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客服务体系的界面管理研究
- 谢朝武
- 14186字
- 2020-08-29 03:37:52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述评
2.1 界面管理研究述评
2.1.1 界面管理研究的起源
“界面”是一个跨学科词语,在物理、化学、计算机和工程技术领域,学者们广泛使用“界面”这一术语来描述物质上的相邻和接触现象。其中,在物理、化学领域,界面是指“任何两个相之间的邻界”(《牛顿现代科技大辞典》,1989),是两个物体的“相态”相接触的分界层(张开,1977)。物质间的相界面有气液界面、气固界面、液固界面、液液界面、固固界面五种(颜肖慈,2005)。在工程技术领域,界面常用来描述各种仪器、设备、部件及其他组件之间的接口。在计算机领域,人机界面(Human-Computer Interface, HCI)这一术语更是被广泛使用,它又称人机接口、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它是计算机科学中最年轻的分支之一,是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图形艺术、认知科学和人机工程学的交叉研究领域(罗仕鉴,2002)。人机界面这一概念已经将界面所表达的纯粹的物质上的相邻和接触推进到人与机器间的行为交互。
学者们发现,“界面”很好地反映了组件之间的结合状态。如果把组件视为不需再分解的“要素”, “界面”就可以呈现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这就搭起了“界面”进入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之中的桥梁(席升阳,2005)。由于管理行为中存在大量的交互现象,因此人们将其引入了管理领域,用以说明管理系统中要素与要素之间的交互状态和连接关系,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随着管理学各研究领域对其的引入和使用而不断得以拓展。
应该看到,界面矛盾的协调与处理,早就引起了管理先驱们的关注(蔡纯杰,2005)。法约尔提出的“法约尔桥”目的在于化解企业内部的职能障碍,韦伯在理想行政组织体系中提倡管理人员职业化以利于管理界面问题的集中处理。这些早期朴素的界面管理思想,普遍地将交互沟通作为解决交互矛盾的基本方法。
1934年,贝塔朗菲(Luduig Von Bertalanffy)发表了《现代发展理论》,提出了机体系统论概念。1945年,他又发表了名为《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文章,系统论由此诞生。1948年,由美国数学家、通信工程师申农(C. E. Shannon)和韦弗(Warren Weaver)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和《在噪声中的通信》两篇著名论文,建立了信息论。1948年,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发表了专著《控制论》,标志着控制论这一学科的诞生。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诞生对社会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社会科学由此进入了具有科学性的新阶段。而自50年代以后的有关管理的书籍几乎无一不涉及信息、反馈和控制(郭咸纲,2003)。
在工程技术领域,项目管理往往面临着大量复杂的子系统整合、目标协同、动态控制等系统性管理问题。界面管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渐从系统论思想中脱胎而出,在项目管理描述和研究中得以普遍运用。按照Cleland(1989)的观点,六七十年代的界面管理(Interface Management)一般只是简单地用于保证项目系统界面有基本的契合,主要强调有相同的规格,不失掉任何设备、数据。
20世纪60年代以后,组织管理领域也广泛使用“界面”来描述组织间的关系。雷恩(Daniel A. Wren, 1967)在“Interface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一文中对界面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认为组织就是一个系统,社会相互作用的增长要求组织理论对界面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而且,界面分析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系统理论。1975年,麦肯纳(R. F. McKenna)提出对正式系统和非正式系统间组织界面的阐述,这将对组织强化方法和管理发展提供更深入的理解。1983年,布朗(Brown)出版Managing Conflict at Organizational Interfaces一书,他认为组织界面比组织的各方更重要。罗珉与何长见(2006)认为,界面体现了超文本的思想,通过接口关系和界面分析,使两个以上的组织借助于界面实现了相互间信息联系,了解组织间关系就需要把界面的概念作为方法论的工具。
