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你还想“找份稳定的工作”吗?

很多有识之士都说过,当一个国家的年轻人都想寻找一份稳定工作的时候,这个国家就没什么希望了。

我在招聘的时候,如果应聘者透露出要找一份稳定工作的意思,都会引起我的警惕:如果不是一只“菜鸟”,为何如此害怕变化?如果不是“菜鸟”,为何如此害怕竞争或担心淘汰?

经常看到很多大学生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挤得头破血流,比如有“中国第一考”之称的公务员考试,某些岗位的录用比例是几千比一。很多人考了一年又一年,在一个地方考了不成,还要转战其他省市,形成了“考霸”一族。

曾有报道,2010年3月,济南市环卫局城肥清运管理二处招聘5名大学生做掏粪工,结果有数百名大学生前来应聘,其中不乏学生会主席等“优秀”学生。当问及为何应聘掏粪工时,应聘者说:“姐掏的不是粪,是事业单位的编制,是‘铁饭碗’。”被录用的5个大学生被网友封为“最牛掏粪5人组”。

可是,稳定就很好吗?

我的一些朋友就在“稳定”的单位工作,但他们经常向我诉苦说,单位人浮于事、关系错综复杂、七大姑八大姨飞来飘去;无依无靠的只能埋头苦干,夹着尾巴苦熬资历。他们的上司混了一辈子也不过是一个科长、处长而已,看到他们的上司就等于看到了未来的自己。

我大学毕业后也曾在一个“稳定”的地方待过一年。当我雷厉风行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准备从办公室撤退的时候,那帮正在喝茶闲聊混日子的同事问我:“你要去哪里啊?我们的工作都没做完,你怎么能先走呢?”从那一刻开始,我体会到了稳定的代价,那就是必须跟他们一起无聊地耗日子,直至老死。

很多人只是看到了“稳定”好的一面,却看不到不好的一面。我知道所谓的“稳定”要付出什么代价,所以我一直对“稳定的工作”敬而远之。

我一直认为,一个地方越是稳定,就越是庸人聚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谁都懂。

很多人跟我说,我在其他岗位实在不行,就去当小学老师。我听了之后会觉得很好笑。首先,小学老师是那种“不行”的人能当的吗?现在很多有见识的人都说,能力最强的人应该去做小学老师,最高的工资也应该给小学老师。你这么说,就是太小看小学老师了。

其次,你想当小学老师就能当小学老师吗?你知道每个小学老师的招聘岗位有多少人在竞争?——当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有资格当小学老师的时候,这个地方就会庸人聚集,竞争就会异常激烈起来——你看看报考录取比例就明白了。

所以我经常说,竞争是无处不在的。你以为一再降低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就可以退缩到一个没有竞争的地方,那就错了!越是不需要什么能力的地方,就越是庸人聚集;越是庸人聚集,就越是会为了一点点利益而拼咬厮杀。所以,你要做的事情不是逃避,而是把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

在我看来,稳定得越久,死得就越快。这个道理,在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中已经被反复、沉痛地证明了。大批职工下岗之后,很多人再也无法找到新工作,因为他们“稳定”了一辈子,一旦离开原来那个单位和那个岗位,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了。

这帮被“稳定”废了的人,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熊的故事:

据说大熊猫和北极熊是同一个祖先,由于气候变化就分为两批,一批迁徙到了中国四川的温带地区,另一批迁徙到了北极的寒带地区。按照一般的逻辑,进入寒带地区的熊会被冻死、饿死,而在温带地区的熊很容易存活下来。结果恰恰相反:由于温带地区的食肉动物较多,比如老虎、狮子和狼,它们常和熊猫抢食物吃,竞争非常激烈,所以熊猫一气之下不吃肉了,退出了食肉动物的行列。后来由于吃草的动物也很多,它决定连草都不吃了,只吃其他动物都不吃的东西——竹子。

这样一来,熊猫由于没有了竞争对手,所以很是稳定舒适。稳定舒适就不需要奔跑争抢了,也不需要拼咬了,生存能力就逐渐降低了。当竹子越来越少的时候,就有大批的熊猫被饿死。而北极熊在北极生活得很好,比熊猫更凶猛,身体要比熊猫大两倍。它本来是陆生动物,但学会了游泳,能在海中游几个小时,能大量捕食水中生物,比如海豹;能在零下40°C的北极席地冬眠,“天作被子地当床”,睡上三四个月,醒来还是一条“好熊”。

那些被“稳定”废掉的人,不就是大熊猫吗?他们因为生活技能单一,当社会不需要这种技能的时候,就会失业或下岗。因为缺乏竞争,所以他们失去了更新知识的动力。这样一旦局势有变,首先饿死的也必然是这些人。

除了以上两个问题——这些工作真的很稳定吗?稳定就很好吗?我还有另一个问题:谁说不在体制内,就不稳定了呢?

