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

顺自然

这些年来,人们常常把天人合一看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的确,在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处处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里人文精神的精髓。如果不从人文精神这一点入手,我们就不可能理解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本来意义。

首先可以考察一下,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从哪儿来的?起源于什么地方?我们发现,这种思想跟中国原始文化中的自然崇拜,或者说天地崇拜,就是以天地为生物之本这样一种思想是相关的,同时又跟中国原始文化中的祖先崇拜相关联。

什么是自然崇拜呢?原始部落的人认为,在自然世界中,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有神灵在里面。他们有的时候就把这些神灵具体化、形象化,认为是产生生命的来源,这就是“自然之天”。

什么是祖先崇拜呢?在中国的原始部落中,每一个部落都认为自己的祖先,特别是那些对部落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祖先,去世以后就会在天上监视着子孙们,保佑着子孙们,所以他们非常崇拜这些祖先,认为他们能够保护自己。这种思想一直延续了下来,甚至在现代,还有很多人认为自己的祖先会保佑他们。这种祖先崇拜的“天”常常被称为“天命之天”。

天人合一中的“天”,其实是和自然之天、天命之天结合在一起的。后来人们又认为自然之天和天命之天跟人都是密切相连的,因此就有了天人合一的概念。

对于人跟自然之天的合一,在天人合一的概念里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看法呢?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跟自然之天的合一的中心是“顺自然”。

自然这个词要作一个解释。这个自然不是指自然界,我们现在讲的自然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用“天地万物”这个词表示的。在中国传统中,自然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指“本然”,即万物原来的本性。所以,顺自然不是顺自然界,而是顺从一切事物的本然状态,顺从它的本性。

这一点在道家的思想中表现得最明显。道家思想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强调顺其自然。比如《老子》里面就有一句话,叫做“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意思是我们只能按万物的本性去发展,而不能随意改变它。

长期以来,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被看做是一种消极被动、因循等待的思想,其实它有相当积极合理的一面。比如汉代的《淮南子》就对这一点有过精彩的论述。其中对“无为”的理解就是:“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淮南子·主术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无为并不是让人停在那儿不要动,什么都不做,而是应当“莫从己出也”,就是不要从自己的主观出发去改变事物。

《淮南子》总结说:“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故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攻而不动者也。”(《淮南子·修务训》)无为就是“私志不得入公道”,即个人的意志和愿望不得入公道。“公道”是什么?公道就是自然,就是天地万物本然的状态。接下来还有一句话,“嗜欲不得枉正术”,嗜欲就是个人的嗜好和欲求,个人的嗜好欲求不得枉正术,正术是跟公道相对应的,就是指自然界的必然规律。所以无为是指你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嗜好去改变整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这是从防止这个方面来讲的。

从积极方面来讲,无为是什么呢?“循理而举事”,即按照万物自然的客观的道理来做事。然后呢?“因资而立功”,就是根据事物本然的规律,最后很好地完成了这件事情。

总体来讲,无为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就是“推自然之势”。自然之势本就是往这方面发展的,我们只不过是遵循它的规律,顺着它的趋势去推动它而已,这就是我们现在常常讲的“因势利导”。

《淮南子》对道家自然无为思想的这些诠释,应该很全面地说明了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因循等待,而是强调要在排除主观和私欲的前提下,主动地去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地做事。

这是道家。儒家是不是也这样呢?其实儒家同样非常强调要因循自然。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大禹治水”的故事。本来舜帝是派鲧来治理当时的水灾,鲧的方法是堵。他看到哪儿出现水灾,就去哪儿堵住,结果越堵水灾越厉害,后来舜就把鲧罢免了,不仅罢免了还把他给杀了,然后任用他的儿子禹来治水。禹治水的方法我们都知道,他是顺着水势进行疏导,把洪水排泄出去,洪水就治理好了。

以后的儒家就把大禹治水的智慧,看做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典范,认为这里充分体现了“有为”和“无为”在顺应自然这个原则下的统一。孟子对此有段非常深刻的论述,很有启发性。他说:“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孟子·离娄下》)

所谓“故”就是指事物已经呈现出来的一种现象、一种情况,孟子这里讲要谈一个事物的本性,关键就是要看它本来的状态。只要顺从事物本然之性,就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获得最大的利益,所以“故者以利为本”。但是有些人往往因为私欲,用自己的小聪明去干涉事物的本性,这就非常令人讨厌了。如果能够像大禹治水那样去运用智慧,人们自然不会反感。因为“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大禹治水是完全按照水性来做的,他的智慧就在于认清了水性并顺应它。所以,孟子总结说,如果智者也能这样的话,那他的智慧就大了,是大智大慧。

