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虹膜定位诊法

虹膜是透过眼睛角膜看到的黑眼珠的部分,它可以发生纹理分离、凹陷、变色或色素堆积、瞳孔变形等异常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反映人体内部对应部位的病变,将这些异常情况对照虹膜分属部位图进行分析,即可做出对疾病的诊断。

其方法是:让被检查者采取仰卧位或坐位,眼睛自然睁开,凝视正前方。医生面对病人,轻轻用拇指和食指将被检病人上下眼睑撑开,另一手打开小型手电筒(带放大镜头者为佳),使光线从病人眼侧面射入,记录所观察到的虹膜上的特异反应迹象,并确定其在虹膜上的位置。虹膜分属部位见图6-1。

中国人虹膜的异常现象,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斑点

可见于虹膜的任何部位,形状大小不一,颜色可深可浅。

1.毒性斑点,以颜色很深的沉淀形式位于虹膜网状结构面上,其外观为边缘清晰的多角形,给人以似乎未曾与虹膜接触的印象,仿佛一个海绵屑污染了玻璃表面。在观察时,有些很容易见到,有些需要细心分辨。这些斑点提示一个器官暂时中毒状态,如环境污染、烟草中毒、酒精中毒、滥用药物等造成。当它们长期存在时,则相当于银屑病(牛皮癣)体质和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有时甚至要考虑到已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

img

图6-1 虹膜分属部位

2.残余斑点,黑睛上的一些陈旧性、残留的斑点,即一些小小的浅黑色斑点,它提示该部位所代表的器官病理过程的结束。实际上,往往是一些疾病康复后留下的一些“烙印”,就像肺结核病愈后,所留下的钙化点。但应予以有效的监视,不断地复查,以便及早发现可能复发的疾病。

3.色素沉着,斑点呈色素颗粒状堆积,孤立地散在于黑睛表面,斑点可呈现如下颜色:①金黄色素多意味着器官脆弱。②淡黄色素多意味着化脓性感染。③暗黄色素多意味着中毒。④绿色色素多意味着结核病或绿脓杆菌所致疾病。⑤暗绿色素多意味着恶性疾病的可疑,尤其在呈鱼胆形态时更是如此。⑥红色色素多意味着出血,如果成小洼状密集于黑睛表面,就说明出血正在进行。⑦苍白色素多意味着炎症,如果出现大小不等的苍白区,多是急性炎症的表现;如在膀胱、尿道区出现,多见尿路感染;如靠近外周出现苍白点,多是淋巴结炎。⑧黑色色素多意味着器质性病变。色素比黑睛(棕黑色)更深黑,分布在黑睛任何部位,形状大小不一,颜色可深可浅,如在心脏区见到黑点,多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等;咽喉区有黑点见于扁桃体炎;肾区或膀胱区有黑点见于泌尿系统病变。⑨褐色色素在小儿则多半提示患有肠蛔虫病。⑩颜色不同的分散色素点多提示患风湿病。k晶莹的亮点多提示脑神经有病症。

(二)辐射状黑线

1.黑睛上出现黑线,并呈车轮状或辐射状,则表示在它们所出现的那个身体节段,有某种程度的神经紧张,如手术后、伤后或治疗后构成的神经痛症。

2.黑线出现在黑睛12点处,意味着全身无力状态,极度疲乏。此种情况辐射状黑线常呈扇形或日光射线状。

3.黑线出现于某个区域,则又可以表示该区域的器官有疾病。如慢性肾炎病人在肾区常见此线;咳嗽胸痛病人在肺部、肋部可见此线;腰腿痛病人在腰背部或腿膝部常见此线。如果黑线单独出现在12点,还可以考虑是颈椎病或偏头痛患者或脑内病变的表现,有时长期失眠的患者也有此现象。

4.据研究,虹膜表面的黑线,实际上是埋藏在虹膜实质里的血管。至于花环扩大,纹理增粗,并呈现多种形状黑线,是虹膜血管对各种有害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

(三)白色同心环

1.白色同心环在黑睛上的出现,着重提示受检查者可能有痛性痉挛及挛缩素质。

2.白色同心环位于左眼黑睛上,尤其是在脑区颞部,就应考虑到心脏异常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黑睛上找到5个以上的白色同心环时,就要怀疑是心绞痛、心肌梗死、肾绞痛、胆绞痛、肝区疼痛的可能。

