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圣才电子书
- 5856字
- 2021-04-26 15:17:53
第5章 行为学习理论
一、选择题
1.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 )。
A.建立刺激一反应联结的过程
B.认知同化的过程
C.产生顿悟的过程
D.信息加工过程
【答案】A
【解析】桑代克通过“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的实质是形成刺激—反应联结;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
2.桑代克认为对学习的解释应包括某种动机原则,它所对应的学习律为(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刺激律
【答案】C
【解析】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且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活动也感到烦恼。这一学习原则体现除了学习应包含动机原则。
3.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 )。
A.消退
B.泛化
C.获得
D.分化
【答案】B
【解析】泛化是指条件作用形成后,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现象。消退是指条件作用形成后,由于没有无条件刺激的结合,机体对条件刺激的反应逐渐消失的现象。分化是指条件作用形成后,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不做出条件反应的现象。
4.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答案】B
【解析】负强化是指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老师通过消除批评来增强学生良好学习行为发生的概率属于负强化。
5.下面哪位心理学家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
A.马斯洛
B.韦纳
C.班杜拉
D.阿特金森
【答案】C
6.一个学生过分害怕兔子,我们可以依次让他选看兔子的照片,与他谈论兔子,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兔子,让他靠近笼中的兔子,最后让他摸兔子、抱起兔子,消除对兔子的惧怕反应。这样一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 )。
A.代币奖励法
B.行为塑造法
C.系统脱敏法
D.肯定性训练
【答案】C
【解析】系统脱敏法,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其基本方法是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第一步,放松训练;第二步,把引起焦虑的情境划分等级;第三步,让求助者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习。经反复练习,求助者对过去引起焦虑的情境逐渐脱敏。想像脱敏的步骤也可用于实地或实物脱敏法。题中所述就属于系统脱敏法。
7.人走迷宫时是通过下列哪种学习过程而完成的?( )
A.尝试错误
B.顿悟
C.形成条件作用
D.模仿
【答案】A
8.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下列哪一条学习规律?( )
A.练习律
B.效果律
C.准备律
D.近因律
【答案】B
【解析】效果律是指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削弱。
二、问答题
1.中性刺激怎么变为条件刺激?
答:在经典条件反射中,中性刺激是指不能自然引起条件反应,但通过与强化物配对呈现,可变成条件刺激的任何刺激;条件刺激是指与无条件刺激适当配对呈现后,能单独引起类似于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的任何刺激。下面结合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实验是说明中性刺激变为条件刺激的过程: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UCS),把由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称为无条件作用(UCR);铃声原来是一种中性刺激(NS),铃声和食物在时间上多次结合,原是中性刺激的铃声就成了条件刺激(CS),铃声和唾液分泌之间就建立了一种新的联系,称之为条件作用(CR)。
在条件作用形成过程中,无条件刺激引起特定的反应是前提条件,即无条件作用是条件作用的基础。条件刺激并不限于听觉刺激,一切来自体内外的有效刺激只要跟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结合,都可以成为条件刺激,形成条件作用。
2.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分化和泛化有什么区别?
答: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分化和泛化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化是指条件作用形成后,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不做出条件反应的现象。泛化是指条件作用形成后,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现象。
(2)分化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泛化则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
(3)分化能使我们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行动,泛化则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
3.如何利用经典性条件作用帮助学生热爱某门学科?
答: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机制,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利用经典性条件作用帮助学生热爱某门学科的方法主要有:
(1)教师可以将快乐事件作为学习任务的无条件刺激。
比如:教师表现出热情、关心和鼓励的行为等(无条件刺激)→学习者舒适的感觉(无条件反应);
教师行为(无条件刺激)+课堂和主题(中性刺激)→学习者舒适的感觉;
课堂学习(条件刺激)→学习者舒适的感觉(条件反应)。
(2)教师让学生在群体竞争与合作中学习,或者创造一个舒适的读书角,或提供温暖、舒适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产生温馨的感觉,并将这种感觉泛化到学习活动中。
(3)利用经典条件作用的消退规律,可以用来作为矫正学生的偏差行为。
(4)学生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将所学到的情绪反应类化到其他情境中,如某科考试成功而喜欢该学科,可能也因之而喜欢同类的学科。
4.为了消除一种不良行为,我们可以使用惩罚、消退和分化性强化等方式。它们有何优点?各自的适用范围怎样?
