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脉法浅探及应用体会

一、论脉

脉属奇恒之腑,生于皮肉之下、筋骨之间、脏腑之外,赖血以充,赖气以行,贯通一身上下左右,是人体内与外的重要连接系统,其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环流不休。人体与自然界相应,人的脉道气血随四季气候、地理环境、日月昼夜变化会产生变化,如冬去春到、寒来暑往,产生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脉象;东南沿海低洼之地,其民脉象必以滑软为多,西北高原干燥之域,其人脉象又常以涩硬为众;至于白昼阳气旺盛,脉道气血偏向于肌表,故易于探求,夜晚阴寒逼人,脉道气血偏向于里,把脉时又需加大指力,这是一定之理。

红尘中凡人患疾,千般疾难,不出四条,曰外感六淫、饮食(饮食从口入胃,自外而来,我认为应划入外感病范围,与古今常规定论相左),曰内伤七情、劳欲。风寒暑燥湿火等异气侵袭皮表,震动脉管,脉为之变,如热灼血脉,使血液流动加快、脉搏节律增强,故脉必数;寒凝脉道,使血流变缓、脉搏节律及次数减少,故脉必迟;风邪犯肌,卫阳奋起抗邪于外,故其脉浮。内伤七情,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从而影响到五脏六腑之气机,使之气血功能紊乱,从内至外触动血脉,脉亦为之而变,如怒气伤肝,按其脉管多硬(弦);郁郁寡欢,肝气郁结,探其脉管多涩滞;恐惧伤肾,求其脉多入骨难觅,当情绪逐渐恢复平静,脉象亦会慢慢恢复正常;而劳则气散,不论劳心劳力,过度损耗真气其脉必然无力;古今往来,贪欲无涯,色心难填,蛇身焉能吞象?拔尽人身真阴,致血脉亏枯,至死方休,功名富贵,斗角钩心,脉乱如麻,谦谦君子,可不慎乎?四体不勤,安稳少动,逸则气滞,气血失活,脉象多艰涩难行。而饮食从外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肺,通调至全身四肢百骸,其糟粕又下入于小肠、大肠,经魄门而出,饮食自倍,致饮料食物阻滞于胃肠,腑气不通,鼓动于血脉,其脉必现圆滑有力之象;而过饥不食,营养不足,仓禀空虚,粮道既断,血脉之源头不足,其脉象必现虚弱无力,迁延久长,脾虚及肾,脉管就算重按至骨亦无定踪,饮食虽在体内伤及脾胃脏腑,但从病因而言,终是从外而入,故还是应并入外感病类。

以上不管是外感还是内伤,都自有体系与血脉相连感应,《素问·经脉别论》有云:“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有心者只要在临证中不断静心去体会脉象,相信一定会有很多感触。

人两手桡骨茎突寸口桡动脉处为“脉之大会”,属手太阴肺经,为气血循环起始之处,脉气流注肺而总会于寸口,故五脏六腑之盛衰,营卫气血之盈亏,均可直接从寸口脉象上反映出来,且寸口脉位置表浅,其脉气感触极为灵敏,便于医者诊按,故千年以来,医家诊脉,莫不以寸口脉为主。寸口脉象也确实能够全面反映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如患者身材高大医者瘦小,寸口脉布指宜稀疏,患者身材矮小医者壮硕则布指宜紧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抓到寸口脉的脉体。

至于诊脉时间,本人认为一般至少需要3分钟以上,指下才有所得,手未离脉前,建议医者不要问诊察舌,也请病患闭口不言为妙,以免影响脉象真假。整个切脉过程,要从容不迫,严肃认真,切不可草率随意按触,疑难病例心中无定,仔细诊脉5分钟以上又有何不可?医者仔细认真,病家更是欢喜信任,正如仲圣在《伤寒论·序》中所说:“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近百年来科技日新月异,现代医学新技术新项目层出不穷,许多同道对中医脉诊这一古老技术已越来越不够重视,甚至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当然更无深研之心,诊病之时,手持病腕,全不知寸口分部,按寸不及尺,按关不及寸,肆意谈笑,指下全无神意灌注其中,要想以脉测证,实在很难。噫!道心已失,脉诊仅沦为摆设而已,悲哀至极。亦有人过度夸大脉诊神奇,门诊既不问诊,也不察舌,诊脉毕即处方给药,患者诉说病情,或有疑问,顿露不悦之色,甚至一按脉便曰“肝脏肿瘤”“胃中息肉”,以炫奇取宠,既有如此水平,要现代“B超”“CT”何用?古人创立脉诊,本为探察人体寒热虚实真假、脏腑功能气血紊乱之病机,很朴素的一门学问,却被一些人搞得玄奥难测,而社会有很多人偏偏好这一口,我在中医门诊时就经常有人来考脉诊水平,问诊绝然不语,双手一摊,要求诊脉,表示脉诊对了,就服你药,一有偏颇,掉头就走,让人哭笑不得,医者能医人病,却不能医其心,可叹!

以上医者极左极右这两种对脉诊的态度,我认为均是对病人相当不负责任,是对中医学瑰宝———脉学的亵渎,对个人学术提高更无半点好处,真正的脉学实际上是极其朴素和实用的一门学科,我们应该努力继承和发扬,于国于民于己都会有莫大好处。

诊脉时我们要全神贯注,凝心于医者手指与病人寸口之间,以神会神,仔细去体会指下脉管细微变化。由于六淫骤然从外侵犯机体,脉象一定会随着外部环境而改变较快,常使脉无定体,变化迅捷,但舌苔短时间内却变化不大,故“外感重舌”;喜怒忧思悲恐惊及劳欲内伤脏腑,其脉象变化在一段时间内较为稳定,故“内伤重脉”,“外感重舌,内伤重脉”这两个“重”字是重视的意思,并不是说完全舍弃舌与脉任何一方,许多复杂疾病病程较长,往往外感与内伤交结缠绵,已难分彼此,更宜舌脉并重,四诊合参,才能做到识真烛奸,病无遁形。

临证中,脉理需要我们去深究,四诊更是不可偏废,术至于细,才能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