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朝圣游
- 《中国朝圣游》编辑部编著
- 538字
- 2024-12-21 15:27:31
云南
华亭寺
“包治百病”的药方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华亭寺内,现存有一副“包治百病”的药方。传说是唐朝一位法号天际大师的和尚,为普度众生而开的。据称凡诚心求治者,无不灵验。药方的内容如下:药有十味:好肚肠一根;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阳全用;方便不拘多少。用药的方法: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躁。用药的忌讳:言清行浊,利己损人,暗箭中伤,肠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
华亭寺原名圆觉寺,是云南境内规模最大的佛寺之一,也是昆明现存年代最久远,规模宏大而华贵的一座庙宇,已有900余年历史,由元延祜七年(1320年)高僧玄峰禅师所建,明清两朝曾数次毁于兵火。
明治顺六年(1462年)十二月八日佛教“腊八节”时,英宗皇帝赐名“华亭寺”。其后又几经沧桑,寺宇残破。民国9年(1920年),我国著名高僧虚云大和尚住持重建,凿放生池,建藏经楼,扩建大雄宝殿,增塑五百阿罗汉,改称“靖国云栖禅寺”,但人们乃习惯称之为“华亭寺”。
整座寺宇,按明、清时佛教“伽蓝七堂”的格局修建。依山势坐西向东,与内地寺庙坐北朝南的规则迥异,此乃华亭寺一大特色之一。它占地十八亩,平面布局呈矩形,在佛教建筑中属中轴对称、封闭院落式类型。其建筑特色深受宫式法则和儒家文化中理性美的影响。沿中轴线排列立体建筑,全部建筑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如众星捧月,规则严整,排列有序。天王殿内两侧塑有“戢风、戢调、戢雨、戢顺”四大天王,这一组泥塑,在印度教基础上,结合中国神话传说精心设计,其思想境界和艺术形象堪称杰作,也是迄今云南佛寺中保存最完整,造型最佳的泥塑之一。庭院后是西山最大殿宇——华亭寺大雄宝殿。殿内供奉三世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
香火旺盛的华亭寺
大雄宝殿有高一丈六尺的三尊金佛像,塑工精细,仪态慈祥。另有五百罗汉栩栩如生。天王殿两侧塑有四大天王和金身弥勒佛像,生动传神。天王殿大门口,挂有一幅明代谪居云南的四川新都状元杨慎写的名联,内容有山有水,有景有人,诗画交融,意韵无穷。其联云:一水抱城西,烟蕴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华亭寺每年端午节在山门前的莲花池举行“放生活动”,莲花池又称“放生池”。
3元。昆明西郊名胜区西山,乘5路公共汽车到昆明城西的梁家河转乘6路公共汽车可达。
筇竹寺
地座灵山 天开胜境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筇竹寺全称“筇竹禅寺”,创建于唐贞观十二年(639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此寺为滇中禅源祖庭,昆明佛教徒开始信奉佛教禅宗,宣讲大乘佛教就源于此。据说这里烧香很灵验,每年中高考前都有很多考生和家长前去上香。
现在的筇竹寺重建于清光绪年间(1883~1890年)。这座古寺依山势而建,分为四层三院,精巧严谨,很有特点。筇竹寺据说是大理国鄯阐府(今昆明)的高光、高智兄弟所辟。相传,他们兄弟二人到西山打猎,有犀牛跃出,于是紧追不舍,到玉案册现筇竹寺西北面的山箐里不见了。仰望山腰,祥云缭绕,有几位相貌奇特的僧人立于云上。他们急忙爬上山去寻找,到那里,僧人早已无影无踪,只有几支异僧拄的筇竹杖插在地上。高氏兄弟想拔出来看个究竟,但竭尽全力也拔不动。第二天去看,竹杖早已长成青翠的竹林。他们十分惊异,认为是“神灵显示”,这是块珍贵的“佛地”,于是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筇竹。对此,寺门口的一副对联作了这样的概括:
地座灵山,白象呈祥,青狮献瑞;
天开胜境,犀牛表异,季竹传奇。
筇竹寺中有一组由清代四川民间泥塑大师黎广修师徒5人历经7年塑起的500罗汉。这些罗汉被塑造得生动朴实,神情各异,令人拍案叫绝。这些作品分别陈列在大殿两壁(68尊)、天台莱阁(216尊)、梵音阁(216尊)中,分上中下三层。上下两层多为从像,中间一层多为立像,排列讲究对称,如左为降龙,右为伏虎;左为腾云,右为驾雾等等。据说,因塑像工作量太大,靠黎广修一人无法完成,上下两层多为他指导助手们创作的;中间一层,举目即见,至关重要,是他亲手制作,精品亦多。
10元。昆明西郊约7公里的玉案山上,昆明市内东风西路的云南饭店和南窑车站附近有专线旅游车直达。或在黄土坡乘7路、附7路到黑林铺,沿小路步行上山或转乘中巴车到筇竹寺。
筇竹寺
金殿
中国最大的纯铜铸殿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金殿因有一座全国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铜筑金殿而得名,这座名声显赫的金殿属于太和宫的一部分,总重量达250吨,是一座全部用铜材来仿木结构的建筑。它也是中国最大的铜建筑,它比北京颐和园万寿山的金殿保存完整;比湖北武当山金殿规模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纯铜铸殿。
金殿始建于明万历壬寅年(1602年),是崇信道教的云南巡抚陈用兵仿照武当山太和宫铜殿式样铸造。在太和宫中,金殿似一个精巧玲珑的紫禁城,有城墙城楼宫门环护。这座铜殿置于两层正方型的石砌高台上,第一层台基地面用大理石铺砌,底部须弥座用白色花岗石砌筑,围栏刻有花木鸟兽,蟠龙云纹以及二十四孝图的浮雕;第二层台基全用大理石铺镶,雕有龙飞云际、麒麟欢跃等图案。
太和宫
殿中供鎏金神像五尊。殿中神像、供桌、桌帏和帏幔均用铜制。金殿是一个道教宫观群,除太和殿外,曾有三宫十殿。金殿主神奉真武,因此在建筑布局、造像等方面,皆与教义、真武有关。真武又称玄武,玄武本是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一,宋时避讳,与真武合而为一,成为北方大神,真武便成了他的名号。二十八宿的北斗七星也成了真武的标志。因此金殿内陈列七星剑、七星旗,都是真武的专用法器。据五行说,北方尚黑,故真武黑衣、皂旗。