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告诉我们天人合一的核心是顺自然、顺万物的自然之性。我觉得这些说法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启示很大,现在很多人都是逞人类之强,认为人类可以掌握自然、控制自然,能够随意地摆布自然。结果呢?人不断地受到自然的报复,说小了是越来越严重的沙尘暴,说大了是全球变暖引发的各种自然灾害。如果我们现在还不醒悟,那以后的事情会越来越麻烦。因此,讲中国的天人合一,首先要讲清楚这一层关系,就是人跟自然的合一问题。

王者以民为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天人合一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人跟天命之天的合一,那么它的核心又是什么呢?就是“疾敬德”。“疾”是迅疾的意思,“疾敬德”就是说要把提高自己的德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这个观念起源于商末周初,是总结了夏商两代的经验教训后提出来的,最初出现在《尚书》的“召诰”里。这篇文章中有一段告诫周王的文字,就是要周王牢牢记住夏商亡国的教训,要注重提升自己的德行。


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有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孔颖达《尚书正义》)


这段文字说道:我们不能忘记夏和殷的经验教训,我们不敢说上天就只给了夏和殷这么长的国运,是他们自己没有很好地提升自己的德行,才早早亡国的。所以我们必须把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样才能够祈求上天来永远保护我们国运长久。

这里讲到了天道,天道是什么?是赏善罚恶。天命并不是永远的,就看你有没有德行。你有德就可以保持你国运的长久,没有德,那么你的国家就会灭亡。

这个天命最初就是祖先崇拜,认为自己的祖先会在上面监视自己、保佑自己。现在又说天命并不是永远的,既然天命是无常的,它又怎么会来保佑你呢?所以当时又提出来这样一个观念,叫做“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皇天这个天,是不分亲疏的,只会“惟德是辅”,就要看你有没有德,有德我就保佑你,没有德我就不保佑你,不管你是不是我的子孙。

古代讲天子是受命于天的。为什么叫天子?天子就表示他是天的儿子,当然就是受命于天的。这个天是不是一种有意志的“天”呢?是不是一种神话了的“天”呢?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里我想先讲一个故事。

在《孟子》这部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弟子曾经问孟子:尧把帝位天下让给了舜,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尧私自把这个天下让给了舜?孟子说,怎么可以这样说呢?天下不可能是私相传授的,尧有天下是天命授予的,并不是尧把这个天下随便就让给了舜。弟子又问,天是怎样来表达它的意志呢?怎么来告诉尧可以把帝位让给舜呢?是不是天向尧发布了命令呢?孟子马上告诉他,这怎么可能呢?天不会主动讲话的。弟子接着问,既然天没有说话,怎么能说尧把天下让给舜是天命呢?孟子说,这主要是通过两件事情来考察的,一件事情就是尧让舜去主持祭祀天地的仪式,看看天地有没有反应,也就是看有没有异常的自然现象出现,如果没有反常的自然现象出现,那就说明天接受他了。第二件事情就是尧让舜去主持一些事情,给老百姓办事,看看老百姓是不是喜欢他,是不是拥护他。如果老百姓很安宁、很欢喜,那就说明老百姓也接受他了。如果天认可他了,人民也认可他了,他就可以继承帝位了。孟子最后引用了《尚书》里面的一句话来说明这个问题,《尚书·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从孟子的分析里可以看到,人意是天命的根据,“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而天命呢?只是体现人意的一种礼仪的形式,我想这就是天命的真正含义。所以关键要看老百姓是不是拥护。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和他的宰相管仲的事。

有一次,齐桓公跟管仲在一起,齐桓公就问管仲,作为一个国君,应该把什么东西放在第一位?管仲就告诉他,王啊,要以天为本,要把天放在第一位。齐桓公一听,马上抬起头来看看天,问道,为什么把天放在第一位?管仲一看齐桓公的动作,马上告诉他:“天者,岂苍苍之天?”我讲天,哪里是指苍苍之天啊!“王者以民为天”,王者是以民为天啊!接着他又讲道,如果老百姓拥护你,你的国家就安定了;如果老百姓到处在议论你,你的国家就有问题了;如果老百姓都起来反对你,你的国家就要完蛋了。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里“天”这个概念,常常是用来表达最根本、最重要的意义。“民以食为天”,说明衣食是老百姓维持生存最重要的东西,“天”并不一定就是神秘的东西。王者要以民为天,民要以食为天,不抓住这些关键的事情去办,却一天到晚去拜这个“天”,想让“天”来保佑你,那是不可能的。