1968年,Berenson认识到并非所有的研究项目都能带来产品的创新,R&D与市场营销间的界面问题影响了技术的有效转移。Souder(1978)的调查也发现,当营销-研发界面存在严重问题时,68%的研发项目将在商业化上完全失败,21%的项目将部分失败。在Berthelot(1978)、Chakrabarti(1981)、Millman(1982)、Souder(1984)、Pearson(1985)、Link & Zmud(1986)、Ginn & Rubinstein(1986)、Lucas & Bush(1988)、Brockhoff(1989)、Gupta(1985, 1986, 1987, 1988, 1996)、Rogers(1990)、Saghafi(1990)、Norton(1994)、Song(1992, 1993, 1995, 2006)、Ernst(1998)等众多学者的努力下,界面管理逐渐成为创新管理的重要研究方向,这些研究的重点大都放在市场、R&D和制造职能部门之间的跨职能交流和整合问题上(Workman, 1995),创新过程中组织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得到广泛的研究,界面管理由此成为解决合作技术创新难题的重要管理手段。
当然,界面管理问题也逐渐得到管理学其他领域学者的重视。1977年,贝里(D. Berry)系统阐述了财务经理和营销经理间的界面问题,发现他们对基础的财务关系缺乏共识,这使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各种财务指标,从而导致运营目标在执行时的效果差异。1984年,林纳格和普森特(Lynagh & Poist)的研究发现,物流活动有助于营销成功,加强两者的界面联系能推动企业的整体成功。物流和营销这两个部门在仓储控制和库存等主要节点活动间存在明显的分歧和冲突(Lynagh & Poist, 1982),需要通过各种整合措施来构建两者间有效的界面联系。
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虚拟企业、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相伴出现,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新经济模式的变革等,都使企业的界面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突出,界面管理研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接受和认可。
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国外的界面管理研究逐渐走向深入的同时,我国的官建成(1995),郭斌、许庆瑞(1997)等学者首开国内界面管理研究的先河,他们在对界面理论进行引入、评述和理论分析的同时(官建成,1995, 1997;郭斌、许庆瑞等,1997, 1998),逐步针对不同的界面管理问题展开了具体的、较有成效的研究(官建成,1999;王德禄,1999;华锦阳,2000;赵玉林,2000;吴涛,2003),从而使界面理论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2.1.2 界面的概念述评
“界面”是从自然科学和系统思想中抽脱出来的、一个描述交互关系的跨学科词语,在被引进管理学科后,不同的学者对其进行过不同角度的理论解读。早期的界面管理研究大都侧重于界面的媒介作用,强调界面是不同组织、系统或职能的共同的边界,而管理行为正是透过这一边界,通过沟通、协调等交互手段来实现信息、物质或能源的有效传输,最终推动系统目的有效达成。如钱德勒(Chandle, 1961)将界面看成一种介质、通道或载体,雷恩(Wren, 1967)、贝伦森(Berenson, 1968)、林纳格和普森特(Lynagh & Poist, 1996)强调界面的边界属性,库柏森和盖拉德(Coupasson & Gaillard, 2000)强调界面的信息转移作用,官建成和张华胜(2000)则在职能区隔的基础上强调界面的冲突属性。
界面管理文献大部分以创新管理作为研究的载体,创新的复杂性使很多学者认识到,界面要素不仅应该包括信息、物质、财务等要素类型(布鲁克霍夫,1997),还应该包括在界面体系上发挥重要作用的规章、制度、机制等管理方式(吴涛,2003;夏德、程国平,2004)。同时,界面的载体除了企业、职能部门和其他组织外,还应该包括所有因交互而发生联系的主体系统,比如顾客与企业间界面(翁君奕,2004),并包括因过程、专业差异(李立新,2004;姜保平、傅道春,2005)而导致的过程界面、专业界面等界面类型。当然,界面既可以是有形界面,也可是无形界面(刁兆丰、余东方,2001)。这些观点显然将界面看成了一个交互要素的统一体,强调界面的“交互作用”、“联结”、“整合”或“一体化”的特点(罗珉、何长见,2006),这体现的是一种集成管理的思想。
从界面的本质来看,交互产生界面,交互现象是界面的本质现象,交互的复杂性导致界面问题的复杂性。不同事物、组织或系统的交互主要表现为要素与要素间的交互,正是众多要素的集成构成了统一的界面体系。基于这一观点,并综合界面的运作特征,可以认为:①界面是一个交互体系,它由具有自主性质的子系统与子系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②界面是一个交互要素的承载体系,它承载了各子系统在交互关系中所投入的信息、资金、物质、能源等有形或无形要素,并通过特定的机制和方式来约束或推动要素间的接触和联系,以此影响子系统间的交互状态;③不同的子系统间所形成的交互体系具有各自不同的运作规律和属性特征,由此形成不同类型的界面体系。
