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第二版)
- 马腾文 孙沛
- 7字
- 2020-08-28 20:07:00
第二章 职业选择
第一节 职业理想
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理想是指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美好的生活。理想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职业理想是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导着人们的职业价值观和择业行为。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对于正确处理择业问题和正确对待职业生涯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理想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所谓的“预”实际上就是计划、规划的意思。事实也证明,有很多人由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毫无规划,人生的每一步都没有明确的目标,最终导致了事业的失败。而失败的原因并非是他们没有才华,没有知识,而是他们没有设计和采用最适合他们成长和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
什么是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指个体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指导下,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作出的想象和设计。简言之,就是人们对未来工作的专业、部门、种类和事业成就大小的向往与追求,是个人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兴趣和职业激情三大要素为基础。职业理想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职业地位、职业声望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职业理想的设定,要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大兴趣和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通常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
(一)短期目标
短期目标一般为一两年内的目标,是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具体化、现实化和可操作化,是最清楚的目标。短期目标又分为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和年目标。
短期目标的确立有可能是自己选择的,也可能是企业或上级安排的、被动接受的,但短期目标应明确规定具体的完成时间,切合实际,具备可操作性,并且它是服从于中期目标的。
(二)中期目标
中期目标一般为三五年内的目标,中期目标相对于长期目标要具体一些,如参加一些旨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培训并获得证书等。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是保持一致的,是结合自己的意愿和企业的环境及要求来设定的目标,有比较明确的实践,并且可以作出适当的调整,一定程度上有部分量化指标。
(三)长期目标
长期目标一般为五到十年内的目标,它通常比较抽象、不具体,可能随着企业内外部形势的变化而变化。长期目标的确立应该是非常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并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实现的时间,但是在一定范围内是可能实现的,极具挑战性。
(四)人生目标
对一般人来说,从23岁大学毕业开始到60岁退休,期间将有近四十年的工作时间。人生目标是指成年后的整个人生的发展目标,时间跨度有四十年左右。
一般来说,短期目标服从于中期目标、中期目标服从于长期目标、长期目标服从于人生目标。具体实施目标,通常是从具体的、短期的目标开始的。
二、职业理想的特点
职业理想的基本特征是社会性、时代性、阶级性、发展性、个体差异性。
(一)社会性
职业理想的社会性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人们提出职业理想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实现职业理想一定程度上依赖特定的社会条件,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因素,比如,毕业生的双向选择是在社会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产生的,与计划经济下的选择是大不相同的。因此,职业理想的实现过程也是其社会活动的过程。
(二)时代性
任何时代的职业理想都受其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水平的制约。生产方式越发达,社会经济越发达,社会分工越精细,职业种类就越多。科学技术越发达,职业演化的速度就越快,人们选择职业的机会就越多,人们实现职业理想的可能性就越大。职业理想的发展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总是源于历史但是又高于社会现实。
(三)阶级性
职业理想是社会意识的主要组成部分,因而必然受到社会中不同阶级意志的影响,不同阶级的职业理想必然反映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和要求。社会主义条件下,形成以社会为本位的职业理想,以为人民服务、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为目的,与此相符合的职业同时赢得了社会的尊重。社会对某种职业的尊重程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择业兴趣和行为。
(四)发展性
职业理想的发展性是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而逐渐由朦胧幻想变为现实,由波动变化趋于稳定。儿童时代的职业理想大多是浪漫的幻想;到中学阶段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和社会阅历的不断丰富,现实成分逐步增多;到大学阶段职业理想越来越清晰,但仍存在朦胧与波动的色彩;而到中年阶段人们的职业理想大多已稳定下来。
(五)个体差异性
职业理想源于现实,但又存在鲜明的个性特点。其一是学生自身的政治思想觉悟、道德修养水平及人生观决定着其职业理想方向;其二是本身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影响着人们对职业理想的追求;其三是个人的性格、气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影响着人们的职业理想的形成;其四是性别、身体等生理因素使得职业理想的选择存在差异。
