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四课 人生如局——国学中的人生规划
- 国学大讲堂:中国顶级国学圣贤的公开课
- 谢寒梅
- 9706字
- 2018-03-30 16:32:46
《菜根谭》中讲:“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意思就是:有什么样的人生格局,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结局。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盘棋,那么人生的结局就由这盘棋的格局所决定。在人与人的对弈中,舍卒保车、舍车保帅、飞象跳马……种种棋着就如人生中的每一次博弈。相同的将士象,相同的车马炮,却因为下棋者的布局而大不相同,输赢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把握住棋局。要想赢得人生的这盘棋局,就应当站在统筹全局的高度,有先予后取的度量,有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方略与气势。棋局决定着棋势的走向,掌握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大局势。
通过规划人生的格局,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才可能更容易获得人生的成功,理想和现实才会靠得更近。人生每一阶段的格局,就如人生中的每一个台阶,只有一步一步地认真走好,才能够到达人生之塔的顶端。
所以,从现在起,扩大自己内心的格局,去构思更大、更美的蓝图。你将会发现,在自己胸中,竟有如此浩瀚无垠的空间,竟可容下宇宙间永恒无尽的智慧。
1.找到目标,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一个人若是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达成目标的计划,不管他如何努力工作,都像是一艘失去方向的轮船,只能在原地徘徊。辛勤的工作和一颗善良的心,并不足以使一个人获得成功,明确的目标很重要。
在一个人选好工作上的明确目标之前,他的心是摇摆不定的,这会将他的精力和想法浪费在其他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使他无法获得任何能力,甚至变得优柔寡断而怯弱。只有当他向着生命中一项明确目标前进时,他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去实践他的目标。
一个人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并不重要,将来想要获得什么成就才最重要。如果你对未来没有理想,那必定做不出什么大事。
目标是对于所期望成就的事业的真正决心。目标比幻想好得多,因为它能被实现。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到不了终点。
正如空气于生命的重要性一样,目标对于成功者而言也有绝对的必要。没有空气,便没有人能够生存;同样,没有目标,也没有人能获得成功。
传说,大唐贞观年间,在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它们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谈心。马负责为主人拉车运货,驴的工作是在屋里推磨。贞观四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与大师一起动身去天竺国大雷音寺取三藏真经。
13年后,这匹马跟着大师经历了千辛万苦,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大师受到重赏,而马也被人们精心打扮一番与大师形影不离,跟随大师去全国各地讲经。不久,朋友见面,老马跟驴谈起了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峻岭、火焰山的热浪、流沙河的黑水……驴听着神话般的故事,大为惊异。
驴惊叹道:“马大哥,你的知识多么丰富呀!那么遥远的路程,那种神奇的景色,我连想都不敢想。”
马思索了一下,感叹道:“老弟,其实这几年来我们走过的路程是差不多的。”
驴对此话十分不解,它说道:“怎么会?我的确一点儿见识都没有长!”
马说:“你想,我在往西域走的时候,你不是一天也没有停止拉磨吗?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而明确的目标,始终按照一贯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开了眼界;而你却被人蒙住了眼睛,一直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总也无法走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没有大目标的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事业上,都容易随波逐流。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并不是身无分文的人,而是没有大目标的人。想别人之不敢想,做别人之不敢做,只有胸怀天下、目标远大,才会有巨大的成功。
但是,大目标并不代表“一步登天”。生活中,有些人常做白日梦,想一夕成名,一夜暴富,成为亿万富翁,但这是不可能的,成功必须经过长久的磨练。因此,真正的成功者善于化整为零,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杰瑞25岁的时候,因失业而过着三餐不继的生活,为了躲避房东的讨债,他白天都在马路上闲晃。
某天,他在街上偶然碰到了著名歌唱家夏里宾先生。杰瑞在失业前曾经采访过他,但他没想到,夏里宾先生竟然一眼就认出了他。
“很忙吗?”他问杰瑞。
杰瑞含糊地回答了他,他知道夏里宾先生看出了他的失意。
“我住的旅馆在第103号街,跟我一起走过去好不好?”
