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的记忆

选择题分为几种:一种是有固定题和固定答案的,比如文科类史地生政课程的选择题。另一种是需要通过推理和计算才能得到答案的选择题。其实还有一类,不需要推理和计算,只需要理解不需要记忆就能完成的选择题。

对于这三类选择题,我们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首先说计算推理类的选择题。

在数理、物理、化学这三门课中,这种类型的选择题占大多数,特别是数学中,这类需要推理和计算的选择题往往占绝大多数。

这类选择题是没有办法进行记忆的,因为每次出题都会改变其中的逻辑关系或者数值,很少会考原题。所以我们必须真正听懂、学会还要掌握数学中相关的知识点才能做出这类题目。

旁白:这不废话吗?!

别急!做这类选择题其实需要的能力和做数学中的化简、计算、问答题需要的能力没有太大的区别。

旁白:大哥,我们想听怎么做选择题,不是想听你讲这些废话啊!

我都说过了,这类选择题不是记忆法能解决的,也没有办法去复习记忆。但是我们可以记住一个原则,一个应对数理化课程考试中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判断题)的原则。

这个原则就是:一分钟给不出答案,就放弃。

旁白:什么意思?如果我十分钟能做出来,为什么不做,白丢分啊?!

不是这意思。似乎你的记性确实不太好,在很前面很前面很前面,我曾经说过关于如何处理做题时间的问题。对于选择题,如果一分钟内给不出答案,即使你做的答案是正确的,思路也是错的。因为本来可以用几秒钟推理出来的正确结果,你却花了十分钟,明显不是出题者的本意。

而且考试过程中,时间是最宝贵的,你可能因为这分值只有2分的选择题,耽误了后面分值10分的计算题。得不偿失啊!

再来看第二种,理解类的选择题,一般会出现在政治的大部分、地理生物的部分或者数理化课程的一部分基础题中。

比如:要了解某校身高在一定范围内的学生比例,需知道相应样本的(D)。

A.平均数  B.方差  C.众数  D.频率分布

这种题目考查的是我们对“样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只要搞明白了其中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这样的题目还需要推理和计算吗?只要能正常理解,就能秒给答案的。

但有些题目完全是通过记忆来完成的,包括物理、化学中也会有类似的题目。

比如:最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C)。

A.安培  B.伏特  C.奥斯特  D.法拉第

对于这种题目,我们可以用前面提到的记忆零散知识点的方法,通过图像联想来完成记忆。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不过我要说的是另一个技巧,就是有什么方法能够快速突破大量的此类选择题的记忆呢?

有!这个真有!

不过这种方法有些逆天了!

说它逆天,是因为它完全违背了我们的父母、老师以及前辈们的学习理念。换种说法就是这完全就是一种不好好学习只想偷懒的纯属没事找抽型的学习方法。

旁白:到底是什么?搞得这么神经质!

不管是哪门课,只要是纯靠记忆型的选择题,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当你拿到题库以后,直接把正确答案抄到题目的空白处,然后把错误答案全部划掉。当然最好准备两份一样的题库,另一份留作后期测试用。

抄好答案以后,再快速过一遍题目。

过一遍,就是可以先不用我们前面说过的图像联想记忆,而是直接凭机械记忆和自己的理解来把正确答案记下来,只要略有印象就好。

等过一段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也可以是第二天),拿出那套没有被破坏的新的题库直接进行考试。然后看自己能做对多少。

对照答案,只把错误的题目挑出来,单独用我们前面说过的图像联想的方法加深一下记忆。

过段时间再来测试一遍,重复上面的这个步骤,直到全部做对为止。

听上去很费时费力,其实一般情况下,第一遍的正确率会在三分之二,第二次的正确率会在90%以上,第三次基本上可以做到99%了。至于100%的正确,我一直觉得这是江湖传说。不是说没人会做到100%正确,而是说能做到100%正确的人不是仅靠记忆来完成的,给你份标准答案,你能保证一个题目不抄错吗?

我来说一下原理。

我们之前做题,是有四个备选答案。我们在做的时候会在四个备选答案中反复推敲,最后选定一个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结果最后和标准答案一对比,悲剧了,答错了。

问题是,相对于这个题目的正确答案,我们脑海中对错误答案的印象远远超过对正确答案的印象。为什么?因为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在错误的答案上反复研究推敲琢磨了老半天,当然印象深刻了。

所以,我们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压根儿不看错误答案,而是直接去记忆正确答案,这样我们在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当然只有正确答案了。

希望这些方法,能让大家有一些启示,能用最短的时间,搞定最多的题目。

对于这种知识,我们千万不要把它和综合能力、对国家社会的作用或者高分低能扯到一起。这根本就是两回事。真正考验综合能力的是综合应用题,真正对国家社会起作用的是大学开始的专业知识。而应对这样的题目,我们的唯一的目的,就是挑战考试,取得高分。

高分永远不丢人!

加油!