从山脚进入石牌坊后,蹬上七十二级台阶,就到了一天门,二、三天门之间,各相距三十六级台阶,暗喻七十二地煞、三十六天罡。按《道藏》载,地煞天罡皆在七星区域内,都是玄武属下,因此,当步入地煞天罡时,意味着进入真武大帝的法门了。
三座天门表示道教最高的境界,即三十三天之上的三清天。三座天门暗喻人们只要不畏艰苦,攀登求道就能进入最高仙境。进入太和宫前有一座棂星门,棂星亦称天回星,道观用棂星门其义在于:尊天必尊道,尊道亦尊天。
金殿东南的明钟楼内悬一大口铜钟,重14吨,至今已有560年的历史。它是鸣凤山上的最高建筑,登楼四望,视野极阔,是东郊远眺的理想之地。在金殿还建有好几片珍稀植物园和花卉观赏园,一年四季都有成片的名花可供观赏,与圆通山的樱花、太华寺的茶花、黑龙潭的梅花齐名。
15元。昆明市东郊的鸣凤山麓,距市区8公里。可在穿金路乘10路公共汽车,也可在这里乘专线中巴车,票价是2元人民币。
圆通寺
圆通圆梦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圆通寺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已有1200多年的建寺历史。它也是现在昆明市内最大的寺院,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一带都享有盛名。每逢初一、十五,圆通寺都很热闹,全是上香许愿的人们。据说这里上香许愿很灵验,这里的月老更是不知成就了多少有情人。
圆通寺于唐朝中叶,南诏王异牟寻时代(8世纪中叶)创建,初名补陀罗寺。元朝大德五年(1301年)建圆通寺,元朝皇帝“赐玺书嘉”,直到元延六年(1319年)才告完成。明朝时,圆通寺得到扩建,山顶又新建接引殿。清朝时也得到多次重修。增建寺前的八角亭和四周水榭回廊,开辟了圆通胜境、胜境坊、前门以及采芝径,形成园林、景色和宗教寺庙融为一体的佛教圣地。
圆通寺内青山、碧水、彩鱼、白桥、红亭、朱殿交相辉映,景色如画。与其他佛寺不同的是,进山门后不是上坡,而是要沿着中轴线一直下坡,大雄宝殿地处寺院的最低点。寺宇坐北朝南,富丽堂皇,整个寺院以圆通宝殿为中心,前有一池,两侧设抄手回廊绕池接通对厅,形成水榭式神殿和池塘院落的独特风格。
圆通宝殿又称大雄宝殿,始建于元朝,后代虽多次修缮,但仍保持元朝的结构和风格,气势雄伟,富丽堂皇。殿中供奉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这三尊佛像均为元代塑像,十分珍贵。四壁塑有五百罗汉像,各呈奇姿,这些塑像比例得当,线条流畅。大雄宝殿内还有一对明朝石柱,高10米,各盘青、黄两龙,张牙舞爪,相向欲斗,十分生动。
圆通寺
圆通寺内的铜佛殿是我国内地目前独一无二的一座上座部佛教佛殿——铜佛殿。殿内铜制的释迦牟尼坐像(高3.5米,重4吨)与圆通宝殿的释迦牟尼塑像,形态各异,显示了佛教两大部派间的差异,令人大开眼界。
圆通寺外表壮丽,殿宇巍峨,佛像庄严,楼阁独特,山石嶙峋,削壁千仞,林木苍翠,吸引历代诗人墨客留下了许许多多赞美的诗句,并被誉为“螺峰拥翠”、“螺峰叠翠”,一直是昆明的八景之一。现在经过大修,更显其风采,如同一座漂亮的江南水乡园林。从建筑学上讲,它闹中求静,以小见大,并借背后螺峰山之景,形成别具一格的水院佛寺,在中国的造园艺术中具有独特的风格。
2元。昆明市东北隅的螺峰山上,昆明市内可乘4路、5路、26路在艺术剧院下。
盘龙寺
昆明香火最旺的寺院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盘龙寺是昆明香火最旺的寺院之一,与昆明西山、宾川鸡足山共同被称为云南三大佛教圣地。因为此处林木茂盛,远离俗世,各方僧侣纷纷来此修行。据传这里拜佛、抽签都很灵验。每年农历七月十七日,八月十八日是盘龙寺开山祖师的冥诞和忌辰,期间举行的一年一度的纪念“盘龙祖师”的庙会是滇中最大的庙会之一。
盘龙寺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是当时的莲峰和尚所建。传说建寺的时候,这里是山谷间的龙潭,有蛟龙藏身在这里,盘龙祖师莲峰和尚念起法咒驱赶蛟龙,而后潭水干枯,莲峰和尚就在这里建寺,称为盘龙寺。另一种说法是潭中原有六条龙,其中五条被赶走,而有一条龙不甘心被赶,于是就兴风作浪,莲峰祖师做法将它降服,并且令其为坐骑。建寺后信徒越来越多,香火也越来越多,不久莲峰和尚坐化,被尊为“盘龙祖师”。
盘龙寺观庙宇依山而建,山门里有一、二、三天门,迎仙桥、睡佛殿、吕祖殿、祖师殿、大雄宝殿、玉皇阁、伽蓝殿、药师殿等20多座院,供奉着释、道、儒三教诸神,其中盘龙祖师殿、药师殿、观音殿香火最为旺盛。寺宇四周树木枝繁叶茂,其中以茶花和松柏最为著名。原来还有万松寺,现在修建了高大的观海楼,登高可远眺欣赏滇池风光。
盘龙寺隐藏在清幽的盘龙山上,要登上这个佛门胜境,要出“四门”。先出晋城东门,这里有“南滇灵境”牌坊,这里是“入”境之门。然后经过象山书院遗址,就进入盘龙山门,这是“山”之门。再经过映山湖,盘旋而上,又要穿过三座天门,是为“天”之门;最后经过睡佛殿、吕祖亭,就可以看到盘龙寺门,此为“佛”门,又是“道”门,还是“圣”门。进入四门,凡人便会超凡脱俗,仿佛进入仙境一般。
盘龙寺有元代茶花、明代朱砂玉兰、明代红梅、清代银桂。寺中有一座“茶花殿”,虽然是一座小院,但是院内有山茶两棵,相传为莲峰和尚手栽,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
8元。昆明滇池东岸盘龙山,距离昆明市区约40公里,距离晋宁县晋城镇东南3公里。
玉龙雪山
东巴爱情守护神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玉龙雪山是纳西族及丽江各族人民心中的一座神圣之山,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玉龙雪山,平时云雾缭绕很难看到,能看到雪山被当地人认为是幸运有福气的。据说在崖洞处去祭山神,非常灵验,可以得到山神的赐予。
“玉龙雪山天下绝,堆琼积玉几千叠。足盘厚地背擎天,衡华真成两丘垤。”巍巍玉龙山,上插云天,下俯丽水,冰清玉洁,寒光耀眼。随着时令和阴暗的交替,景观也变幻无常,时而云蒸雾涌,云龙乍隐乍现,时而碧天如水,万里无云。
玉龙雪山是北半球离赤道最近的山脉,它处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分布地带,山势由北向南走向,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25公里。高山雪域风景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这里终年积雪,雪山山体高耸,横亘排列的十三座山峰,最高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为诸峰之最。在纳西族心目中,玉龙雪山是一座神山。
