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谷杂粮养生粥轻图典
- 王旭峰
- 8字
- 2024-11-04 18:10:34
Chapter 2 细数五谷杂粮
谷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4_0001.jpg?sign=1739029655-Tc25mSexEUZ0P7C7HTEgwBKJx2lqjG8h-0-7ade40fd4b921d3b9390e706aced762b)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5_0001.jpg?sign=1739029655-yWLfD3W6uJXdMr2xOy66k0ynmRfTlBh7-0-36f7b4a0413e98e86e53c8503c06afd5)
小米镇静又安眠,除湿健脾肠胃安。
晚上睡个安稳觉,大便不稀又不干。
荞麦燕麦有三降:降压降脂降血糖。
土豆红薯有三吸:吸糖吸脂吸毒素。
黄金作物老玉米,营养保健数第一。
营养之花大黄豆,抗癌蛋白最优秀。
大米
营养最丰富,冠五谷之首
大米是人类的主食之一,就品种而言,大米有粳米、籼米和糯米之分。中医认为大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誉为“五谷之首”。
经典搭配
大米+栗子 两者均有健脾养胃、壮筋骨之效,结合时养胃补肾效果极佳。
大米+菠菜 大米益气健脾通血脉,菠菜滋阴补血,二者搭配润燥养血功效明显。
大米+山药 大米可平和五脏,山药健脾补肾,二者搭配健脾益胃,助消化。
食用宜忌
一般人群可食用,尤其适合消化能力较弱的人食用,如婴儿、孕妇、老人等。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这样煮粥最营养
煮粥时,水不要放太少,煮粥时若加点梨,中医养生效果更好。大米不能与蜂蜜同食会
营养含量表(每100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6_0003.jpg?sign=1739029655-rmmR9RBS5HhREqDdkwnGtNUZkPpdTibS-0-bed349183db1fa69597ca461fc0bdf58)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6_0004.jpg?sign=1739029655-zKlAOXMdIZHBuUoyz1ihUygXADYMigh1-0-88c0a5e98f87656c673773ac41324812)
小米
最适合产妇食用,协和医院的首推孕妇餐
小米熬成粥有安神之效,有“代参汤”之美称。小米的芽和麦芽一样,含有大量酶,是一味中药,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小米因富含维生素B1、B12等,具有防治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效。
经典搭配
小米+红糖 红糖益气补血,小米健脾胃、补虚损,两者搭配可补益气血。
小米+肉类、黄豆 所含的氨基酸种类不同,互相搭配可提高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
食用宜忌
一般人均可食用,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是老人、病人、产妇宜用的滋补品。
气滞者忌用;素体虚寒,小便清长者少食。
这样煮粥最营养
小米粥中加适量红糖,口感香甜、营养丰富,最适宜女性产后调养身体时食用。
营养含量表(每100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7_0003.jpg?sign=1739029655-ioOIaWlkC9e8o9tMfG5R2AankUqSBmYd-0-09f6ba9177f73f5ada959884122a04a9)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7_0004.jpg?sign=1739029655-q7dxcd2RbkWDLGXT5UUm04r1qWeHAaCF-0-142595f6b2af317758e6bb0bc8a9f091)
糯米
寒冷的冬日一定要喝一碗糯米粥
糯米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故古人云“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
经典搭配
糯米+红枣 健脾益气,适用于体虚气弱、心悸失眠者。
糯米+莲子 益气和胃、补脾养肺,强健骨骼和牙齿。
糯米+山药 可强健脾胃。
食用宜忌
糯米对于哮喘、支气管炎等慢性病患者,恢复期的病人及体虚者,都是一种很好的营养食品。
老人、儿童、病人等胃肠消化功能障碍者不宜食用,糖尿病、肥胖、高血脂、肾脏病患者尽量少吃或不吃。
这样煮粥最营养
