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俄韩关系发展:轨迹、指向与前景[1]

郭锐 赵俊良

【内容提要】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伙伴关系的稳步发展,俄韩加快推动全方位合作关系建设,这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从建设性互补伙伴关系到全面伙伴关系,再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表明俄韩均把对方视为重要的合作伙伴。俄韩关系呈现总体上升态势,而政治、经贸、安全、人文则是主要领域。这表现为俄韩两国的政治互信加强、经贸发展稳定、安全互相支持、人文交流便利。虽然俄韩不存在直接对立性矛盾,但两国面临着政治安全难以深度互信、能源合作存在较多障碍等突出问题。不过,俄韩在能源、科技等领域有着强烈的合作意愿和巨大的合作潜力,具有互补性优势。当然,这需要俄韩攻坚破难,共同推进和深化合作。

【关键词】俄韩关系 俄罗斯 韩国

【作者简介】郭锐,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朝鲜半岛问题、国际安全与军备控制、当代中国外交;赵俊良,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2016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东亚安全与区域合作、海洋问题与大国关系。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东北亚国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俄韩作为21世纪的新兴国家,无论在地区层面还是全球层面,两国的影响力都在上升。推动俄韩全方位合作,也成为两国共同追求的战略目标。俄韩沿着伙伴关系的轨迹发展,虽然其间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两国在能源、科技等领域有着强烈的合作意愿和巨大的合作潜力。可以说,俄韩关系发展具有广阔前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缘影响力。

一 新世纪以来俄韩关系发展的基本轨迹

合作潜力巨大是进入21世纪以来俄韩关系发展的重要特征。从合作意愿看,俄韩已是全面战略伙伴,双方把对方定位为本国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不断推进各个领域内合作关系是双方的共同意愿。从合作现状看,俄韩合作层次与其经济体量不相称,双方在各个领域内仍有巨大合作潜力。推动俄韩关系的进一步深化是两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建设性互补伙伴关系阶段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但其经历了政治、经济、社会转型的艰难历程,此时的俄罗斯亟须美国、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和支持。因此,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采取了全面倒向西方国家的对外政策,在亚洲寻求改善同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关系,积极吸引日、韩对俄投资,特别是吸引韩国的资金和技术成为俄罗斯对亚洲政策的一大诉求。1992年11月,叶利钦总统开始亚洲外交行程并把韩国定为首站,突出了韩国在俄罗斯亚洲外交中的地位。

韩国经历“汉江奇迹”后,经济实力迅速壮大。到20世纪90年代,韩国形成了外向型经济模式。由于韩国的国土狭小、能源匮乏、市场有限,拓宽能源渠道、开发海外市场是其外交活动的目标之一。因此,地理位置接近、合作意愿强烈、自然资源丰富的俄罗斯成为韩国愿意接受的合作伙伴。1992年叶利钦总统访韩期间与卢泰愚总统举行了会晤,签署《俄韩基本关系条约》,旨在稳定两国关系基础并推动俄韩合作。

1994年6月,金泳三总统开启对俄正式访问行程。金泳三与叶利钦达成了共建“建设性互补伙伴关系”的共识,两国正式开启发展伙伴关系的新时期。随后,俄韩关系进入较快发展阶段,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能源等领域,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在国际场合,俄罗斯对韩国的某些立场与政策主张表示理解和支持。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俄罗斯采取“近韩疏朝”政策,俄朝关系迅速“降温”,其终止了与朝鲜长达30多年的同盟关系,并敦促朝鲜遵守《核不扩散条约》。虽然俄韩都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也遇到了1998年互相驱逐外交官的严重事件,但未影响两国稳定的建设性互补伙伴关系。1999年,金大中总统访俄,再次强调共建“建设性互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普京总统上台后,其在朝鲜半岛问题上采取“等距离”务实政策,积极修补“受伤”的俄朝关系,同时继续推进与韩国的合作伙伴关系。2001年2月,普京总统开启对韩访问行程,与金大中总统举行了会晤,主要涉及朝核问题、经济合作、跨境铁路建设及债务等问题,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希望推进两国的建设性互补伙伴关系。