雪山上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有“植物王国”之称。种类繁多的植物,按不同的气候带生长在山体的不同高度上,成为滇西北横断山脉植物区的缩影。玉龙雪山是花的海洋,独占花魁的杜鹃是雪山奇观之一。
玉龙雪山滑雪场温暖的气候以及每年长达8个月的雪期为中国乃至世界之最,是距地球赤道最近,“最温暖”的,也是世界最长的天然滑雪场。现已修建了一条长2968米的登山大索道,可将游人直接送到海拔4500米的终年积雪区。这里可以浏览现代冰川奇观,这里是我国冰川类型齐全的天然博物馆。
玉龙雪山
玉龙第三国是纳西族古老的传说,是东巴爱情守护神。相传当人们的感情和传统社会道德相冲突时,无法面对现实的人们,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一个生存空间、一个理想的国度。而云杉坪就是传说中进入这个国度的窗口。“玉龙第三国”(纳西语“舞鲁游翠阁”)很早就被西方人称为世界殉情之都。传说如果年轻的男女在玉龙雪山脚下的云杉坪殉情,他们的灵魂就会进入玉龙第三国,在此殉情可摆脱世间烦恼,升入理想的爱情国度,得到永生的幸福。因此,云杉坪也成为一个浪漫而充满凄情的地方。
120元(雪山门票80元,古城维护费40元,在进雪山景区时一并收取),往返大索道160元。丽江县城北端15公里处,在丽江县城红太阳广场乘公交车7路去玉龙雪山,票价8元,也可乘索道公司的巴士上山,每天上午在古路湾宾馆发车,票价10元。
玉峰寺
万朵山茶映古寺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玉峰寺建于清朝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与福国寺、普济寺、文峰寺、指云寺并列为丽江城郊五大喇嘛寺。
该寺规模最大时有九个院落,现存大殿及上下两院。玉峰寺大殿为四合院布局,由门楼、大殿及两虎组成。布局和谐对称。大殿坐西向东,重檐歇山顶,正脊饰宝顶,两端饰兽吻。大殿总面宽16.3米,总进深12.6米。上檐作三桃如意斗拱承托,下檐作弧形轩棚装饰,具有较强的清代建筑风格。室内4棵金柱作垒金盘龙浮雕。顶八角藻井绘密宗佛祖坐宫,横梁裙板绘20个佛像,画面线条简洁,具有藏族“唐卡”风格。
寺院内外种有山茶、樱花、含笑(十里香)、山玉兰(夜合欢)等名贵花木,尤以上院中的“万朵山茶”驰名中外。万朵山茶植于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年历史,由于寺内喇嘛精心养护,现在仍然枝繁叶茂,应时开花。每年立春花开,立夏花尽,在7个节令100多天的时间内,先后次第开放20多批,“新花开时老花落,瘦红才罢嫩红来”,总共要开两万余朵,故名“万朵山茶”。
20元。可由丽江市内乘坐中巴前往玉龙雪山,再转乘索道公司的巴士上山。
文峰寺
丽江寺庙风光之冠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相传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来东土传教,把佛门钥匙存放于灵洞侧的一道岩缝中的石块中,藏族信徒每到鸡足山朝拜,都先到这里来叩拜,称为“借钥匙”,这样才能打开鸡足山的山门,再许愿的话才灵验,归来时往岩缝中放下1粒小石,以示送回。
文峰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1739年,西藏四宝法王到丽江,请求知府管学宣倡捐增修,其藏名叫桑纳迦卓林(意思是秘密宗教机关和幸福乐园的喇嘛寺),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不仅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区信奉佛教的民族中有较大影响,而且在印度、尼泊尔、缅甸等国佛教界中也有一定的影响。
文峰寺的风景,被公认为丽江所有寺院之冠,现存主体建筑,大殿和2院僧房。大殿为三重檐楼阁式建筑,面阔22米,总进深20.2米,顶层屋顶为四角攒尖顶,形如四方亭阁,位于大殿最高层,一、二层檐下均施异形斗拱,殿内空间宏敞,高4米,6根方形金柱雕有莲瓣及各种图案,承托着雕卷云纹样的大雀替。雀替柱身通体施贴金箔,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覆斗式藻井绘有喇嘛教八宝和金刚座图样,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文峰寺后面,文笔山的山腰处有一滴水洞,传说是上乐金刚和金刚亥母的嬉戏之地,故又叫金刚亥母灵洞。据说喇嘛教噶举派大宝法王从西藏远道来云南,曾三渡金沙江,寻找美好的地方,最后才找到这个“神灵之洞”,称之为佛教传说中的南赡部洲24个灵洞之一,号称 “南洲第一灵洞”。洞旁建有静坐堂,又叫灵文阁,是滇西北红教13个喇嘛寺的最高学府,当年各寺都派有一定水平的喇嘛教徒来这里学经深造,历时3年3月3日3时3刻,在此期间,与外人隔绝。
20元。丽江市大研镇西南7公里的文笔峰下,可由丽江市内乘坐出租车前往。
噶丹松赞林寺
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藏历一月初五至十五,是松赞林寺的传昭祈愿大法会。全寺僧人每日凌晨开始聚集在扎仓大殿集体诵经祈祷至深夜。其间,每晚还进行藏传佛教特有的“辩经”活动。这期间来寺里转经朝拜的善男信女会越来越多,其中,有许多人会磕着长头,用身体来丈量转经路。正月十五是祈愿大法会的最后一天,也是这次法会最热闹的一天,几乎所有香格里拉的百姓都会赶来参加这一年一度例行的“迎请强巴佛(未来佛)环绕寺院”的活动。
噶丹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是云南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现有僧侣700余人。1679年寺院动工,1681年完成基本建设,由五世达赖赐名为“三神游息之地”、“噶丹松赞林”。“噶丹”表示传承黄教祖师宗喀巴首建之噶丹寺,佛语旧译兜率天。“松赞”即天界三神游戏场所:帝释、猛利和娄宿三种层次形成的三天堂,即三十三天。“林”即寺。总的来说即是“一切显密非一次修成,为使无垢之法源源不断地惠及众生,使之圆满,特建此寺”。清雍正二年(1724年),清王朝赐定名为“归化寺”。之后,松赞林寺又得到云南巡抚及清朝历代皇帝的垂青和一再赏赐,取得了极为崇高的地位,拥有众多的信教群众,成为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