表2-1-1 不同研究阶段的界面定义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界面文献综合整理而得。
2.1.3 界面分类
官建成是我国创新界面管理的早期研究者。1995年,他在《企业经济学中的界面管理研究》(1995)中将企业管理的界面问题分成三个层次,即:①企业间的界面管理问题,主要讨论集团公司中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宏观层次上的界面管理,研究有效地联系组织机构以获得更好的合作效果,一般不涉及界面双方的行为特性和感觉信息;②项目间的界面管理问题,主要讨论界面双方(例如R&D部门与生产部门)在项目等级上的界面管理问题,它涉及界面双方对彼此项目的行为感觉、激励方式、动机与意图等;③企业内的界面管理问题,关注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和联系方式。例如,研究R&D与市场营销界面、R&D与生产界面、生产与市场营销界面的管理及其环境问题。
1997年,郭斌、陈劲、许庆瑞等学者对界面的分类进行了拓展和具体化,他们进一步将界面分成界面Ⅰ、界面Ⅱ、界面Ⅲ等三种类型:①界面I是企业间界面,主要指用户-制造商-供应商界面,包括制造商-用户界面和制造商-供应商界面,这种观点突破了企业集团间企业界面的限制;②界面Ⅱ是职能-部门间界面,主要指市场营销-R&D-生产制造之间界面,包括R&D市场营销界面,R&D-生产制造界面和工艺设计-生产制造界面;③界面Ⅲ是职能内部界面,主要包括R&D-R&D界面,研究-开发界面和设计-制造工艺界面。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1997)对这种界面划分思想进行了图形表示。在我国,这种界面划分思想得到了创新管理领域较为广泛的认同。
巴伦特(D. H. Parente, 1998)提出了界面交互的三种层次,即决策界面、情景界面、过程与产出界面。决策界面包括运营、战略、战术三个维度。情景界面包括个人、职能、跨部门、组织、产品定位、营销定位等多个维度。在过程与产出界面中,产出被认为是界面的有形结果,因此,互动发生的方式是完成产出的过程。
但是,吴涛等人(2003)提出,界面管理应该抛弃传统的线性串接要素的思想,而改之以非线性的界面整合来构造系统,以实现对两个以上交互事物的分析。界面是相关单位之间的交互,而企业内各相关价值实体间的联系使其存在管理界面,它分成三个层级:其一,企业因直接业务联系形成的初级管理界面;其二,企业各部门间因企业信息共享实现各部门间的相互联系,并由此构成一般管理界面;其三,将每个企业的所有管理联系组成一个界面,把企业之间的联系转换为管理界面之间的联系,通过对界面整合而形成集成界面,实现多个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是拓展的管理界面集成界面。这三种界面对应着三种管理模式,也就是三种管理界面(吴涛等,2003)。
欧光军、欧阳明德(2005)也对传统的离散线性的界面整合方法进行了批判,认为传统研究的管理界面的面过窄。他进一步提出,产品集成创新管理界面的层次性表现为四个层次:①第一个层次是创新功能单元内部个体之间的亚微观界面;②第二个层次是创新组织内部各个功能单元之间的微观界面;③第三个层次是企业内部职能层次的中观界面,从横向看是一个跨职能的矩阵式的融合创新,从纵向看是从企业战略、创新战略、技术战略到产品战略的一体化整合;④第四个层次是居于企业之间的宏观界面。
项目界面的深入分类得到了较多的关注。1997年,陈伟忠和黄兴建就提出:在项目系统中,人员界面是最基本的界面,组织界面是第二层次的界面,系统界面是最高层次的界面类型,它包括了项目及项目以外的宣传媒介、社团、业主、供货商、竞争者等许多联系及交流。他们认为,系统界面是有关高级宏观环境的界面,一般不是一个项目组织单方面所能解决的。
姜保平和傅道春(2005)在分析工程建设项目界面管理时则认为,界面管理包括实体界面管理、合同界面管理和组织界面管理三类:实体界面是真实存在的两个或多个建筑因素或部位的实体连接;合同界面是由于将项目分解成不同的工作包而产生的界面;组织界面是建设项目参与各方之间的相互连接,它包括项目从开始策划到项目的竣工验收、移交等整个建设过程中的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徐娟和刘志学(2007)则提出,在物流外包中,外包企业与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存在大量的界面,其中最直观的界面是物流界面和信息界面,以及因管理联系而存在的管理界面。这种观点实质上是将项目界面分成工作流程界面、信息界面和管理界面三个类型。
当然,从界面的产生结构来看,可以将界面分为由于纵向联系而产生的纵向界面、因为横向联系而产生的横向界面(刁兆峰、余东方,2001)和斜向界面(聂柯渐,2005)。