在建设性互补伙伴关系企稳的推动下,2003年俄韩双边贸易额攀升到40多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近一倍。虽然俄韩双边贸易总额较小,但两国经贸关系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

(二)全面伙伴关系阶段

2004年9月,卢武铉总统对俄进行了为期4天的访问。俄韩签署《共同宣言》,把双方关系提升为面向未来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卢武铉认为,虽然俄韩在债务、贷款、市场等问题上有分歧,但仍有巨大的合作潜力,要加强经济合作关系,为双方共同发展注入新活力。卢武铉总统访俄期间,与俄方在能源、宇宙航空等领域签订了多项合同,总额高达40多亿美元。在朝核问题上,俄韩认为要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立场,努力捍卫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在能源领域,韩国决定加大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投资与合作,将之作为俄韩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打击恐怖主义问题上,俄韩表示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

2005年11月,普京总统出席在釜山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其间,普京总统与卢武铉总统举行了会晤,双方签署《关于在经贸领域深化合作的行动计划》,决定在能源、资源、航空航天、渔业、交通等领域深化全面伙伴关系。2006年10月17日,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对韩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与韩国总理韩明淑举行会晤,经贸合作、朝核问题等是主要议题。同时,俄韩针对渔业问题进行了讨论,签署《天然气长期供应合同》《航天合作中保护知识产权协议》等文件。其间,俄韩就扩大韩国对俄罗斯的投资及两国在军事国防、信息技术、中小型商业等领域合作,联合国改革与联合反恐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合作意向。[2]

2005年,俄韩双边贸易额上升到60多亿美元;2007年,攀升到149.9亿美元,呈现飞速发展趋势。俄韩在政治、经贸、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实现了优势互补,尤其在能源供应与航空航天技术合作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为俄韩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阶段

2008年李明博总统上台后,提出了针对美、中、日、俄的“四强外交”,即巩固美韩关系,提升中韩关系,改善日韩关系,推进俄韩关系。2008年9月,李明博总统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与梅德韦杰夫总统举行会晤,商讨俄韩在政治、经贸、人文、军事、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双方签署《十点经济协定》。此外,李明博总统提出建设跨境铁路及天然气管道的“新丝绸之路”建议。同时,俄韩决定把全面伙伴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求扩大经贸合作,增强政治互信。

2010年9月,李明博总统出席在雅罗斯拉夫尔举行的世界政治论坛。论坛期间,李明博总统与梅德韦杰夫总统和普京总理举行了会晤,双方认为在朝核问题上加强合作是维持东北亚地区稳定的关键。李明博总统还出席了俄罗斯商界领袖恳谈会,他重申希望俄韩在能源高效化、原子能开发、医疗器械及技术、宇宙通信、战略信息技术合作方案等方面进行合作。[3]同年11月,梅德韦杰夫总统参加在韩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与李明博总统举行会晤,俄韩同意加强合作并推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2011年11月,李明博总统开启对俄、法两国访问行程。11月2日,李明博总统抵达圣彼得堡,与梅德韦杰夫总统举行会谈。俄韩就朝核问题、天然气管道建设、经贸合作问题等进行了讨论,双方敲定俄方从2017年正式向韩方供应天然气的最终方案。

朴槿惠总统上台后,随即对欧洲国家进行“旋风式”访问。朴槿惠政府对俄政策的主旨是,寻求俄方对韩国提出的“东北亚和平构想”“朝鲜半岛信任进程”的支持,推进两国在能源、经贸等领域的合作关系。2013年9月4日,朴槿惠总统抵达圣彼得堡参加G20峰会,开启上任后欧洲外交行程。其间,朴槿惠总统与普京总统举行会晤,主要涉及确立俄韩相互信任关系、促进两国今后5年经贸关系发展及构建俄罗斯经济圈等。同年11月,普京总统对韩国进行为期2天的国事访问,与朴槿惠总统举行会谈。在经贸方面,俄韩就推动短期及中长期合作项目向前发展达成共识,签署港湾建设、铁路建设等方面协议。在安全方面,两国发表《联合声明》,敦促朝鲜尽快实现无核化,宣布了俄韩为维护朝鲜半岛和平而开展的系列合作方案。