“走过去?但是,夏里宾先生,60个路口,可不近呢。”
“胡说,”他笑着说,“只有5个路口。”
“……”杰瑞不解。
“是的,我说的是第6号街的一家射击游艺场。”
这话有些答非所问,但杰瑞还是跟着他走了。
“现在,”到达射击场时,夏里宾先生说,“只剩11个街口了。”
没多久,他们到了卡纳奇剧院。
“现在,还有5个街口就到动物园了。”
就这样走着走着,他们在夏里宾先生的旅馆前停了下来。奇怪得很,杰瑞并不怎么觉得疲惫。
夏里宾先生开始解释为什么杰瑞并不感到疲惫的理由:“今天这种走路的计算方式,你绝对要常常记在心里,这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无论你与你的目标距离有多么遥远,都不要担心,只把你的精神集中在5个街口的距离,别让那遥远的未来使你烦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目标的人注定不能成就大事,但如果目标过大,则应学会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小目标。否则,如果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依旧没有达到目标,你就会觉得疲惫,产生懈怠心理,甚至会认为没有成功的希望而选择放弃。如果将最后的终极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并逐一实现,你便能尝到成功的喜悦,继而产生更大的动力去实现下一阶段的目标。
许多人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并不是因为难度高,而是因为他认为现实距离梦想太遥远。正是这种心理上的因素导致了失败。若把长距离分解成若干个短距离,逐一跨越它,就会轻松许多,而目标具体化可以让你更加清楚当前应该做什么,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很多人小时候都被人问过“长大后要做什么”这一问题,大部分人都会回答“长大以后要做个伟人”或“长大以后要当个科学家”等,但这些目标都十分笼统,不够具体,只能当作少年时一个美好的梦。
目标必须具体,比如你想把英语学好,那么你就要定一个具体目标,如每天一定要背十个单词、一篇文章,要求自己在一年之内能看懂英文书等。这些目标都比较具体,只要按部就班地去做,很容易就能达到。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选手分成两组,让他们去跳高。两组的组员个子都差不多,全部一起跳过了六尺的高度。之后,他对第一组说:“你们能跳过六尺五寸。”而对第二组只说:“你们能跳得更高。”然后让他们分别去试跳。结果,由于有六尺五寸这样一个具体的数字,第一组的人反而跳得更高;而第二组因为缺乏具体的目标,所以只跳过六尺多一点。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第一组的组员有一个具体目标。
总而言之,将目标细小化、具体化,更有助于目标的实现。不要觉得前方的成功太遥远,或害怕人生旅途中会有意外阻挡你的脚步,从而放弃追求和希望。只要想着再走十步,不知不觉中,你已经向前走了一万步。
2.认识你的优势,摆正你的位置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隋·王通
这句话的大意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为英俊豪杰,能战胜自己、超越自我的人为强者。
人对自己应有正确的态度,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这样在行动中便能扬长避短,无往而不胜。同样,人还应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将感情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样的人,自然能创造出更大的成就。
俯瞰当今,成功者的灿烂光环环绕着整个世界。罗纳尔多是足球先生,乔丹是篮球飞人,帕瓦罗蒂是美声歌王,杨振宁是诺贝尔物理奖得主,韦伯纳是企业家的楷模。这些精英之所以出类拔萃,是因为其自身的优势获得了最大程度的发挥。而普通的人们在对这些精英深怀敬仰之时是否已经明白:优势不是这些精英的专利,每个人都有天生的优势。
森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为了和人类一样聪明,动物们开办了一所学校。开学典礼的第一天,许多动物都来了,有小鸟、小鸡、小鸭、小山羊,还有小兔、小松鼠。学校为它们开设了5门课程,有唱歌、跳舞、跑步、爬山和游泳。当山羊老师宣布当天上跑步课时,小兔子兴奋地在体育场上跑了一个来回,并骄傲自豪地说:“我能做好我天生就喜欢做的事!”再看看其他小动物,有噘着嘴的,有搭拉着脸的……第二天一大早,小兔子蹦蹦跳跳地来到学校,老师却宣布这一天上游泳课,小鸭子兴奋地一下跳进了水里。天生恐水,祖辈又从来不能游泳的小兔傻了眼,不但是小兔子,其他小动物更没了招。接下来,第三天是音乐课,第四天是爬山课……以后发生的情况,便可以猜到了,学校里的每一天课程,小动物们总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这则寓言故事诠释了一个通俗的哲理,那就是“不能让猪去唱歌,让兔子学游泳”。要成功,小兔子就应跑步,小鸭子就该游泳,小松鼠就得爬树。要展现自己的优势,而不要拿自己不擅长的一面去和别人擅长的一面比,这样你只会一事无成。优势是你成功的主力。
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不盲目地做一些不是自己优势的工作。他们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并将之发挥到极致。
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就巧妙地利用了自己的优势得到了吴王对自己的宠爱,所以她也知道应该如何将得到的情报传给越国,来完成自己的任务。
春秋末期,越国为了洗雪“会稽之耻”,大夫范蠡忍辱负重,亲自将绝色美女西施送往吴宫。西施在吴宫一住就是10年。她听说越国将兴师伐吴,就设法弄到了一张吴都姑苏的城防图。可是宫墙里戒备森严,地图要怎么送到越国去呢?