在对界面的分类描述中,彭璧玉、翁君奕的观点是最具突破性的。彭璧玉(2001)将企业的规模、范围、上下游边界、企业与企业间关系、企业内部职能间的关系都用界面进行区分和解释。为了更深入地把握商务模式的基本分析单元,翁君奕(2004)在《介观商务模式:管理领域的“纳米”研究》中提出,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介观层面去看待商务模式,并提出了介观商务模式的概念。作者将交互界面这一关键概念引入商务模式的构建中,他根据各个细分环境之间的资源和信息交互特点引入了平台界面、客户界面、伙伴界面、顶板界面和内部构造以及各个细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联,提出客户界面、伙伴界面和内部构造中企业的核心界面,正是这些核心界面中的要素的有意义的、不同的组合构成了不同的、具体的商务模式形态。作者虽然没有将界面管理作为论述的重点,却突破了传统的只重视创新界面、项目界面的视野,将交互界面作为企业经营的基本分析单元,并认为交互界面具体包括平台界面、客户界面、伙伴界面和顶板界面,以及与内部环境重叠的内部构造。这无疑大大拓展了企业界面研究的范畴。
夏德和程国平(2004)也指出,在“互为目的和条件”的战略联盟、虚拟组织和供应链等战略型的组织形式中自然涉及不同企业间、部门、功能、资源、信息等的复杂性连接与整合,其复杂程度和所涉及的界面类型将远远超过传统的企业内部的R&D的连接、协调工作。
正是在这些学者的努力下,我们将界面从创新界面(官建成,1995;许斌,1997)、项目界面(陈伟忠,1997)拓展到更具一般性的企业职能界面(郭斌,1997),在企业内部界面基础上引入企业外部界面(吴涛,2003;欧光军、欧阳明德,2005),并将企业外各利益主体与企业的交互关系也纳入界面分类的范畴中来(翁君奕,2004),比如对顾客-企业界面、社会-企业界面、竞争对手 -企业界面、环境 -企业交互界面的重视。
据此,我们可以在改进的基础上构建出更具综合性、系统性的企业界面分类体系。如图2-1-1所示,企业界面包括企业内界面和企业外界面两个大类,企业内界面包括职能内项目界面和职能间界面两个亚型界面。企业外界面则包括企业-顾客界面、企业-伙伴企业界面、企业-竞争环境界面和企业-一般环境界面等四个亚型。当然,企业与外部界面主体的交互过程往往是企业的某一职能与外部界面主体的某一要素发生相互作用和联结,这使界面体系具有更丰富、更复杂的微观界面类型,比如采购-物流界面、研发-物流界面等界面类型。企业-顾客界面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界面体系,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互动已经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职能和各层次的企业员工,如何管理和善用企业-顾客界面正成为管理者面临的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对界面分类的突破不仅标示着界面管理实践的发展,也意味着界面管理研究范畴的开拓。
图2-1-1 界面体系的分类结构
从界面的分类体系可以看出,企业具有非常丰富的界面层次,不同的任务体系表现为不同的界面类型,其主导的界面层次也具有差异性。同时,在同一个任务体系内也包含不同性质的界面层次。比如,企业的顾客界面至少就有战略客户、重要客户、一般客户和未来潜在客户等四个不同的界面层次,企业需要提供不同的产品和策略来管理这些客户,企业与不同客户间的结构层次、管理方法、沟通方式都会因此发生改变,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界面管理内容。因此,在研究中,应该力图为不同的任务体系构建出有针对性的界面结构模型。
2.1.4 界面障碍的成因
界面障碍或称界面问题,它的存在具有客观性。Lynagh & Poist(1982)认为,界面问题是由企业活动的任意分工导致的。它主要表现为界面双方因某种原因造成的脱节。作为一种客观的现象,界面问题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吴秋明(2006)曾提出,界面矛盾运动和发展过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即创立期、分歧期、磨合期、平稳期和危机期。
界面管理是创新管理研究的重要方向,其中R&D与市场营销界面、R&D与制造界面的研究得到大量的关注。1968年,Berenson在分析R&D与市场营销间的技术扩散时发现,界面的阻碍因素包括纯结构因素和行为因素。从行为因素来看,科技人员很容易衡量他们的工作,但是营销人员却难以做到这一点,这是冲突的根源。同时,两部门对变革的抵制、缺乏更好的非正式沟通网络都是重要的行为阻碍因素。苏德和查克拉巴蒂(Souder & Chakrabarti, 1975, 1977, 1978)的一系列研究发现,相互依赖的任务、相关任务的不对称性、奖励标准的差异、专业化、对共用资源的依赖、角色描述和期望的模糊性是七个重要的界面成因维度。Shapiro(1977)的研究认为,评价和奖励系统、职能固有的复杂性、定位和经验、文化差异是导致界面冲突的基本原因。米尔曼(Millman, 1982)发现,缺乏市场定位、交流缺失、研发职能与制造、市场职能的分立是造成界面冲突的主要原因。Konijnendijk(1992)重点分析了公司目标、销售目标和生产目标之间的巨大差异,认为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职能间的界面冲突。