松赞林寺
噶丹松赞林寺仿拉萨布达拉宫布局,依山势层叠而上,气派非凡,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外围筑有椭圆形城垣,主殿威严而华美。与藏传佛教建筑样式相同,松赞林寺的扎仓、吉康两座主殿高高矗立在中央,八大康参、僧舍等建筑簇拥拱卫,高矮错落,层层递进,立体轮廓分明,充分衬托出了主体建筑的高大雄伟。主建筑扎仓,藏语意为僧院,是僧众学习经典、修研教义的地方。后殿供有宗喀巴、弥勒佛、七世达赖铜佛,高三丈有余,直通上层。中层有拉康八间,分别为诸神殿、护法殿、堪布室、静室、膳室等。
松赞林寺旁有很多玛尼堆
前楼客厅供贵宾宴会及观赏“羌姆”(面具)舞时使用。顶层正楼设精舍佛堂,供奉五世达赖、七世达赖佛像,以及贝叶经卷、唐卡、传世法器等。佛堂正南为高耸的钟鼓楼,清晨、正午、黄昏击鼓报时,声闻十里。主殿内壁画色彩鲜艳,笔法细腻,以描述史迹典故、弘扬佛教教义为主。
松赞林寺内历代珍品众多,有五世达赖、七世达赖时期的八尊包金释迦牟尼佛像、贝叶经、五彩金汁精绘唐卡、黄金及各种精美的鎏金或银质香炉、万年灯等。全寺收藏有《甘珠儿》十部(其中两部为金汁手书)、《丹珠儿》两百余部。
在松赞林寺举行的宗教活动有:藏历正月十五的迎佛会和冬月二十九的跳神会,规模宏大,气氛神秘而热烈,每次参观者不下万人。
香格里拉的藏族百姓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时常把“松玛尼旺”挂在嘴边。“松玛尼旺!”是誓言,意思是“护法神和太阳作证”。而当人们突然碰到难事或受到惊吓时,也会随口喊出或默念“松玛达!”意思是“请护法神加持!”人们相信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你召唤他,他就会立刻帮助你。
10元。香格里拉县城北5公里,有巴士直达。
松赞林寺现有僧侣700余人
保山卧佛寺
祈福禳灾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每年春节前后,保山四方的乡邻及缅、泰等国的佛教信徒就纷至沓来,每年多达10余万人,有的朝圣拜佛,有的旅游观光。正月初八,人们奔临卧佛寺参加庙会,或焚香朝拜,或祈福禳灾,年年如此,从未间断。
卧佛寺,因寺中有一卧佛而得名,这里自古就是有名的佛教圣地。相传由哀牢王创建于东汉明帝时期(公元58~75年间),唐朝南诏时蒙氏皮罗阁护修,明崇祯十年(1637年)重修。自唐朝以来,这里香火缭绕,吸引着缅甸、泰国等地的佛教徒来此顶礼膜拜,成了著名的佛教圣地。1961年缅甸前总理吴努偕夫人曾专程取道保山,身着黄绫袈裟前往拜谒,并捐功德。
整个卧佛寺是两院三殿的布局,寺内主要建筑,依山就洞而筑,有前后两院,以后院的正殿为主。前院为二层庑殿顶的四合院,属现代建筑,院北一殿为该寺原来的天王殿,布局与汉族佛教殿宇相同,两侧有哼哈二将、四大天王和八大金刚,神采各异。
寺庙主体大殿依山就洞而建,以自然结构为主体。在云岩山麓的石洞前,靠悬崖竖石柱,上架石梁,搭石椽,四周垒石墙,再利用自然向前延伸的岩石雕凿成斗拱状,上面绘各种彩画,艳而不俗。在洞殿交接之处,藤萝掩盖,远远一看,俨然山石一体。这种自然与人工结合,融会贯通的殿堂,称得上构思巧妙,独具匠心。殿顶石纹盘结,千奇百怪的钟乳石此悬彼挂。1948年夏至1952年春,由幼光大师住持、民间泥塑家罗存仁等人把殿内悬崖上的钟乳石增塑五百罗汉,安排错落有致,色彩灿然耀目,形象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可与昆明筇竹寺五百罗汉媲美。
卧佛寺卧佛佛体之大,造型之精,为中国之最。玉佛全长6米,重约9.5吨,整体为汉白玉,身披纯金描绘的袈裟,右手撑头侧卧,左手平置于腿上,佛教称之为“醒世像”,头发呈螺髻状,佛冠上镶嵌着十多颗价值昂贵的宝石,神态祥和安宁。
2元。可从保山市乘专线车到达。如果乘出租车前往的话,价格约30元。
崇圣寺三塔
“许愿塔”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当地民众和东南亚的人对崇圣寺的神圣和灵验是非常认可的。崇圣寺即《天龙八部》里的天龙寺,痴情公子段誉研修佛法、习六脉神剑之地。
崇圣寺三塔鼎峙,撑天拄地;玉柱标空,雄浑壮丽,为苍洱间的胜景之一。三塔旁原有规模宏大的崇圣寺。据《南诏野史》(胡本、王本)、《自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寺基方7里,圣僧李成眉贤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铜40590斤,建于南诏第十主丰佑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834~840年),费工70800余,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43514斤。庙宇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烧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崇圣寺三塔
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二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21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魄。照壁后有省人民政府立的《重修三塔记》。
塔身的第一层,高13.45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东塔门距基座平面2米,西塔门则在近6米处。塔墙厚达3.3米。第2至15层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16层为塔顶。以第二层为例,高约2米,宽约10米,上部砌出叠涩檐,凡17层砖,每层挑出0.05~0.07米不等,檐的四角上翘。塔身东西两面正中各有佛龛,内放佛像一尊,龛两侧另有亭阁式小龛各一,莲花座,庑殿式顶,中嵌梵文刻经一片。南北两面,中间有一券形窗洞,直通塔心。第三层则南北为佛龛,东西为窗洞。以上各层依次交替。塔身愈往上愈收缩。
