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三相交流电抗器的设计

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由公用变压器或电网直接供电时,常在进线侧串联交流电抗器(又称换相电抗器),以减小晶闸管换相时对电源电压波形的影响,减小对其他用电设备的干扰并限制故障电流。

当电抗器额定电流≤1000A,电抗器的电抗压降ΔU与相电压Ux的比值常为2%~4%。

【实例】 试设计一台三相交流电抗器。已知电源线电压为380V,要求相电抗压降ΔU为8.8V,额定相电流Ie为160A,绝缘耐热等级为A级。

 ①铁芯截面积为

选用HSD40×64×125标准铁芯,截面积S=23.6cm2

②绕组相匝数和气隙长度为

式中 Bm——磁通密度(T),冷轧硅钢片取1.5~1.6T。

③相电抗压降为

为保证ΔU=8.8V,气隙调整为

④绕组导线截面积为(取电流密度j=1.8A/mm2

q=Ie/j=160/1.8=88.89(mm2)  

选用截面积为ab=3.35mm×9mm的扁导线、3根叠绕[q=3×29.6=88.8(mm2)]。

⑤电抗器电感量为

⑥绕组尺寸及绕组电阻为

绕组厚度B=kNa+δ)=1.05×3×(3.35+0.5)≈12(mm)  

式中 N——导线并绕根数;

 k——裕量系数,取1.05;

 δ——导线缠绕绝缘层厚度,mm。

HSD40×64×125铁芯柱截面积为40mm×64mm,底筒外周尺寸约为43mm×67mm,故绕组平均匝长为:

lp=2×[(43+6)+67+6]=244(mm)  

75℃时绕组电阻为:

功率损耗为:

PR=3R=3×1602×0.00065=49.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