二 新世纪以来俄韩关系发展的指向领域

进入21世纪以来,俄韩走过了建设性互补伙伴关系、全面伙伴关系、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历程,两国把对方视为重要合作伙伴,双方关系呈现总体上升趋势,而政治、经贸、安全、人文等领域则是主要指向。这表现为俄韩政治互信加强,经贸发展稳定,安全互相支持,人文交流便利。

(一)政治领域:沟通频繁,互信增强

政治需求是推动俄韩关系发展的主要动因。寻求与韩国的政治接触是俄罗斯“东向”战略的重要部分,而加强与俄罗斯的政治沟通则是韩国“均衡”外交的关键环节。2000年以来,俄韩高层保持着高频率的互动态势。2000~2001年,普京总统与金大中总统在不同国际场合进行了3次首脑会晤,为俄韩建设性互补伙伴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4年,卢武铉总统访俄期间与普京总统举行会晤,把俄韩关系由建设性互补伙伴关系提升为相互信任的全面伙伴关系。李明博总统时期,俄韩首脑会晤更加频繁。2008~2011年,俄韩首脑举行了6次会晤,把两国关系推向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阶段。2013年9月与11月,朴槿惠总统与普京总统进行了2次会晤,双方在朝核问题、双边合作等方面达成共识,有力地推动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

与俄韩高层互动频繁相伴随,双方逐渐建立了机制化沟通渠道。早在1994年金泳三总统访俄期间,就提出了俄韩在各个领域加强合作与沟通的建议,包括政治领域各级领导人对话的建议。俄韩双方认为,要保持两国首脑密切联系,建立“连接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与韩国青瓦台的联络热线”。[4]通过高层联络热线,俄韩在加强经贸联系、维护半岛稳定、声援彼此立场等方面的合作愈发频繁。目前,俄韩已建立首脑会谈、副部长级等各级领导人互访对话机制,双方在东北亚地区安全与稳定、朝核问题等方面不断加强合作,推动了俄韩政治互信的确立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二)经贸领域:发展稳定,成果突出

经贸合作是俄韩取得成就最显著的领域之一,双方对加强经济合作均有浓厚兴趣。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俄韩双边经贸合作始终保持良好态势。尤其在双边贸易及能源领域,俄韩取得了一定成就。在双边贸易领域,俄韩合作呈现稳步发展态势。1994年俄韩宣布建立建设性互补伙伴关系时,双方贸易额为21.9亿美元,韩对俄投资仅有2600万美元,而俄对韩投资则可以忽略不计。俄韩伙伴关系确立后,双方经贸领域合作步入正轨。1996年俄韩双边贸易额增长到33亿美元,但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出现波折。2000年俄韩双边贸易额保持在28.5亿美元。2004年,俄韩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60亿美元。其中,俄对韩出口额为36.7亿美元,以矿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化学产品为主;韩对俄出口额为23.4亿美元,以电器产品、汽车、轻工业品为主。2004年俄韩确立全面伙伴关系后,双边经贸关系再次迎来机遇。2005年俄韩双边贸易额达到63.6亿美元。随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俄韩双边经贸关系更趋活跃。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俄韩双边贸易额有所下降。截至2015年,俄韩双边贸易额达180亿美元,虽然与高达635.5亿美元的中俄双边贸易额无法比,但两国经贸关系始终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根据2015年世界能源理事会(WEC)公布的“2011年至今各国能源三难困境指数”[5]显示,韩国排名第54位,属“能源落后国家”。作为新兴国家的重要代表,韩国是仅次于中国、日本的亚洲第三大能源消费国。拓宽能源渠道、储备稀缺能源是韩国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而俄罗斯远东地区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储备。2014年俄罗斯联邦能源部发布《2035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草案》,提出要开拓亚太市场,实现能源出口多元化。根据该草案,俄罗斯将在2034年把本土所产的32%的原油和31%的天然气运往亚太地区。[6]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能源储备看,加强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是韩国的不二之选。卢武铉时期,韩国积极参与俄罗斯远东开发计划,双方签署了24.5亿美元的能源合同,在能源的勘探、开采及设施改造升级等方面加强合作。李明博时期,俄韩达成了从俄罗斯引入天然气管道(PNG)的协议。根据该协议,“韩国政府投入120万亿韩元用于管道工程建设,以换取在今后30年每年从俄罗斯输入750万吨天然气”。[7]2011年,李明博总统与梅德韦杰夫总统再次商讨PNG协议,双方达成2013年9月开始修建管道,到2017年实现通气的共识。朝鲜半岛问题及全球页岩油开发使俄韩PNG协议受到一定影响。2013年,普京总统访韩并出席第6届俄韩商务对话会,表示要推进与韩国的能源合作关系。此次会议上,俄韩企业界签署了6项能源资源合作谅解备忘录,推进了两国能源领域的合作。

