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龟速追踪与“跨次元”线索
- 我和我的冤种警官搭档
- 赟与玥
- 2010字
- 2025-04-16 12:27:01
李大普风风火火地冲出办公室,我慢吞吞地跟在后面,顺手从抽屉里又摸出一些牛肉棒塞进口袋。追龟?听起来就像他下一个不着边际的幻想,但那些涂鸦和蛇鳞纹路的相似性,却让我的右下腹又开始隐隐作痛。那不是幻觉,是实实在在的警告。
“布布,快跟上!龟不等人!”李大普在楼道里喊,声音洪亮得震落了墙上“勤俭节约”宣传画的一角灰尘。
我无奈地叹了口气,加快脚步,同时掏出升级版的便携分析仪,将城市地图和已发现的涂鸦点位导入。根据这些点位的分布趋势和信号强度分析,我尝试预测下一个可能出现涂鸦的区域。李大普则简单粗暴得多,他开着那辆除了喇叭不响哪里都响的老爷警车,一头扎进了预测区域最繁华的商业街。
“直觉!我的直觉告诉我,它就在这附近!”李大普一边开车,一边兴奋地四处张望,差点追尾前面一辆洒水车。
我没理他,专注地看着分析仪屏幕上跳动的信号数据,偶尔抬头对比周围的高层建筑。这片区域基站密集,信号环境复杂,但也意味着,如果那只龟真的在寻找强信号源,这里确实是可能性很高的地段。
追踪过程比想象的更……离奇。我们按照分析仪初步规划的路线,结合李大普那些飘忽不定的“直觉”,在城市里兜兜转转。线索没找到多少,倒是听了不少市民的奇闻轶事。
在一个人潮汹涌的十字路口,我们被堵得动弹不得,像漩涡中的两片落叶,任凭人潮裹挟却寸步难移。李大普烦躁地按着喇叭(它今天居然响了),一个穿着黄马甲的外卖小哥满头大汗地挤到我们车窗边,气喘吁吁地问:“警察同志,刚才……刚才你们看到一只超大的乌龟没有?就在那儿,等红灯!绿灯一亮,它‘嗖’一下就过去了!”
“嗖?”李大普瞪大了眼睛,“龟能‘嗖’地一下?”
小哥比划着:“就是……怎么说呢……很快!相对于一只龟来说,那速度绝对是跑车级别的!我还以为我眼花了呢!”
我默默记下了时间和地点,虽然“跑车级龟速”听起来过于魔幻,但这至少是个目击报告。
没过多久,我们又被一个电话叫到了城西的河滨公园。一群穿着鲜艳运动服的广场舞大妈把我们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抱怨。
“警察同志,你们可得管管!太不像话了!”领舞的大妈义愤填膺,“我们每天早上都在这儿跳舞,雷打不动!今天倒好,场地中间趴着个……小山包!灰不溜秋的,硬邦邦,占了好大一块地方!”
“小山包?”李大普来了兴趣,“什么样的山包?”
“就是个移动的小山包!我们想把它推开,推不动!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它自己又慢吞吞挪走了,往那边树林里去了!”另一个大妈指着公园深处。
李大普撸起袖子就要往树林里钻:“肯定是它!移动的小山包,这形容太贴切了!”
我拦住他,走到大妈们之前描述的“小山包”位置,蹲下身仔细查看。地面上有一些不明显的、被压过的痕迹,范围很大,边缘隐约能看出某种生物爬行留下的细微纹路。我拿出分析仪扫描了一下周围的信号强度,果然,这里的信号比公园其他地方要强一些,附近就有一个伪装成景观树的通讯基站。
“怎么样?布布?是不是?”李大普期待地看着我。
我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又撕开牛肉棒的包装咬了一口,含糊不清地说:“有可能。它似乎在有意识地靠近信号源。”
“我就说嘛!”李大普得意洋洋,“它在充电!或者是在……更新地图包?”
我没接他的话,继续分析数据。从外卖小哥的“龟速跑车”到大妈们的“移动小山包”,这些光怪陆离的线索看似荒诞,却都指向一个事实:巨龟在活动,而且它的路线并非随机。它像一个执行着某种固定程序的生物机器,缓慢而坚定地在城市中穿行,寻找着特定的节点。
结合新得到的线索和之前涂鸦出现的地点——高楼楼顶、广播塔顶、大桥高点钢架,规律越发明显。这些地点无一例外,都是城市中信号覆盖最强、最无遮挡的区域。
“李队,”我把分析仪转向他,屏幕上,几个代表强信号源的红点被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清晰的路径,“你看,它之前的涂鸦点,加上刚才目击者描述的位置,基本都围绕着这些主要的信号发射塔和基站。它不是在乱逛,它在沿着信号轨迹移动。”
李大普凑过来看了看,脸上的嬉皮笑脸收敛了一些:“所以……它真的是在接收或者发送什么东西?利用这些基站?”
“可能性很大。”我指着地图上的下一个红点,“按照这个趋势,它最有可能前往的下一个强信号区域,是这里——城郊那座废弃的卫星地面接收站。”
那座接收站已经停用多年,荒草丛生,但在信号覆盖图上,它依然是一个显著的强点,像一座孤岛,矗立在城市信号网络的边缘。
李大普眼神一凛,猛地一拍大腿:“好!就去那儿!咱们来个守株待‘龟’!”
我看着他重新燃起的斗志,又低头看了看分析仪上那个孤零零的红点,以及屏幕边缘不断滚动的、意义不明的数据流。右下腹的钝痛感似乎又清晰了一些。废弃的卫星站……听起来就像是会发生点什么的完美舞台。
出发前,李大普坚持要去超市买几颗最新鲜、最大的生菜。“关键时刻,还得靠美食诱惑!”他信心满满地说。
我则默默检查了一遍我的“非标准配件”,确保电量充足,顺便把最后一点牛肉棒塞进嘴里。这趟“追龟之旅”,感觉越来越像一出荒诞剧了,希望结局不要太“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