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可视化之道:数据分析中的图表制作思路与方法(全彩)
- 林斌
- 721字
- 2025-03-22 04:04:12
1.1 图表的力量
和文字、表格等其他表达方式相比,图表的独特优势在于能够以图形方式快速传达数据的“形态”信息。例如,图表能够清晰展现趋势、异常值、不同数据点之间的对比、不同数据系列的形态差异等。许多在表格中难以表达出来的重要信息借助于图表可让人一目了然。
图1-1展示了一个简单的数据系列在表格和图表中的不同效果。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该数据系列具有鲜明的季节特征,在保持总体上升趋势的同时,每个季度内部呈现前低后高的特征,而这个信息在二维表格中是很难被发现的。

图1-1 数据系列用图表和表格呈现时的不同效果
随着数据点或数据系列数量的增多,图表相对于表格的优势愈加突出,表现为沟通效率更高,对关键信息的表达更加充分。
图1-2是对上证指数26年间(1990—2015年)日线数据的简单挖掘,按月份(1~12月)和星期(星期一至星期五)两个维度将数据分解成二维表格。每个单元格代表指数在所对应月份(行)及星期(列)的涨跌幅中位值。图1-2中上部分为未经任何格式处理的计算结果表格,下部分则是将数值用不同的颜色表达(分别用红色和绿色代表上涨和下跌)而形成的热力图。


图1-2 上证指数的表现:普通二维表格和热力图的对比
显而易见,图形化表达能够迅速向读者传达关键数据信息。例如,上证指数在星期四倾向于下跌、在一季度相对表现更出色等。这些信息虽不精确但有助于对数据初步过滤和搜索,而它们无一能从图1-2上部分的表格中快速反映出来。
图表的力量来源于其视觉表达机制,要理解图表就要理解这个机制的原理。二维图表的本质是在一个坐标轴平面上,通过各类图形对象及其视觉属性,展示特定的数据信息。这其实就是常规图表的三大要素,也分别代表了理解图表的3W问题的答案。无论是电子表格软件还是其他可视化平台,二维图表的上述本质均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