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理论》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5字
- 2020-11-22 13:12:11
第6章 课 程
6.1 考点精讲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概念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学科与应该从事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2.狭义的概念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应该学习的学科、应该从事的活动内容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二)课程的意义
1.课程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保证。
2.课程是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
3.课程是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
二、课程的要素、内容和类型
(一)课程的要素
课程主要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四个要素组成。
1.课程目标
(1)概念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2)课程目标的特征
①整体性
各级各类的课程目标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②阶段性
课程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系统,如小学课程目标、初中课程目标、高中课程目标。
③持续性
高年级课程目标是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延续和深化。
④层次性
课程目标可以逐步分解为总目标和从属目标。
⑤递进性
低年级课程目标是高年级课程目标的基础,没有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实现,就难以达到高年级的课程目标。
⑥时间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目标会有相应的调整。
(3)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
①筛选法
筛选法是美国北加州大学课程开发中心研制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预定若干项课程目标,涉及课程的各个方面,如“培养阅读、写作、说、听的技能”,“培养艰苦的性格和自尊心”;
b.书面征求有关人员对预定课程目标的意见,允许他们补充其他课程目标;
c.把原先预定的课程目标和补充的其他课程目标汇总在一起;
d.请有关人员根据汇总的课程目标,依次选出若干项最重要的课程目标;
e.根据统计结果,确定名次靠前的若干项课程目标。
②参照法
参照法是指参考过去的课程目标和其他国家的课程目标,并根据本国国情和教育状况,确定符合本国情况的课程目标的方法。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确定课程目标从来没有固定划一的模式,如果一成不变地采用上述两种方法,难免教条和死板。
2.课程内容
(1)概念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及其处理方式,它是学习的对象,它源于社会文化,并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2)整合策略
①要将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内容,并且要确立和加强其地位;
②其他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如果适宜用信息技术作为其载体的,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加以传播;
③信息技术并非万能技术,还需要为那些无法用信息技术来表达的内容保留必要的空间,比如缄默知识或意会知识。
(3)选择原则
选择课程内容时:
①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②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
③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
3.课程结构
(1)概念
课程结构是课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它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课程结构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2)分类
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典型的课程类型可分为: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4.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不同的评价主体因其自身的需要和观念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或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1)学生学业的评价与课程本身的评价
常见的课程评价的定义有:
①课程评价就是测量学生在学业方面实现预期行为目标的程度。
②课程评价就是将学生的学业与某些标准进行比较。
③课程评价就是选择和分析有关信息,确定课程决策的方案。
④课程评价就是运用专业知识,判断课程实施的过程。
总体而言,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又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2)课程评价、学业评价与测量
就概念的外延大小而言,“课程评价”的外延最大,“学业评价”其次,“测量”外延最小。具体含义如下:
①测量是学业评价的一种手段,它是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业做出评价。
②学业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业,可以了解学生学业的进步或退步状况,掌握教学与学习效果。
③课程评价,既包括学生学业的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学生学业的评价和课程本身的评价是课程评价的基础,同等重要。
(3)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①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在计划或产品完成以后实施的评价。在课程评价领域,它是指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它比较注重总体分析,力图表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对课程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做出判断。
终结性评价常常关系到学生名次、班级名次和教师声誉,学生和教师对此都比较关注。
②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计划或产品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实施的评价。在课程评价领域,它是指贯穿于校本课程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它比较注重细节的分析,旨在寻找原因,及时发现问题,使课程更加趋于合理。
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利用形成性评价可以了解课程本身的缺陷、学生的学习困难以及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此作为完善课程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据。
(4)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与人文-自然主义评价观
①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传统评价观)
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又称“传统评价观”,它以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为代表。其核心思想是采用标准参照测试测量学生学业,从而决定目标实现的程度。
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的主要弊端有:在课程实施以后才开始实施评价;注重普遍性,忽视非典型性;局限于可以测量的目标,忽视难以测量的重要目标;采用某些与现实生活脱节的测量方法;消耗太多的时间和资源。
②人文-自然主义评价观(新潮课程评价观)
人文-自然主义评价观旨在克服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的诸多弊端。其倡导者非常注重环境对课程的影响以及课程运行的整个过程,认为在评价过程中,不能只考虑测试的结果,应该考虑多种因素。它提出,研究课程运行的整个过程是了解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
人文-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的弊端主要有:以主观印象为主,客观性不够;难以归纳评价结果,难以把评价结果推广运用到其他环境中去;在评价过程中,几乎不考虑采用量化方法;强调环境中非典型和非寻常的情况;评价对象不突出。
(二)课程内容及表现形式
1.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1)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
(2)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
智力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活动方式;操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
(3)关于对待世界与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2.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1)课程计划
①概念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②组成部分
a.课程设置。指学校设定和安排的各类课程和活动,主要规定课程类型和门类,及其在各年级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是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
b.课程开设顺序。中国中学课程体系规定,按照学科规定的年限、学科的内容和教学法的要求、学生的发展水平,由易到难来确定各门学科的教学顺序。
c.教学时数。规定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包括每门学科授课的总时数,各门学科在一学年的授课时数、每周的授课时数和各年级的周学时数等。