塔顶高8米,约为塔身的七分之一。挺拔高耸的塔刹,使人有超出尘寰、划破云天的感受。顶端是铜铸的葫芦形宝瓶,瓶下为八角形宝盖,四角展翅,安有击风锋;其下为钢骨铜皮的相轮;最下为覆钵,外加莲花座托。塔顶四角,原有金鹏鸟,相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以此镇之”。现金鹏已无存,复修前仅残存金鹏鸟足。千寻塔中空,置有简易木梯,可达塔顶。千寻塔西,等距约70米远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塔,是八角形10级密檐砖塔,各高42.19米,塔身有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层层各异。一至八层为空心直壁,内撑十字架。基座亦为八角形。两小塔间相距97米,三座塔形成鼎足之势,布局统一,造型和谐,浑然一体。
门票120元。门口找当地人可以砍到60元/人(当地人凭身份证门票20元/人)。大理以北1.5公里苍山应乐峰下,可在大理下关乘班车至崇圣寺三塔,票价3元。如果从大理古城前往景区,可选择步行,只需半小时;也可乘小马车至三塔,费用4元;或者坐私人巴士直达,票价1元。
蝴蝶泉
爱情泉 许愿树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蝴蝶泉边有一棵许愿树,把香包扔到树上,可以许下愿望;用泉水洗洗脸可以为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
蝴蝶泉位于苍山云弄峰下,泉水清澈如镜。据说每年到蝴蝶会时,成千上万的蝴蝶从四面八方飞来,在泉边漫天飞舞。不过现在蝴蝶早已绝迹,只有郭沫若手书的“蝴蝶泉”三个字还能说明点什么。
传说蝴蝶泉曾经叫无底潭,潭边住着父女二人,女儿叫雯姑。雯姑长大后和猎手霞郎定下终身,后来雯姑被地主抢走,霞郎打猎回来后拼死将她救出。不料官兵追来,二人走投无路,双双跳进了无底潭,顿时,电闪雷鸣,暴风骤雨。待雨过天晴,潭中飞出一对美丽无比的大彩蝶,后面还跟着无数的小蝴蝶。从此,每年的这一天,无数美丽的蝴蝶就会聚集在这里,讲述这动人的爱情故事。这就是有名的“蝴蝶会”。
蝴蝶泉离周城很近,周城是大理洲内最大的白族村镇,这里曾是大理国王的御花园。村内有古戏台,还有本主庙、文昌宫等古建筑。现已被辟为白族民俗旅游村。
34元。大理城北40公里的苍山云弄峰下。
洱海银梭岛
小普陀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并称为大理四景。洱海游一直是大理旅游的保留项目。乘船游洱海可以浏览大理的主要景点,饱览沿岸风光。由洱海公园乘船,可游览洱海东岸的金梭岛、银梭岛(小普陀岛)和小金梭岛三个湖边小岛。
银梭岛因与湖东玉案山对峙,以前曾有玉几庵,故又称“玉几岛”。清咸丰时,杜文秀义军曾在岛上建水兵营,又名“天生营”,有长堤与双廊街相通。勺形小岛,与金梭岛南北相对,两岛天然风光堪称洱海之最。全岛实际为一巨大的石灰岩所构成,高出湖面14米,南北最长80米,东西最宽40米,略呈圆锥形。岛上曾发现西汉末王莽时代的铜币。因岛上建有观音阁,故该岛又称“小普陀”。据说该岛是当年观音菩萨开辟大理坝时留下的镇海之印。有了它,海水不会四溢,百姓永享太平。观音阁为双层方形小楼,高约7米,亭台楼阁,精美绝伦,由于善男信女笃信该阁签言灵验,故而常年香火不断。在细雨迷中,岛影隐约,宛如仙山琼阁。
小普陀岛
南面金梭岛似织梭镶入洱海,是洱海三岛中最大的岛屿。岛上有南诏王避暑行宫遗址、新石器时代和西汉出土文物。北端文笔山麓建有罗荃寺。寺前有神话传说中的“石骡”。金梭岛上有海岛村,居民约千人,均为白族。小金梭岛位于洱海东北隅,岛上怪石嶙峋,溶洞纵横,山花烂漫,群鸟栖息。
10元。金梭岛在大理市海东乡西南,洱海之中,距洱海东岸250~600米,西与七里桥乡罗久邑隔海相望,银梭岛位于金梭岛西北650米。
感通寺
苍山镇山之寺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感通寺是苍山镇山之寺,香火灵验,在此可尽情吸收苍山所蕴藏的仙气。感通寺有“龙女奇花传千古,名士高僧共一楼”的美谈。名士指谪滇状元杨慎和文人李元阳,曾流连感通寺著书赋诗。清初,著名诗人、画家担当和尚重修寺内韵楼作为自己的住所,现此楼为签文房,当地人都认为感通寺的佛签特别灵验,经常去那里求签以卜未来。
感通寺又名荡山寺、海光寺。以环境清幽、殿宇轩昂、香火旺盛而被誉为“西南胜览无双寺,苍洱驰名第一山”。相传,明洪武十七年,感通寺的住持——无极大法师前往南京朝觐明太祖朱元璋,并带去了一匹白马、一株茶树。进献时正好是初春,白马嘶鸣,茶树开花。当时,明太祖认为马嘶花放,是大明江山的吉祥之兆,于是便给无极和尚赐名为“法天”,并授其职务为“大理府僧纲司都纲”(当时管理佛寺的大和尚的职务),并赐诗18首送归。全山僧众迎接无极归来的地方,后来也建了寺庙,称为班山(即现在感通寺山门下侧)。
感通寺建于南诏初年,为印度圣僧李成眉所建。到明洪武年间,共建盖寺庵“三十六院”。明代末期,寺庵涤荡损毁。清初重建时,寺庵下移至今址。现遗存一寺一庵(大云堂和寂照堂)。寺内保留着七块碑刻,记述了寺庵的兴衰。
盛通寺山门坐南朝北,山门左右各有两尊护法神,面目狰狞,气势威严,令人肃然而生敬意。现有山门、大殿、南北厢房、寂照庵、担当和尚塔等佛寺建筑。院西高台上为大雄宝殿。大殿内正中,供奉佛祖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及迦兰菩萨。院内有古茶树二株以及茶花、玉兰等名贵花木。遍山古树参天,环境异常清幽。
感通茶产于大理市七里桥乡辖区内感通寺方圆近10平方公里圣应峰(又称荡山)、马龙峰山脚一带,处在莫残溪、龙溪之间。由于具有雪山、云雾、清泉、沃土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加上悠久的种茶、制茶传统,所产的感通茶经冲泡后,汤色嫩绿清纯、茶香浓郁、滋味醇甘,经久耐泡,历来被作为待客的上品。其中感通碧玉茶更是上品中的珍品。感通茶也是白族三道茶中的“台柱茶”。
距离大理古城约5公里,距下关11公里,可乘坐下关和大理之间的交通车,在感通寺路口下车,再乘小马车即到。
中和寺
滇云拱极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的道教祭祀玉皇大帝圣诞的“松花会”是中和寺最盛大的庙会,来自附近几个县市的朝山者络绎不绝,烧香许愿,祈求吉祥。