组织因素对整个创新产出有显著的影响(Clarke, 1974; Niman, 1992;Lansiti, 1993),个人对专业定位的差异也会导致不同职能或部门间的紧张状态(McDonough & Barczak, 1992; McDonough & Leifer, 1986; Niman,1992)。郭斌、许庆瑞(1997, 1998)等人将界面障碍的成因定位在知识和信息的理解差异、信息黏滞、职能目标差异、文化冲突等方向上。Boutellie等人(2000)提出,对于国际性研究而言,从研究到开发产生障碍的原因主要包括职能分割、地理位置、专业偏好和文化背景等。郭斌(2000)发现,在造成界面障碍的原因上,大企业通常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职能地位之间的差别,中小企业通常是缺乏可制造性考虑和工作业务冲突。同时,缺乏足够的了解和了解愿望(彭灿,2000)、技术创新部门长期游离于企业之外造成信息沟通困难(李凤莲,2002)、主体间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和部门间合作欲望不强(付贵,2006)、组织间的信息黏滞和信息不对称(章琰,2006)等也是引发界面问题的重要原因。但是,华锦阳等人(2000)的综述性研究发现,创新界面问题文献主要集中在社会文化因素和组织因素两个方面。事实上,界面的主导影响因素并不是绝对的,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文化的影响渐弱,组织因素趋强,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层面来改善或解决创新过程中的界面问题。
由于界面类型的差异,界面障碍的成因也表现出复杂性、多样性。Murphy & Poist(1994)对物流营销界面的研究表明,缺乏交流、缺乏利益感知、缺乏资源、管理差异、不合适的组织设计、人际冲突是主要的界面成因。缺乏相互作用(不配合)、缺乏沟通、过于友好、缺乏积极评价都会导致项目界面问题(陈伟忠、黄兴建,1997)。在财务营销界面中,不同的奖励评价标准、专业层次的文化差异、知识水平的差距是导致界面问题的主要原因(Mills & Tsamenyi, 2000)。技术创新界面管理的基本问题包括信息界面问题、技术界面问题、组织界面问题等(徐磊,2002)。在企业动态联盟中,核心能力差异、信息黏滞、组织文化差异是导致其界面问题的原因之一(贾平,2003),而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的模糊性、知识联盟学习机制构建的复杂性、各成员企业文化上的差异性则构成了知识联盟界面的管理动因(李文博、李长江,2007)。在供应链界面中,零售商和供应商界面失调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即目标冲突、价值观念冲突、收益分配冲突、产品质量失调、服务质量失调、信任危机,其中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信任可以视为两者相互关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条件,其原因在于主观上双方忽视与对方的协调沟通,客观上双方力量不均衡导致合作不稳定、合作时间短暂导致合作经验缺乏(李芸、朱明伟,2006)等。贾平(2008)则提出,供应链界面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之间、流程之间、文化之间、管理方法之间等,经营业务和经营能力差异是成因之一(贾平,2008)。
表2-1-2 关于界面障碍成因的主要观点
对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界面而言,缺乏对对方的积极评价、相互不信任、职员等级差异、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是主要的界面成因(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1997)。而专业化、目标差异、信息黏滞、文化冲突(刁兆峰、余东方,2001)是大部分界面都面临的共同的问题。官建成和张华胜(2000)认为,界面冲突产生的原因包括内生原因和外生原因。内生冲突与个体偏好和利益相关,如对资源分配、激励机制、动机以及对自身职权范围认识的偏差。外生冲突主要是信息因素,比如对对方需求、工作作风、工作方式以及职权范围认识的偏差。通过沟通和协调消除外生原因造成的冲突较为容易,但内生原因造成的冲突则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消除起来非常困难。
从现有的界面研究文献来看,随着对界面概念理解的不断拓展,对界面障碍成因的探索也越来越趋向于深入和类型化。但显然,这些研究并未形成系统的结构方向,以明确地表明界面障碍的结构类型及其与界面要素间的深层关系。而从本质来看,界面是一个交互体系,交互的发生过程主要表现为界面体系所承载的要素之间的交互,界面冲突也就主要表现为界面要素间的冲突。从交互冲突的结构来看,界面问题主要围绕着界面环境因素、界面主体因素、界面交互过程和界面交互结果等方向发生。其中,界面环境包括界面任务环境、界面制度环境和界面物质环境,界面活动主体包括界面个人主体和界面组织主体,界面交互过程包括业务交互、信息交互和交互氛围等界面要素。交互的结果则是界面产出的表现,它同时也承载着新的界面问题。由此,运用如图2-1-2所示的界面障碍成因结构模型,我们可以较为清楚地对一般性界面障碍的成因方向及其与界面体系的关系进行描述。
图2-1-2 界面障碍的成因结构模型
