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号孩子,多听少说

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影响亲子关系、孩子性格发展的重要方面。然而,许多父母都陷入了交流的误区:交流就是不断教给孩子正确的生活方式。之所以说它是误区,是因为在这种方式中,只有父母在说,而父母没有听孩子说,单方面的付出算不得交流。

而且,2号孩子非常希望获得交流的主动权。他们努力把自己塑造成父母喜欢的样子,其实就是为了让父母更关注他们的想法,更支持他们的决定。以此来看,父母在对2号孩子的教育中更要注意多听少说。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的语言敏感期是0~6岁,在这期间,婴儿从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牙牙学语的声音开始了他们的语言敏感期。孩子2岁以后进入了“语言爆发期”,不但会自言自语,也特别会模仿成人说话,就如同模仿人说话的鹦鹉。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父母如果没有引导孩子说的欲望,就会阻碍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那个时候,父母一般很乐意抱着孩子逗他们玩,但是等孩子长大了,父母就认为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生活中,大多数父母对孩子在生活上十分关爱,可在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方面做得却很不够。孩子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在向父母诉说时,稍不如意,就被打断。家长不让孩子把话说完,轻则斥责,重则打骂,对此,孩子只能将话咽回去。据某一项调查,70%以上的父母承认没有耐心听孩子说话。

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在表示尊重、表达关心,也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和自己的能力。如果孩子感到他们能自由地对任何事物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他们的认识又没有受到轻视和奚落,他们就会毫不迟疑、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先是在家里,然后在学校,将来就可以在工作上、社会中自信勇敢地正视和处理各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