成从安徽迁居于陕西扶风,遂成大家望族。西汉哀帝时,何武位极人臣,权倾朝野,家族在四川兴盛发达,声名显赫。山东的何休,更是东汉大儒。大将军何进,也在东汉末年名噪一时。魏晋南北朝时期,何姓名人层出不穷,仅庐江何姓一门,正史记载的就有名人48人。到了隋唐五代时,一些何姓人渡江南迁,一支迁到广东、福建,另一支进入贵州、浙江、云南。此间,何姓出过皇后、节度使和不少文化、科技名人。而宋元时期,何姓更是人才济济,如两宋忠臣何灌等,文士何梦桂、何镐等。元代何姓多出虎将重臣,如何伯祥、何荣祖等。明清何姓多出名医,而且工篆刻、善书画、能诗文,何绍基、何绍祺都是一代名家。近现代有原国民党高级官员何应钦、民主革命家兼画家何香凝、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何叔衡。

时至今日,何姓已经由原来的韩姓分支而发展成为我国第十七大姓,位居韩姓之上。何姓之人遍布海内外,何姓之足迹无处不在。

二、郡望堂号

何氏的郡望主要有庐江郡、东海郡、陈郡、郫县、扶风郡等。

庐江郡:西晋时置郡,治所在舒县(今安徽庐江县)。

东海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

陈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此支何氏,开基始祖为东汉末年的何夔。

何氏的堂号主要有“水部”、“庐江”、“忠孝”等。

三、何姓名人

1.八仙中唯一的女性何仙姑

何仙姑为八仙之一,传说为广东增城人,原名何秀姑,出生于唐代武则天统治时期。

何秀姑的父亲是开豆腐坊的,她从小就帮助父亲做豆腐,是位“豆腐西施”。在其十三四岁时,去野外游玩,恰巧遇到了早已成仙、在此云游的吕洞宾、李铁拐和张果老。这几位见她有仙骨仙缘,于是让吕洞宾收其为徒,授其仙果和成仙的方法。据说,何秀姑炼成仙术后,能预测未来、行动如飞、幻化无形。乡亲们对她十分信服,专门为她盖了一座小楼,供她居住,并称她为“何仙姑”,由此,何秀姑之名就被“何仙姑”取代。传说唐朝大将狄青在征伐广源时,曾去何仙姑居住之处求签,十分灵验。

八仙图

2.“傅粉何郎”何晏

何晏(190~249年)是三国时期魏国人,以倡导玄学而著称于世。何晏少时坎坷,曾随母亲一起被曹操收养;长大后,以才学出众闻名,并娶了魏国的公主为妻。后来,在司马氏与曹氏的政治斗争中,何晏站在曹爽一边,于249年被司马懿所杀。

铜弩机 三国魏正始二年造

何晏著有《道德论》、《无为论》等书,是魏晋玄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但何晏之闻名于世,除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外,还与他的长相有极大的关系。

据称,何晏天生长相俊美,皮肤白皙细腻。魏明帝一直怀疑他肤白是抹粉打扮的结果,便设计想让他露出庐山真面目。在一个大热天,魏明帝把何晏召来,并赐给他热汤面吃。不一会儿,何晏便大汗淋漓,并不断用衣袖抹汗,魏明帝想,这会儿该露出真面目了吧!谁知细细端详之下,他发现何晏的肤色比出汗前更显白皙透亮,这下魏明帝方信何晏肤白确系天生,真是比搽了粉还要白皙。有意思的是,由于这一故事,后来人们创造了“傅粉何郎”这一成语,用以形容男子的肤白、俊美。

3.天才俊逸何景明

何景明是明朝杰出的文学家,是“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明初文坛领袖。

据说何景明出生的时候,他母亲李氏梦见太阳落到了自己怀里,所以取名景明。何景明自幼聪慧,六岁可以对联,八岁可以写文章,十二岁时就能讲解《尚书》,十六岁时与二哥同时中举,第二年参加春试时,因为文中多奇子,主考官不欣赏而名落孙山。二十岁时考取了进士。

何景明是明朝的“前七子”之一,后人赞誉为“天下语诗文,必并称何、李”。考中进士后,何景明与李梦阳等人合力倡导改革文风,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相号召,反对台阁体和八股文,具有积极意义。何景明勤奋好学,著有辞赋三十二篇、诗歌一千多首,被收录在《四库全书》里,流传至海外,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

何景明性格耿直,为官清廉,做钦差大臣时不收取当地官吏的一金一物。何景明痛恨当时政治黑暗,常常直言进谏。他的诗歌中也常揭露官军屠掠人民的罪行,讽刺皇室的奢欲和贼臣的专权,还有描绘百姓生活风土人情的作品,都具有一定的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