西施苦思了几天,云鬓懒理,衣衫不整,饮食无味,眉心紧蹙。吴王不安地问她因什么事不开心,西施以手捧心说:“大王,不知为什么,臣妾近来又常感到胸口疼。”吴王忙召来最好的御医。但西施服了药,“病”反而更重了。吴王说:“有谁能治好你的病?”“能治好我病的是我的堂伯父施老医生,住在越国的芋萝山上。臣妾儿时胸口痛,一吃他的草药就好了。”吴王马上派出特使。几天后,施老医生匆匆带了一包草药,来到馆娃宫,跨进椒花房。切脉问诊后,觉得西施并无大病,只是肝经稍郁,就开了方,交给吴王说:“大王放心,娘娘不过是偶染小恙,马上就会好的。”
吴王大骂:“庸医,莫非想耽误娘娘的病?”施老医生不顾西施的暗示,生气地说:“娘娘是我的侄女,凭什么说我要耽误她?”吴王勃然大怒,拔出宝剑,直向施老医生劈去。西施“啊”地惊叫一声吓昏过去,施老医生忙上前抢救。西施醒过来后,连声道:“大王,杀不得!杀不得!杀了施老医生,臣妾就无救啦!”
这时,外传相国伍子胥求见,吴王对西施说:“放心吧,寡人就叫他守在你身边,直到病愈。”吴王走后,西施向堂伯父讲明了装病的原因,又拿出地图,将它反摺,做成一朵白花,教他如此这般,然后亲自送他出了内苑。
施老医生手持白花,正要跨出内宫大门,伍子胥突然拦住了去路,说:“娘娘的病还没有好,怎么就走?”施老医生道:“娘娘仍思念亡父,结郁成疾,现在对症下药,不出三日便能痊愈。”伍子胥又问:“手里拿的是什么?”“娘娘做的花,叫小人带回,献于亡父坟前。”大王有令,凡出入内宫者,均要检查!”西施见伍子胥要夺花,忙掀帘而出,质问道:“伍相国,难道我的东西,你也要检查?”
伍子胥无奈,只得放行。施老医生跨出内宫大门,谁知台阶未下,吴王又到。伍子胥忙奏道:“大王,老医生说要回越国。臣认为,他应该永远留在宫中。”吴王连说有理。
施老医生说:“娘娘乃小人侄女,我能常住在宫中,吃的山珍海味,住的琼楼玉宇,何乐而不为啊!可小人来时,没有多带当地草药,百宝箱也没带来,让小人回家一趟再来,定效犬马之劳。”
吴王说:“好啊,快去快回!”
