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恩华对宜泉的记载不能作为定论和研究前提

恩华《八旗艺文编目·别集五·汉军》载:

 

春柳堂诗稿,汉军兴廉著。兴廉,原名兴义,字宜泉,隶镶黄旗,嘉庆己卯(1819年)举人,官侯官知县,鹿港同知。恩华纂辑、关纪新整理点校:《八旗艺文编目》,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

 

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见的《春柳堂诗稿》上仅有“宜泉先生著”数字,并没有关于“宜泉先生”的介绍;从《诗稿》序又复知,《诗稿》作者宜泉“嫡孙”名张介卿,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刊《春柳堂诗稿》。所以,如果恩华笔下的宜泉就是《诗稿》的作者宜泉,那么,这段文字就是我们所知的关于《诗稿》作者宜泉最为详尽的历史资料。

或云,恩华关于宜泉的介绍源自杨钟羲《白山词介》卷三的记载:

 

兴廉原名兴义,字宜泉,汉军镶黄旗人,嘉庆二十四年举人,官侯官令,升鹿港同知,工画。铁保、杨钟羲纂,李雅超校注:《白山诗词(白山诗介、白山词介)》,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两相比较,可知杨钟羲并没有将嘉庆二十四年(己卯,1819年)举人、鹿港同知宜泉作为《春柳堂诗稿》的作者。实际上,将名兴廉的“宜泉”与作《春柳堂诗稿》的“宜泉先生”作为一人等同看待的正是《八旗艺文编目》的作者恩华。

实际上,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恩华是仅凭杨钟羲对宜泉的介绍即认定作《春柳堂诗稿》的“宜泉先生”即是《白山词介》中介绍的兴廉“宜泉”,还是有很“坚实的资料”能够证明《春柳堂诗稿》的“宜泉先生”即《白山词介》中介绍的兴廉“宜泉”呢?

恩华,蒙古旗人,巴噜特氏。从《八旗艺文编目·跋》(丙子年八月“七帙初度”),可知其人约生于同治六年(1867年)前后。《编目》一书作于1933年,1936年誊毕。

从恩华的经历可知,恩华其人与“宜泉”(不管是《诗稿》作者“宜泉先生”,还是鹿港同知宜泉)的生活时代都已有相当的距离,在能找到确实的资料能够证明恩华对《春柳堂诗稿》作者“宜泉先生”的记载确实无误前,恩华对《春柳堂诗稿》作者“宜泉先生”的介绍,不能作为“定论”,不能作为《春柳堂诗稿》研究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