(三)安全领域:合作频繁,相互支持

安全领域是俄韩最关心的领域之一。朝核问题是关系俄韩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也是双方相互支持、互相声援的核心领域。另外,军事交流与合作贯穿俄韩伙伴关系发展的整个进程,是两国安全领域合作的重点内容。

1.俄韩军事合作关系密切

一方面,俄韩在军火贸易领域关系密切。俄韩军火贸易源于俄方“武器还贷款”计划。由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大部分债务,俄方提出了“以武器还贷款”的解决方案。1995年,俄方与韩方达成首个军火贸易协定,即“棕熊-1”计划,俄方在1996~1999年向韩方提供了总值为4.6亿美元的主战坦克、步兵战车、直升机、导弹、发射器及相关设施等装备。俄方希望向韩国出售“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S-300型防空导弹系统等武器,但遭到美国警告。1997年,俄韩签订《关于开展军事技术合作的协议》,“俄方向韩方供应武器费用的一半用于抵债,另一半由韩方用现金支付”。[8]2002年,俄韩达成新的军火贸易协定,即“棕熊-2”计划,俄方在2003~2006年向韩方提供了价值达5.34亿美元的装备,包括“黄鳝”级气垫登陆艇和伊尔-103Ⅱ式教练机。不过,以武器还贷款方案并未解决俄韩贷款问题,高昂利息反而导致俄方贷款增加。为防止俄方无法偿还贷款事件发生,2001年俄韩签署协议,韩国决定减免俄罗斯部分贷款,要求俄方在未来23年内分期还清所有债务。这缓解了俄罗斯还贷压力,为俄韩加强军事技术合作打下了基础。

另一方面,俄韩军事交流日趋频繁。在军事技术合作层面,俄韩取得了丰硕成果。1997年俄韩签署《关于开展军事技术合作的协议》,这成为双方开展军事技术合作的基础性协议。[9]2007年,俄韩军工代表就联合研制导弹雷达问题进行磋商。2010年,俄韩就“棕熊-3”计划的军事技术转让问题进行商讨。同年7月,韩国试射成功国产中程防空导弹“铁鹰-2”。这是韩国基于从俄方引进的S-400型防空导弹系统研制而成的,采用多项俄方技术专利,导致其带有浓厚的俄式血统。在军事交流层面,俄韩形成了高官互访、军事演习、人员培训等多层次的军事交流机制。2005年,韩国国防部长访问俄罗斯,要求俄方出售更加先进的武器以偿还贷款。2007年,俄韩举行局长级国防政策实务会议,达成开设高层对话渠道协议。2009年,韩国国防部长访俄,双方就深化俄韩军事合作及在共同解决朝核问题上加强合作达成共识,决定举行正式的国防战略对话。2010年,俄韩建立空军联络热线。2012年3月15日,俄韩在俄罗斯举行第一次正式的国防战略对话,对朝鲜半岛安保形势进行了分析,在加强国防交流合作方面达成共识。2013年11月,俄方批准了俄韩军事合作协定,“双方将开展军事经验交流、海上搜救合作、互访、进行培训和举办研讨会”。[10]俄韩联合军演是两国军事交流的重要内容。2009年至今,俄韩举行了一系列的联合军演,如每年例行的俄韩边防军联合演习。该演习始自2001年,主要任务是打击海上犯罪、进行人道主义搜救等,最近一次是2015年9月在韩国墨湖港举行的,俄方派遣“指挥官”号边防巡逻舰参演。目前,俄韩军事交流朝着高层次方向发展,这有利于增进双方军事交流水平,对维护本地区安全与稳定也具有深远影响。