糯米粥趁热食用口感最佳,冷了之后不但口感不好,更不易消化。糯米粥中不能加苹果,因为糯米中的磷等矿物质与苹果中的果酸结合,会产生不易消化的物质,易导致恶心、呕吐、腹疼。
营养含量表(每100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8_0003.jpg?sign=1739029655-VMb5VoJCAfBEMTM9q7LgUWKUt9lnRyWm-0-59f45b63b81da1883cdaa476f7422fa8)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8_0004.jpg?sign=1739029655-8WAka4ThQqc1nF6HRsoHorxmS8fyy08P-0-d22656ed690efb5e2682163716923194)
糙米
预防便秘和肠癌
糙米是全谷粒大米,与普通精致白米相比更富有许多维他命、矿物质与膳食纤维,是一种绿色的健康食品。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糙米具有“和五脏、好颜色”的妙用。中医认为,糙米味甘、性温,有健脾养胃、补中益气、调和五脏、镇静神经、促进消化吸收等功效。
经典搭配
糙米+枸杞子 可以补肾养阴、益血明目。
糙米+荠菜 可以健脾补虚、明目、止血、利尿。
糙米+辣椒 补充维生素C,提高食欲。
糙米+红薯 可以减肥。
食用宜忌
糙米加咖啡一起饮用,对痔疮、便秘、高血压等有较好的疗效,而且风味独特。
牛奶与糙米汤同食,会导致维生素A大量损失。若长期食用此食物搭配,容易导致“夜盲症”。
这样煮粥最营养
糙米口感较粗,质地紧密,煮起来也比较费时,煮前可以将它淘洗后用冷水浸泡过夜,然后连浸泡水一起投入高压锅,煮30分钟以上。
由于糙米口感不好,煮粥的时候可以加一些糯米。
营养含量表(每100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9_0003.jpg?sign=1739029655-YQS864LZ7mbOkY4E69OVkWt54wAb2TBn-0-7e151196267073c78ef27ec31ae937f4)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9_0004.jpg?sign=1739029655-rhtjmq95yVEoQB8OHaqJ1iBwL7BsbNQT-0-74f3e7a8b5f9c384ca93f9b0e9d60ad7)
薏米
解暑气,祛湿效果佳
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 “生命健康之友”。中医认为薏米甘淡、微寒、无毒。有清利湿热,除风湿,利小便,益肺排脓,健脾胃,强筋骨等功效。由于薏米营养丰富,对于久病体虚、病后恢复期患者,老人、产妇、儿童都是比较好的食物,可经常食用。
经典搭配
薏米+桃仁 可促进脓痰排出。
薏米+冬瓜 有利水祛湿的功效。
食用宜忌
适宜病后体弱患者,脚气病、带状孢疹、神经性皮炎患者,适宜消瘦,免疫力低,记忆力下降,贫血,水肿等症状的人群。
孕妇及津枯便秘者忌用;滑精、小便多者不宜食用。
这样煮粥最营养
若用于健脾益胃,利肠胃,治脾虚泄泻,则需将薏米炒熟后再煮粥。
营养含量表(每100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0_0003.jpg?sign=1739029655-8C7zrE80YdiLoOoUzaAkuUlsvvZaCiIB-0-919b5c356cb9e0287b00817b1cf5e03a)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0_0004.jpg?sign=1739029655-GYltQGNMFo5CDu18eXR39UOR7KjmuRZK-0-b31138165e4f5be2cb1368f73b5daa73)
燕麦
对女性而言,胜过燕窝
燕麦是一种低糖、高营养、高能食品,被称为“家庭医生”、“植物黄金”。中医认为,燕麦性平,味甘,归肝、脾、胃经,具有益肝和胃之功效。燕麦能大量吸收人体内的胆固醇并排出体外,还可减轻饥饿感,许多时尚人士都把燕麦列入日常食谱。
经典搭配
燕麦+牛奶 有利于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的吸收。
燕麦+山药 益寿延年,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的食疗佳肴。
燕麦+南瓜 益肝和胃,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
燕麦+小米 有利于减肥,适合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
食用宜忌
老人、妇女、儿童、便秘、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动脉硬化者。
虚寒病患者、皮肤过敏、肠道敏感者不宜吃太多的燕麦,以免引起胀气,胃痛、腹泻。
这样煮粥最营养