这就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事急于神事、民意重于神意的观念。这也可以说是历代的圣贤明君,无时无刻不引以为戒的一条训示。

《礼记》里曾经比较了夏商周三代文化的特征,其中讲到夏商都非常重视鬼神,而周虽然是夏商的继承者,但是周的文化特点与夏商有一些不同。周首先是“尊礼尚施”,尊重礼仪而且重视实际的事情;其次是“事鬼敬神而远之”,要事鬼也要敬神,但是要远之;最后是“近人而忠焉”,要近人事,而且要忠心耿耿、认认真真地去做。

孔子继承了周代的文化传统,在《论语》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跟这些思想类似的说法。当弟子季路问孔子怎样事鬼神时,孔子就相当严厉地批评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你人事都做不好,还要问怎么样去事鬼神?当另一个弟子樊迟问怎么才叫做有智慧、有知识时,孔子就告诉他:“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有智慧的人应该是“务民之义”,就是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敬鬼神而远之”。什么时候都把人事放在第一位,这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会把政权看得比神权更重要的一个文化根源。

人跟天命的合一,绝不是说我们要去跟鬼神合一,而是强调人只有通过提升自身的品德才可能得到外来的某种辅助。所以我觉得讲天人合一,其人文色彩是第一位的。

君子以为文,百姓以为神

有人会问,如果天命蕴涵的实际上是人意,那么祭祀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要祭祀祖先,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还要祭祀自然,比如天不下雨就要求雨。对这些事情应该怎么看呢?

祭祀实际上是属于礼的范畴,因为礼本来就起源于祭祀。礼这个字的起源就是一种祭器,祭天、祭地、祭鬼神。但礼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越来越多的人文内涵,以至于到最后,它成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一个主要载体。

祭祀作为一种礼,从消极的方面来讲,是为了祈福禳灾;而从积极的方面来讲,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报本。报什么本呢?在这儿荀子有一个论述非常值得注意。

荀子曾经讲“礼有三本”,哪三个呢?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


第一是天地。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来源,所以“天地者生之本也”。

第二是祖先。祖先是“类”的根本,人类来源于人类的祖先,鸟类来源于鸟类的祖先,所以“先祖者类之本也”。

第三是君师。君主和老师是使人类社会得到治理的根本,所以“君师者治之本也”。

荀子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就是说祭祀天、祭祀地,都是为了报本。我们过去看到家里面常供着一个大牌位,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现在很多南方的老宅子里还能看到。为什么?就是因为这是我们生命的来源,是社会的根本,所以才要去祭祀,而不是为了向神求福祛灾,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荀子还有一系列的说法。当时有人问荀子,发生了日食、月食,我们就要敲着锣鼓去祈祷;天大旱时我们要求雨,就得抬着草垛去游行,去跪拜;碰到了大事情我们决定不了,就要去求那些巫师做占卜……这些事情又该怎么解释呢?难道这个礼不是一种敬神的行为吗?荀子的答复是否定的,他说:“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就是说做这些事情的人其实在内心深处并没有认为这样做就能得偿所愿了,这不过是一种文饰的东西,就是做事情一定要讲究一些。就像我们现在讲“包装”,就是要求人们不要太质朴了,文是相对于质来讲的。《论语》里有“文质彬彬”之说,就是文和质两个方面不能只偏重一方,太质朴了,就会显得野里野气;而太文了,则有矫揉造作之嫌。所以孔子就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既要质朴又要讲一定的礼仪规范,这就是文质彬彬。

荀子的意思就是说,这些事情啊,其实并不是我求了就一定可以得到的,比如不下雨我就去求雨,上天就一定会下雨吗?不会。只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不能够停留在很质朴的阶段,要用很多东西去装饰它,营造一种文化的氛围。

荀子最后总结道:“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君子很清楚,这就是一种社会的、文饰的东西,而百姓却以之为神。接下来还有一句话:“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把这当做一种文饰是很吉利的,但如果把这当做神就会很凶。荀子在这儿就是想说,应当把碰到不下雨去求雨,碰到大事情要去卜筮这种带有强烈原始宗教色彩的行为,看做一种具有人文意义的礼仪,而不要把它看做一种求助于神灵的信仰仪式。

儒家的这种人文精神,就是通过这样一些东西来一步步构建的,它把那些原始的宗教信仰,一步步纳入到具有人文精神的轨道中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的礼仪文化中,确实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无论是在人与自然之天的合一,还是在人与天命之天的合一中,都时时体现出一种人占主导地位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