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型社会”城市规模研究
- 许抄军
- 2665字
- 2022-06-02 17:20:15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结构安排
一 研究框架
本研究基于城市经济学家巴顿(1984)所给的基本范式,从城市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角度,以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进行三个关系和两个案例研究。
三个关系是:①城市人均资源消耗与城市规模之间的依存关系。主要探究城市规模对资源消耗有何影响?什么样的城市规模对于降低资源消耗来说是适度的、最优的?是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的?为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②城市环境质量与城市规模的依存关系。主要探究城市规模对环境质量有何影响?什么样的城市规模对于改善环境质量来说是适度的、最优的?是有利于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为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③城市规模与“两型社会”建设之间的依存关系。主要探究城市规模对“两型社会”建设有何影响?什么样的城市规模能同时满足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最优和适度城市规模是多少?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并对不同区域范围的以上三个关系进行比较。
两个案例是: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案例研究。通过案例,一方面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对上述三个关系进行进一步验证;另一方面,通过案例比较,得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其他城市群发展管理提供借鉴。图1-2给出了研究框架,其中虚线框内为研究方法。
图1-2 研究框架
二 结构安排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研究框架和结构安排等。
第二部分为“两型社会”相关研究综述。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再研究,从“两型社会”的相关理论探讨、利益相关者行为、制度支持、国际经验、产业支持、综合测度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产业支持和综合测度是文献再研究的重点。
在对“两型社会”与产业支持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认为:“两型产业”并不是指某一具体的产业,而是指在产业运行过程中融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使其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并以旅游业为例分析了具体产业对“两型社会”的促进作用。
在追溯“两型社会”思想渊源的基础上,分析了“两型社会”的内涵,构建了“两型社会”综合测度的理论框架,为“两型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三部分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影响因素分析。介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划分、特征、基于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是:基于城市化水平及其年变化量,我国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表现出以下特征:整体增长速度快,部分年份僵持徘徊;年增长量前期波动大,后期增长平稳、高速。历史数据的计量研究表明,“生产力水平是城市化水平的Granger原因”的单向因果关系成立,佐证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因素。我国的城乡关系总体上经历了“融合”“分离”“统筹发展”的过程,“城乡分离”时期在时间上刚好与“非正常城市化”阶段对应,影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借鉴历史经验,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平稳推进我国新型城市化的建议有:做好顶层设计,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协调城乡关系,提升城镇化质量,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四部分为我国城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及用地规模的比较研究。一方面,利用201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城市非农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建成区面积分别表示城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用地规模,从全国范围及分区域角度,探讨我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空间分布;并以1984年、1996年、2011年的相关数据,从时间的维度,探讨、比较不同表征方法下我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空间分布的演变。
另一方面,利用齐夫公式和分形理论、城市首位指数及位序-规模分布图等方法,基于1984年、1996年、201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探讨不同表征方法下城市规模体系分布类型的现状及演变。
进一步,探讨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演变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建议措施。
第五部分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规模探讨。进一步完善资源消耗-城市规模、环境质量-城市规模理论模型,从城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用地规模三个层面,探讨了综合城市规模指数。以此为基础,利用2007~2011年全国范围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全国及东、中、西、东北地区四区域的空间维度,用综合城市规模指数和城市非农人口,分别与综合人均资源消耗指数、综合环境质量指数进行面板回归,得到资源消耗-综合城市规模(城市人口规模)、环境质量-综合城市规模(城市人口规模)经验模型。基于经验模型,进行资源节约型最优城市规模和适度城市规模、环境友好型最优城市规模和适度城市规模的探讨,并就全国范围及四区域的经验模型进行了比较。
第六部分为“两型社会”-城市规模理论与经验模型初探。构建了“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全国范围和分四区域的“两型社会”建设成效进行测度。之后,在初步探讨“两型社会”建设与城市规模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利用2007~2011年全国范围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全国及东、中、西、东北四区域的空间维度,用“两型社会”综合指数分别与综合城市规模指数、城市人口规模进行面板回归,得到“两型社会”-综合城市规模(城市人口规模)经验模型。基于经验模型,进一步探讨不同区域范围内,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最优和适度城市规模,并与第五章的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最优和适度城市规模进行了比较。
第七部分为结论与建议。概述了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总结了本书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1]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课题组:《破除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43期,第58~59页。
[2] Yaobin Liu,Yichun Xie,“Measuring the Dragging Effect of Natural Resources on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a Space-Time Panel Filter Modeling in China”,Annals of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This Article was Downloaded by Peking University on 04 June,2013.
[3] www.bp.com/statiscalreview.
[4]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课题组:《破除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43期,第58~59页。
[5] 按照王春秋2006年的数据,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其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42%、18%和7.3%。参见王春秋《我国的资源约束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矿业》2006年第4期,第6~9页。
[6] Cuyck,“China’s Energy Security:Perception and Reality”,Energy Policy,2011,39,pp.1330-1337.
[7] 《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http://jcs.mep.gov.cn/hjzl/zkgb/2011zkgb/。
[8] 国家海洋局发布《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http://www.gov.cn/gzdt/2013-03/20/content_2358728.htm。
[9] 《饮用水水源现状堪忧 八成城市空气不达标》,http://www.kcxfz.org/News_Content.aspx?NewsId=1046,2012-12-13。
[10] 《33城市空气遭遇严重污染,雾霾天气向南部扩张》,http://sc.people.com.cn/n/2013/0113/c345460-18012131.html,2013-01-13。
[11] 《调查显示中国现有2000万公顷耕地受到重金属污染》,http://news.163.com/13/0526/19/8VQTE8SI000112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