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之前,学院下发实习通知书,告知开学后实习、报到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离开学院的前一天,都哥去书店买了一套《唐宋词百家全集》送给我。都哥的家里给他安排好了工作,在D市热电厂当工人。所以,他不能跟我们一起去参加实习了。
晚上,我、都哥、彭钧三人在425寝室聊天儿到深夜,都哥拿出了录音器,让我和彭钧分别录了一段话,给他留作纪念。那天夜里,宿舍楼不知什么原因停了电,我们点着蜡烛继续聊,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凌晨一点钟左右,于鼎拎着啤酒和花生找上门来,说是其他寝室都睡觉了,只有我们这里亮着烛光。
酒杯一端,于鼎再次提起跟我的那次偶遇:“你们不知道,那天一大早我遇见大林的时候,大林穿着一件黑色风衣,有点儿像香港电影里的黑帮老大。我问他干啥去了,结果大林只说两个字:散步!然后从我身边唰的一声就过去了!哎,就那表情,太酷了!大林,你是我见过的最酷的人!”
他的话又让我想起那次被寂寞驱使的午夜漫步。
“老鼎,我再酷也酷不过你和陈卓上树喝酒啊!”我说。
于鼎摇摇头,大家一阵哄笑。
都哥破天荒地跟我们一起喝了酒,脸红得像被火烤了一样。后来,隔壁睡不着觉的冯秋石也就是“小石头”也过来加入了这场酒会,他和彭钧、都大宏均属港片及好莱坞大片影迷一党。酒不够喝了,我和彭钧把一楼超市的大爷叫起来,又买了一箱啤酒和两大包带皮花生。
彭钧和于鼎讨论啤酒的麦芽浓度和口感之间的关系,以及喝醉酒之后,喝茶跟喝醋哪一种方法解酒更好一些。
我和都哥、冯秋石讨论文学和音乐之间的共性。冯秋石说他最讨厌的就是作家,因为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把现实生活给虚构了,不真实,最容易骗人。这个观点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为此我和这位见解独到的“小石头”碰了一杯酒。
就这样,喝着啤酒、剥着花生、回忆往事、谈论未来,慢慢的就醉了。只是醉了也没有人想离场,就这样围着蜡烛的火焰坐着,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离开学校之前,我给张海买了一个电动剃须刀,张海送给我一盘童安格的磁带《看未来有什么不一样》,颇具寓意。从这一点来说,张海是个有情怀的人。
只是这次没有看见程菲儿,张海说程菲儿几天前就被她爸爸给接走了。
下午,我去了一趟图书馆,把身上仅有的100元生活费花去了60元,买了厚厚的一摞打折处理的文学类书籍,内心有一种如获至宝的喜悦。然后,把它们装进我的行李箱内,尽管增加了不少的重量,对我而言,也是一份幸福的收获。
放假回家那天,我乘坐的是上午十点的公共汽车。当时的公共汽车几乎没有暖气设备,天气又那么冷,乘客们被冻得瑟瑟发抖,我也用力裹紧了身上的毛呢大衣,望着车窗外拥挤的车流和冰雪路面上匆忙而过的人们,感觉这座城市渐渐变得陌生起来。
终于,车速加快了,眼前是一条蜿蜒起伏的公路和茫茫雪原,城市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不知为什么,这一刻我忽然想起了方晴,那个师范大学数学系却酷爱文学的女孩,想起与她在学府路书店的偶遇和相约,想起在台球厅里的那次打架,想起新年之前跟她的那次告别!
她现在怎样了?也和我一样放假回家了吗?今后的日子里,她还能想起我吗?
这座城市每天上演着无数的相聚和分离,人生的际遇充满着偶然和无奈,在这里生活了三个多月,它留给我的印象总是有些模糊不清又难以割舍。如果说在这里发生了一些可谓难忘的事,就让它们成为记忆里播撒的种子,在未来的岁月里开成枝头的花朵吧!