半个月后,范蠡收到地图,立即改变战斗计划,兵分两路直攻姑苏,首战告捷,最后灭了吴国。
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美人西施的胆略,她利用自己的优势多次化解伍子胥的刁难。而施老医生最后的表现也很完美,他也清楚自己的优势,就是他能够医治西施的心痛。他们都是聪明人。
明白自己的优势,知道自己的真实能力是很关键的,也是聪明人必须具备的。
社会上的职业有几百种,每种职业对从业者的独特优势或特长的要求都各不相同。如果你在学习或工作中很不顺利,甚至屡受挫折,千万不要灰心丧气,丧失自信心,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其实,并不是你不能做好,而是你像“让小兔子学游泳”那样入错了行。
按成功心理学观点,人类目前共有400余种独特优势,任何人都有至少一项独特优势。只要你能找出自己的独特优势,据此在社会上几百种职业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敢于果断地跳槽改行,由入错行变为入对行,充分地开发、培养和发挥自己的某项独特优势,你就一定能反败为胜,取得成功。
3.居安思危,有备方能无患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尚书》
这句话的大意是:在安定的时候,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想到了,就会有所准备;有所准备,就不会发生祸患。
从前,有个国王为了抵御邻国的威胁,让人养了很多战马,以备战时用。尽管敌国一直伺机要攻打该国,但终因了解到他们有许多能征贯战的好马而作罢。后来,国王想到:如今敌兵退散,养这些马还有何用?不如让它们去劳作。于是就将这些战马“改行”,让人们牵去拉磨。邻国得知这一消息后,再次兴兵进犯。当国王再次下令召回这些良马参加战斗时,它们却因常年用于拉磨,已经丧失了奔驰能力,号令下后,无论主人怎么狠命鞭打,它们都只是原地转圈,结果,邻国毫不费力便攻占了这个国家。
据调查,在世界500强企业名录中,每过10年,就会有13家以上的企业从这个名录中消失,或落魄,或破产。在总结这些企业衰落的原因时,人们发现,春风得意之时正是这些企业衰落的开始,因为在这个时候,他们忽视了危机的存在,忘记了产品开发以及经营管理的超前性。
而长期在世界500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企业,对危机意识则有着另一种深刻的认识。即使是在企业发展很顺利的时候,他们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危机意识。
在德国奔驰公司董事长埃沙德·路透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巨大的恐龙照片,照片下面写着这样一句警语:“在地球上消失了的,不会适应变化的庞然大物比比皆是。”
英特尔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德鲁·葛洛夫,这位世界信息产业巨子将其在位时取得的辉煌业绩归结于“惧者生存”四个字,足见他的忧患意识。
通用电气公司前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韦尔奇说:“我们的公司是个了不起的组织,但是如果在未来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就将走向死亡。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时候达到最佳模式,回答是永远不会。”也正是因为洞察到了变革的必要,韦尔奇提出了“企业也要居安思危”的观点。
百事可乐公司的负责人韦瑟鲁普在公司业绩蒸蒸日上的时候,反而提出了“末日管理”理论。他经常以大量令人信服的信息让员工体会到危机真的会来临,“末日”似乎不远,以此激发员工不断积极向上的斗志,并要求公司的年经济增长率必须保持在15%以上。近几年,百事可乐快速追赶并超过可口可乐的业绩充分说明了“末日理论”的实用性。
比尔·盖茨同样是个危机感很强的人。当微软利润超过20%的时候,他强调利润可能会下降;当利润达到22%时,他还是说会下降;到了今天的水平,他仍然说会下降。他认为,这种危机意识是微软发展的原动力。微软著名的口号“不论你的产品多棒,你距离失败永远只有18个月”,正是这种危机意识的体现。也可能正因为这种高度警惕性,微软才能随机应变地顺利度过反垄断案的难关。
石家庄一家饮品公司在几年前的开业庆典上,挂出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今日开业,何时倒闭?开业大愁”的警语,让人看了之后危机意识大增。在开业以后的经营管理中,他们公司以其高质量的产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不断扩大自己的顾客群,生意一直做得不错。
2004年4月22日,华为公司承建文莱NGN网络的一个研讨会在文莱最豪华的酒店举行。当时,文莱商用网络是全球最大的NGN网络之一,此次研讨会也是华为承建的文莱NGN下一代网络的开通仪式。举杯庆祝时,华为总裁任正非说:“我们今年可能活不成了。”此时,任正非所掌管的华为公司在国际上的业务份额是:NGN市场份额13%,为全球第二。但在这时候,他却说出了这么一句话,足见任正非的忧患意识。
张瑞敏也曾说过:“我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他的这种意识促使员工对外界环境变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20年来,海尔经历了多次经济环境、市场格局的剧变,但每一次,它都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最适者,是经得起考验的。
古代文学家范仲淹一直都在颂扬“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民族精神。法国教育家卢梭也指出:“在我们中间,谁能忍受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谁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就是艰难困苦,不堪忍受;“安乐”就是安逸舒适,快乐惬意。“生于忧患”,困苦会磨炼人的意志,催人奋发向上,使人生命力顽强,朝气蓬勃;“死于安乐”,就是说安逸舒适的生活会消磨人的志向,使人贪图享乐,惧怕艰苦,不思进取,从而使人失去生存能力与旺盛的生命活力。
所以说,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是人们改造世界的重要精神动力,是中华主流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关注社会、面对人生、正视现实的基本素质!