答:惩罚、消退和分化性强化各自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分析如下:
(1)惩罚
惩罚是指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实践。惩罚分为Ⅰ型惩罚和Ⅱ型惩罚。Ⅰ型惩罚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例如玩游戏就给予批评;Ⅱ型惩罚是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例如玩游戏就不让看足球比赛。
①优点:见效快,问题行为的频率在短时间内就可以降低。
②适用范围:一般来说,惩罚比较适合于比较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打架斗殴等。但应用时,要把握好时机和程度。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2)消退
消退是指条件作用形成后,由于没有无条件刺激的结合,机体对条件刺激的反应逐渐消失的现象。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例如,小孩为了让家长满足其某种要求而大喊大哭起来或者在地上打滚,如果家长不予理睬或者干脆离开他,久之,小孩就不会通过这种行为来使家长答应他的要求了。
①优点:行为主体不容易意识到该技术的运用,不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即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有目的地培养良好习惯或者消除某种不良习惯。利用消退,要前后一致地忽视某些不好的行为,并且应结合消退使用其他方法,如强化适当的行为。
(3)分化性强化
分化性强化即差别强化,是指具体的期望(良性)行为后面出现强化物,而其他(不良)行为后面没有强化物的程序。例如,学生擅自离开座位以获取教师和同学的注意,如果教师予以大声批评则正好强化了他的这一行为。如果每当这时教师对这个学生的行为不予理睬,反而去强化那些坐在座位上的学生,这个学生就不再擅自离开座位了。
①优点:能够使个体迅速习得某种行为同时忽略其他的类似行为;不仅关注了不良行为的消除,还注重良性行为的增强;综合运用了强化、惩罚和消退技术。
②适用范围:从多种反应倾向中选择一种目标反应来进行塑造。
5.如何利用普雷马克原理来识别出学习者的最佳强化物?
答:普雷马克原理是指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利用普雷马克原理来识别出学习者的最佳强化物时,教学中要注意:
(1)教师要针对班上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强化物系列。教师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对什么强化物感兴趣。
(2)教师选择强化物时应考虑年龄因素。比如,有些活动如帮助老师或做谜题,对小学生而言可能是有力的强化物;但对中学生,和朋友聊天、玩电子游戏、看杂志或听音乐则可能是更合适的强化物。因此,必须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有力的强化刺激和事件。
6.如何利用强化程式来教学习者习得并维持一个新行为?
答:强化程式是指反应受到强化的时机和频率。利用强化程式来教学习者习得并维持一个新行为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教新任务时,进行即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强化。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有一条重要的原理就是,后果紧跟行为比后果延缓要有效得多。即时反馈有两个作用:首先它使行为和后果之间的联系更为明确,其次它增加了反馈的信息的价值。
(2)在任务的早期阶段,强化每一个正确的反应,随着学习的发生,对比较正确的反应优先强化,逐渐地转到间隔式强化。
(3)强化要保证做到朝正确方向促进或引导。不要坚持一开始就做到完美。不要强化不希望行为。
7.观察学习经历了什么过程?请举例说明。
答:(1)观察学习的过程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经历了以下四个过程:
①注意过程。在注意过程中,学习者注意和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榜样和观察者的几个特征决定了观察学习的程度: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那些与他们自身相似的或者被认为是优秀的、热门的和有力的榜样;有依赖性的、自身概念低的或焦虑的观察者更容易模仿行为;强化的可能性或外在的期望影响个体决定观察谁、观察什么。
②保持过程。在保持过程中,学习者记住他们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所观察的行为在记忆中以符号的形式表征,个体使用两种表征系统——表象和言语。个体储存他们所看到的感觉表象,并且使用言语编码记住这些信息。
③复制过程。在复制过程中,学习者复制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个体将符号表征转换成适当的行为,个体必须做到两点:一是选择和组织反应要素;二是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精炼自己的反应,即自我观察和矫正反馈。
④动机过程。在动机过程中,学习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2)举例说明
少年儿童通过媒介内容所提供的榜样示范而进行的观察学习的过程一般可概括如下:
①行为习得的注意过程。儿童通过观察媒介内容,与其中某些角色或行为认同,并意识到某些情境下模仿会得到有益的结果,儿童就会把媒介在某一情境下以符号或表象的形式暂时储存起来,并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
②行为习得的保持过程。当媒介反复不断地向少年儿童传递某一情境下的某些行为组合模式时,少年儿童就在自己的认知中反复不断地进行着行为的认知演习,即行为模仿。儿童的此类行为也由此不断地得到强化。
③行为习得的产出过程。少年儿童从媒介中所习来的行为在媒介所提供的虚拟情境中产出,并得到奖赏。
④行为习得的动机过程。对儿童行为可以进行不断诱导的媒介是游戏。游戏中,儿童是游戏所创造的虚拟世界中的一员,他们通常选择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英雄作为自己的替身,以第一者的角色来看待和感受游戏中的一切,游戏对方的各种挑衅行为是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的直接诱因,战胜对方所带来的奖赏以及由失败所带来的惩罚是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又一诱因。
8.在课堂中如何应用观察学习?