3.在黑睛外周有一圈同心环存在时,这往往又是关节炎的表现。也有学者认为,在以上辐射状同心环的条纹间的虹膜纤维变厚且呈绿色时,就是关节炎。

4.老年人在虹膜周围出现一圈乳白色或灰暗色的环,俗称老年环。如果单独出现于上部脑区,多为脑部供血不良,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或低血压患者,常见的自觉症状是头晕头痛。

5.在靠近黑睛外周边缘见到1~2个白色的不完整的圆圈,称为收缩圈或神经圈。此类圈多见于曾遇交通事故、创伤或受恐吓者,表现为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等,又称它为“惊恐圈”。

(四)陷窝

陷窝亦即隐沟,又称窝孔,是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凹陷,散布在各个区域。它的出现意味着有机体功能的缺损,见于多个器官的损害、慢性贫血,少数患者属先天性缺陷。如果穹窿(陷窝)的底是张开的,就要注意到疾病在演进,如果穹窿的底是关闭的,说明损害已稳定,但仍不可放弃监护。

(五)缺损

缺损以虹膜上方缺损多见,许多颅脑外伤病人,或脑供血不足者可有此表现。若缺损较浅,颜色呈浅黑色,表示病程短,症状轻;若缺损较深,颜色呈深黑色,表示病程长、症状重。

(六)代谢环

代谢环即瞳孔周边,也可以认为是依附虹膜上的瞳孔边缘部分,其色呈褐红,饰以略暗花边而形成瞳孔缘。实际上相当于前后色素层的虹膜后面上皮层向前翻转,卷成略隆起的色素边缘,其鲜明程度也因人而异,如图6-2。

img

图6-2 周边器官在虹膜上的投影(同心环)

1.代谢区域及动眼神经副交感神经系统投影环;2.消化区域——胃功能环;3.消化区域——肠功能环;4.虹膜卷缩轮——交感神经系统环;5.体循环及淋巴结系统环;6.器官投影节段(某些消化结构除外);7.周边血管结构环和皮肤投影环

代谢环的完整、光滑,说明全身各器官的主要功能是完整的,它的存在标志着虹膜其他各部位器官显示的疾病都属良性。这有助于判定疾病的严重程度,是目诊中最具特征的部位。此外,代谢环也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投影所在,这种神经系统的紊乱可以导致代谢环色泽的改变甚至褪色,因此:①当人体代谢机能处于完整正常状态时,代谢环依附于虹膜的瞳孔缘,外观光滑、完整。②在人体代谢机能紊乱时,代谢环变为残缺不全的点线状或呈半月形(月牙形),甚至缺如。此时应寻找其他虹膜信号,须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才能看清楚虹膜的微细纤维。此时应高度警惕,到医院进一步作相应检查为好。③有时尚能检查到无代谢环的瞳孔,此情况表示病情恶化,往往是危重症的晚期。当然,先天缺陷者,不在此列。

(七)消化环

黑睛上的消化环分两部分,占据瞳孔区域的代谢环与卷缩轮二者之间的地带,内侧1/2表示胃的结构及功能状况,如图6-2。其病理改变主要表现在其相应区域的纹理稀疏、肥厚、凹陷、斑点、颜色深浅等方面。例如,在右眼消化环7点处,靠近卷缩轮的地方,相当于阑尾投影区,有纹理稀疏征,并在其间可见一凹陷穹窿,颜色浅淡,凹陷深,触及虹膜实质,这就提示患者有慢性阑尾炎的病症。

(八)卷缩轮及周边地带

卷缩轮在正常人是靠近瞳孔缘部的花冠状隆起条纹,该轮区分黑睛表面为狭宽两部,狭部即消化环区(瞳孔部虹膜),较宽部名睫状部虹膜,它表示全身器官投影区,其结构表示交感神经系统和几种较大的代谢功能(体循环及淋巴系统)情况的投影,如图6-2。根据病理过程的改变,此域常出现随之而演化的隆起和色变。