4.半途而废是成功的大忌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礼记·中庸》
《礼记·中庸》中有言:“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论语·雍也》文中写道:“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吾弗能已矣。”半途而废,要么出于性致无恒,要么出于畏难而止,要么出于激流勇退。总之,一个做事没有恒心的人,往往会中途废止,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一天,官道上走来一个匆匆的行者,只见他20岁上下,书生打扮,脸上一副兴奋的表情。这个书生叫乐羊子,本是告别妻子在外地求学,但学问的艰深、求学的清苦使他感到乏味得很。想着家里美丽的妻子、舒适的房舍,他在书塾呆了一年后终于决定弃学返乡。想到妻子惊喜的表情,那温暖体贴的招呼,他便觉得格外兴奋,脚步不由快了起来。走了一段时间,熟悉的房舍终于出现在眼前,炊烟正袅袅地升起,他赶紧几步跑到门前,叩响了门环。
“谁?”屋里的织布声停了,传来妻子熟悉的声音。
“我呀!”乐羊子高兴地大叫起来。
屋子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吱呀”一声,门开了,露出了妻子惊喜而略带诧异的脸。当她看到乐羊子那沉甸甸的行装时,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她似乎猜到了什么。
乐羊子一步跨进门里,放下包袱,环视了一眼干净舒适的屋子,便高兴地嚷嚷了起来:“终于回来了,可算回来了。”
但妻子的表情似乎有些冷淡,她默默地看着他,终于开口道:“不是要三年才能回来吗?”
“我想家,所以回来了。”
“住几天?”
“再也不走了。”乐羊子手一挥,感觉很痛快。想到那清冷的书塾和老师严厉的面孔从此将远离自己,真有大松一口气的感觉。
妻子没说什么,只是拿出了一把剪刀。乐羊子诧异地盯着她,只见她走到织布机边,“喀嚓”一声,便将织布机上停着的一匹布剪断了。乐羊子大叫起来,真是太可惜了!这是一块图案精美的花布,只差一点就要完工了,可妻子这么横刀一剪,全都毁了。
“这本是一块快要完工的布,但我剪断了它,它便成了一块废布。”妻子说,“求学的道理也是一样,若能坚持到底,付出艰苦的努力,就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但若不能坚持,中途停下来放弃攻读,就会前功尽弃,如同这块废布一样,成为一个毫无用处的人。”
“这……”乐羊子嗫嚅着。
“再过几年,你的同学学业有成,便可报效国家,建功立业。而你却仍是碌碌一白丁,终日干些琐碎的事,一辈子又能有什么出息呢?”