答:在课堂中应用观察学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做好示范
教师的言行、举止、仪态、作风、为人处事和各方面的表现,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因此,课堂中教师必须身教,为人师表,给学生以示范。
(2)在学生中树立好榜样
学生中样板产生于学生,为学生亲近与熟悉,容易引起学生的关系与学习。尤其是青少年积极向上、不甘落后,因而在学生中适当运用评优、开展一些流动红旗竞赛非常重要。它可以促进学生中的互相学习、你追我赶、共同提高。因此,课堂教学要注意树立学生中的好榜样。
(3)运用典范
历史伟人、民族英雄、革命导师、著名科学家、思想家和各方面的杰出人物,他们是民族的代表、人类的精英,是青少年学习的典范。他们不平凡的一生、伟大的业绩、崇高品德和光辉形象,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对他们的敬仰思念之情,对照典范严格要求自己,推动自己积极上进。因此,课堂中要正确运用典范。
9.比较经典性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异同。
答:经典性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在刺激、反应、强化时间的先后、可观察到的行为变化、行为消退的方式以及学习模式等方面有众多相异之处。而在条件反射的强化、消退、恢复、多级条件反射的建立以及条件反射的分化和泛化等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共同之处。
(1)经典性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相同点
①经典性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研究的都是外部刺激和主体行为反应之间的联系。
②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都需要通过强化才能建立起来,都有消退抑制和自然恢复现象。强化是使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的力量,它能增强某个反应在以后呈现频率。当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不再加以强化,原来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又会逐渐消退,产生消退抑制。而在条件反射产生消退抑制后,如果无条件刺激物继续出现,条件反射还会自然恢复。
③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都可以建立多级条件作用。如果一种条件作用已经巩固,再用另一个新的中性刺激与原来的刺激结合,还可以形成第二级条件作用。
④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都有泛化和分化现象。在经典性条件作用中,当一种无关刺激物已成为条件刺激物引起条件反射后,同这种刺激物类似的刺激物,虽未曾与无条件刺激物结合,但也能引起条件作用,这就是泛化现象。如果进行这样的训练,即只在原来条件刺激物出现时才给予强化,而当类似刺激物出现时不予强化,久而久之,类似刺激物就不再引起条件作用了,这就是分化现象。
(2)经典性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不同点
①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行为是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有机体被动地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行为是操作性行为,是由有机体自身发出的,最初是自发的行为,后来由于受到强化而称为特定情境中随意的或有目的的操作。
②经典性条件作用是刺激(S)—反应(R)的联结,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操作性条件作用是操作(R)—强化(S)的过程,重要的是紧随其后的强化(刺激)。
③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的发生是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匹配;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的发生是行为后果影响随后的行为。
④经典性条件作用过程的特点是刺激替代;操作性条件作用过程的特点是反应修正。
⑤经典性条件作用涉及的心理学规则是接近联结原则;操作性条件作用涉及的心理学规则是强化反馈原则。
⑥经典性条件作用对特定刺激才能产生反应;操作性条件作用不需要特定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