很多人在企业做到部门总监、经理甚至公司副总裁时,就会经常收到其他企业挖人的邀请,通常是给予一倍到两倍的薪资,外加期权、股权。看起来也非常稳定,不用担心失业。

很多人做到了资深程序员、资深设计师、资深架构师、资深销售、资深编辑,等等,也同样是企业争抢的香饽饽,深受人才市场欢迎。有些人甚至在60多岁退休后,还被聘请去做战略顾问、管理顾问、营销顾问、品牌顾问等。

由此看来,体制外也有很多相当稳定的岗位或职业,前提是,这个人必须具有相应的能力。

有一句话说得好:“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有饭吃,而是在哪里都有饭吃。21世纪的年轻人,要学会将稳定建立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别人身上;要学会选择属于自己的美好,而不是受别人的影响、按别人的意志来生活。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或要什么,晚年发现自己这一辈子好像从来没活过,当然,有的人会更早地发现自己的大好青春一事无成,如垃圾一样被自己抛弃了。

2016年有一个读者写给我一封邮件,标题为“银行工作三年的后悔信”。这个案例让我更加确信,社会是变化的,很多你曾以为的好单位,也正受到激烈的竞争。比如电信行业受到QQ、微信等互联网社交工具的竞争,银行业受到支付宝等互联网支付工具和金融工具的竞争,出版社和传统报业受到自媒体的冲击,制造业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也在不断地升级改造,甚至传统教育都在被在线教育步步挤压。以下为邮件全文:

老师你好!

我大二的时候听过你一次讲座,当时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你知道,任何新鲜事物如果不是持续地对人产生作用,那么这种新鲜感很容易以最快的速度消失。所以,直到毕业之前,别人送了一本你的书给我,我那种刺激的感觉才又回来了。但与此同时,我已经进了银行工作。

我承认,我身上确实存在你书中描绘的各种不足。但是被银行录取,似乎把我麻醉了。我当时想,反正我已经进了银行,这些不足应该会慢慢解决的,毕竟这家银行是家大企业,能够给职工提供各种各样的成长机会。

现在,三年过去了,我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有些离谱。

进了这家银行以后,我发现当初人们所说的银行的各种好,只不过是传说而已,我其实没有见过。

你曾经在书里写过:有些父母终身漂泊,就希望自己的子女有个“铁饭碗”;有些父母吃了没读大学的亏,就希望子女考硕考博。这些父母从来没问过子女自己想要什么,就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强加给了子女,用子女的生命来圆自己当年的梦。

搞了半天,我才明白,原来我也是为父母活了三年,我也成了父母生命的延续。

我爸爸在13年前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时,被买断工龄下岗了。后来,发现那些留下来的老同事,有的当领导了,现在日子过得还挺不错——福利待遇好,又稳定,而且到了那个年纪,工作上也没有多少事情要操心的。于是,我爸后悔放弃了“铁饭碗”。我妈妈也在银行工作,但经常受部门经理的气,每次回家就抱怨,抱怨完后就对我说,“你以后一定得在银行里面当领导,这样就不会受气了。”但我得到的新消息是,我妈的部门经理因贪污问题被同事举报,银行纪委调查后将其双规免职。

我知道,越是权力集中的地方,人们越是钩心斗角。我有时候会想,大家斗来斗去真的有意思吗?我妈自己在这家银行受了这么多气,为什么还想着让我去银行呢?

后来看到了一个“死海效应”理论: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力强的员工容易离职,因为对公司的愚蠢行为容忍度不高,自己也容易找到好工作;能力差的员工不太好找新工作,就倾向于留着不走,年头久了也能混到中高层。这种现象叫“死海效应”:好员工像死海的水一样被蒸发掉,然后死海盐度就变得越来越高,正常生物不容易存活下去。

我恍然大悟,多数年头久的单位里,为什么会关系盘根错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因为“死海效应”太严重了。

自我进银行以后,我发现待遇一年比一年差。2015年是一个分水岭:5月1号以后,存款保险制度开始实施,银行也允许破产了。也就是说,国家不给银行兜底了,如果银行贷款的企业一旦还不了账,全部亏损要靠银行自己消化掉;如果银行自己实在消化不了,就可以申请破产。这些变化,使得我们的收入越来越少,因为很多贷款根本就收不回来,只能削减员工的福利和奖金来维持正常运转。今年都4月份了,但春节的过节费都没有发下来。不仅如此,我们这些职工都是随时可以调动的,谈不上稳定。有些网点门可罗雀,根本无钱可赚。我曾去过效益差的支行,那些老同事说,他们一年只有三四万块钱收入,养活自己都困难。而且,随着网点的裁撤、智能设备的投入使用,可能还会继续裁员。

这个行业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就我看到的,如今来银行办理业务的都是些老年人,而且是那些不会玩智能手机和电脑的老年人。我在基层单位工作这么久,一般年轻人都见得少,好多年轻人都是直接办张银行卡作为公司的工资卡,然后就不跟我们银行打交道了。哪怕是我的大学同学都是这样,他们承认,参加工作几年了,都没怎么去过银行,像转账什么的,都直接用支付宝这样的支付工具。此外,他们对信用卡也没有什么兴趣,像吃饭看电影打折这些优惠,他们更愿意用美团这样的互联网工具,因为多一张卡,对他们来说,反而不安全。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来银行办事的人越来越少了,导致银行的很多产品根本卖不出去。而且,国家放开了融资的渠道,很多公共单位可以直接绕过银行进行融资,这等于宣告以前银行那种“躺着也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妈妈说,她们银行有些产品经理过去一年赚二三十万,由于产品对客户没有吸引力,卖不出去,很多人现在只有三五千块的月收入,这三五千块钱还是靠工龄混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