2.1.5 界面管理的本质
界面管理(Interface Management),意即“交互作用的管理”(官建成,1995),它的实质是对界面双方实行联结,将重要的界面关系纳入管理状态,以实现控制、协作和沟通,提高企业绩效(王德禄,1999)。官建成(1999)进一步提出,界面管理的表现形式是协调两个以上主体之间感觉、动机、意图、知识、情报信息的交流与沟通的组织模式及管理方式,它还涉及组织的层级结构问题。
在大部分界面管理的研究文献中,研究者都较为一致地认同界面的交互本质,主张从交互特性、相互作用、主体协调的方向去审视界面管理。郭斌(1999)认为,界面管理主要是市场、R&D和制造职能部门之间的跨职能交流与整合问题。华锦阳和张钢(2000)提出,界面管理是指为完成同一任务,企业需要处理企业之间、企业的各组织部门之间和各有关成员之间在信息、财务等要素交流方面的相互作用,解决界面双方在专业分工与协作需要之间的矛盾,实现控制、协作与沟通,提高管理的整体功能,实现企业绩效的最优化。刁兆峰和余东方(2001)也强调,界面管理是对所涉及的企业之间、各组织部门之间、各有关成员之间或各种机械设备、硬件软件、工序流程之间在信息、物资、资金等要素交流、联系方面的交互作用状况进行管理。徐磊(2002)则提出,界面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界面环境,以使得跨界面的交流、协调、合作能够有效进行。欧光军和欧阳明德(2005)进一步认为,界面管理含有“联结”、“整合”、“一体化”的基本意思。
华锦阳和张钢(2000)认识到,界面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有着更高远的战略视角和更系统的内涵。他们将创新管理领域的界面管理分成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部门之间、各部门与高层管理之间的连线是断裂的,彼此间缺乏有机联系,其绩效与风险的焦点既无法保证在项目水平上有机联结,更无法保证与企业战略相关;第二阶段的界面管理,认识到了研发、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离散性,追求以打破各部门之间隔绝状态的方式来组织创新,试图对创新项目的成本收益进行量化,并按目标对过程加以监控,它以逐个项目为基础,分别独立地为每个部门和公司制订经营计划;第三阶段界面管理采取一种全范围的整体观点看待他们的管理活动,这是一种多维的网状模式,它从项目水平跃至了公司水平,强调各职能部门要考虑到每项经营活动及整个公司的需要,彼此间建立一种战略的和运行的伙伴关系,以最好地实现公司整体目标。
沟通是界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任务。美国的化工过程安全中心(CCPS, 2004)指出,界面管理是指支持过程运作的所有沟通行为进行系统控制,它是任何组织进行高效领导的关键因素。Crumrine(2005)等学者持有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界面管理是指对跨越两个独立的组织、阶段或物理实体之间共同的边界,对其进行沟通、协调、责任的管理。尤建新和朱岩梅(2007)则把界面管理理解为保证组织之间有效、及时沟通,它包括组织之间的、一个组织的不同层面之间的所有口头和书面的沟通。
应该看到,界面是存在类型差别和属性差异的。李立新(2004)就强调不同界面的类型差异,这意味着不同的界面应该有不同的管理侧重。他认为,管理界面是指在项目不同阶段、不同专业或同一专业不同合同之间,以及同一合同双方之间主观存在的责权划分和组织协调关系。而技术界面则是指为了确保工程的系统性、统一性和完整性,不同流程、不同专业,在设计原则、标准、技术要求以及各种设计参数保持协调统一的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技术衔接。
美国国家宇宙航空标准(NAS)的界面管理手册对界面管理的内容和过程进行了更为系统的说明。这一标准(NAS Ver.3.1, 2006)提出,界面管理包括界面的识别、定义和控制,它是系统工程的要素,它有助于保证系统的所有分块能一起工作以实现系统目标,以及当系统的生命周期发生变化时能够持续地一起运作。
Crumrine等学者(2005)对水下沙控完井的项目界面管理的研究发现,界面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该动态地考虑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在既定的目标下维持范围、时间、成本、质量和资源的平衡。朱顺林、徐金发(2007)进一步从资源角度解释界面管理中的关系机制,他们认为企业界面问题本质上是企业的异质导致企业间资源交流的一种关系机制,可以认为,“组织异质化”和“资源交流”是企业界面管理概念的核心问题。
如前所述,交互现象是界面的本质现象,界面交互主要表现为要素与要素间的交互,界面管理本质上是对交互要素的集中化管理。因此,界面管理属于集成管理(王婷,2007)。而从集成角度去看待界面要素并从集成管理的方向去审视界面管理问题,使管理者能更清晰地把握界面要素和界面的运作,有利于界面问题更直观、更系统的解决。当然,拓展后的界面管理不能仅仅执着于界面交互这一中心任务,它应该向前向后延伸并向纵深开拓。夏德和程国平(2004)就提出,界面管理的研究目前只在企业的R&D管理方面得到了较深入的开展,事实上,界面管理对于强调合作的企业间的任何组织形式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创新应该包括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在组织制度、信息、合作模式、技术、资源乃至理念等各方面的突破。