2.俄韩在朝核问题上相互支持

俄韩在朝核问题上有着相同利益,相互支持。对俄罗斯而言,朝核问题既是威胁其国家安全的隐患,又是制约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的障碍。对韩国而言,朝核问题是关乎国家统一和存亡的重大问题。2001年普京总统访韩期间就把朝鲜半岛无核化作为重要议题。2003年1月10日,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后,韩国对此表示了严正关切。卢武铉总统派特使访俄,商讨朝核问题事宜。2004年卢武铉总统访俄,朝核问题再次成为会谈议题。俄韩坚决主张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坚持在六方会谈框架下和平解决朝核问题。随后的李明博政府、朴槿惠政府均与俄方在朝核问题上展开了深度商讨。在对待朝鲜核导试验的态度上,俄韩立场相同且坚定,即绝不承认朝鲜有核国家地位。2016年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后,遭到包括俄韩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反对,俄韩在对朝鲜制裁决议上投了赞成票,表明了两国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捍卫东北亚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决心。

(四)人文领域:官方主导,交流便利

俄韩人文领域交流以“以官带民”为主,官方为民间交流提供了沟通机制。李明博时期提出“文化外交”理念,希望把韩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2008年李明博总统访俄,提出加强俄韩人文领域合作,推动两国伙伴关系发展。2009年3月,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访俄并与俄罗斯文化部长举行会晤,主要涉及俄韩建交20周年活动的部署及截至2011年的两国文化交流等内容。同年10月,俄韩举行局长级工作会议,决定以俄韩建交20周年为契机,构建俄韩文化交流平台。2010年俄韩建交20周年之际,双方互派代表团参加庆祝活动,为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搭建了平台,俄罗斯的芭蕾舞、歌剧与韩国的传统舞蹈、音乐等深受喜爱。2013年俄韩在首尔举行领事局长会议,双方就签证问题进行讨论,就一般性护照和签证免除协定文案内容等达成一致。2013年11月,普京总统访韩,双方签署《关于互免签证的协定》。2014年1月1日,俄韩互免签证协定生效,给双方的旅游发展和文化交流带来了极大利好。2015年俄韩建交25周年之际,两国举行了一系列文化交流及庆祝活动。

俄韩人文交流规模不大,在交流模式上以官方为主,尤其是政府高层对推进俄韩人文领域合作极为重视。从李明博政府到朴槿惠政府,从国家首脑到地方官员,俄韩形成了体系化人文交流模式。在官方推动下,俄韩民间交流逐渐步入正轨。俄韩简化了签证手续,为双方人员正常流动提供了便利。通过官方搭建的人文交流平台,俄韩人文交流将成为推进双方伙伴关系深入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 未来俄韩关系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伴随伙伴关系的发展,俄韩在政治、经贸、安全、人文等领域合作取得一定成就,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俄韩不存在直接对立性矛盾,相反,双方在某些领域内具有互补性优势,双方合作意愿强烈、合作潜力巨大,这为两国消解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创造了一定条件。

