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194.教拳论道

又闲扯一会儿,气氛平淡下来,二人不知不觉中恢复了常态。

温姝想到刚才程致远突然精力不济,问道:“你刚刚为什么突然一蹶不振了?”

程致远笑到:“我一蹶不振倒好,你这成语水平莫要一蹶不振才行啊。”

温姝道:“我用错词了,应该说萎靡不振才对。”

程致远知她何意,笑道:“我刚才正在进入冬眠状态,差一点就睡着了,结果被你吵醒了。”

温姝不信,道:“你又来说笑,哪有人类能冬眠的。”

程致远道:“你想冬眠动物除了青蛙、鳄鱼这样的变温动物,是不是也有刺猬、松鼠这样的恒温动物。人是哺乳纲动物吧,属于恒温动物吧,假设满足冬眠条件的话,理论上来说,是不是人人都能冬眠?”

温姝听他说得头头是道,疑惑道:“可是没听说过人类冬眠啊,至少我没听说过。”

程致远道:“那你听说过什么叫孤陋寡闻吗?哈哈,事实上真的可以。有一晚在阿尔卑斯山的雪洞里,我亲身尝试过,不过只冬眠了一晚,效果还很好呢。”

温姝感觉他没在说笑,仍忍不住问:“真的?”

程致远正色道:“真的。那天下午,远处天边出现一团乌云,我们想到暴风雪要来了,立刻去背坡挖洞。雪山的夜晚非常危险,因为没有阳光,涉雪又很容易出汗,一旦汗液蒸发,体温会急剧下降……考虑到这些不利因素,我们决定藏身在雪洞里,等暴风雨过去,第二天太阳出来,我们再继续赶路。我们像挖坟墓一样,一连挖出八个雪洞,因为我体力好,能者多劳,挖完自己的又去帮助两位女士……”

温姝插口道:“你对女孩子一向很体贴。”

程致远点了下头,接道:“我一连挖了三个雪洞,并没觉得如何疲累,可是我打量大伙的表情时,发现大家几乎都没力气了。阿尔卑斯山脉千里冰雪,很难找到食物,为了便于攀爬,我们出发时身上所带的食物都不多。我想自己应该没有问题,于是拿出一半食物分给二位女士。登山者大多乐观,当时还有人开玩笑,说如果大家都能冬眠就好了,能省不少粮食。这句话提醒了我,后来躺在雪洞里,我尝试使用龟息功,还真的有点冬眠的意思呢。”

温姝道:“归西功?这名字不大吉利。”

程致远愣了一下,笑道:“不是去往西方极乐世界的那个归西,是乌龟的龟,呼吸的吸,像乌龟一样呼吸的功法。”

温姝道:“像乌龟一样呼吸?”

程致远问道:“你听说过黄鼠吗?”

温姝道:“黄鼠狼吗?听过。”

程致远笑道:“不是给鸡拜年的那位,就叫黄鼠,是一种啮齿类动物,样子有点像小松鼠。”

温姝想了一下,道:“没见过。”

程致远道:“黄鼠冬眠期从当年九月开始,直至来年三月,总计超过半年时间。冬眠中的黄鼠每分钟呼吸1-2次,心跳1-5次,体温降至0-2摄氏度,几乎和死了差不多。”

温姝有点担心,问道:“那它不会死吗?”

程致远道:“不会冻死,不过万一有天敌发现它,还是逃不过被吃掉的命运。”

温姝道:“睡梦中死去,应该也不会感到痛苦吧。”

程致远“嗯”了一声,继续之前的话题,道:“那晚我想到黄鼠,想到动物冬眠,当即运起龟息功,使呼吸变得悠长。等我感觉耳朵热起来了,就闭住口鼻,运起师父传的内功,让自己的生命活动降到最低点。等我感觉没那么冷了,干脆翻身躺在预留的‘冰井’里,结果第二天大家都醒了,我还在睡梦中。等他们叫醒我,我感觉精神状态很好,肚子也不饿。”

温姝点点头,问道:“所以你能用耳朵呼吸?”

程致远微笑道:“是的。”

温姝赞叹道:“好神奇啊。”

程致远问道:“你想学吗,我可以教你。”

温姝道:“想学。”其实她想学这门功夫还在其次,主要是程致远亲自授课,学什么都是极好的。

程致远道:“这种功夫不是一上来就能学的,你要先练习静坐、吐纳,我再指导你如何引导、催动气息,等你掌握了控制气息的方法,我才能教你用耳朵呼吸。耳内的鼓膜很脆弱,如果气息量太大,很容易冲破鼓膜,人就聋了。”

温姝道:“原来还很危险。”

程致远道:“胡来很危险,学会了就不危险了。当年师父让我摸索内气法门,一开始我真没多大兴趣,打坐之时,心里总想着别的事。那段时间我很爱看书,每一刻都想看书,几乎要想疯了。可是师父给我限定期限,我又不敢多看,别提多纠结了。师父很有整治我的手段,也多亏他逼着我练,我才能从内功中获益良多,有今日的进境。”

温姝问道:“很难练吗?”

