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管理
- 闫金秋 李瑞祯 蔡昕主编
- 7745字
- 2021-04-02 20:44:43
任务三 财务管理环境
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及其财务管理产生影响的存在于企业内外的各种环境的总称。
财务管理环境涉及的范围很广,站在企业的角度观察财务管理环境,可以将其分为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市场环境。其中,宏观环境包括政治与法律、经济政策与发展状况、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环境;市场环境则包括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各种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环境。财务管理的内部环境是指企业战略和治理结构,包括企业的组织架构、战略及经营模式选择等。
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是企业难以改变的客观约束条件,财务管理的内部环境是企业可以通过努力进行完善和改进的,它们均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和财务战略管理的制度及实施。
一、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为企业交易活动和财务管理活动提供了各种支持、保障与约束。不同的宏观环境作用下,企业的交易活动和财务管理活动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政治与法律环境
政治与法律环境是影响企业的交易活动和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的宏观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政治环境引导着企业间的交易活动、企业内财务管理活动乃至企业外的社会文化、技术发展等活动的发展方向,法律环境则为上述活动提供行为准则,和财务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体系主要包括公司法、证券法、金融法、经济合同法、税法、企业财务通则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政治与法律相互联系,二者共同作用并相互产生影响。但是,政治与法律并非能够时刻保持同步,对财务管理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影响。那么,基于政治与法律环境对财务管理的影响要有以下两点认识:
(1)要充分认识到各国(地区)的政治与法律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应用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时需要进行适用条件的检验与因地制宜的调整。
(2)要深刻认识到政治与法律环境是日臻完善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了财务管理。在政府管制较多、非正式税收负担较重、司法体系较薄弱的国家(地区),企业往往会通过建立政治关联等“政治寻租”的行为来提升企业价值。从短期来看,这些企业似乎走了捷径,但若不能解决其组织结构因政治关联而更加复杂、治理更加困难以及沉重的政治负担等问题,或者因政治关联而忽视财务管理等,其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由此可见,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企业竞争环境对财务管理学科的发展和财务管理作用的发挥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不断完善和健全政治与法律环境是每一个国家(地区)为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科技进步等而不懈努力的目标。
(二)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对企业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经济状况包括经济要素的性质、水平、结构、变动趋势及其运行的周期性波动规律等多方面内容。经济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达到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为增进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例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等。
1.经济状况
经济状况的内容十分广泛,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呈现多样性,简单归类总结如下:
(1)经济周期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所经历的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的周期循环规律。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应采用不同的财务管理战略。如表1-2所示。
表1-2 经济周期与财务管理策略对应表
(2)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为:①引起资金占用的大量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资金需求;②引起企业利润虚增,造成企业资金由于利润分配而流失;③引起利润上升,加大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④引起债券必要收益率的提高,进而导致债券价格下降,增加企业的筹资难度;⑤引起资金供应紧张,增加企业的筹资困难。
为了减轻通货膨胀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企业应当:①在通货膨胀初期,企业通过投资避免货币贬值的风险,实现资本保值;与供应商签订长期购货合同,以减少物价上涨造成的损失;取得长期负债,保持资金成本的稳定性。②在通货膨胀持续期,要通过较严格的信用条件减少债权,调整财务政策,防止和减少企业资本流失等。
2.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至少包括三个途径:
(1)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会直接改变企业对未来经济前景及行业运行状况的判断,进而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参见表1-2)。