再见了,这冬季的校园。
再见了,我亲爱的兄弟。
再见了,那秋天里的相遇和落雪时刻的告别。
整个寒假里,除了读书就是做家务劳动。
自从到商学院之后,不论是在D市分院还是松江总院,内心一直存有一份对父母的愧疚,总想着找机会尽力去回报他们。
作为终年辛劳于农事但家境并不殷实的父母,能够拿出钱来让我出去读书,这在当时的农村并不多见。其实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想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走出乡村、去外面的世界,过更好的生活。
当时家里养了三十几只绵羊,每天都要把它们赶到田野里去,虽说冬日的田野看上去一片荒芜,但是那些丛生的荒草和散落的秸秆完全可以成为羊群最好的食物。
每天吃过早饭,我就穿上一件厚厚的棉大衣,带上帽子和棉手套,怀里揣上一本爱看的书,把羊群赶到村子周边的田野里,开始了这样自由而惬意的牧羊人的生活。
天空晴朗,冬日的阳光洒在这一片辽阔丰沃的黑土地上,远处的地平线上仿佛升腾着一丛一丛的地气,羊群在不紧不慢地移动,我斜靠在一株粗大的老榆树下晒着太阳读着书,可以抬头巡视着羊群和田野上的风景,也可以低头与书中人物相对谈心,可谓思接千载而视通万里。
这一年的春节过得紧张而忙碌,用不了多久我就要离开故乡到千里之外的城市去参加毕业前的实习工作了。也许是出于某种担心与不舍,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话也多起来,跟母亲一起对我各种嘱咐,
我理解他们的心情,父母之心,大多如此。
春节之后,电视机里每天播放香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我比较喜欢里面那个古灵精怪的黄蓉,翁美玲几乎把原著里的这个角色给完全复活了。
记得曾经跟方晴探讨过金庸笔下的这个人物,还与《神雕侠侣》中的黄蓉做过一番比较。不知怎么了,我总觉得黄蓉这个人物有点像我认识的一个女孩,是方晴吗?不是,方晴是另外一种性格和气质。
对了,应该是程菲儿!
林一鸿,你怎么会有这样的联想?
程菲儿,那个乖巧聪慧的小女孩,在这漫长的寒假里,她会做些什么呢?个子是不是又长高了?
还有我那些熟悉又可爱的兄弟们,希望再见面时大家都有新的成长和变化。
北方的天气,过了春节,也并不见回暖,依旧是冰天雪地,依旧是彻骨寒冷。进入三月,便是多风的季节,漫天的大风扬起尘土,激荡着城市和乡村。这是春天的前奏,倘若不刮风,江河不会松动,冰雪不会消融,草木不会滋长,春天也不会到来。
三月底,终于见到温和的日光,东风柔软,草木泛青,空气中有了暖意,万物开始复苏。我带着父母的希望和嘱托,背起行囊离开家,登上南去的列车,开始了一段全新的旅程。
与此同时,距离D市一千多公里的海滨城市琴城已是春风和煦、遍野芳菲。
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并未让我感觉疲惫,可能是心情所致吧!如果一个人心里怀着希望,就会神清气爽、步履轻盈。从琴城火车站出来,午后的阳光照在脸上,这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群让我觉得新鲜而惬意。
乘车出琴城,南行大约四十分钟就到达了目的地,我的实习单位——万渤文化城。下了车举目望去,一座巍峨壮观的紫红色仿古城楼出现在眼前。穿过一片宽阔整洁的广场和高高的灯塔,城楼之下是一方宽大的城门,上面“中国万渤文化城”八个隶书体黑色大字映入眼中,厚重的城墙向远处伸展开去。城门东侧是一座四层的白色建筑,接待人员说这是员工宿舍,一楼设有接待室,所有参加实习的学生都要在这里报到、登记,而后分配寝室。
我分到了三楼的312房间,一进门就看见了几张熟悉的面孔:石小庆、刘晖、彭钧、杨秀、王雷,都是大专一班的兄弟,他们比我来得早。众人见面,自是欢喜。
次日,吃过早餐,我们在湾博城有关人员的统一安排下开始进城参观。一路听着导游的介绍,对这座著名的旅游景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万渤文化城位于琴城南部的黛河之滨,占地约六百亩,规模宏大,是一个具有较高民族文化品位,并融现代科技与娱乐观赏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当初建立文化城的目的旨在宣传中华文化、展示民族艺术、弘扬民族精神。因此,可以说这是一处集文化博览、现代娱乐、科技知识、军事教育、体育展示、商业贸易、旅游度假、民族风情和饮食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景观。
万渤文化城的城门是一座一楼二廊四亭的古式建筑,城内中央区域是八座按太极八卦方位排列的展览馆,具体分为艺术精品馆、民间艺术馆、军事博物馆、科技馆、幸运宫、体育博物馆、民间收藏馆、游艺馆。同时在外围分布着侗族鼓楼、傣族佛塔、成吉思汗宫、蒙古包、苗寨、瑶寨、壮寨、白族的三房、四房院等特色建筑。城内遍植各种树木花草,当下已是春时,那些桃花、杏花、梨花、樱花、榆叶梅、垂丝海棠在风中摇曳生姿、含苞待放,好像在欢迎着我们这些远方的学子和未来的工作者、守护者。
参观结束后,回到寝室,大家都说这里的空气有些潮湿,昨晚睡觉时就感到不舒服,后半夜竟有些寒意,这是早春季节海洋性气候的特点。
石小庆跟我说:“大林,我发现就咱俩的被子看着薄,昨晚都给我冻醒了,你怎么样?”