程致远道:“入门是挺难的,当年我琢磨了两年多的时间,才终于理解‘气’是什么感觉。不过你也不要气馁,我当时内心不静,你心态比我好,进度应该会比我快很多。”

温姝马上应道:“好,我练。”她巴不得与程致远共处十年百年,越是难练,反而越好。

程致远见她不怕辛苦,心中兀自欢喜,道:“等你初窥门径后,就知道它的好处了。活气活血、增强体能不说,还能美容养颜呢。女孩子都怕老,练了之后人家害怕,你却不怕,那不是大大的妙处吗?”

温姝微笑道:“还说呢,和你在一起,一定老得比平常快。”

程致远忽然想到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提到过采阴补阳之法,导引服气之术,以及还精补脑之道。但想这类书籍温姝决计不会涉猎,试探地问道:“为什么?”

温姝道:“你总是逗我笑,可不是要长皱纹吗?”

程致远暗吁了一口气,笑道:“是啊,以后我多多注意。”

温姝忙道:“我不是怪你,我喜欢笑。”

程致远清理一下思路,将话题拉回正轨,道:“等你打稳基础,咱们可以一边练习,一边事后交流心得。有时候一个人练会感到很寂寞,两个人一起练,虽然是分开练,可是至少有共同的话题,那就很舒服了。”

温姝心花怒放,道:“好呀,我……到时我们一起练。”

程致远道:“我已经练了七八年了,才只略有小成,每次突破一关,紧接着就想突破下一关。你现在应该体会不到,冲破瓶颈的感觉,简直比拨云见日还要过瘾。师父送给我的那本书,如今已经看完了一多半,练也练了差不多一半。有时我好奇后面的内容,会跳过去翻看,翻到最后我才发现,这本书很可能只是一本初级入门的内功心法,想要大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准毕生都练不完。”

温姝听说永无止境,心下大喜,问道:“你现在练到哪一步了?”

程致远思索良久,竟不知该如何解释,望着前方嘀咕道:“行气自‘手太阴肺经’起,依据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的五行属性,再按照时辰顺序运行经脉,其后分别是: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主脉这十二条正经早已气血相通,但若说运转如意,似乎颇为勉强。”

温姝听他喃喃自语,道:“这些深奥的知识我不懂的,可不可以简单点说。”

程致远目光转向温姝,道:“简单点说……”忽然笑道:“这样吧,你看一下没准就懂了。”迅速向旁移开一步,快速打出一拳。

温姝更不懂了,问道:“没了?”

程致远道:“你看到这一拳,有没有想到什么?”

温姝努力思考,道:“你的拳速很快,似乎力量也很大,其它的就想不到了。”

程致远道:“想到这些就足够了。”垂下手臂,又道:“看上去不过是平平无奇的一拳,其实内中暗藏诀窍甚多。练习内功,必须先通经络,主干为经,亦称经脉,旁支为络,亦称络脉。除了直属脏腑的‘十二正经’外,还有与之关联的‘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八条奇经,由内及表,还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之分。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温姝有些领悟,问道:“我打一拳和你打一拳,具体有何不同呢?”

程致远道:“你空有力而无气,这是内在的不同,我懂得发力而你未必,这是外在的不同。武功讲求内外兼修,只有理解了气,方能以气运力。拿我个人来说,刚开始练气的阶段,打坐或者站桩时,内气能运行自如,可是施加在拳脚上,气息便停滞了。再练一阵子,感觉气顺了,那时再使拳脚,每一拳每一脚的劲力都会大增,即‘劲之顺也’。可是这时空有力量,却无速度,根本打不到人。”

温姝催问:“那该怎么办?”

程致远道:“当然继续练下去啦。气顺劲顺谓之通,气快骨速谓之透,练到通透这一层,明显能感觉到速度加快了许多,力量也跟得上。”

忽然想到一事,穿插道:“师父只教过我最基本的拳脚功夫,起初我还以为他故意有所保留,直到内功小成,我才明白他的真正用意。外门功夫保持相同,内在功夫增强之后,能很直观的感受到修习内功的好处。此外师父故意不教我复杂的功夫,也是为了让我领悟气与劲更高深的境界。”

继续说道:“等到力量够强,速度也够快的时候,接下来就是思考如何巧妙运用气与劲,使‘形’更加完善,也就是出招收招时自然畅顺,不再一板一眼。后来我内功越练越精,经络与脉络相互间融汇贯通,力量变得绵绵不绝,再不是从前的一触即止。再到后来,刚劲够了,就开始练柔劲。等到刚柔并济,到达‘松如绳之系,悍如冰之清’的境界,再去练习整劲,完善发力技巧。等我将来见到师父,找到父亲,我再向他请教复杂高深的武功,到了那时,我便可以随机应变,轻松以一敌多。”

温姝听得心驰神往,赞叹道:“好厉害啊。”

程致远嘿嘿一笑,道:“所以说这门功夫非常好玩,根本不像听上去那么枯燥。”

温姝摇头道:“不枯燥的,简直好玩极了。”

程致远道:“咱们也不去想着打架,自己和自己玩已经很有意思了。”问道:“要不我现在教你吧,从发力技巧开始。”不等温姝回答,先将放松肌肉,调整呼吸,屏气蓄劲的方法说了,接着教她如何站姿,再将脚趾、腰胯、肩臂的配合发力讲解一遍。

温姝用心记下,调整了好一会,终于找到状态,立时向前打出一拳。

程致远见温姝第一拳便深得要领,忍不住大肆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