乐羊子低头不语,他感到非常羞愧,自己的见识还不如一女子。若不是妻子谆谆教诲,自己岂不是会虚掷光阴,成为一个无用之人。想到此,乐羊子便打起行装,决心回到书塾去完成学业。
理解半途而废的人生禁忌,既要克服畏难思想,树立无坚不摧的信念,又要讲究方法,选定一个目标,锲而不舍。有一则民谚说出了这个道理:老虎和绵羊简直不可比拟,虎落羊群,羊儿四散溃逃,老虎只盯一只追,虎累羊也累,被追杀者没有喘息的机会,可以说十拿九稳;如果没有固定的目标,那么每一只羊都会精力充沛地逃生,而老虎却因换来换去而耗费体力,结果可能一只也追不上。所以,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定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
半途而废是成功者之大忌。任何事情的完成都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许多挫折困难,只有保持持之以恒的决心,坚定不移地贯彻始终,才能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若遇到困难便止步不前,甚至放弃,只会功篑途中,无缘摘取成功之果,而曾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也将化为乌有,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5.善于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赢,故克之。
——《曹刿论战》
遇到难题时,首先要掌握事情的主动权,若受制于人,就会处处被动,很难解决问题。掌握主动权,有利于控制局面,让事情顺着自己的意志发展,这样更容易取胜。
曹刿和鲁庄公到长勺那个地方去和齐军打仗,两军对阵,齐军开始擂鼓。这个时候,鲁庄公下令进军,曹刿讲,不慌;然后,齐军第二次鼓声大作,鲁庄公叫进攻,曹刿说,别忙;第三次齐军擂鼓,这个时候,曹刿说,可以进攻了。于是,大军出击,使得齐军大败。事后,鲁庄公问曹刿:“怎么刚才齐军第一次擂鼓,你不让我下令进攻,第二次也不让,第三次你才叫下令进攻,道理在什么地方?”曹刿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赢,故克之。”
齐军第一次擂鼓好像很主动,鲁庄公很被动;齐军第二次擂鼓,鲁庄公好像也很被动,但实际上,这个时候的齐军已经开始士气低落。于是,曹刿抓住了这个机会,让鲁庄公下令进攻,这样一来,齐军败。
春秋时,有一天,魏文王求教于名医扁鹊:“据说你家中兄弟三人全都精于医术,那么谁是医术最高明的呢?”
扁鹊答道:“大哥最好,二哥次之,而我是最差的。”
魏文王不解地说:“爱卿谦虚了吧,既然你是最差的,为何名气却是兄弟之中最大的呢?”
扁鹊解释说:“大王您有所不知。大哥治病,多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还觉察不到,但大哥却早已当机立断,把疾病灭之于无形。当然,这也使得大哥的医术纵然盖世无双,也难以被世人认可。”
“二哥治病,多是在发病初期、症状尚不明显、病人尚未太过痛苦之时。这时候,二哥往往能够及时铲除病根。但也正因如此,乡里之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疗小病小痛颇为灵验。”
“而我治病,大都是在其病情十分严重之时,此时病人通常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则心急如焚。这时候,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放血,或在患处敷药以毒攻毒,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病人的病情得到缓解或者治愈。于是,我便侥幸得以闻名天下。其实,跟大哥和二哥相比,我的医术还差得很远。”
扁鹊这番话无疑是在告诉我们:“最高明的医术,不是事发后控制,而是事前控制。”这也暗示了一个道理:作为一个成功人士,“能防患未然于前,远胜于治乱已成之后”。
在工作中也是这样,被动地呆在自己的岗位上,事事不理不听不问,自以为是,如此,无论你业务多么纯熟,同事也不会喜欢你,老板自然也不会重用一个没人缘的人。
请主动适应战斗,因为通过正确的战斗,就算做不到每个人都获胜,至少也能做到每个人都有所成长。
那么,在职场上,应该如何做到掌握主动权呢?
首先,积极改进。
很多人由于对工作不太熟悉,只是一味地盲目服从老板的命令。真正优秀的员工不会这样做,他们从不把老板的指令当作“圣旨”。比如,他们接到一项明确的任务,如果是在老板的指令之外,还有另外一条更好的途径可走,他们便会主动请示老板,寻求积极改进。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推理和说服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阐述自己的看法,让老板相信:工作未按自己所想的进行,但会用一种更好的方法完成。
其次,主动请愿。
老板有时会被公司事务缠得焦头烂额,甚至手足无措,优秀的员工能够明察秋毫,并且在适当的时机主动站出来,为老板解忧。特别是在公司事务一筹莫展,老板迫切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不会像胆小者那样袖手旁观,而会积极挺身而出,危难时刻施与援手。
最后,学会主动跟随。
不是要你紧跟老板步伐,紧随其后,而是要你紧跟公司的目标,以此为参照,为自己制定富有挑战性的绩效目标,在公司的目标不断提高的同时,你自身的目标也跟着不断提高。在跟随的时候,还要注意回过头来,定期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因为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直在忙碌却忘了目标,结果时间没有了,等发觉时却已接近最后期限,目标自然无法达成。
为了保证目标的达成,同时完善自我,每天记录自己的成绩并重申目标非常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持续强劲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