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指每个学年段的划分,各个学期的教学周数,假期和节假日的规定等。
③制定课程计划的原则
a.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b.互相衔接,相对完整
c.突出重点,注意联系
d.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2)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①学科课程标准
a.概念
学科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编写课程标准是开发课程的重要步骤。
b.组成部分
课程标准包括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
第一,说明部分:扼要说明本学科开设的意义,规定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提出教材选编的原则以及教学法的建议等。
第二,本文部分:课程标准的中心部分或基本部分。系统地安排一门学科全部教材的主要课题、要目或章、节,规定每个课题教学的要点和时数,并编有练习、实习、实验、参观等实际作业的要求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
②教材
a.概念
教材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它主要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b.教材的作用
第一,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
第二,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地掌握教材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第三,根据课程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第四,教材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有利于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c.编写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稳定性和时代性相结合;
第四,系统性和可接受性。
(三)课程的类型
关于课程的类型,不同国家、不同教育家在不同时期持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因此,对课程的划分也不同。
1.从课程管理制度角度可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校本课程)
(1)国家课程
①概念
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教育行政机关,是一级课程。它侧重于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与共同素质,强调课程内容的一致性、共同性和发展性,在实施上具有强制性。
②特点
优点:质量高,课程内容具有连续性、统一性和权威性。
缺点:与地方教育需求、学校条件、学校教师以及学科发展脱节。
(2)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介于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是由国家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定的课程,属于二级课程。具有区域性、本土性的特点。
(3)学校课程
①概念
学校课程又称校本课程,是指由学生所在的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其开发的基本操作流程是:成立团队→环境分析→目标制定→方案拟定→组织与实施→评价与修订。它具有适应性(适应社区和学生的需要)和参与性(学生和学校参与开发)的特点。
②特点
优点:与国家课程相比更具特色,能经常修订;能增强教师的工作满足感、成就感、兴趣和积极性;鼓励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能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
缺点:不平衡性加剧;一些教师缺乏专业理论与技能;耗费的教育资源增加;影响教育质量和连续性。
2.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划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1)学科课程
①概念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学科课程是从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系中分化出学科,从中选择学习内容,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制定标准、编写教材,按照固定时数教学的课程。
学科课程历史悠久,我国古代的“六艺”,西方的“七艺”,都是早期的学科课程。
②特点
优点: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组织,能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缺点:对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考虑较少,把每一门学科看成是与其他学科互不关联的实体,不能完全照顾学生的需要,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2)活动课程
①多种含义
a.如果强调以儿童活动为中心,则称“活动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b.如果强调以儿童生活为中心,则称“生活课程”;
c.如果强调以改造儿童经验为目的,则称“经验课程”或“经验本位课程”;
d.如果强调以设计教学为方法,则称“设计课程”;
e.如果强调无固定教材,则称“随机课程”。
②特点
优点:活动课程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能够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该课程还强调动手“做”,注重手脑并用,给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
缺点: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且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3)综合课程
①概念
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它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以认识论、方法论、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
②特点
优点:可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克服了分科过细的缺点,比较容易贴近社会现实和实际生活,能满足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
缺点:忽视每门学科自身的逻辑结构,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面临教材的编写、师资等方面的困难。
③解决对策
针对综合课程实施的困难,解决对策包括:协同教学方式;开设综合课程专业等。
3.从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方面可划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
(2)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决定是否学习的课程。它是考虑到学生的差异而设计的,具有选择性、多样性的特点。
4.从课程存在形式的角度可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内或教育机构中用正式文件颁布后提供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表现为课程方案中明确列出和有专门要求的课程。
(2)隐性课程
①概念
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得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
②主要表现形式
a.观念性隐性课程。包括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校风、学风,有关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等。
b.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教室的设置、校园环境等。
c.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
d.心理性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学校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
三、课程改革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1.在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和融合。
2.在课程内容上,重视教材的现代化和理论化。
3.在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
4.在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结合。
5.加大课程难度,进行“尖子生”的筛选和培养。
(二)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课程任务方面的改革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目标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目标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目标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课程管理方面的改革目标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
(1)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则以分科课程为主。
(2)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四个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3)农村中学课程强调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在课程标准方面,也提出了一些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的新要求。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