(2)宏观经济决策(如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等)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进而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例如,当国家货币政策紧缩时,企业采用商业信用作为替代的融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紧缩政策的影响,同时企业会主动增加现金持有水平以抵御风险。
(3)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可能会改变企业经营的信息环境,影响企业所获取信息的不确定程度,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例如,在信息获取有限的情况下,会加大财务决策的不确定性,在运用决策方法和进行财务预测时都会有所不同。
(三)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习俗观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教育程度以及人们对经济、财务的传统看法等。它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世界观、习俗,以及同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道德观念、组织纪律观念、价值观念和劳动态度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受教育程度总体上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相应地,思维更加灵活,文化更加融合,社会也更加开放。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利于财务管理创新出更灵活、更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同时也更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等问题的协调。
(四)科学技术环境
科学技术环境是指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对社会进步所提供的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是对组织的管理有着极为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又为管理技术的更新提供了新的工具。
财务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环境的变化对组织机构、管理思想、合作方式等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随着技术革命的速率的加快,这种影响将越来越突出。组织要提高活动的效率,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关注技术环境的变化,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例如,网络财务的迅速发展给激烈竞争中的公司、集团带来了获取或维持竞争优势的机会,也给创业中的小微企业和众多的中小企业带来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二、财务管理的市场环境
除宏观环境外,各种要素市场及产品市场的发展也会对企业的组织和治理结构及财务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市场环境是指直接作用于企业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财务活动的市场总和,主要包括金融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不同的市场也会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等财务管理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金融市场是财务管理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企业的筹资与投资活动都离不开金融市场。所以,本教材在本章节将重点介绍金融市场,而其他市场环境由于目前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限,故不做论述。
(一)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
金融市场是以银行存款单、债券、股票、期货等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的交易场所。这些金融工具对于买方(即投资人)来说是一种索取权,是可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对于卖方(即筹资人)来说是一种筹资工具,是将来需要支付现金的义务;交易双方通过交易实现的是货币资本使用权的转移。由此可见,金融工具是使一个公司形成金融资产,同时另一个公司形成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任何合约,是代表资本融通关系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公司可以借助其进行筹资和投资活动。
金融工具具有期限性(通常有规定的偿还期限)、流动性(在必要时迅速转变为现金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风险性(其本金和预定收益存在损失可能性)和收益性(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基本特征。不同金融工具的具体特征表现不尽相同。例如,与债券相比股票没有规定的偿还期限,风险更大。
金融工具按其收益性特征可分为固定收益证券、权益证券和衍生证券三类。其中,固定收益证券和权益证券是公司进行债券与股权筹资的重要形式,往往前者的筹资成本因风险等因素会低于后者。而衍生证券的价值依赖于其他证券,因此它既可用来套期保值,也可用来投机。根据公司理财的原则,企业不应依靠投机获利。衍生品投机失败导致公司巨大损失甚至破产的案件时有发生。
(二)金融市场的参与者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政府、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五类。