“我也有点儿冷。”我说。
“我看,咱们去市里买床被子吧!”他建议。
我表示同意。
位于琴城市区中心的华联购物商城是当地规模较大的商业综合体,商品齐全,品类繁多。我和石小庆原本打算每人买上一床被子御寒,后来在售货员阿姨的推荐下,换成了毛毯。
“你们这些外地来的孩子,根本不了解这里的气候。离着海边太近,春天冷,夏天湿气更重。毛毯比被子实用。”
我们觉得她的话有道理,每人买了一条红色带有花纹的拉舍尔毛毯。
两天后,张海来了,身边跟着程菲儿。两个多月不见,程菲儿似乎又长高了一些。
“菲儿又长高了?”我问她。
她马上露出高兴的笑容:“我还会再长的。”
“好,来到这里多吃海鲜,长得更快。”
张海笑了:“吃海鲜的事以后再说,大林,辛苦你一下,帮着小妹把行李送到女生宿舍。”
“没问题,但是你们得先去报到。”
女生宿舍楼离城门旁边的男生宿舍比较远,位于万渤文化城北部区域。走进城门直行,经过植物园、宠物乐园、蒙古那达慕、民间收藏馆、成吉思汗宫、游泳池,然后右转,就会看见一座白色的四层建筑,那便是女生宿舍楼了。我帮着程菲儿提着行李,一边走一边跟她说着话,她给我讲了一些过春节的趣事以及这次路上的见闻,这次出远门让她看上去有些疲惫。
程菲儿的寝室位于女生宿舍的二楼右侧,走进宿舍,里面已经住进两个女孩了,一个叫陈红,另一个叫蒋薇薇。彼此打过招呼,程菲儿开始整理自己的行李和床铺。看着她那床薄薄的被子,我忽然想到这里的气候和晚上的潮湿寒冷,就问她:“菲儿,从家来的时候为什么不多带点被子和毛毯呢?这里刚到春天,晚上还有些冷。”
“是吗?本来我妈给我准备毛毯了,是我自己不同意。我以为这里一定会比我们那里暖和多了。”
又是想当然!我当时也是这个想法,结果还不是一样挨冻。一边的两个女孩也表示晚上有些冷,应该把床铺得厚一些。
我说:“菲儿,你等一下。我那里有一条多余的毛毯,我去给你拿过来。”
几天后,前来参加实习的人员陆续到齐,校方和万渤方面的主要负责人在城门前面的广场上举行了一次全体实习人员的动员会。主持会议的就是那位口若悬河的魏振华副总经理,当然又是一番指点江山、慷慨激昂的讲话,大致意思就是让我们对这里充满信心,然后认真工作,争取顺利毕业。湾博旅游文化集团的两位副总经理也先后讲话,介绍了一下万渤文化城的整体设计理念、建筑风格和旅游特色,还有目前的经营状况及未来的远景规划。
他们讲得天花乱坠,我们听得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