使用燕麦颗粒煮粥,先将燕麦浸泡2个小时,或者用水将燕麦烧开后放置一段时间,让较硬的燕麦充分吸水,缩短煮粥时间。如果时间紧,可以用燕麦片代替燕麦颗粒。
营养含量表(每100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1_0003.jpg?sign=1739029655-cXe5W5qsqLDlc6EdKK6iMaqGXmSSA44c-0-b17866a5f965f840fae674c1b83b2634)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1_0004.jpg?sign=1739029655-oRsak9dKObc7VYuD4MtZWNQ8jZsVy0Oo-0-55946a32ddb5134b22a856843cfdd291)
玉米
促减肥,保护眼睛
玉米素有长寿食品的美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及多糖等,已成为一种热门的保健食品,美国前总统里根曾每天都以玉米片粥做早餐。中医认为,玉米味甘、性平,无毒,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
经典搭配
玉米+草莓 玉米中含蛋白质,与富含维生素C的草莓同食,可防黑斑和雀斑。
玉米+松子 辅助治疗脾肺气虚、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
玉米+洋葱 生津止渴、降血压、降血脂、抗衰老。
食用宜忌
脾胃气虚、气血不足、营养不良、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症、脂肪肝、癌症、习惯性便秘、慢性肾炎水肿、维生素A缺乏症等患者适宜食用。
患有干燥综合征、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且属阴虚火旺之人不宜食用爆玉米花,否则易助火伤阴。
这样煮粥最营养
煮玉米粥时,可以在水开后,往里面加少许盐,再接着煮。这样能强化玉米的口感,吃起来有丝丝甜味。
营养含量表(每100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2_0003.jpg?sign=1739029655-K1tYUocYvGaC6HZsMSOzR5fzMJZKq3Tj-0-8644703901378acd3d10d7f2e01b9325)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2_0004.jpg?sign=1739029655-rer7O5NDvEulW2EMFtXmHyan9ujUD9jo-0-841eb28aaf51d21374d84dec19b72cc3)
高粱米
慢性腹泻可常吃
高粱有一定的药效,含有单宁,有收敛固脱的作用。中医认为,高粱味甘、性温、涩,入脾、胃经,具有和胃、健脾、消积、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的功效,主治脾虚湿困、消化不良及湿热下痢、小便不利等症。
经典搭配
高粱+莲子 健脾温胃、涩肠止泻。
高粱+红豆 缓解小儿肠胃虚弱、消化不良、少食腹泻或者大便稀溏等症。
食用宜忌
患有慢性腹泻的人常食高粱米粥有明显疗效。
大便燥结者应少食或不食。
这样煮粥最营养
高粱米比较硬,要先泡再煮,一定要煮烂,最好加点饭豆,既好吃又增加营养。注意不能与中药附子同食。
营养含量表(每100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3_0003.jpg?sign=1739029655-6hBUqUPJw5oNRkRSrPSKNC42zaSGvKUe-0-221f7ce3b80720bcec7daba5f56b23ac)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3_0004.jpg?sign=1739029655-b9LstFlplv18FmGThtUPetvX1accXwg4-0-b6292de552fd75ba6e0858f37e343b09)
荞麦米
降血脂、降血糖
荞麦具有清理肠道沉积废物的作用,因此民间称之为“净肠草”。荞麦米具有性甘平、下气利响、清热解毒等功能。荞麦米中含有丰富的“芦丁”,据调查,常食用荞麦食品的地区,得高血压病的人明显比不食用荞麦食品地区的人少。
经典搭配
荞麦+牛奶 牛奶可补充荞麦蛋白质中缺少的精氨酸和络氨酸。
食用宜忌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多食有好处。
脾胃虚寒、消化功能不佳、经常腹泻的人不宜食用。
这样煮粥最营养
荞麦米易熟、有香味。煮粥时,要先用冷水将荞麦调开,切记不能用开水。然后把荞麦糊糊倒进锅里煮。切忌荞麦与黄鱼搭配,易造成消化不良;荞麦也不能与猪肉一起食用,易造成脱发。