三、职业理想的作用和意义
职业理想是人生职业活动的目标和指南。科学的职业理想是一个人成就事业,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内在精神力量,职业理想对人生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职业理想是人们实现职业愿望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职业理想可以坚定职业信仰,提高对本职工作的认识,增加工作积极性。职业信仰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职业极度尊崇和信服,终生深信不疑,执著追求的一种精神,职业理想能持续不断地鞭策人们在本职岗位上尽心尽力,勤奋工作。职业理想能强化职业情感,增加职业活动的自觉性。职业情感是人们对自己本职工作的情绪体验,包括职业荣誉感和职业幸福感,是职业意识产生的基础。职业理想可以激发职业情感,会使人时时处处为职业目的着想,并形成一种持久的自觉意识。职业理想可以巩固职业意志,是事业成功的保证。职业意志是从业者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克服困难,顽强奋斗的坚持精神。职业理想可强化职业意志,激励从业者兢兢业业,持之以恒。职业理想调整人的职业行为。良好的职业行为,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职业目标的圆满实现,职业理想能促使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对职业活动有保证和促进作用。职业理想是实现个人事业理想、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桥梁。总之,科学的职业理想能充分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工作热情,多作贡献,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实现。
四、职业理想的定位
(一)明确职业理想是作出正确的职业选择的前提
职业理想是人生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职业理想,是找到理想职业的前提。不少学生求职择业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将职业理想与理想职业混为一谈,把一般意义上的理想职业称为职业理想,既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也不能选准自己的理想职业。其实,理想职业有其特定内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强调的是理想,而理想职业则强调能力、理想与岗位的结合,只有当个人能力、职业理想与职业岗位最佳结合时,这个职业才是理想职业。每个人对职业的认识不同,职业理想各异,所认同的理想职业也不同。正如古人所言:人弃我取,人取我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职业理想与理想职业的矛盾会经常发生。面对这种情况,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心灰意冷,而要冷静面对,要认真分析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否符合自身实际。职业理想虽然因人而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它的确定必须以个人能力为依据。因此,毕业生在择业前一定要正确评估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并为实现这一理想而不懈奋斗。
(二)作出正确的职业选择是实现职业理想的第一步
明确职业理想之后,要为实现职业理想而确定自己的理想职业,寻找职业理想在现实社会中的落脚点。
理想职业的选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有的同学会认为,管他什么工作,只要工资高就行。许多人选择职业,只注重收入,而不管是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并不考虑,认为收入高的职业就是理想职业。由于择业盲目,结果干一阵之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项工作,又不想干了,只好重新择业,人为延长择业期。这是职业理想模糊的表现。其实,高收入职业并不等于理想职业,追求高收入职业,只是实现职业理想的最低层次。职业理想有三个层次:一是谋生手段,把职业当成“饭碗”,主要关注收入情况;二是满足个人兴趣,主要关注个人的满足感,没有涉及社会理想的境界;三是把职业作为创业、创造和为人类作贡献的手段,这是最高境界。
在实际生活中,职业选择与职业理想往往发生矛盾,很多人不能及时按自己的理想标准找到职业。于是,有人索性不就业,坐等理想职业的出现;有人随便找个有收入的职业混日子;也有人对不合自己职业理想的工作不断抱怨。其根源在于:没有正确认识职业理想与现实、与理想职业的关系。当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时,反而往往可以更好地锻炼其他方面的能力。
学生毕业后的头两年,人们大多会感到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很大。这段时期被称为“职业探索期”。在这段时间里,职业理想与现实冲突很正常。我们应该利用这段时间积累经验,并通过增强对自己兴趣、能力等方面的认识,调整职业理想,积极寻找机会,为自己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先就业,后择业;如果希望的岗位已无空缺,而又需要尽快就业,不妨降低一点要求。因为不进入职业状态,就没有实现职业理想的可能。而就业以后,还可以再努力向自己的职业理想靠近。
案例1
毕业生小王来自一个偏僻的小县城,直到毕业一年后他还未落实工作单位。有一次朋友参加国家医药管理局的供需见面协调会,顺便将他的应聘材料带去帮他落实单位。刚好小王所在的县城有一家制药厂要他,专业对口,又是家乡,然而他本人的择业意向却是:单位地点必须在省城,至于到省城的什么单位、具体做什么工作都无关紧要,除此以外,什么单位都不考虑。在这种心态下,结果自然难以如愿。
案例分析:小王的思想在当前毕业生的择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少毕业生过于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中心城市,最低的期望也是回自己家乡所在地的中心城市。他们只注重经济文化发达、工作环境优越的一面而忽视了人才济济、相对过剩的一面;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甚至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主观愿望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
像小王这样过分看重单位所在地的毕业生不在少数。抽样问卷调查显示,在衡量单位是否符合自己的标准时,有92%的毕业生要选择效益好、工资高的单位,超过85%的毕业生要求单位地处大中城市,愿意到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的毕业生仅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