(一)政治安全难以互信

一方面是国家利益与同盟利益的功能性矛盾。韩国是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盟友,这使其不可能在国际事务中完全以本国利益作为外交政策的出发点,而必须要考虑美国的利益,不能与美国的意志相悖。这造成了韩国主权国家身份与美国霸权主导者之间功能属性的矛盾。虽然韩国极力争取平等盟友地位并有“离心”倾向,但它不会冲破同盟框架底线。而美国则对韩国“离心”行为加以警告甚至干涉其行为,避免韩国做出有损美国利益的行动。美国时刻关注俄韩关系发展,美国决不允许其盟友与“假想敌”走得过近。因此,当俄韩在贸易领域达成协议时,美国就对韩国发出警告,防止俄韩关系过度接近而损害美国利益。韩国的国家利益与同盟利益的功能性矛盾制约着俄韩伙伴关系的发展。对此,俄韩需要高明的“均衡”和“消解”战略加以应对。

另一方面,国家安全与地区安全的结构性矛盾。作为朝鲜半岛问题的当事国,韩国对朝鲜核导试验极为敏感。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后,韩国同意美国在其本土部署“萨德”系统,这引起中、俄等国家反对。韩国在追求自身安全的同时,却损害着中、俄等邻国的安全利益,由此产生了两对结构性矛盾。其一,韩国变得更加不安全。通过部署“萨德”系统,美国构建起完整的反导体系,韩国被拉入该体系。对自诩“均衡者”的韩国而言,其“中立”立场逐渐模糊。部署后的“萨德”系统将会把中国京津腹地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纳入侦测范围,严重威胁中俄国家安全。这将打破地区战略平衡,加大新一轮军备竞赛风险,中韩、俄韩关系也会遭受打击,非但不能推动朝核问题和平解决,反而与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渐行渐远,对韩国来说是得不偿失。其二,韩国变得更加被动化。按照韩方观点,“萨德”系统部署在首尔地区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其作用不如“爱国者”导弹。实际状况是该系统部署在韩国东南部星州郡星山里,其200公里的导弹拦截半径覆盖不到首尔地区,达不到增强“首尔圈”防御能力目的。可以说,部署“萨德”系统的目的不是拦截朝鲜的导弹与火箭弹,而是用于对周边地区的军事侦测。这也招致了韩国民众的反对,在首尔、蔚山、忠清北道、庆尚南道、江原道等地方都爆发了反对部署“萨德”系统的集会活动。韩国无论是对中俄两国的解释还是对本国民众的安抚,都处于被动局面。既没有保证本国国家安全,还造成了对中俄两大邻国的威胁,这种缺乏战略眼光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将成为俄韩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

(二)能源合作存在间隙

其一,俄罗斯能源出口政策的制约。俄罗斯一直将欧洲视为其能源出口的重点方向,即使受到欧美国家制裁,俄罗斯对欧洲能源市场也保持乐观态度。过分重视欧洲的能源政策使俄罗斯与亚太国家的能源合作长期处于低水平地位。尽管近年来俄罗斯将能源出口方向转向亚太地区,但其以拖延、观望和停顿的方式来促进当今世界三大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国——中国、日本和韩国的需求竞争。[11]虽然俄韩在能源领域进行了广泛接触,也签署了大量协议,但目前大部分项目陷入停滞状态。俄罗斯以欧洲为合作重点的能源政策应切实扭转,毕竟,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亚太能源市场无论在能源需求量还是能源价格方面都不逊于欧洲市场。与亚太国家合作还可以促进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因此,在能源出口政策方面,俄罗斯亟须转变观念,要加快和深化与亚太国家在能源领域的合作。

其二,朝鲜半岛局势的影响。2000年韩国提出修建穿越朝鲜境内的油气管道项目,得到俄方赞同。2008年李明博访俄期间与梅德韦杰夫总统达成相关协议,俄方也得到朝方同意。李明博时期韩国采取强硬对朝政策导致南北关系持续恶化。2010年“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把南北关系推向战争边缘,穿越朝鲜的油气管道项目落空。虽然俄韩提出了替代性方案,但性价比不及陆上管道运输。尽管俄韩始终保持一定数量的油气贸易规模,但远未达到每年750万吨的计划标准。可以说,起伏不定的朝鲜半岛局势成为俄韩推进能源领域合作的最大制约,需要两国的智慧化破解。