中和寺位于大理古城西中和峰半山腰松林中,由聚仙楼、灵宫殿、玉皇阁等殿宇组成。寺南有石如门,两岩对峙,小溪从中湍湍流出,称为“双石门”。寺后有泉水从石上流出,取名“流泉峰”。中和寺初建于明代,清代多次进行复修,在滇西享有盛名。康熙皇帝玄烨为寺题了“滇云拱极”的匾额。
中和寺
中和寺始建于唐南诏国时期(738年~902年)。明代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曾重建。清代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再次被毁。凌霄宝殿又称玉皇阁,坐西朝东,为五开间歇山顶式建筑。殿内中间供奉玉皇大帝,两侧面供观音菩萨。玉皇阁前方的聚仙楼又称迹翠楼,为四面出檐的二层楼。寺门前面的石龛里供有笑口常开的契此和尚(即布袋和尚,自称为弥勒佛显化,时人俗称大肚罗汉),背部墙壁嵌着清代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九月九日云南提督偏图《御笔钦题中和山匾题记》的碑刻,称中和寺为上帝宫。碑文详细叙述了康熙皇帝题赐中和山“滇云拱极”的经过。
中和寺位于大理苍山中和峰,正对着大理古城苍山门外的“三月街”。游客可从大理古城苍山门外坐小马车前往中和峰下的苍山索道站点,乘缆车前往中和寺。
石宝山石窟
求子 顺产 保平安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阿央白从雕刻至今一直是当地白族青年男女来求子、顶礼膜拜的对象。特别是每年正月和一年一度的石宝山歌会期间,附近几个县的青年男女,尤其是妇女们都来此跪拜。已婚的主要求子嗣,有孩子的祈求多子多育。而未婚、已婚、已孕的妇女来此要带上香油,把它涂抹在石刻女阴上,祈求将来生产顺利,减少痛苦。
石宝山石窟是南诏时代留下来的名胜古迹。石窟依山就势,开凿于石钟山附近的悬崖绝壁之上,共16窟,造像139尊。其布局严谨有序,绵延十里,有鬼斧神工之妙。雕刻年代为南诏至大理国时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石窟的造像题材大部分是佛像,但其雕刻风格、人物造型与内地中原佛陀的造像有着完全的不同。它融进了白族本土文化的特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诏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除了佛像外,有两个石窟雕刻着南诏王室的造像。一窟雕有南诏王的全家像。另一窟为“阁逻凤议政图”,或称为“图逻凤出行图”,表现了南诏王的显赫威严。石窟背景为宫廷式殿堂,窟檐雕有三重连珠花纹。
在石窟群139尊造像中,第八窟正中雕刻着一个巨大的女性生殖器,白族语音为“阿央白”。“阿央”意为姑娘,“白”为裂缝,全部意思为“婴儿出生处”。“阿央白”位于正中,雕刻在莲花宝座上,旁边有对联一副:“广集化生路;大开方便门。”“大开方便门”实际上指的就是顺产之意。而“广集化生路”指的是广集佛缘,今生好好修行,来世都要从这里出来做人,不要掉到地狱之意。由于顶礼膜拜时代久远,善男信女众多,长期涂抹香油,把石刻女阴涂抹得乌黑发亮。石窟两侧有两座天王雕像和线刻的阿弥陀佛、毗卢佛等。此窟雕于大理国盛德四年,即1179年。很明显,“阿央白”是原始社会生殖器崇拜的产物。“阿央白”竟然出现在以佛像、王者像为主题的石窟群中,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包含在石宝山门票内,石宝山门票30元。从下关乘车到剑川县城,距离约120公里,行车时间约2~3小时,班车费约20~30元。达到剑川县城后可租车至石宝山(约20公里),面的费用约20~30元,出租车费约50~100元;或者乘坐沙溪方向客车。
阿央白
鸡足山
灵山佛都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相传,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尊者在此讲经,所求之事自然非常灵验,因此鸡足山成了历代朝佛的圣地。明清的鼎盛时期,庙宇多达到108座,其中有36寺、72庵,僧尼5000多人。古人用“金殿空中香雾迷,十里松风吹不断”用来赞写其盛况。曾两次云游鸡足山的徐霞客在《鸡足山志》中也写道“奇观尽收今古胜,实首海内矣。”
鸡足山和中国佛教四大名山齐名,有中国第五大圣山的美誉,鸡足山是大迦叶尊者道场,也是东南亚著名的佛教圣地。千年的佛教文化,让鸡足山保有珍贵的佛教文物和宗教传统,更是朝圣者一定要去亲去朝拜的佛国圣地。鸡足山佛教流派以禅宗为主,在虚云和尚的努力之下复兴了云南鸡足山祝圣禅寺并重振禅宗地位。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是鸡足山的朝山庙会,届时游人来自四面八方,远达海内外。
因山势背西北而面东南,前列三峰,后拖一岭,形如鸡足,所以得到鸡足山之名。鸡足山的佛教发展始于宋代,而盛于明朝。先后许多高僧都是在鸡足山出家修行,将鸡足山佛教推向极盛时期。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鸡足山有大小寺院数百座,驻山僧众上千人,处处香烟缭绕,是佛教的鼎盛时期。
鸡足山
清光绪年间,鸡足山名僧虚云和尚进京为皇太后慈禧祝寿诵经。封虚云为“佛慈弘法大师”,并钦赐銮驾、紫衣、玉印等珍贵文物。清代以后,佛教在鸡足山继续发展,先后增修了祝圣寺、楞严塔等寺塔,再次为鸡足山增添光彩,在清康熙时已有大寺八座、小寺三十四座、庵院六十五所、静室一百七十余所、寺僧五千余人。高僧辈出,名流贤士亦有不少人先后在鸡足山听经读书,访友探胜。
主峰天柱峰(金顶)海拔3248米。峰顶有十三层、高42米的方形空心砖塔楞严塔。金顶寺是全山最著名的佛寺,寺内有西藏送来的铜佛,还有钨铜合金铸成的2米多高的大香炉等宗教文物。寺下石门对面有铜铸太子阁,略小于金顶寺。祝圣寺为清代朝廷敕建,香火兴旺,寺内有鸡足山历史图书文物及五百罗汉。山上还有卧佛寺,是西藏喇嘛朝山必到的寺院。
60元。云南省西部宾川县城西北约40公里处。可先从下关乘班车到宾川县,票价12~16元,从宾川县城可以乘中巴到达鸡足山前(灵山—会坊),车费15元;从鸡足山前到祝圣寺有中巴车前往,盘山公路3.2公里,票价5元。
金顶寺
天柱佛光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金顶寺大门前的睹光台,台基高约8米,如果运气好,在此可看到被称为鸡足山“八景”之一的“天柱佛光”。夏秋之交,风敛雨住,白云布满山腰,如银海晃耀,虚实相间,白云之中偶然会出现一轮圆大光圈,外晕六七重,每重五色,中间虚明如镜,观者举手投足,常在“镜”中毕现,俗称“摄身光”,为天柱峰一大奇景。
