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职业

一、职业的概念

所谓职业(occupation),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人们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职业既是人的社会活动,也是一种经济行为,还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从社会角度看,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劳动者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从国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职业是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操作的专门劳动岗位。职业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表现。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

二、职业的特点

(一)职业与社会分工有着密切关系 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415页中指出:“每一种职业都是社会分工中的一定部门。”职业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出现,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发展的需要而变迁。

(二)职业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显著的经济性 所谓连续性是指一个人在比较长时间内进行职业活动并通过这项活动稳定地获得一定的报酬;所谓经济性是说人们职业活动会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

(三)职业具有知识性和技术性 在社会生活和平时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要从事某种职业,必须经过一定时间专门的知识学习或技术培训,使从事职业活动者具备特殊的知识和技术。某些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容易掌握,而有的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术不易掌握;有的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术在特定的学校和培训机构里获得,而有的却可以在工作实践里获得。

(四)职业具有规范性 从事职业工作必须遵守一定是制度、遵从一定的规范(即职业规范)。职业规范主要包括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守的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及办事章程,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活动养成的种种习惯。无论职业规范以什么样(法律、法规、章程、条约或守则)的方式体现,任何职业活动都不是没有行为准则的,总是要受到一定职业规范的约束,也只有在职业规范的约束下,人们的职业行为才能得到保障。

(五)职业具有差异性 职业领域宽广,种类繁多,古代有“三百六十行”之说,现在职业的种类更是成千上万,且随着社会发展分化出更多新的职业,每一种职业都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定的知识和技术;即使同一种职业,也有层次的差别。例如:高校老师有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正教授;工人中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等。

(六)职业具有历史性 随着社会和分工的不断发展,在不同的时期会出现不同的职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职业的性质也有一定差别,相同名称的职业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内容,甚至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例如:以前在法院做记录的叫书记员,而现在则叫速录员。

【阅读材料一】职业分类

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其中的8个大类分别具体区分如下。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119个细类。

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二、按照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我国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了详细的划分。新行业分类采用了线分类法,将社会经济活动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组。

其中,大的门类可分为16类:

(1)农、林、牧、渔业;

(2)采掘业;

(3)制造业;

(4)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5)建筑业;

(6)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

(7)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8)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9)金融保险业;

(10)房地产业;

(11)社会服务业;

(12)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13)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业;

(14)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15)国家机关、党政机关;

(16)其他行业。

三、职业的意义

(一)职业是人的生活方式

职业是关系着每一个社会成员一生的重大问题,是人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不论是男是女,不论年长还是年少,不论家庭背景,文化程度、个人抱负怎样,在人的一生中,都有着三四十年之久的职业生涯,都与职业密不可分,甚至是年老退休以后的生活,也有着一定的职业活动,与以前从事的职业关系甚大。

(二)职业是人的社会角色

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社会分工的出现,职业也应运而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分工的细致,职业种类也越来越多,并使职业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领域,人都在某种职业的某个岗位上工作,使人成了“职业”这个社会大机器中的一个“部件”,受社会各个方面、各种因素的影响,又在社会劳动中扮演特定的职业角色。

(三)职业是关系各层面的大事

职业是重要的社会现象,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职业是关系着个人前途的大事,是关系家庭状况的大事,是关系社会层面的大事。

(四)职业造就人的命运

人们都渴望有好的际遇和好的命运,但人们的际遇和命运往往是无法都符合我们的希望的,即使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与艰辛、不懈和执著,即使竭尽所能,穷其所有,但现实的遭遇和境况依然与自身的愿望相去甚远。际遇与命运,即为人生。让人求索、令人斟酌的人生际遇与命运,表现在外,即是人的一生的职业发展或职业生涯。一个人长大成人、融于社会,有两项重要问题需要解决——组建家庭和寻找工作岗位,即婚姻社会化和职业社会化问题。所谓职业社会化,即一个人走向社会,寻求到一定的职业岗位并在这个岗位上工作,适应职业、工作的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在社会中寻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并得到终身归宿。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职业生涯造就了人的命运和前途。

(五)职业体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职业实质上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对个人而言,职业生活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解决得好和坏,对人的一生能否顺利发展、人的一生能否取得成就、人生是否辉煌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职业活动为人们提供物质生活的基本条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手段,是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维持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基本需要;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获得个人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实现了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职业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职业是个人获得成就、荣誉、地位、权利以及友谊、交往等精神需要的重要来源;同时,由于各种职业都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的内容和形式,必然也对劳动者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当这种工作能使人的才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特长得到展示时,职业也就成为促进个人健康发展的途径;而随着才能的逐步提高,人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

总之,职业参与社会分工,利用职业的知识与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在获得物质生活的同时,满足精神需求。它是对人们的经济水平、生活方式、文化程度、思想情操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人的权利、义务与职责,是个人社会地位的一般性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