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朱之鑫 张燕生 马庆斌
- 2452字
- 2020-06-24 23:03:53
第二章 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分析
一、基本内涵
(一)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从供给、需求、投入产出、分配、宏观经济循环五个角度,深刻阐明了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他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高速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区别,一是高速增长强调量的积累“速度和规模”,发展方式主要靠要素投入增长支撑,高质量发展则强调质的提升“质量和效益”,发展方式靠要素生产率增长支撑。二是高速增长聚焦于GDP或人均GDP的增长,高质量发展聚焦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的全面繁荣。三是“有增长而无发展”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命题,既可以发生在低收入发展阶段的非洲,也可以发生在中等收入阶段的拉美,还可以发生在高收入阶段的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拥有世界上最成熟的市场体系、最完善的监管能力、最优秀的人力资源,1990年以来却逐步陷入产业结构空心化、分配结构两极化、基础设施陈旧化的困境,发展质量持续下降。又如,日本企业一直以高质量闻名于世,近年来却连续出现造假事件。由此暴露了日本企业一旦取消终身雇佣制度,就陷入长期经济停滞,因此被迫采取缩减车间一线品质控制环节和专业人员的措施,让缺乏企业归属感和职业忠诚感的员工自我控制质量,直接导致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下降。
因此,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在于用较少的资源占用和消耗,用较少的投入,产出更高的效益、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优质的供给体系,代表了生产力变革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我国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历史规律和现实选择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也必然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任务和发展方向。
(二)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能够有效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为实现新时期这一发展方向的要求,就需要在继续保持经济一定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发展,更加积极推动优势互补、合作互动、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发展,更加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其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关键一环。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生产关系领域就具体体现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
1. 努力推动质量变革,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宏观上来讲,要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通畅,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较合理,就要大力构建市场、政府和社会作用的“三位一体”形成合力的治理机制,建立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数字化宏观体系,形成“法定责任必须为”的法定机构服务体系。
中观上来讲,要实现转变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要制定促进资源和要素跨区域跨部门自由流动并实现再平衡的法律和政策体系,解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建立支持和帮助老少边穷地区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的国际合作机制,重点是推动能力建设、体制对接、跨境网络建设体系。
微观上来讲,要实现需求从大众高消费到追求生活质量的转换,引导供给向小批量、多样性、高品质、智能化、“走出去”的方向转型升级,就要培育本地化、区域同城化、全球化的新需求,带动差异化供给结构深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微观基础,形成基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2. 努力推动效率变革,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要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就要不断提高市场环境、投资环境、营商环境、创新环境和法治环境的效率和便利化,推动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的建设,形成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在现代化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市场机制将出清体制转型阶段各种生产要素和环境中的“经济租金”,开放竞争将形成引狼入室、与狼共舞、培养狼性的外来压力,提高混合所有制的效率,军民深度融合、官产学研联合研发、全方位国际合作“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将成为持续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强大推动力。
3. 努力推动动力变革,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于合理的激励导向,合理的激励导向源于公平的制度设计,其结果必然是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和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场评价的贡献。
要推动动力变革,首要任务是解决好当前的主要矛盾。一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更加突出的问题。对此,迫切需要加快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建立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其次,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制度设计,就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实现高质量发展,遵循社会规律实现包容性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尊重现实规律的基础上,做到各行为主体与社会目标之间的激励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