因此,界面管理是对具有交互性质的组织关系或任务体系的管理,它是一种以效率为目的的集成管理方式。界面交互控制是界面管理的中心任务,它主要是对交互体系中交互双方的感觉、动机、需求、意图、知识、信息等进行交流沟通,并对任务交互时的责任、利益、合作方式等交互关系进行集成安排,构建其顺畅的任务运作平台。其实质在于通过加强和综合不同要素或职能间的交互关系来化解界面矛盾,实现企业的协同整合,从而提高整个企业或项目任务的工作效率。此外,界面管理还应包括界面识别、界面设计、界面要素管理等基本管理任务,它们共同构成了界面管理的任务体系。
2.1.6 界面要素的构成与设计
对界面要素进行分析和设计是构建起界面交互体系的基础。现有的研究对管理领域的界面要素还缺乏深入的探索。喻红阳(2005)在分析网络组织界面时,认为网络组织界面由三种要素构成,即:跨边界者(联盟负责人、项目团队等)、介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工作流、知识流、价值流)和方式(沟通、关系、角色分析)。美国国家宇宙航空标准(NAS, 2006)提出的5M界面模型则更具一般意义,它将界面要素细分为任务(Mission)、人(Man)、机器(Machine)、管理(Management)和媒介(Media)等五个类型。但是,这一模型忽略了组织因素在界面中的广泛影响,因此难以适用于一般的界面管理系统。
界面的交互本质使界面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变得复杂,这直接导致了界面设计的复杂性。王凤彬(2004)在研究供应链的界面关系时发现,节点企业间存在明确界定的边界和职责范围,但通过对节点企业间的界面关系进行不同安排,会形成不同的业务运营模式,从而会带来不同的供应链绩效。曹英(2003, 2004)提出了以流程为中心的界面设计思想,她认为界面设计必须以核心能力为导向,而要提高界面管理的效率就必须面对顾客的需要,以流程为中心来设计界面,使供应链的组织结构扁平化,以便于沟通和协作,所以界面设计的对象是流程而不是职能。卫武(2003)在分析R&D-市场营销界面的整合时提出,创新流程主要通过并行工程思想、联合团队模式和流程管理思想来达到整合目的,以实现跨职能的信息沟通与交流,进行有效的界面管理,使两部门间的协作精神贯穿于企业的整个创新流程。李文博和李长江(2007)进一步提出,应该将各部门的流程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和设计。
集成、同步和共享是界面设计的重要原则。夏德和程国平(2004)提出,组织界面的设计不仅应融合在企业内部组织设计、部门设置、职能定义这一层面上,还存在于企业间的制度、合同、商业信用的安排设计上。不同层面与维度界面之间纵向相互支撑或指导,而且同一层次、维度界面间也存在横向流通、传递、关联关系,这种集成化的体系是企业间界面管理的重要属性。吴涛等(2003)在分析供应链的集成模式时提出,对信息界面和管理界面都应进行非线性整合,以对物流、信息流、工作流、资金流和价值流进行同步处理和优化,实现信息和管理的同步性,最终带来集成界面的功能涌现。吴秋明(2004)的研究发现,集成单元之间的信息黏滞导致相互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集成单元之间的文化冲突,会影响集成系统目标的实现。因此可应用“凹凸槽原理”进行界面设计,以增加集成单元之间的接触面积,并通过集成单元之间的自组织过程,提高集成单元的交融度,减少界面的事故率,减少外部协调成本,提高集成系统效率和效益。当然,信息共享的界面协作系统有利于界面目标的达成(尤建新、朱岩梅,2007)。
2.1.7 界面属性管理
界面属性是界面及界面要素所呈现的组织特点,对界面要素进行调控是达到界面管理目的的重要手段。在现有的研究中,界面规则、界面有效性、界面效率和界面柔性得到了部分学者的关注。
界面规则是界面交互体系的运行规则,它主要表现为处理组织间各节点关系的制度性规范。罗珉与何长见(2006)认为,构成组织间界面规则的要素包括组织间内部市场、处理组织间关系的市场价格机制、组织间信任、组织间关系网络的市场厚度。他们提出,界面规则是一种网络资源和网络资本,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由此决定了组织间关系治理机制的独特性。
界面有效性是对界面运行状态与界面目标间的契合程度的描述。刘新梅和徐丰伟(2005)认为,界面有效性的本质是界面和谐,是界面双方在沟通、协调和交互上能够适应各种变化,保持长期动态平衡的程度。吴晓波等(2006)在分析R&D与营销界面的有效性时提出,界面双方的融洽度、营销之间信息质量、营销合作参与创新程度是有效性评价的三个维度,而信息推动因素、组织激励因素与环境驱动因素是提高界面有效性的驱动因素。党兴华和王建阳(2006)认为,界面的有效性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开放性、整合性的特点,他们尝试利用网络分析法(ANP)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以解决网络环境下企业界面有效性评价中指标权重的赋值问题。孙卫等(2006)在分析知识联盟界面时提出,界面有效性的基本特征应包括效率性、系统性、动态性、时效性。