(1)政府在金融市场中主要充当资金的需求者、供应者和金融市场的管理者。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者和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者,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吞吐有价证券直接调节货币供给量,影响和指导金融市场的运行,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3)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中介机构,是金融市场的最重要的参与者,资金供求双方是通过这些中介机构实现资金融通的,因此,它们实际上是金融交易的中心。
(4)企业在金融市场上既是资金的供应者,又是资金的需求者。企业在经营中形成的闲置资金是金融市场的重要资金来源,而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又使其成为金融市场上最大的资金需求者。
(5)居民,包括自然人和家庭,是金融市场上最多的资金供给者。
(三)金融市场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金融市场有不同的分类。下面仅介绍与公司投资和筹资关系密切的金融市场类型。
1.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金融市场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这两类金融市场的功能不同,所交易的证券期限、利率和风险也不同。
货币市场是短期金融工具交易的市场,交易的证券期限不超过1年。通常情况下,短期债务利率低于长期债务利率,短期利率的波动大于长期利率。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以便随时转换为现实的货币。它满足了借款者的短期资金需求,同时为暂时性闲置资金找到出路。货币市场工具包括短期国债、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和银行承兑汇票等。
资本市场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资产交易市场,主要包括银行中长期存贷市场和有价证券市场。由于长期融资证券化成为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资本市场也称为证券市场。与货币市场相比,资本市场所交易的证券期限长(超过1年),利率或要求的报酬率较高,风险也较大。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长期资本的融通。资本市场的工具包括股票、公司债券、长期政府债券和银行长期贷款等。
2.债务市场和股权市场
按照证券的不同属性,金融市场分为债务市场和股权市场。
债务市场交易的对象是债务凭证,例如公司债券、抵押票据等。债务凭证是一种契约,借款者承诺按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债务工具的期限在1年以下的是短期债务工具,期限在1年以上的是长期债务工具。有时也把1~10年的债务工具称为中期债务工具。
股权市场交易的对象是股票。股票是分享一个公司净收入和资产权益的凭证。持有人的权益按照公司总权益的一定份额表示,而没有确定的金额。股票的持有者可以不定期地收取股利,且没有到期期限。
股票持有人与债务工具持有人的索偿权不同。股票持有人是排在最后的权益要求人,公司必须先向债权人进行支付,然后才可以向股票持有人支付。股票持有人可以分享公司盈利和资产价值增长。但股票的收益不固定,而债权人却能按照约定的利率得到固定收益,因此股票风险高于债务工具。
3.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金融市场按照所交易证券是否初次发行,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也称发行市场或初级市场,是资本需求者将证券首次出售给公众时形成的市场。它是新证券和票据等金融工具的买卖市场。该市场的主要经营者是投资银行、经纪人和证券自营商(在我国这三种业务统一于证券公司)。它们承担政府、公司新发行的证券以及承购或分销股票。投资银行通常采用承购包销的方式承销证券,承销期结束后剩余证券由承销人全部自行购入,发行人可以获得预定的全部资金。
二级市场,是在证券发行后,各种证券在不同投资者之间买卖流通所形成的市场,也称流通市场或次级市场。该市场的主要经营者是证券商和经纪人。证券的持有者在需要资金时,可以在二级市场将证券变现。想要投资的人,也可以进入二级市场购买已经上市的证券,出售证券的人获得货币资金,但该证券的发行公司不会得到新的现金。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有密切关系。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基础,没有一级市场就不会有二级市场。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二级市场使得证券更具流动性,也因此使投资者更愿意在一级市场购买。某公司证券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决定了该公司在一级市场上新发行证券的价格。在一级市场上的购买者,只愿意向发行公司支付其认为二级市场将为这种证券所确定的价格。二级市场上证券价格越高,公司在一级市场出售的证券的价格越高,发行公司筹措的资金越多。因此,与企业理财关系更为密切的是二级市场,而非一级市场。本教材所述及的证券价格,除特别指明外,均指二级市场价格。
4.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金融市场按照交易程序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场内交易市场是指各种证券的交易所。证券交易所有固定的场所、固定的交易时间和规范的交易规则。交易所按拍卖市场的程序进行交易。证券持有人拟出售证券时,可以通过电话或网络终端下达指令,该信息输入交易所撮合主机按价格从低到高排序,低价者优先。拟购买证券的投资人,用同样方法下达指令,按照由高到低排序,高价优先。出价最高的购买人和出价最低的出售者取得一致时成交。证券交易所通过网络形成全国性的证券市场,甚至形成国际化市场。
场外交易市场没有固定场所,由持有证券的交易商分别进行。任何人都可以在交易商的柜台上买卖证券,价格由双方协商形成。这些交易商互相用计算机网络联系,掌握各自开出的价格,竞价充分,与有组织的交易所并无多大差别。场外交易市场包括股票、债券、可转让存单和银行承兑汇票等。
(四)金融市场的功能
1.资本融通功能
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是融通资本。它提供一个场所,将资本提供者手中的资本转移到资本需求者。通过这种转移,发挥市场对资源的调配作用,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
2.风险分配功能
风险分配功能是金融市场的第二个基本功能。它是指在转移资本的同时,将实际资产预期现金流的风险重新分配给资本提供者和资本需求者。
例如,某人需要投资100万元建立企业,自己投资40万元,通过债务筹资和权益筹资60万元,两者的比例决定了他自己和其他出资人的利益分享与风险分摊比例。如果向其他人筹集权益资本20万元,债务筹资40万元。无论经营成败,债权人只收取固定利息,既不分享利润也不承担损失。但权益资本则不同:在经营成功时,他自己分享2/3的净利润,其他权益投资人分享1/3的净利润;在经营亏损时,他自己承担2/3的损失,其他权益投资人承担1/3的损失。如果改变了筹资结构,风险分摊的比例就会改变。因此,筹资的同时实现了企业风险的重新分配。