营养含量表(每100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4_0003.jpg?sign=1739029655-XQVnOgm3OewlRr4gqv2IW7EFO8CRIUla-0-e5fd510f6f17b6d7ce169f4dfe353a63)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4_0004.jpg?sign=1739029655-0WpWvklFzmQpq7ztjl9a7WuNpcMvmJbS-0-8cd96ad1510c71919df3e0fab17d593a)
紫米
补血、保养佳品
紫米是水稻的一个品种,属于糯米类,有紫糯米或“药谷”之称。紫米熬制的米粥清香油亮、软糯适口,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因此被人们称为“补血米”、“长寿米”。
经典搭配
紫米+薏米 美容养颜,特别适合女性食用。
紫米+大枣 调经和络、养颜润色。
食用宜忌
紫米氨基酸含量丰富,组成极佳,尤其适合儿童和老年人及孕妇的营养需要。
紫米营养丰富,热量较高,不适合减肥的人食用。
这样煮粥最营养
紫米易溶于水,淘米时不要用力揉搓,以免营养流失。煮粥时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适量黑豆、花生、红枣等,味道香甜,口感怡人。
营养含量表(每100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5_0003.jpg?sign=1739029655-G4jHdMGcP2j0RseqZhl1IoxFPegEPPIX-0-619d671fcd5df2bf69b1fe756a1c0b09)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5_0004.jpg?sign=1739029655-bdkKYZNdPfuqiXX1mAmNjMNnlbRG5gzX-0-3c4c7b8046cf3be4b3cefe5a753e5426)
黑米
养发乌发,润肌肤
黑米是稻米中的珍贵品种,属于糯米类。中医认为,黑米性平,味甘,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古农医书记载:黑米滋阴补肾。用黑米熬制的米粥清香油亮,软糯适口,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因此被称为“补血米”、“长寿米”等,中国民间有“逢黑必补”之说。
经典搭配
黑米+红豆 消水利肿、健身暖胃、明目活血。
黑米+莲子 滋阴养心、补肾健脾,适合老人、孕妇及体弱者食用。
食用宜忌
黑米适宜产后血虚、病后体虚者、贫血者、肾虚者、年少须发早白者食用。
病后消化能力弱的人不宜急于吃黑米。
这样煮粥最营养
黑米米粒外部有一坚韧的种皮包裹,不易煮烂,故应先浸泡一夜再煮。因为黑米粥若不煮烂,不仅大多数招牌营养素不能溶出,多食后还容易引起急性肠胃炎。
营养含量表(每100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6_0003.jpg?sign=1739029655-TOaNo5YNFo8sRUwgAQB3sPvLGnSK4s1X-0-2a94d4303296cc3bfebc37a6969c935e)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6_0004.jpg?sign=1739029655-aO8f3A1ntk9syNN9EoXgcnqoxkToven1-0-8c9d300c55fb890688f08098123b643c)
大麦
增强记忆力
中医认为,大麦味咸、甘、性温、寒,无毒。主消渴除热毒,益气调中。大麦性凉,能消暑热,对脾胃有益,常吃可使人长得又白又胖,肌肤滑腻。此外,“大麦茶”是朝鲜族人民喜欢的饮料。
经典搭配
大麦+糯米 健脾益气、和胃宽肠、润肺生津。
大麦+南瓜 香甜软糯、营养丰富。
食用宜忌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适宜胃气虚弱、消化不良者食用;凡肝病、食欲不振、伤食后胃满腹胀者、妇女回乳时乳房胀痛者宜食大麦芽。
因大麦芽可回乳或减少乳汁分泌,故妇女在怀孕期间和哺乳期内忌食。
这样煮粥最营养
大麦比较难煮,要先打碎了再浸泡2个小时,才容易煮烂。
营养含量表(每100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7_0003.jpg?sign=1739029655-T24UzIXr7VYTzr3BPCY7QOLdenjqCUxE-0-24c09761771d9964373a53cb6a0ce50e)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B5038/13182986103687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7_0004.jpg?sign=1739029655-2zryBspG7uPAlnXOLqQV8tuFrV6jRVG2-0-68965648cd4f5e0020e32d4e4dfa9c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