其三,俄罗斯国内环境的限制。俄罗斯远东地区尚未实现开发,由于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基础设施薄弱,其无法自行开发远东地区。对韩国而言,能源安全问题没有中国紧迫,加之俄韩管道建设因朝鲜问题而搁置,俄韩油气贸易对常规交通运输方式的依赖性高于中国等本地区其他国家。因此,韩国是否有必要投入巨资帮助俄罗斯开发远东地区,其投入与产出比能否被韩国企业接受,这些是要仔细掂量的问题。俄罗斯国内深受寡头政治影响,其投资环境不透明,能源开发与监管体制有问题,使许多韩国企业对投资俄罗斯抱有谨慎态度,这制约着俄韩能源合作。韩国一直希望俄罗斯提升投资环境,为韩国等亚太国家提供投资便利。

The Development of Russia-South Korea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Trajectory,Direction,and Prospect

GUO Rui,ZHAO Junliang

Abstract In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with a steady development of their partnership,Russia and South Korea have accelerated their pace of building an all-round partnership,much to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both countries.The development from a constructive,complementary partnership to full partnership,and then to a strategic one-it has indicated the willingness on both sides to regard one another as an important partner for cooperation.In general,the Russia-South Korea relations have undergone a positive development,where the main areas include politics,trade,security,and humanities exchange.This has suggested a strengthened mutual political trust,a steady development in trade and commerce,a mutual support in security,and a facilitation of humanities and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Although there exists between Russia and South Korea no direct conflict or tension,there are also a few issues troubling the bilateral relations(e.g.the difficulty to reach a deep mutual trust in politics and trust,and the plethora of obstacles in energy cooperation).Nevertheless,Russia and South Korea have strong willingness and huge potentials to cooperate in such areas as energy and technology,where the advantage of complementarity can be seen.Needless to say,this requires a mutual effort from both sides to push forward their cooperation to a greater depth.

Keywords the Russia-South Korea Relations,Russia,South Korea

Biography of the authors GUO Rui,male,from Changchun in Jilin Province,PhD in Law,Professor and PhD Supervisor,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Jilin University,research interests:the Korean Peninsula,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arms control,the diplomacy of contemporary China;ZHAO Junliang,PhD candidate of Class 2016,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Jilin University,research interests:East Asian security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ocean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jor powers.


[1]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日韩国家关系新变化与区域合作战略”(编号:16JJDGJW006)及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培育项目“东亚安全风险与中国的可持续安全战略”(编号:2016ZDPY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2006年10月俄总理访问韩国》,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16年7月28日,http://sputniknews.cn/russia/20061017/41560625.html。

[3]《李明博总统9日出访俄罗斯》,海外文化弘报院,2016年7月22日,http://chinese.korea.net/NewsFocus/Policies/view?articleId=82766。

[4]B.莫依塞耶夫、汪宁:《俄罗斯—大韩民国:建设新伙伴关系的方针》,《韩国研究论丛》,1996,第35页。

[5]《韩媒:韩国成为“能源落后国”全球排名第54位》,中国新闻网,2016年7月26日,http://www.chinanews.com/gj/2015/12-07/7658966.shtml。

[6]《俄罗斯能源部发布2035年前能源战略草案》,国家能源局,2016年7月26日,http://www.nea.gov.cn/2014-02/19/c_133126038.htm。

[7]《韩俄天然气管道项目受韩朝矛盾影响搁浅》,中国管道商务网,2016年7月26日,http://www.chinapipe.net/national/2013/18897.html。

[8]《“父债子还”:俄把航母等武器都交付给韩国偿债》,中华网,2016年7月25日,http://military.china.com/history4/62/20160311/21848456.html。

[9]郭锐、王晓军:《俄韩军事技术合作及其战略问题的研究》,《太平洋学报》2010年第1期,第91页。

[10]《韩俄决定构建定期文化交流平台》,中国新闻网,2016年7月25日,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3/11-12/5490116.shtml。

[11]杨雷:《俄韩油气合作迟滞的原因分析》,《国际石油经济》2011年第9期,第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