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以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为个案
- 朱海嘉
- 1311字
- 2025-02-21 23:17:33
序言
本书是朱海嘉副教授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经过近六年辛勤耕耘的成果。2010年9月,海嘉考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师从本人攻读博士学位。考虑到他来自重庆,经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的训练已具备抗战史研究的一定基础,我建议他选择抗战时期重庆史为主攻方向。2011年,在广泛查阅各类资料的基础上,海嘉选定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史为博士学位论文具体论题。他是一位能吃苦且有明确奋斗目标和周密计划的青年学子,经三年努力写成了有一定水平的博士学位论文,并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成功申报同一领域的重庆市社科基金项目,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民国时期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创办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内部治理机制、经营绩效等问题。经前后六年的艰辛探究,终于写成一部填补近代重庆电力行业(企业)史研究空白的重要著作。
该书内容丰富、特点鲜明:
其一,史料翔实。海嘉本科、硕士、博士均就读于历史学专业,受过良好的史学训练,具有较好的学术功底与研究能力。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及毕业任教后的研究中始终坚持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的原则,沿着近代中国电业发轫与历史背景、晚清重庆电业的开启与时局关系、民国时期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与业务分析、抗战及战后环境下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应对举措及公司资本运作与经营管理关系的发展线索,全面搜集重庆市档案馆藏近代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档案史料、重庆图书馆藏电力文献史料、国家图书馆藏电力文献选编等各类资料。大量第一手资料的运用铸成了一部具有厚重感和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专著。
其二,观点新颖。作者没有停留在对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发展历程的简单线性梳理,而是紧扣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公司经营管理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得出了一些较为新颖的结论。作者在对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背景与主体关系、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抗战时期公司应对困境的措施及政府支持与介入产生的正负面影响、公司对抗战的贡献与其自身利益的关系,以及公司与政府之间的合作与矛盾等众多方面的阐论中都提出了独立见解。这些努力使本书成为一部创新之作。
其三,视野开阔。作者虽着力于对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管理的个案研究,但能反映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国家在场。本书对当时公司的经营背景、内部治理、业务扩展、资金运营、责任履行、价格调控、市场参与和用电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叙述可以折射出近代中国政府对电力经济政策的把握及其与基层行业(企业)之间的张力,读者亦可从中管窥近代中国电力行业(企业)经营管理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及在建构过程中与中央、地方政府的互动关系。
当然,限于著作在理论层面上还有所欠缺及对电力行业体验不够,本书的研究还有一些待深入之处。希望海嘉再接再厉,不断进取,扩大视野,以更大的勇气与决心深化近代中国电业史研究,争取取得更大的学术成绩。
作为一名执教多年的教师,我感觉最为欣慰的是能听到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喜讯:海嘉博士研究生毕业到高校任教后,已在国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承担重庆市社科基金项目3项及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并成功晋升副教授。在其著作即将出版之际,作为他的博士生导师,我自然十分高兴,并欣然为之作序。
陈廷湘
2018年1月写于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