正常时黑睛的卷缩轮纹理均匀而纤细,有规则,病变时此轮明显异常,表现为增粗、扩大,状若蔷薇花环(俗称花环扩大),甚至残缺不全。有人认为卷缩轮的异常,是有毒物质刺激引起的,常见于急性肝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等。若仅见十二指肠区出现纤维增粗、凹陷,多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又如,慢性结肠炎病程中,由于肠的血管、淋巴系统的炎症水肿充血,而导致卷缩轮变形向外膨胀、凸起,形成典型的慢性肠炎表现。其实,由于卷缩轮处在瞳孔部虹膜与睫状部虹膜互相过渡地带,有错综复杂的结构内容,且此结构所占的位置又狭窄,所以在对黑睛卷缩轮及其周边的病理阐述时有较大分歧和异议,判断时需认真分析。

(九)黑睛外周部

黑睛外周部即睫状部虹膜也分为内、外两环。

内环占全部位的2/3,是躯体各部不同器官节段投影的相对应区,每侧眼睛的睫状部虹膜可划分成多个节段,每个节段分别确切地代表相应器官的投影,如图6-2。左右两侧各眼的黑睛分别表示躯体各半侧之对应器官,躯体中线部的器官共属两侧黑睛的投影节段。也有人提出,某些节段器官的投影也能交叉代表与之对应的躯体之另半侧的器官。即左眼虹膜异常提示右半身疾患,右眼虹膜异常提示左半身疾患,左右两眼虹膜都出现异常,则提示人体中间部位或两侧都出现了病变。如胃肠有病,则双瞳周均见环状斑。

外环占1/3,为周边血管的投影,如图6-2。有实验证明:所有来自躯体周边血管的病变(包括从皮肤来的),都能在此环上表露出黑睛结构的改变。同样,内2/3的各器官投影区出现色泽、斑点、穹窿及结构的变化就提示本器官的相应性质病变。例如,在右眼黑睛(睫状部虹膜)8点处,相当于肝对应区有色素堆积,或凹陷穹窿,就提示肝脏的病变为慢性肝炎。如果其他部位亦出现相关的恶性信息,就要考虑肝癌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病理情况下,虹膜还可以出现黑痣、结节、萎缩、缺损、红变,甚至出血、穿孔,属虹膜本身的病变,对全身疾病没有诊断价值,应予以区分。

远在公元前4世纪~5世纪,西医鼻祖希波克拉底曾提出“眼睛如何,身体即如何”的见解。1866年匈牙利医生依格纳茨·佩克采利撰写了一部有关虹膜诊断法的书,并绘制出虹膜脏器部位图。以后又有许多人对虹膜诊断疾病的方法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现已证实,人的虹膜是一种特殊的调节器,它能使光脉冲通过大脑中枢与人体内所有器官保持着各种复杂的联系。内脏所有器官及系统都在这小小的薄膜上有自己的代表区域,有自己严格固定的色素细胞群。如果某一器官出现病情,就会通过神经冲动,向大脑发出信号,大脑将这一信号转送虹膜上相应区域的色素细胞群,于是就会在虹膜上出现各种异常改变。

中医学对虹膜能够反映全身疾病的现象也早有认识,《黄帝内经》中阐述的“目部五脏分属”与现代“虹膜分属部位”中的内脏分布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医学传统的整体观念认为,人身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有机整体。在人体的相对独立的各局部的特定区域,往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体内器官的某些病理变化。《灵枢·大惑论》中说:“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故此可以看出眼与脏腑之关系尤为密切。中医的“五轮八廓”之说将黑眼称为风轮,认为属于肝,又称风廓属胆;瞳神(即瞳孔)称为水轮属肾,又称水廓属膀胱,已明确指出虹膜能反映肝、胆、肾和膀胱等内脏之生理病理状况。从脏象学说的观点看:目为肝之窍,能重点地反映体内肝脏的情况,并且“肝藏血”,有调节血量的作用。眼的功能也受肝血调节。若血的质和量不足,肝之窍就受影响,故在眼上有所反映。因此,“目受血而能视”,也可以认为是五脏六腑的病证能够投影于虹膜从而借以诊断各器官功能紊乱的中医理论依据之一。另外,从经络学说来看: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和目睛有联系。正如《灵枢》记载的那样:“十二经脉……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气上走于目而为睛。”眼睛通过经脉与躯体各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体内脏腑或某个感觉器官以及经脉本身的病变或功能紊乱可以通过传导,使脏腑的疾病能从虹膜上反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