金顶寺位于鸡足山主峰天柱峰的绝顶,海拔3240米。金顶寺由睹光台、大门、弥勒殿、楞严塔、大雄宝殿等组成,是游览鸡足山必去的重要景点。在金顶寺有时还可以见到珍奇的迦叶鸟。
金顶寺塔
鸡足山寺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有著名的赏景地:东观日出、西观苍洱、南观祥云林海、北观玉龙雪山。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历尽千辛万苦登临鸡足山顶,对这“四观”赞赏备至。康熙三十年(1691年),殿阁因火灾被毁,唯金殿和塔独存。1934年,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在拆除的光明塔原址建楞严塔。塔高42米,方形密檐式,内7级,外13级,上置千斤重的葫芦宝顶,直刺云霄。
金顶寺位于鸡足山天柱峰顶,东距祝圣寺5.5公里。
祝圣寺
鸡足山名寺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祝圣寺原名叫迎祥寺,寺的前身为钵盂庵。明朝嘉靖年间废庵建成迎祥寺。迎祥寺到清朝光绪年间时,已破败不堪。至光绪年间虚云和尚在鸡足山驻扎,发愿重修,并亲自外出化缘。光绪皇帝赐名“护国祝圣禅寺”。到宣统六年(1909年),虚云用三百匹马日夜兼程地把藏经和从东南亚募化的财物驮运回鸡足山。从此,虚云募化修建的“护国祝圣禅寺”成为鸡足山佛教十方丛林的大刹。据说祝圣寺求签非常灵验。
祝圣寺总面积为13350平方米,倚山就势,逐渐上升,四周红墙绿树,交相辉映。高大的照壁上绘有《鸡足山全景图》,巍峨的大门前面是半圆形池塘,即“放生池”,一泓清水,山光云影徘徊其间,煞是好看。池中建八角楼亭,名“镇宝亭”,池周围用大理石栏环绕,石质温润如玉,庄重美观。
大雄宝殿是寺院建筑群的中心,气派雄伟,富丽堂皇,是一座重檐歇山式的殿角上翘的王楹宫殿型建筑。屋顶长脊中间有宝鼎,两端为斑鳌。所有飞檐、斗拱、门、窗,均出自大理、剑川等地的白族艺人之手,雕琢精致、造型美观。檐口高悬孙中山题的“饮光俨然”、梁启超题的“灵岳云辉”、赵朴初题的“大雄宝殿”三块金字大匾。大殿矗立院中,四周础石栏杆,殿前两旁则是钟鼓楼。
大殿内塑释迦牟尼佛像,迦叶、阿难侍立两旁,座前供有坐式和卧式汉白玉佛像各一尊。玉佛来自缅甸,玉石晶莹洁白,状若凝脂,雕凿艺术精湛。大殿四周塑五百罗汉,分上中下三层,模仿昆明筇竹寺罗汉塑像,彩色汉装,喜、怒、哀、乐俱全,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30元。宾川县城的鸡足山东侧半山腰的钵盂山上。
迦叶殿寺
山中诸寺之祖庭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迦叶殿也叫迦裟殿,传说鸡足山的开山祖师饮光佛迦叶尊者在殿内的大盘石上守衣入定500年而得名。也就是这样的原因,迦叶殿在鸡足山众多的庙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称为“山中第一寺”和“山中诸寺之祖庭”。
迦叶殿所在位置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或成化年间(1465~1487年)时为道人修建茅庵。嘉靖年间庵废后僧人圆庆募化建寺,然后又重修和增修多次,到万历壬子(1612年)时,迦叶殿已有相当的规模,到清朝顺治年间时,有了山中第一寺的气势。殿内的藏经楼收藏有丰富的经书,殿前有高达8.6米的外饰金箔铜质万佛塔。康熙三十年(1691年)时,一场大火灾,塔与楼全部被烧毁,第二年僧人慧文重建,可规模大不如前。现在的迦叶殿是1992年至1994年在原址上新建的,由四川成都市文殊院宽霖大和尚发起,他的大弟子宏道法师住持重建任务。
1994年重建的迦叶殿为三重殿(寺僧说四重,实为三重)。进了书有“福在云山”的大门即为一重殿,也就是天王殿。殿内中塑弥勒佛,左右两侧塑四大天王。天王殿之后为二重殿,也就是观音殿。殿内塑有千手观音(真铜),两侧的壁画为千手观音的32种化身。观音殿之后为第三重殿,也就是大雄宝殿。殿内中塑鸡足山开山祖师迦叶尊者像(香樟木雕,重达3吨多)。殿内的壁画为“灵山会”场面,也就是释迦牟尼在灵鹫山为众弟子讲经道场的情景。紧靠大雄宝殿南侧为祖师殿(寺僧称四重殿),殿内塑有释迦牟尼王子像,殿内壁画为释迦牟尼和随身弟子十八罗汉。出祖师殿再往南,即是传说迦叶尊者曾入定500年的大盘石,也称盘陀石,上可坐数十人。
迦叶殿寺位于鸡足山天柱峰半山腰的东面。
曼阁佛寺
西双版纳的中心佛寺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曼阁佛寺因其悠久的历史、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和中心佛寺的地位,在景洪地区有着很大的影响,是目前保留最为完好和最有价值的佛寺。每逢关门节、开门节、傣历新年,来这里赕佛(敬佛、朝圣)者络绎不绝,不仅有本地的信徒,也有来自异国他乡的香客和僧侣。
西双版纳贝叶文化村
曼阁佛寺傣语叫“洼曼阁”,意为中心佛寺。四周被一幢幢傣家竹楼和菩提、芒果、槟榔等高大阔叶树所环绕,为典型的南传小乘佛教寺院,是西双版纳的古寺之一。寺院始建于1477年,原址在现址以西1公里处。1598年,当时的宣慰司和佛教徒筹集黄金为资,将寺院重建在现在的地方。
寺院规模宏伟壮观,主寺以18根高8米、粗40厘米的红椿木圆柱支撑,梁架全为穿头套接的斗拱式建筑,寺檐屹立16头精雕小象。整个寺院在建筑过程中不用一钉一铆,造型十分考究美观。佛殿中堂的西侧,有一个2米高的须弥座,上面供着4米高的镀金释迦牟尼像,傣语称“帕召果他麻”,尊称“萨帮友帕布塔召”或“萨帮友”,意为“高尚的至尊佛祖”。佛像前面的两侧挂着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长幡,傣语称“董”,长幡宽2米,长4米多,由梁垂吊至离地面2米左右,上面绘着五光十色的花纹,缀满金光闪闪的金纸、银箔。每一条长幡都是一幅精美的傣族战锦。据说“董”是佛祖赐予信徒死后升天的天梯,它越长越吉祥。屋顶和四周墙壁上,绘有彩色的金龙、白象、孔雀、仙女;悬镶在梁壁上有许多面镜子,每当阳光射入,镜面闪闪发光,耀眼辉煌。过去寺里曾珍藏过许多卷傣文贝叶经,是傣族人民文化艺术的结晶。
免费。曼阁佛寺就在西双版纳景洪城边,可在市区乘出租车,或步行前往。
曼飞龙塔
