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二 多一些理性认识 多一些中国自信

2012年前后,在美国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针对中概股的做空事件。时隔5年之后的近期,类似的事情又在中国香港市场上发生,对象依然是中国企业。市场上出现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司为做空对象并不奇怪,但通常是基于对该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增长趋势的消极判断而进行反向操作。

这些针对中概股公司的做空,一致地指向信息披露和财务造假问题,这在全球资本市场上都是非常罕见的!

得益于中国市场的高速增长和良好前景,中概股公司一度曾经是海外资本市场的宠儿。正因为如此,很多业绩一般的公司也通过投行的包装、美化财务业绩,甚至财务造假,纷纷赴美上市。喜欢听“故事”的美国投资者,受限于距离和语言,很难对这些公司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真实的中国市场。一些跨国投资银行也正是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鼓动很多未满足上市资质、存在诸多财务问题的公司前往美国上市,从中获取高额的佣金回报。而早期很多前往海外上市的公司,对国外资本市场的了解其实是很不充分的,特别是与法律和财务相关的一些监管制度。最终,一些问题公司因财务舞弊而陷入做空陷阱,这是在所难免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公司被贴上了“不诚信”的标签。这种恐慌效应甚至一度蔓延到其他业绩良好的公司,而一些原本计划前往海外上市的国内公司,也不得不因此而暂停或放弃上市进程。在这之后,我还看到很多媒体报道表达了对中国公司的担忧和失望,认为中国公司普遍存在诚信危机,距离现代化的公司还有很大差距。

在我看来,大可不必因此而对企业海外上市丧失信心。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只有二十多年,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成熟资本市场时间还很短,依然是刚起步的小学生。我们的企业刚刚踏入这些发展了数百年的资本市场,有一些水土不服是正常的,关键是通过历练能不能快速成长起来,熟悉交易规则。我们也应该积极地看到,随着造假的中概股公司陆续被揭穿或退市,如今市场上弄虚作假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少,中国公司的声誉正在逐渐恢复。同时,以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互联网企业,凭借更优秀的创新和业绩表现,同样赢得了海外投资者的认可。

对于做空,我们应当摆正姿态,不必敌视和抨击,更不必盲目崇拜和畏惧。市场是对上市公司最好的监督机制:在国内,我们更习惯于依赖监管部门的监督或者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而在成熟资本市场,做空机构则是对上市公司的监督,这正是市场机制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它们对上市公司并没有敌意,也不是正义的使者,之所以调查这些公司的财务问题,根本上是因为有利可图。市场既然是一个互相平衡、互相制衡的生态,即便是做空机构,本质上也是市场平等的一员。上市公司可以编造虚假财务信息获利,做空机构也可以发布虚假做空信息获利,那么,由谁来制衡和监督做空机构?

我们不必对做空机构有过多敌意,但也不必盲目崇拜。对于恶意做空、捏造信息的机构,除了上市公司自身的反做空,还应该有更多真正了解中国市场、熟悉境外市场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专家发声,对于不合理的质疑给予逻辑上的反驳,我们应该有信心让市场听到更多的声音。

我们的金融机构,也应当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为什么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只能依托外资投行?一方面是我们国内投行在海外的声誉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是我们对于海外上市规则、法律制度、会计准则不够熟悉和了解。随着国内各大证券商在海外市场的不断发展、海外人才的逐渐回流、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这些短板均会被慢慢补齐。未来,我们的投行应该更积极地参与海外上市的业务竞争中,为中国企业保驾护航。

同样,谈到国内市场,有观点认为,融资融券的推出和放开意味着做空时代的来临,甚至会出现类似浑水、香橼这样的做空机构,从而加剧市场的波动和风险。正如上面所言,我们对做空不必存有太多的恐惧,如果做空机构真的出现,那么对于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就会产生更好的监督;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有利于培养更为健康、积极的投资理念。我们要相信,随着A股市场交易制度的不断健全、投资者保护的不断进步,市场会越发趋于理性,金融从业者、上市公司和广大投资者都应当自信地面对未来的市场变革。

自信的前提是,我们必须真正理解做空的原理和手段,学会合理反做空。

我很高兴看到,本书回答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做空的一些疑问和困惑,对于过去出现的这些做空事件,给出了客观而准确的评价;对于做空背后的理论、机制和手段,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和解释。我认为,本书不仅是为海外上市公司提供了反做空的具体指南,还是一部帮助金融从业人员、投资者和监管部门了解做空背景的工具书。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提出的,我们应当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挫折和挑战,但广大金融从业者应当坚定对中国企业和中国资本市场的自信,积极参与、勇敢应对。而自信的来源,则是对市场理性的认知。真切期望本书能够以小见大,从做空这个切入点入题,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帮助。

二〇一八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