毋庸置疑的是,界面效率与界面有效性存在紧密的关联。1996年,Yoon和Hinchey的研究就发现,在创新周期中,企业的界面效率、创新承诺与公司的创新和市场表现强烈相关。而界面效率的提升主要依靠战略决策和组织规划的完善。经理人员在团队中的角色转换、高级管理人员努力改进界面机制、高层管理者介入和支持整个系统的创新过程,对于提升界面效率都有重要的作用。
界面柔性是保证界面优势持续存在的基础。龚艳萍(2006, 2007)认为,需求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动态性及其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会给企业R&D-Marketing界面管理柔性带来压力。而R&D-营销界面管理柔性应包括结构柔性、方法柔性、协调柔性、信息柔性、人才柔性、决策柔性、文化柔性、战略柔性等八个方面。
2.1.8 界面管理的评价
对界面影响因素及界面管理绩效进行评价是正确衡量界面竞争力的基础。界面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关联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这使界面管理评价在因素遴选、权重配置上面临诸多的困难。官建成和张华胜(2000)在对影响界面管理众多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具区间数的灰色聚类方法,用以评价企业界面管理集成度,这一方法能识别界面双方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异同点,针对因素量化困难、评价标准不一等问题做了尝试性的推进。黄辉等人(2007)认为,界面管理能力影响着供应链长期竞争优势,为此,他们构建了供应链界面管理能力评价的网络层次分析(ANP)模型。
杜跃平和梁艳红(2007)的研究发现,现有对界面管理的研究多数是从影响因素及改进的角度进行,对如何测度企业界面管理绩效缺乏明确的定义和标准的体系。他们利用层次分析法,针对企业创新中R&D-营销界面管理绩效评价进行了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显然,界面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探索和努力仍有待继续深入。
2.1.9 界面管理研究的理论体系
界面管理是一个较新的管理研究方向,它最早从项目工程领域和系统思想中脱胎而出,并较广泛地应用于合作技术创新领域的交互管理。大量的研究发现,界面管理是影响合作技术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Workman, 1995; Souder, 1978; Gupta, 1987; Song & Parry, 1993; Song & Dyer, 1995;郭斌,1998;官建成、罗燕,2000;徐丰伟,2007),这些研究大都关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R&D生产制造界面、R&D与市场营销界面,并主要以职能管理为研究对象(郭斌、许庆瑞,1998)。
由于界面这一概念较好地表达了事物与事物、组织与组织、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它逐渐被组织管理、企业职能管理、企业内外实体的交互管理、企客关系管理等管理学其他领域所采用,用以分析交互主体在完成共同任务时的沟通、协作、要素传递、交互机制安排、利益分配等复杂的界面任务。界面管理具有自己独特的管理规律,它所包含的独特的管理矛盾引起了蔡纯洁(2005)、吴秋明(2006)、聂柯渐(2006)等人的关注,他们对一般意义上的界面矛盾及管理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可以发现,对合作技术创新领域的界面管理研究正逐渐走向深入,但是其他管理领域的界面管理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建构起统一的界面管理理论体系。
从前述分析可知,交互现象是界面的本质现象,交互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对交互过程及交互要素进行管理,同时在具体的界面基础上进行界面的设计、整合、协调与界面业务管理。因此,界面管理的理论体系可由界面管理的相关基础理论、界面管理的应用基础理论和界面管理的应用实践三大部分共同构成,其结构具体如图2-1-3所示。
图2-1-3 界面管理研究的理论体系
界面管理的相关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组织理论、协同理论和具体界面业务的相关从属理论。界面管理的应用基础理论主要是为界面管理的应用研究提供一般性的规律基础,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界面要素体系、界面要素间的关系、界面的概念体系、界面分类、界面障碍成因和界面的运行机制等。界面管理的应用实践一般以具体的界面类型为基础,探讨特定界面的设计、整合、协调,分析特定界面的具体业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