西双版纳佛塔的典范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曼飞龙塔是西双版纳佛塔的典范,是傣族具有悠久文化和历史的象征。它不但在国内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各族人民群众中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在缅甸、老挝、泰国的小乘佛教的信徒中也产生深远的影响,每年均有成百上千的信徒不远千里前来朝拜,虔诚地敬献上自己心爱的礼物,表达对佛祖的崇拜和敬仰。
曼飞龙塔
曼飞龙佛塔也叫笋塔、白塔,塔群由大小9塔组成。洁白的塔身,白塔是因其洁白而享名,金色的塔尖,宛如玉笋破土而出,因此又有笋塔之称。塔为砖石结构,建于傣历565年(1024年)。傣语“塔糯庄龙”,意为大头笋塔,系小乘佛教建筑。它的1座主塔和其周围的8座小塔都立在八角形的须弥座上。塔身都是圆形,上下分作若干段,粗细相间,顶上有尖锥状的塔刹,塔身皆白色,塔刹贴金,在刹尖有几层铜制的镂空宝盖,外观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造型优美,参差有致。
每年泼水节期间,曼飞龙寨子的傣族群众相聚在塔前,欢度傣历新年。
5元。曼飞龙塔距景洪城约60公里,在景洪城的西南方向,有景(景洪)龙(勐龙)公路直达曼飞龙村。
曼听总佛寺
西双版纳总佛寺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曼听公园,曾经是傣王的御花园,有西双版纳历史上第一个总佛寺——洼巴洁佛寺,有周恩来总理欢度泼水节的铜像。傣王妃的灵魂曾被这里的美色所摄,所以又称“灵魂之园”。
总佛寺傣语称为“洼巴洁”,是昔日西双版纳的最高统治者召片领(直译为“土地之主”或“土地之王”)以及土司头人拜佛的圣地,也是西双版纳佛教信徒朝圣的中心。
总佛寺
佛寺所在地为一个矩形大院,院门开于北边西端。目前的总佛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佛寺的主要建筑为“雄罕”——佛寺大殿。大殿占地面积为90平方米,殿基高约1米,色泽紫红,殿墙为乳白色。殿宇约高7米,砖木结构建筑。重檐状殿宇的宇脊为4级台阶形状,宇脊正中有3座小塔,形成殿宇的最高点。佛寺大殿门前是由红色木柱支撑的精巧宇厦,殿门上方悬挂着赵朴初题写的“西双版纳总佛寺”匾额。北边正中为大殿,高5米,14根直径约40厘米的红色木柱,分立在大殿厅室两侧。殿厅南面是供奉佛像的两台基座。台基座的正中,供奉着一尊高2.5米的释迦牟尼佛金像。金像左右及前面,又供奉着14尊高不过一米的各种佛像。基座下台,又供着大小佛像九尊。
总佛寺出现过不少高僧,近代高僧是阿戛牟尼。阿戛牟尼是南传佛教派僧侣,傣族,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人,世俗称他为巴勐。他生于1899年12月9日,圆寂于1974年10月12日,享年75岁,是我国南传佛教近现代人物中的一位爱国爱教的大长老。
总佛寺在曼听公园(春欢公园)里面。整个公园的布局有些原始森林的感觉,孔雀园里的孔雀数目不少,一个接一个地开屏。最悠闲惬意的地方是放生湖边的水车形休息椅,每个可以容纳四五个人一起聊天打牌,是个休息的好场所。公园每天下午14:30~16:00举办民族歌舞表演,游客可以租一套傣族服装,参加他们的泼水节活动。每当夜幕降临,大型歌舞澜沧江-湄公河之夜隆重上演,看完表演还可以参加“赶摆”,就是自助的傣味烧烤晚会,热闹喧天。
30元。总佛寺位于景洪城区曼听公署后园南侧,与佛学院同在一个院内。春欢公园离市区很近,3路公交车可到达,也可步行或乘人力车前往。从曼景兰风味街向前走300米左右即到。
菩提寺
宝石寺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每逢农历初八、十五、二十三、三十,附近村寨的教徒,手捧鲜花和供品云集于菩提寺,虔诚拜佛。这座寺庙不但在缅甸享有一定的盛誉,也是享誉东南亚的著名南传上座部佛寺。
德宏允燕塔
菩提寺是小乘佛教的寺庙,傣语称“奘相”,意为宝石寺。这座寺庙虽然不大,占地面积仅3600平方米,但是据说到菩提寺上香非常灵验。
菩提寺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相传当时茫施(今芒市)长官司长官的大儿子舍弃官位,削发为僧,修建此寺。因寺前是一株很大的菩提树,便借树取名为菩提寺。
三百余年来,菩提寺屡遭战乱浩劫,破了又修,毁了又建,历经沧桑,直到现在。
菩提寺大殿前有一对石雕动物,是缅甸传说中的一种奇兽,叫“嘎朵”,是专门守护佛殿的。大殿集傣式、汉式、梵式建筑风格于一体,构思别致,制作精巧。菩提寺除屋顶采用了汉族的歇山式建筑外,整体结构是傣族干栏式风格。殿内的佛塑像慈祥端庄,体态丰腴。
菩提寺内珍藏着许多傣族不同时期的艺术珍品,如灿烂夺目的壁画,种类繁多的剪纸,内容浩瀚的万卷经书等三四百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傣族艺术珍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佛协从北京运来一尊高大的赤脚佛像,1956年中央政府又把“佛牙”运到该寺供奉。
2元。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府芒市中心镇正南路中段西侧。
耿马总佛寺
耿马傣族佛教活动的中心
民间推荐灵验指数
★★★★★
耿马总佛寺是两百年来耿马傣族佛教活动的中心,也是境内外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现藏经227部45卷,有僧侣130人。缅甸滚弄那第佛寺大长老曾派弟子二人,前来向主殿大佛贴金。
耿马总佛寺属巴利语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由清代乾隆年间耿马宣抚司罕师·罕谢主持修建,由耿马最高禅师按雅淌住持,也是耿马土司及其亲属拜佛的场所,又称官缅寺。佛寺坐西向东,占地5543平方米,由大佛殿、戒堂、僧舍、藏经阁、白塔、门亭等组成,雕梁画栋,门亭恢弘。大殿供奉释迦牟尼金身像一尊,前后供奉8座小佛。大柱上双龙拥抱,护卫佛祖。大殿左侧挂印有15个佛祖像的条幅,右侧挂着长条彩色连环画,讲述了佛祖释迦牟尼从出生到成佛,从普度众生到圆寂的一生,是迄今保存较为完整和完美的佛教传奇故事艺术品之一。
南传佛教寺院
云南省临沧耿马县耿马城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