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和思路

课题组在明确研究问题后,建立理论框架并提出了研究假设,针对研究假设做出研究设计。在研究设计部分,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确定研究方法,然后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并解释研究结果。最后,根据发现提出政策性建议。

本课题的研究采取宏观与微观分析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的方法。针对本课题中的每个小问题,除了理论分析之外,研究采用的具体方法还包括:访谈、问卷调查、文献分析、个案调查、国际比较、历史分析、地域比较、建立计量模型和统计分析等。

在时间安排方面,课题组原计划从2010年1月开始研究,到2012年12月结束,计划在2011年6月和2012年6月进行两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后来,课题组考虑连续两年进行相似的调查意义不大,因此将2012年6月进行的调查推迟到2013年6月进行。2013年对高校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因为这一年恰好是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后的本科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十周年,比较2003-2013年这十年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变化趋势对于课题研究有更大的收获。

除了问卷调查,课题组还进行了多次访谈。针对创新教育状况,课题组分成6个调研小组于2011年6月分别赴浙江、山东、江西、湖北、四川、重庆、甘肃、宁夏的26所高校和部分省份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了访谈。高校分为重点大学、普通本科大学、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四种类型。参加访谈的有就业指导中心的领导和教师、在校大学生、毕业生、政府官员。访谈内容包括:了解高校创业教育的特点,特别是结合学校类型、发展定位和学生特点方面;高校创业教育与学校人才培养系统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关联;高校创业教育与学生个人综合素养提升、学生个体发展、学生就业、未来职业发展等的关联;高校创业教育开展中政府、学校、学生、社会四方各自的角色和责任。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教育和就业状况,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的四年多时间内,每年都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数所高校进行调研和访谈。

二、抽样调查数据说明

为全面准确了解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为完善相关决策和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供咨询意见,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组于2011年和2013年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当年的应届毕业生,调查时间是当年的6月份。两次调查都参照我国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学校类型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性别结构等进行抽样,努力使得调查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在发放问卷时,对每所抽样高校根据毕业生学科和学历层次按一定比例发放500-1000份问卷,每所高校调查数据并不能代表该校的毕业生总体,但是对全部调查高校的汇总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样本具有代表性。问卷包括高校毕业生的基本信息、求职过程、就业状况和接受高等教育状况四部分。

2011年的调查样本包括我国东、中、西部地区8个省份的30所高校,东部地区包括山东和浙江的10所高校;中部地区包括江西和湖北的9所高校;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甘肃和宁夏的11所高校。其中,“985”重点高校3所、“211”重点高校4所、一般本科院校9所、高职院校7所、民办高校4所、独立学院3所。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9768份。在有效样本中,专科和高职毕业生占38.9%,本科毕业生占55.3%,硕士毕业生占5.5%,博士毕业生占0.3%;男、女毕业生的比例分别为49.1%和50.9%;“985”重点高校学生占8.4%、“211”重点高校学生占15.7%、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占28.4%、高职院校学生占25.5%、民办高校学生占12.8%、独立学院学生占9.2%。

2013年的调查样本包括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1个省份的30所高校,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和海南9个省份的11所高校;中部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和湖北6个省份的7所高校;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和宁夏6个省份的12所高校。其中,“985”重点高校5所、“211”重点高校4所、一般本科院校9所、高职院校7所、民办高校2所、独立学院3所。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5060份。在2013年调查的有效样本中,专科毕业生占22.4%,本科毕业生占68.0%,硕士毕业生占9.2%,博士毕业生占0.4%;男、女毕业生的比例分别为52.7%和47.3%;“985”重点高校学生占19.9%、“211”重点高校学生占9.4%、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占28.9%、高职院校学生占28.1%、民办高校学生占7.7%、独立学院学生占6.0%。

另外,除了上面提到的调查数据外,本报告的研究中还使用了以下数据:(1)本课题组与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心联合于2011年、2012年、2013年在北京市高校开展就业状况调查数据。(2)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4-2012)”数据。该数据是根据各年全国各普通高校上报给教育部的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数据而进行的汇总数据。(3)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于2003年、2005年、2007年和2009年进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数据。(4)其他调查数据。有关这些数据的来源在相关的章节中给予详细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