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

(一)职业病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从广义上说,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是一对因果关系的术语。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因,职业病是果。

2.特点

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发病需一定作用条件,在消除病因或阻断作用条件后,可消除发病;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数是可检测的需达到一定的强度(浓度或剂量)才能致病,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剂量)-效应(反应)关系,降低和控制接触强度,可减少发病,但在某些职业性肿瘤(如接触石棉引起的胸膜间皮瘤)则不存在接触水平(剂量)-效应(反应)关系;在接触同一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例;如能得到早期诊断、处理,大多数职业病预后较好;但有些职业病如硅沉着病(原称矽肺),迄今为止所有治疗方法均无明显效果,只能对症综合处理,减缓进程,故发现越晚,疗效越差;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必须有效“治疗”有害的工作环境。

(二)职业有害因素所致的职业病分析

1.生产过程中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所造成的职业病

(1)化学因素

①各种毒物引起的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职业肿瘤;

②一些不溶或难溶的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肺尘埃沉着病。

(2)物理因素

①高温、低温引起中暑或冻伤;

②高湿使两手等处发生皮肤糜烂,导致皮肤病的发生;

③高低气压,如潜水员及沉箱工的减压病,高山高原地区的高山病;

④噪声引起的难听或耳聋,并对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不良影响;

⑤震动,两上肢的局部震动引起血管痉挛、溶骨症及骨坏死,全身震动对神经系统、血管等也有不良影响;

⑥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引起的放射病;

⑦非电离辐射中的微波与高频电磁场,场强过高可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

⑧光线、紫外线引起电光性眼炎,红外线引起白内障,照明过强、过弱引起眼疲劳;

⑨机械刺激或击伤。

(3)生物因素

①微生物。布氏杆菌、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职业性传染病;发霉的谷尘、蔗尘中耐热性放线菌引起的农民肺、蔗尘肺和蘑菇肺,这三种疾病都属于与免疫有关的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②昆虫和尾蚴引起谷痒症和稻田皮炎。

③水生动物的体液。如明虾及一些海鱼表层体液中含有能溶解皮肤角质层的特殊组分。

④植物。如黄山药可引起支气管哮喘。

⑤各种生物的蛋白质。如牲畜蛋白质及稻壳的细尘大量吸入后引起发热。

2.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所造成的职业病

车间布置不合理,如把有毒和无毒工段安排在同一车间易造成中毒;厂房设计不合理,如厂房矮小、狭窄没有必要的通风、换气或照明等,作业人员易患肺尘埃沉着病、职业性近视,易发生职业中毒;异常的气候条件,如高温、高低气压,会造成中暑、高原病等。

3.劳动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所造成的职业病

主要由于有关器官及肌群等长期紧张劳动过度疲劳或不适当的强迫性体位或工具引起的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疾患,如局部肌肉疲劳和全身疲劳,反复紧张性损伤和腰背痛等。劳动精神过度紧张,多见于新工人或新装置投产运行,或生产不正常时。如重油加氢,高压、硫化氢浓度大、易发生燃烧爆炸和中毒,新工人紧张,老工人在试运行期间也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