集聚了大量资本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多元化分散风险,因此有能力向高风险的公司提供资本。金融机构创造出风险不同的金融工具,可以满足风险偏好不同的资金提供者。因此,金融市场在实现风险分配功能时,金融中介机构是必不可少的。
3.价格发现功能
价格发现功能位居金融市场的附带功能之首,金融市场也因此被称为经济的“气象台”或“晴雨表”。这具体表现在:
金融市场上的买卖双方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证券的价格,即金融资产要求的报酬率。公司的筹资能力取决于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否能够达到金融资产要求的报酬率,显然,达不到就筹集不到资金。通过竞争形成的价格将引导着资金流向效率高的部门和企业,实现优胜劣汰,促进了社会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因此,每一种证券的价格可以反映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
同时,金融市场的活跃程度可以反映经济的繁荣或衰退。金融市场上的交易规模、价格及其变化的信息可以反映政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应。金融市场生成并传播大量的经济和金融信息,可以反映一个经济体甚至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情况。
4.调节经济功能
调节经济功能是金融市场的第二个附带功能。政府可以通过央行实施货币政策对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加以引导和调节,金融市场为政府实施宏观经济的间接调控提供了条件。
政府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三个:公开市场操作、调整贴现率和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例如,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以在公开市场出售证券,减少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应;还可以提高商业银行从央行贷款的贴现率,减少贴现贷款数量,减少货币供应;也可以通过提高商业银行缴存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促使商业银行减少放款,进而实现货币供应收缩。减少货币供应的结果是利率提高,投资需求下降,由此达到抑制经济过热的目的。
但是央行货币政策的基本目的不止一个,通常包括高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利率稳定、金融市场稳定和外汇市场稳定等。有时这些目的相互冲突,操作时就会进退维谷。例如,经济上升、失业下降时,往往伴随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若为防止利率上升而增加货币供应,又会使通货膨胀进一步加重。如果为了防止通货膨胀,放慢货币供应增长,在短期内利率和失业率就可能上升。因此,这种操控是十分复杂的,需要综合考虑其后果,并逐步试探和修正。
5.节约信息成本
节约信息成本是金融市场的第三个附带功能。如果没有金融市场,资本提供者与资本需求者彼此寻找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完善的金融市场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可以节约寻找投资对象的成本和评估投资价值的成本。
金融市场要想实现其上述功能,需要不断完善市场的构成和机制。理想的金融市场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充分、准确和及时的信息;二是市场价格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在现实中,错误的信息和扭曲的价格会妨害金融市场功能的发挥,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危机。
三、财务管理的内部环境
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组织架构、战略及经营模式选择等,企业通过对内部环境施加有效影响,影响财务管理活动。
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战略选择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至关重要。如何界定、规划和执行一个良好的战略是决定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关键所在。例如,与实行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相比,实行产品领先战略的企业应不断致力于通过塑造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以造成相对于竞争者的有利差异来获得竞争优势,为了支撑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必然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本进行产品的设计和改进,如何筹集和管理这些资本就显得至关重要。从控制风险的角度出发,实施产品领先战略的企业应当减少负债,而且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是依赖于创新,企业的财务杠杆率应该越低。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典型的以产品领先战略为核心的企业,强调风险管控,所以需要保持较高的财务松弛空间,以应对我国高度动态的环境和企业自身的高成长要求。
任何一项产品或者服务从无到有,再到其使用价值的实现,都要经过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价值创造环节,不同的企业根据自己具备的资源和能力,会专注于价值链上的不同阶段,从而形成不同的经营模式。例如,专注于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公司所有的产品生产可能都实行外包,从而形成轻资产型公司,而另一些专注于生产的企业,可能不得不购置大量的生产设备和厂房,从而成为重资产型公司。而不同的经营模式可能对企业的筹资、投资、分配产生不同的影响。
复习与思考:
1.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有哪些?
2.财务管理的市场环境有哪些?
3.金融市场的功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